Skip to main content Start main content

專題

News and Events_Breadcrumb-Banner-20221007
20250909_1

理大護理學院歡迎世衛組織西太平洋區域主任Saia Ma’u PIUKALA醫生到訪 推進健康老齡化倡議

隨著全球人口老齡化,確保老年人的健康與福祉已成為關鍵優先事項。香港理工大學(理大)護理學院作為世界衛生組織(世衛)社區健康服務合作中心,歡迎世衛組織西太平洋區域主任Saia Ma’u PIUKALA醫生到訪,加強區域健康老齡化推廣的夥伴關係,推進針對老年人口的社區基礎綜合照護。 PIUKALA醫生到訪理大時強調促進健康老齡化、加強區域合作及社區賦能三個主要訊息。他表示:「我們與理大保持緊密合作,以應對西太平洋老齡化人口的各種需要。透過推進如『老年人綜合照護』(ICOPE)2.0等工具,我們賦能社區為老年人提供可持續、公平的照護,確保他們在晚年得到適切的照顧。」 理大副校長(學生及環球事務)楊立偉教授表示:「我們很榮幸接待Saia Ma’u PIUKALA醫生,以深化雙方革新長者護理的共同使命。理大護理學院在以人為本護理方面的領導力,結合創新研究與教育資源,讓我們能夠在區域內推動健康老齡化的重大變革。」 在理大護理學院世界衛生組織社區健康服務合作中心總監梁綺雯教授的領導下,理大護理學院正推進ICOPE 2.0,以加強對老年人的早期識別與干預。梁教授表示:「ICOPE 2.0簡化了評估與干預流程,讓老年人及其照顧者獲得及時支持。鑑於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對照顧者支持的重視,此框架與我們對可持續、社區驅動照護的承諾完美契合。」 為支持採用ICOPE 2.0,理大護理學院世衛社區健康服務合作中心製作了全面的線上及線下教育材料,包括展示真實案例的宣傳影片。近期,中心亦於在內地、斐濟、柬埔寨及菲律賓等地舉辦培訓活動,並從2021至2024年間透過54場網絡研討會,接觸超過6,000名參與者。這些舉措促進跨區域的知識交流,並加強以社區為本的照護模式。 此行,PIUKALA醫生亦重點探討有關老年醫學、心理健康、智能老齡化技術及基於證據的政策,進一步鞏固理大於老齡化與健康研究的全球領導地位。

2025年9月10日

20250815_Features_1

理大「青少年研究指導計劃2025」圓滿結束 培育新一代創新科研人才

香港理工大學(理大)致力培育青少年的全人發展,為他們提供豐富多元的學習機會,培育具國際視野的創新科研人才。理大成功舉辦第五屆「青少年研究指導計劃」(計劃),吸引 147名來自97間本地及國際學校的高中生參加。在約70名來自不同學院及學系的理大學者指導下,學生參與一系列具影響力的研究項目,發掘對科研的興趣。 在理大護理學院學者指導下,八位分別來自沙田培英中學、聖母無玷聖心書院、李寶椿聯合世界書院、英基沙田學院、弘立書院、港大同學會書院、恩主教書院和潔心林炳炎中學的學生,以「青少年心理健康與抗逆力」為題進行研究。她們完成理大「心理彈跳站」(ReST Hub)提供的「Mission ReST」抗逆力培訓課程,了解及掌握如何建立抗逆力,並在現有框架外設計出一套結合環境調適與遊戲化元素的創新方案,透過創造輕鬆的環境和互動化體驗,幫助青少年增強抗逆力。她們分享表示:「我們透過計劃學習進行定量與定性研究,參與問卷設計、採集數據和分析等工作。研究過程不僅提升我們的科研實踐能力,更加深對心理健康的認識,體會到培養抗逆力的重要性。」 歡迎在此瀏覽完整文章。

2025年8月14日

20250529_1

理大護理學院舉辦「2025健康老齡化國際會議」 15個國家及地區專家代表攜手推動健康老齡化

(2025年 5月29日)全球正面對人口老齡化的挑戰,維持長者健康及生活質素成為刻不容緩的議題。香港理工大學(理大)護理學院作為世界衛生組織(世衛)社區健康服務合作中心,聯同智齡研究院於5月29至30日舉辦「2025健康老齡化國際會議」,以促進西太平洋地區以至其他區域的健康老齡化工作。是次會議匯聚超過200位、來自15個國家及地區的專家參與。 理大校長滕錦光教授表示是次會議為政策制定者、醫療健康業界、學者及持份者提供平台,共同推動健康老齡化:「理大在培育醫療人才方面擁有豐富的經驗,並已就籌建香港第三所醫學院向政府提交一份具前瞻性與創新性的建議書。理大期望發揮自己在醫療科學、醫工結合及人工智能賦能醫學方面的雄厚實力,培育具有社會責任感和精通創新科技的新一代醫生。」 國家健康委老齡健康司二級巡視員齊新杰女士在致辭中表示,中國和世衛組織圍繞醫養結合、老年友善醫療機構建設、老年醫學發展等方面開展了系列合作,取得了積極成效,並願與各國加強交流,分享創新經驗。她強調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是國家戰略,國家衛生健康委將繼續加強與港澳在健康老齡化等領域的交流與合作。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署理醫務衞生局局長李夏茵醫生表示,香港特區政府正積極推動醫療改革,包括提升基層醫療服務。正如2022年12月公布的《基層醫療健康藍圖》所述,政府採取以預防為重、社區為本的策略,致力支援和協助市民在社區健康生活,從而改善市民整體健康狀況。本次會議為跨醫療專業的知識交流、經驗分享、建立夥伴合作關係和創新方案探討提供了寶貴平台,定必有助提升香港以至各地年長人士的福祉。 世界衛生組織西太平洋區域辦事處健康環境及人口總監Hiromasa OKAYASU 醫生感謝理大護理學院對西太平洋地區健康老齡化事業的貢獻,在推行長者綜合護理(Integrated Care for Older People,ICOPE)方面發揮關鍵作用,包括培訓專業人員、本土化評估工具,並舉辦區域研討會促進國際經驗分享。這些努力有效推動了以人為本、整合式的照護體系,幫助長者自主而有尊嚴地生活。 世衛於2019年提出ICOPE框架,改變過往以疾病為中心的取向,透過評估長者的內在能力(intrinsic capacity),即是整體生理和心理能力,以更全面及以人為本的模式,及早識別其內在能力衰退的迹象,在問題惡化前提供適切介入,以減緩、停止或扭轉長者變得虛弱或依賴照顧的程度。世衛綜合各方專家意見及最新研究數據,世衛最近推出ICOPE 2.0,其主要更新包括: 加入老齡化三大關鍵因素:除了評估長者認知、活動、營養、視力、聽力、心理此六大內在能力,ICOPE 2.0還涵蓋「尿失禁護理」、「社會參與」、「照顧者支援」以及疫苗推廣,更貼切反映長者的健康狀況及生活質素。 新增三項過濾問題:針對認知能力、聽力及視力、設置快速通道,若長者有任何一項問題回答「是」,將直接進入全面評估。 提供即時建議及介入:長者完成ICOPE 2.0評估後,負責的評估人士可提供簡單健康建議及社區支援。 理大護理學院世界衛生組織社區健康服務合作中心總監梁綺雯教授指出:「ICOPE 2.0優化了整個評估及介入過程,以及早辨別有需要的長者提供相關支援及照護,避免或減慢因老化對生活質素的破壞。此外,特區政府近年積極加強對照顧者的支援,與ICOPE 2.0加入照顧者元素互相吻合,正正體現了護老並非僅關注長者本人,必須同時加強對照顧者的支援,才是可持續的解決方案。」 為了讓醫護及長者照護持份者對ICOEP 2.0有更深入的了解,掌握在社區運用的技巧,世界衛生組織社區健康服務合作中心製作了ICOPE 2.0線上線下教學材料,並於本次會議首播教學短片,亦特別設置「ICOPE社區實踐工作坊」,吸引了多個國家及地區專家參與,分享及討論其在社區應用的技巧,促進跨地區的知識共享與技術轉移。 是次會議亦探討健康老齡化的不同議題,包括老年健康政策、科技創新及社區照護的最新發展,涵蓋老年醫學、心理健康、智慧養老技術等關鍵議題,並推展西太平洋地區老齡化研究的最新成果與實踐案例。 梁綺雯教授期望透過會議與資源分享,讓更多社區機構、醫療專業人員及政策制定者努力推動健康年齡化,理大護理學院將繼續發揮世衛合作中心的領導角色,推動創新老年健康解決方案的研發與實施,為實現「健康老齡化」的全球目標作出貢獻。 ***完*** 關於香港理工大學護理學院世界衛生組織社區健康服務合作中心 自 2007 年 12 月起,世界衛生組織委任香港理工大學護理學院為世界衛生組織社區健康服務合作中心(WHO CC)。 通過貫徹執行世界衛生組織的使命,學院積極推動以實證為本的社區衛生服務,並改善本地、區域性,以至全球人口的健康水平。 於 2023年,學院再度獲世界衞生組織任命,並以區內老齡化與健康的關鍵指標為目標,積極推廣並落實《世界衛生組織老年人綜合照護指南 - ICOPE》,也同時提供跨學科合作的平台,藉以開展有關老齡健康化的項目。 關於2025 健康老齡化國際會議 是次會議主題為「推進健康老齡化議程:在我們的社區中轉化和實施健康老齡化計畫和倡議」(Progressing the Healthy Ageing Agenda: Translating and Implementing Healthy Ageing Programmes and Initiatives in our Communities),由香港理工大學護理學院轄下之世界衛生組織社區健康服務合作中心主辦,並獲主要贊助商、致力協助大眾實踐「健康長久好生活」的友邦香港的全力支持。會議旨在匯聚世界各地的關鍵持份者、從業者、研究人員、政策制定者及相關人士,共同推動健康老齡化議程。透過轉化並實施區域內各國的健康老齡化計劃與行動,助力實現「聯合國健康老齡化十年」目標。有關詳情,可瀏覽會議官方網站: https://events.polyu.edu.hk/hac2025

2025年5月29日

20250325_1

理大舉辦2025年國際基層健康會議 探討基層健康跨專業合作

香港理工大學 (理大)基層健康聯合研究中心及護理學院日前聯同復旦大學、中山大學和天津醫科大學的護理學院合辦「2025國際基層健康會議」,探討基層健康跨專業合作的趨勢、議題及策略。是次會議匯聚超過500位、來自14個國家及地區的專家參與。 香港特別行政區醫務衞生局基層醫療署基層醫療健康專員彭飛舟醫生致辭時表示,會議有助促進研究員、教育工作者、醫護專才及持份者交流及跨專業合作。他強調:「醫務衞生局基層醫療署致力加強地區層面的基層醫療健康服務,目的是把醫療健康架構和市民的焦點從治療轉向以預防疾病為本及以家庭為中心。署方亦致力加強不同界別和不同層面醫療服務的協調,並在社區加強地區層面的基層健康服務。」 理大副校長(研究及創新)趙汝恒教授致辭時強調研究在醫療範式轉移中扮演十分重要的角色。他表示:「研究結果有助大家更了解基層醫療現狀,預示跨專業合作實行後,未來基層醫療與現況的不同之處。理大的主要研究策略之一是推動跨學科合作,我們在生命科學、醫療護理和科技範疇發揮協同效應,為社會帶來更大的影響,並協助政府促進市民身心健康。」 理大基層健康聯合研究中心總監、醫療及社會科學院副院長及護理學院講座教授(高級護理實踐)黃金月教授致辭時概述基層健康聯合研究中心的發展和工作,她強調中心著重研究、知識轉化、培育下一代科學家和醫護專才,並與持份者合作,提供研究數據和科研實證,以助患者提升健康,並促進政策和社會改變。 多位重量級嘉賓在會議上發展演講,包括(按英文姓氏排序): 新南威爾士大學醫學及健康學院人口健康學院主任Rebecca IVERS教授 英國生活方式醫學協會主席及歐洲生活型態醫學理事會會長Rob LAWSON醫生 香港特別行政區醫務衞生局基層醫療署基層醫療健康專員彭飛舟醫生 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布隆伯格公共衛生學院醫療政策及建康服務研究教授、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基層醫療政策中心總監及共同創辦人石磊玉教授 英屬哥倫比亞大學以病人為本的研究策略、基層及綜合醫療創新網絡科學主管Sabrina WONG教授 浙江大學公共衛生學院院長、醫學院附屬第二醫院副院長及浙江大學健康醫療大數據國家研究院院長吳息鳳教授 香港大學社會工作及社會行政學系人口健康講座教授及社會科學學院副院長葉兆輝教授 理大護理學院去年與復旦大學、中山大學和天津醫科大學的護理學院共同成立「基層健康聯合研究中心」。中心的目標是透過創新的干預和服務模式,推廣疾病預防,應用先進科技提供連續及綜合護理。

2025年3月25日

qs ranking by subject 2025 for features v2

理大護理在最新的2025年QS世界大學學科排名第16位

根據2025年QS世界大學學科排名,理大的護理課程在多項排名中表現優異,並在全球範圍內穩步上升,從2024年的全球第31位提升至今年的全球第16位,在香港排名第二,在亞洲排名第三。   理大護理學院護理學講座教授及學院主任Janelle YORKE教授表示:「這些排名是建基於理大在護理研究、領導力和臨床實踐方面的全球認可的專業水平而得出的。我們不斷取得的輝煌的進展,顯示教職員和學生正在為護理界創造卓越的成果,以提升香港及其他地區人民的健康和福祉。   YORKE教授表示:「我們將繼續吸引最有才華和技能的人才加入護理學院。我們在教育、研究和患者護理行業的緊密聯繫有助學生發展成為未來的護理領導者。同時,我也對學院學術人員的努力表示感謝,他們為學生創造了一個既豐富又充滿支持的學習環境,並在研究領域取得了改變實踐的卓越成果。」   QS 世界大學學科排名突顯各個學科領域中的世界頂尖大學,截至 2025年涵蓋55個學科。它旨在幫助未來的學生識別其所選領域的世界領先學校。排名是基於學術聲譽、雇主聲譽和研究影響力。   詳情可瀏覽: https://www.topuniversities.com/university-subject-rankings/nursing。

2025年3月12日

20250224_1

Transforming nursing education through digital healthcare integration

Hong Kong faces tremendous societal challenges, including an ageing population, a shortage of healthcare personnel, and rising rates of chronic diseases. Professor Janelle Yorke, who has led the PolyU School of Nursing since January 2024, believes the solution to overcoming these obstacles lies in incorporating STEM (Science, Technology, Engineering & Mathematics) learning into the curriculum, and enhancing community and primary health care training.   An internationally renowned nursing visionary, Professor Yorke was awarded the prestigious Global STEM Professorship by the Hong Kong SAR Government in January 2024 – the only nurse to receive this honour. At The Christie NHS Foundation Trust Hospital in the United Kingdom, one of Europe’s largest single-site cancer centres, she pioneered the integration of electronic Patient-Reported Outcome Measures (ePROMs) in routine cancer care.   ePROMs could also benefit other chronic disease patients. “Through electronic platforms, patients can more conveniently report their symptoms and treatment responses, allowing healthcare professionals to instantly access data and use AI to analyse prognostic factors such as treatment completion and survival, thereby adjusting treatment plans and providing more personalised care,” she explained. Building on her UK experience, Professor Yorke is now exploring introducing ePROMs to Hong Kong’s healthcare system for cancer patients.   As part of her STEM professorship, she leads the Jockey Club STEM Lab of Digital Oncology Care Enhancement (DOCE) at PolyU. The lab is building a big data digital platform for a virtual oncology hospital to monitor the toxic symptoms of cancer patients undergoing chemotherapy and radiotherapy in real-time. This will support clinical decision-making and improve patient treatment outcomes, completion rates, and survival rates, thereby enhancing patients’ quality of life and healthcare efficiency.   Community nursing is key to primary healthcare While Professor Yorke is passionate about incorporating digital technologies into healthcare, she remains committed to upholding the School of Nursing’s status as one of the world’s best. It was ranked 31st in the QS World University Rankings by Subject in 2024, an outstanding achievement.   She is also vocal about matching training with the knowledge and skill set of community and primary health care nurses, who are often the backbone of a healthcare system. That calls for a firm focus on enhancing education to better prepare graduates for roles in community and primary healthcare settings. In response to the Hong Kong Government’s expectations and population needs, the School hopes to increase the number of community placements to at least 20% of each student's practice placement time.   "Community nursing is absolutely key to the success of primary healthcare. The nurses we are training now are our future. They will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helping patients better self-manage and reduce the number of unnecessary hospital admissions,” she said.   To learn more about Professor Yorke’s research and her views, please visit: South China Morning Post (subscription required) Sing Tao Daily (subscription required)

2025年2月24日

20241118_2000x1050

理大護理學院在2024軟科世界一流學科排名第40位

香港理工大學在2024軟科世界一流學科排名 (簡稱GRAS) 排名第40位,在香港排名第2,也是亞洲僅有的6所進入前50名的護理學校之一。 2024 GRAS 覆蓋55個學科,涉及理學、工學、生命科學、醫學和社會科學五大領域。軟科世界一流學科排名全部採用一系列客觀學術指標和第三方數據來衡量世界大學在各自學科領域的表現,覆蓋世界一流教師、世界一流成果、高水準研究成果、科研影響力、國際合作等5個評估類別。軟科世界一流學科排名的物件為全球5,000余所大學,今年有約96個國家和地區的1,900餘所高校最終出現在各個學科的榜單上。   理大護理學院 2024年的排名 40 總分 178.3 世界一流教師 13.3 世界一流成果 52.8 高水準研究成果 59.5 科研影響力 39.2 國際合作 13.6   詳情可瀏覽: https://www.shanghairanking.com/rankings/gras/2024/RS0404

2024年11月18日

20241113_Features_1

理大成立八間賽馬會創科實驗室 匯聚傑出科研人才 助力國際創科中心發展

香港理工大學(理大)獲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捐助港幣逾7,400萬元,成立八間賽馬會創科實驗室。所有賽馬會創科實驗室由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傑出創科學人計劃」的理大學者分別領導,推動大學在機器學習與計算機視覺、健康建造環境、眼科創新光療、量子技術、二維量子物理、對地觀測、數碼提升腫瘤照護,以及基因組醫療等創新研究領域。 理大昨日舉行賽馬會創科實驗室開幕典禮,以答謝馬會慈善信託基金的支持。主禮嘉賓包括理大校長滕錦光教授、常務及學務副校長黃永德教授,以及香港賽馬會慈善事務總經理(人才及業界發展)曾芷詩女士,聯同八位賽馬會創科實驗室總監主持揭幕儀式。 黃永德教授致辭時表示:「我們衷心感謝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的慷慨捐助,支持理大成立先進的賽馬會創科實驗室。今年理大正名大學三十周年,這些頂尖的科研設施不僅對大學的發展意義非凡,還標誌着我們在多個前沿領域引領創新,努力不懈地追求卓越的學術和科研成就,助力香港鞏固國際創新科技中心的地位。」 曾芷詩女士致辭時表示:「馬會慈善信託基金透過捐助成立賽馬會創科實驗室,旨在營造一個有助於創科人才發展的環境,並加強他們的應用研究和知識轉移能力,以貫徹馬會致力建設更美好社會的宗旨。」 八位賽馬會創科實驗室總監於典禮上介紹各實驗室的成立目標、研究方向、主要科研項目,以及相關創新研究成果將為香港以至全球帶來的正面影響。實驗室簡介如下﹕ 實驗室名稱 實驗室總監 研究重點 賽馬會「機器學習與計算機視覺」創科實驗室 周立培教授 理大電機及電子工程學系教授 研究3D視覺、通用世界模型、空間智能、可信賴人工智能及機械人等技術,推動人工智能的感知創新,促進智能製造、交通、教育、娛樂和社區健康領域的發展。 賽馬會「健康建造環境」創科實驗室 陳清焰教授 理大高等研究院院長、建築環境及能源工程學系建築熱科學講座教授 開發創新解決方案,以評估和設計健康和節能的環境,包括香港建築、交通和城市內密閉空間的空氣傳播疾病和熱舒適度控制措施,為全球可持續城市發展樹立先例。 賽馬會「眼科創新光療」創科實驗室 何明光教授 理大眼科視光學院實驗眼科講座教授、梁顯利長者健康視覺教授、視覺科學研究中心主任 革新眼疾的治療方法,包括降低光強度、治療時間和照明系統來改善非入侵性「重複低強度紅光療法」控制近視的成效,並開拓各種創新技術,應用於其他眼疾治療的潛力。 賽馬會「量子技術」創科實驗室 劉愛群教授 理大電機及電子工程學系量子工程與科學講座教授、量子技術研究院院長 量子計算機讓科學家能模擬和研究傳統電腦難以處理的複雜系統,實驗室的研究聚焦量子計算機、量子通訊網絡、量子算法和軟件、量子機器學習等,並成功研發出「香港-o1號」量子微處理器,是香港首台向外展示、採用量子芯片技術的量子計算機,為量子技術及潛在應用帶來新突破。 賽馬會「二維量子物理」創科實驗室 羅健平教授 理大應用物理學系材料物理與化學講座教授 致力於創新二維量子材料的研發,以降低自旋電子設備的能耗,並應用於開發運算速度和效能更高的計算機和存儲裝置,加快資訊與通訊技術的發展。 賽馬會「對地觀測」創科實驗室 翁齊浩教授 理大土地及空間研究院副院長、土地測量及地理資訊學系地理信息學和人工智能講座教授 融合太空、空中和地面傳感技術,運用人工智能和機器學習進行圖像處理,建立城市傳感網絡,開發創新的地球觀測方法和地理資訊解決方案,徹底改變城市監測和環境管理方法。 賽馬會「數碼提升腫瘤照護」創科實驗室 Janelle YORKE教授 理大護理學院主任、劉陳小寶健康延年教授、護理學講座教授 建立腫瘤科虛擬醫院「大數據」數碼平台,實時監測癌症患者接受化療和放射治療後的毒性症狀,以支援臨床決策及改善患者的治療效果,提高患者的治療完成率和存活率,提升醫療效率。 賽馬會「基因組醫療」創科實驗室 章偉雄教授 理大高等研究院副院長、醫療科技及資訊學系及電子計算學系生物信息學與整合基因組學講座教授 開發創新的人工智能和基因組技術,包括創建研究複雜疾病的基礎模型,以識別疾病診斷標誌物和治療靶點的方法,改進癌症及精神疾病的個性化診斷與治療,提升醫療服務水平。 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於2021年推出「賽馬會創科實驗室」計劃,旨在資助香港特區政府「傑出創科學人計劃」的獲獎學者在港成立實驗室,培育創科人才,將科研成果轉化,貢獻社會。 賽馬會「量子技術」創科實驗室展示最新研發的香港第一台量子計算機,名為「香港-o1號」,這是一項重要技術突破,對量子計算機研究具有深刻的影響。 此外,創科實驗室還致力於量子通訊晶片、量子感測器等方面的研究。香港賽馬會慈善事務總經理(人才及業界發展)曾芷詩女士(前排右五)、理大協理副校長(大學發展)羅璇博士(前排左五)參觀實驗室。 賽馬會「基因組醫療」創科實驗室總監章偉雄教授介紹結合人工智能計算、基因組學與細胞及分子生物學,以研究抑鬱症機制和開發治療方案的項目。 香港賽馬會慈善事務總經理(人才及業界發展)曾芷詩女士(右)參觀賽馬會「基因組醫療」創科實驗室。

2024年11月12日

Banner v3

全球傑出護理領袖計劃

由2025-26學年起,本院的優秀本科生可參加全新的「全球傑出護理領袖計劃」。   獲選者有機會: 1. 國際交流學習及世界衛生組織合作中心實習 在歐洲、北美或澳洲的世界衛生組織合作中心實習或學習; 最多兩次到歐洲、北美或澳洲交流,參觀醫護機構及參與其他活動。 2. 深造及職業發展支援 獲選者如有志深造,可提早修讀最多兩個相關科目(六個學分),學費由本院資助。所得學分可轉移,以便銜接修讀理大護理學理學碩士學位課程。 由資深學者和校友啟導支援,講解醫護臨床、學術或企業界的發展,為職業晉升作好準備。 3. 證書 完成課程會獲頒: 全球傑出護理領袖認可證書一張; 中醫護理科目修業證書一張,並有機會在北美提供中醫療護。 參加資格 在本院修讀護理學[課程編號:JS3648]或精神健康護理學(課程編號:JS3337)(榮譽)理學士學位課程; 在香港中學文憑考試 (DSE)成績優異; 在學期間累積平均績點 (cGPA)至少達3.2 

2024年11月7日

20241106_Features Thumbnail

友邦人壽與香港理大簽署合作備忘錄 打造立體化老齡健康產業生態

10月22日,友邦人壽保險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友邦」)與香港理工大學(以下簡稱「香港理大」)合作備忘錄簽約儀式在香港理工大學順利舉行。此次簽約標誌著雙方在養老領域的深度合作正式開啟。未來,雙方將在居家護理照護領域探索應用高級的護理照護模式,構建標準化的健康管理服務體系,打造立體化的老齡健康產業生態,最終服務於億萬中國老人與家庭。 香港理工大學護理學院講座教授及主任Janelle Yorke教授,香港理工大學醫療及社會科學院副院長、護理學院講座教授黃金月教授、友邦人壽首席客戶官張敏先生、友邦人壽大健康管理部負責人儲飛晴女士、友邦人壽大健康管理部康養服務開發與管理團隊負責人孔慶坤女士、友邦人壽大健康管理部雷文瀚先生共同出席簽約儀式。儀式上,友邦人壽首席客戶官張敏與香港理工大學護理學院講座教授及主任Janelle Yorke教授在合作備忘錄上簽字。   香港理大護理學院,護理教育的先行者 香港理工大學創辦於1937年,是香港歷史最悠久的公立綜合性研究型大學之一。香港理大護理學院更是香港護理教育的先驅,被世界衛生組織任命為「世衛組織社區健康服務合作中心」。學院重點研究領域為家庭及社區健康、精神健康護理、過渡期照護等。此次與友邦合作,香港理大將充分發揮學院在護理教育和研究方面的優勢,為友邦康養管家的護理照護服務提供強有力的專業支撐。 香港理工大學護理學院講座教授及主任Janelle Yorke教授在簽約儀式上介紹了護理學院四個卓越研究領域,包括黃金月教授帶領的高級護理實踐領域,並說道:「我相信與友邦的合作也將幫助香港理工大學護理學院在未來取得更大的成就,我很期待簽署這份協定,希望會是未來豐碩合作的第一步。」   攜手專業,共謀發展 未來合作中,友邦計畫引入奧馬哈系統(Omaha System),助力構建標準化的健康管理服務體系。奧馬哈系統是經北美護理協會(ANA)認證的標準化護理語言術語,由美國奧馬哈家訪護士協會(Visiting Nurse Association of Omaha)在20世紀70年代研發。經過不斷的完善和成熟,其應用已延伸至如臨床護理、延續護理等多個領域,並相繼在英國、德國、日韓等多個國家應用實踐。 友邦也將特別邀請美國護理科學院院士、香港理工大學醫療及社會科學院副院長、護理學院講座教授、首屆粵港澳大灣區衛生與健康合作專家顧問黃金月教授擔任重要角色。黃金月教授在高級護理實踐(APN, Advanced Practice Nurse)上取得了豐富的科研成果和成功實踐案例,是整個亞洲社區居家護理的先行者和標準制定之一。 她帶領團隊將奧馬哈系統翻譯為中文,並通過臨床實踐證實了該系統在中國人群中的有效性。現如今,由奧馬哈系統框架衍生出的各種慢病綜合護理模式在中國的公立醫療機構廣泛使用,促進了中國長期護理、過渡護理、居家護理等發展,為有護理需求的群體帶來了福祉。 簽約儀式上,黃金月教授介紹了奧馬哈系統的悠久歷史及其應用,並分享了其團隊在過去的20年裡將奧馬哈系統在多領域訴諸於實踐的經驗。 黃金月教授說道:「我已經將這一令人興奮的合作分享給了奧馬哈系統的創始人之一和現今的負責人Karen Martin了,她讓我向大家轉達對這次合作的祝福。我希望這份備忘錄的簽署能夠成為與友邦深度合作關係的開始,未來雙方一起將學術轉化為實踐,最終造福於病患和大眾。」 友邦也將在合作過程中,與黃金月教授一起共同打造適合商保客戶健康養老需求的高品質服務,如居家護理,居家照護,慢病管理,健康諮詢等內容。隨著奧馬哈系統的引入,將進一步提升友邦大健康的康養服務能力,為客戶帶來高品質服務。   簽約儀式結束後, 與會嘉賓們共同參觀了香港理工大學校園和護理學院的黃玉蘭深切護理實驗室和虛擬醫院學習系統,校方代表展示了香港理工大學護理學院如何將工程學、資訊科學等領域的研究成果與護理學進行融合,發揮交叉學科優勢,培養兼具專業理論和實踐基礎的護理人員。   友邦「康養管家」,四大板塊陪伴客戶人生全旅程 近五年來,友邦人壽深度挖掘市場痛點,積極佈局「健康+養老」兩大生態圈,已有超330萬客戶享有健康管理服務。友邦「康養管家」服務品牌上線3年以來,通過「連結、選擇、品質」,為客戶提供涵蓋「居家養老、機構養老、醫養協助、旅居養老」的四大板塊暖心服務,服務權益已覆蓋超20萬人。截止2024年9月底,友邦人壽簽約超1400家國內直付醫療網路、超70萬家海外醫療網路和超400家康養機構。 友邦人壽首席客戶官張敏先生在簽約儀式上介紹了友邦大健康的發展歷程,並表示作為一家以客戶為中心,以創新驅動的公司,友邦致力於為客戶提供全方位、高品質、標準化的養老解決方案。 立足現在,放眼未來,健康養老需求未來數年仍會持續不斷增長,友邦不僅僅需要為客戶解決多元化選擇和供應問題,更需要關注服務品質,因為每一次服務的背後都關係到一個老人和家庭的健康福祉。友邦的解題思路,是引入經過了臨床實踐證實的健康服務模型,構建一套標準的服務體系,形成有標準流程、有品控管理的健康服務。 與香港理工大學的攜手,是友邦構建自身全方位養老健康支持體系的第一步,也是「康養管家」品牌品質升級的重要里程碑。今後,友邦人壽會繼續深耕高品質服務的精細打磨,持續與專業機構謀求深度合作,不斷引入科學的、基於循證的健康管理內容,為客戶打造高標準養老健康服務。友邦會在服務標準建設、服務品質提升等方面持續發力,打造高品質、具有行業示範效應的健康養老解決方案。 推動健康養老服務標準化是友邦響應「健康中國」戰略的重要一環,與香港理工大學的合作將成為友邦在養老服務領域創新與實踐的堅實基石,引領行業邁向更高峰。張敏先生在簽約儀式上說道:「我們希望與香港理工大學的合作能夠成為學術領域和商保合作的典範,為老年人護理服務的標準化和醫療行業的發展做出貢獻。在這個老齡化日益受到關注的社會中,友邦對客戶的承諾顯得尤為重要。因此,讓我們攜手合作,幫助老年人健康長久好生活。」   更多資訊:

2024年11月6日

您的瀏覽器不是最新版本。如果繼續瀏覽本網站,部分頁面未必能夠正常運作。

建議您更新至最新版本或選用其他瀏覽器。您可以按此連結查看其他相容的瀏覽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