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Start main content

专题

News and Events_Breadcrumb-Banner-20221007
20230419_Features_1

理大护理学院成功举办「第五届香港创意日暨创意比赛」

「第五届香港创意日暨创意比赛」昨日于香港理工大学(理大)校园圆满举行。比赛由理大护理学院主办,旨在提供平台让企业家、医护健康和社会服务专业人士,以及学者展示提升医护健康和社会服务的创新发明。今届比赛获学术及医护界大力支持,大会从参赛作品中甄选 15 支团队入围决赛,角逐创意大奖。评审团由医生及大学教授组成。 是次比赛包括「社会创意类别」,以表示主办单位对社会服务发展的关注。比赛冠军得奖者可获资格参加今年在英国布莱顿举行的「全球医护创意日」,与来自世界各地的代表竞逐「医护健康创意卓越大奖」的最高荣誉。理大护理学院教授及代理学院主任陈胡安琪教授在开幕礼上致辞时表示:「企业家、学者及医护健康和社会服务专业人士愈来愈需要连系起来,推广创新发明、探索合作机会。今届香港创意日暨创意比赛的参赛项目和参加者人数众多,反映比赛日益受到重视。」   第五届香港创意日暨创意比赛得奖者名单: 冠军 得奖项目: Liverscan:用于肝纤维化和脂肪肝评估的掌上式实时超声图像引导系统 项目负责人: 香港理工大学梁显利生物医学工程教授、生物医学工程讲座教授、智龄研究院院长及赛马会智龄汇总监 郑永平教授   亚军 得奖项目: 用于机器人手术远程辅助教学的增强现实系统 项目负责人: 香港中文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系助理教授 窦琪博士   季军 得奖项目: 新型绿色广谱抗病毒抗菌材料:聚羟基烷基酸酯低聚物 项目负责人: 益曜科技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 张子恒博士   最佳社会创意奖 得奖项目: 虚拟医院、沉浸式游戏、强化护理教育 项目负责人: 香港理工大学护理学院高级专任导师 陈玉仪博士   自 2013 年起,理大护理学院隔年举办香港创意日暨创意比赛。详情请浏览: https://sn.polyu.edu.hk/hkia/

2023年4月19日

20230308_1

理大研究显示手机应用程序结合护士互动介入 助改善长者健康管理

基层医疗是整个医疗系统的重要一环,政府去年底推出《基层医疗健康蓝图》(《蓝图》),提出以预防为重、小区为本的策略,改善市民整体健康状况。香港理工大学(理大)护理学院推出结合护士互动介入的mHealth健康管理手机应用程序先导计划。研究数据显示,此健康管理程序能有效协助长者自行监察慢性疾病及情绪健康,而跨专业医护及社工团队的支持,亦能为有需要的长者进行适时的医疗转介,减低未经安排的医疗服务使用量,改善长者健康。 mHealth手机应用程序由理大护理学院与本地电讯公司共同研发,透过注册护士监察长者的健康状况。当长者的维生指数(如血压、血糖)出现异常时,程序会向护士发出警告,通知护士主动联络长者了解其健康状况。此外,长者可于有需要时,以视像电话形式,24小时寻求护士支持或评估其身心状况。 理大护理学院助理教授王钧正博士领导的研究团队于2020至2022年期间,在香港路德会社会服务处五间长者服务中心招募221名60岁或以上、并患有一种或以上慢性疾病(包括高血压、痛症或糖尿病)的长者参与研究。研究发现,长者在使用程序三至六个月后,其自我效能感有显著提升、抑郁程度及整体医疗服务使用量则显著下降,而身体方面的生活质素*亦得到改善。 香港人口老化的速度位居世界前列;医院管理局推算,本港患有慢性疾病的人口预计在2039年前会达到300万,对公共医疗系统带来沉重压力。王钧正博士表示:「透过注册护士介入,长者使用mHealth手机应用程序三个月后,其整体医疗服务使用量较对照组别明显减少逾七成六,而未经安排的门诊求诊次数亦减少七成二,反映结合护士和数码科技的健康管理方案,有助纾缓公共医疗服务需求上升带来的压力,实现《蓝图》提出的目标,改善长者整体健康状况。」 研究团队建议加强向长者推广使用数码科技进行健康管理,并巩固数码平台上的医社合作。研发人员亦会完善程序,例如加入人工智能等功能,使内容更贴合长者的需要及喜好,让他们持续使用程序并达至减轻公共医疗开支的目的。 *身体方面的生活质素主要包括四个方面,分别是整体健康状况、身体机能(例如:上楼梯,中等强度的活动)、角色活动(例如以往做到的事情,如今做不到),以及身体上的疼痛。  

2023年3月7日

20230221

理大护理为不同社群提供心理支持 获第二期精神健康项目资助计划资助

香港理工大学(理大)护理学院的两个项目,拓展创新的社会服务方案,于个人以至社会都大有裨益,获由精神健康咨询委员会统筹的第二期精神健康项目资助计划(资助计划)资助。   获第二期精神健康项目资助计划资助的理大项目 项目名称 项目内容 主要研究员 提高照顾者心理健康素养和促进同伴支持:电子绘画和同伴支持(EPPS) 平台 该项目将开发香港首个关注照顾者心理健康意识的互动虚拟平台「EPPS系统」,为照顾者提供一个绘画和与他人分享画作的机会;并组建照顾者支持团队,激励有困扰的照顾者向专业人士和家庭成员寻求帮助。 梁绮雯教授 护理学院副学院主任(研究)及教授 虚拟同行 AD/HD 照顾者支援计划-压力舒缓及同理心提升 该项目为专注力不足/过度活跃症(AD/HD)儿童的照顾者,利用虚拟实境技术开发新颖的减压方法,旨在提供压力管理指导,并帮助他们与 AD/HD 儿童相处时更易产生共鸣并加强同理心,以促进照顾者的心理健康,改善与 AD/HD 儿童的关系。 秦璟博士 护理学院副教授 更多详细信息,请浏览理大新闻稿。  

2023年2月20日

1

理工大学与日本电气香港有限公司合作 为长者及其照顾者引入社交机械人

香港理工大学(理大)今天宣布与日本电气香港有限公司(NECHK)签署了一份谅解备忘录(MoU),将推出专为长者及其护理人员而设的智能互动社交机械人。一系列研究项目将逐步展开,从而探究长者使用社交机械人的效果,当中可怎样帮助长者提升自理能力、鼓励他们积极参与社交活动,达致维持身心健康的生活。

2022年10月6日

20220815-1_1

理大首创「虚拟医院学习系统」提升临床护理教学

护理教育包含课室教学和临床实习,惟在新冠疫情下,面授课堂和临床实习均受影响。香港理工大学(理大)护理学院副教授雷逸华博士及高级专任导师陈玉仪博士率领团队,利用虚拟实境技术,开发「虚拟医院学习系统」(下称「虚拟医院」),提供创新的「临床」培训,以提升护理学生的学习体验和成效。 「虚拟医院」是本港首个同类型的虚拟教学系统,模拟真实医院病房复杂多变的环境。系统目前设有五个模拟情境,共11个游戏,包括「临床实习简介」、「谵妄患者的挑战」、「同时处理多个护理任务」、「预防错失」,以及「心肌栓塞」。系统可随机提供逾1,200个处境和多项选择组合,因此学生参与游戏时,难以预测即将面对的情境,并须即时评估患者状况和诠释医疗资料,以作出适当的护理决定。 陈玉仪博士表示:「现时大部分虚拟实境学习系统偏重于基础护理知识,以训练护理操作和程序为主要教学目标,情景设置亦为一床一病患。而理大的『虚拟医院』要求学生同时处理多张病床及照顾多名患者,期间会出现各式突发事故和临床护理陷阱,考验学生面对各种干扰时,如何运用所学,在限时内决定护理优次,系统有助提升其观察力、临床应变能力、决策能力,及沟通技巧等。」 在「虚拟医院」中,学生对病人的回应和作出的护理决定可经等离子电视显示,系统设有录音功能记录学生与虚拟患者的对答,供师生之后讨论;而多项选择题功能,让学生即时反思自己的临床判断和决定。游戏数据和系统的自动评估功能亦便利教师跟进学习进度和评估学习成果。 「虚拟医院」于本年一月正式启用,现时已有逾450名护理学生使用。雷逸华博士表示:「『虚拟医院』提供以个案为本、合作解难的学习机会。配合学院目前使用的模拟病人教学系统,我期望『虚拟医院』可进一步帮助学生掌握临床护理所需的专业技能,减低学生在现实临床环境中出错。」 她续说:「我们很高兴这套虚拟学习系统获得学生正面回馈,期望未来将这套系统扩展至跨专业、跨学科的虚拟实境游戏,并推广至本地以至大湾区的其他护士学校。」 理大护理学院三年级学生郑子咏认为「虚拟医院」的场景细节逼真,透过这套学习系统,每位同学均有机会单独应对护理难题,从而感受到护士面对繁重工作时的紧张情绪和压力,有助增强他们进行临床实习的信心。   按此观看「虚拟医院学习系统」的录像简介。

2022年8月15日

Vaccination cenre_31Mar_4_1600x1080

食物及卫生局局长陈肇始教授到访视察加路连山道社区疫苗接种中心

食物及衞生局局长陈肇始教授今日到访位于铜锣湾的「加路连山道短期社区疫苗接种中心」。此接种中心得到香港理工大学(理大)全力支持,以非牟利模式营运,并在3 月 29 日正式启用。 陈教授今午在理大校长滕锦光教授陪同下视察接种中心,以了解中心的运作情况,并为当值的医护团队打气。她感谢理大积极支持特区政府的疫苗接种计划。   理大安排了护理学院共 300 位师生及校友营运整个接种中心,为十二岁或以上人士提供复必泰疫苗接种服务,由应届毕业生负责为市民接种疫苗,而身兼注册护士的教员与校友则负责监督及提供协助。 此接种中心的开放时间为每日上午八时至下午八时,将会运作至六月底。 了解更多理大为支持香港的抗疫工作提供的协助: https://www.polyu.edu.hk/tc/combatcovid19/

2022年3月31日

1

理大护理学院全力支持加路连山道短期小区疫苗接种中心 行政长官林郑月娥女士及公务员事务局局长聂德权先生亲临视察

接种疫苗是战胜疫情的重要一环,香港特区政府因应社区对接种疫苗的需求,在铜锣湾增设「加路连山道短期社区疫苗接种中心」,此中心今日(3 月 29日)正式启用。中心设於希慎兴业及华懋集团所提供的地皮上,并得到香港理工大学(理大)全力支持,以非牟利模式营运,希望能为社区抗疫工作出一分力。  

2022年3月29日

P1

理大及东华学院护理学院协作为浸大护理师生进行N95呼吸器面型配合测试

佩戴合适的N95呼吸器能有效减低前线医护人员感染新冠病毒的风险。香港理工大学(理大)护理学院及东华学院护理学院协作,在东华学院结合保健中心为超过200名来自香港浸会大学持续教育学院护理学教员及学生於前往启德托管中心担任前线医护工作前,进行N95呼吸器面型配合测试。该批前线医护人员将於启德暂托中心照护症状轻微的确诊或康复中的长者。

2022年3月25日

20220318_1

理大设立医管局热线支持中心 接听新冠肺炎确诊者查询 食物及卫生局局长陈肇始教授到访视察

2022年3月18日

1

理大与各界携手同心抗疫 与市民共克难关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的严峻挑战,香港理工大学(理大)与政府同心抗疫,并准备在不同岗位上协助抗疫工作。理大已有 700 多名师生和校友,表示愿意参与社区检测、接种疫苗或支援有需要社群等工作,希望能以不同专业,与社会各界携手,全力配合政府的抗疫工作。 第五波疫情下,支援安老院舍和长者抗疫是重要一环。理大护理学院联同内地及本港多个热心团体,包括广东省锺南山医学基金会、广东和信健康科技有限公司、国际潮团总会及香港潮属社团总会、深圳市北京大学校友会、科赫生物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广东宝莱特医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及武汉市天合瑞源科技有限公司等,将他们捐赠的一系列抗疫物资,包括:44,000 套新冠病毒快速抗原检测套装、20 万套保护装束(包括面罩和 N95 口罩等装备)及一批脉搏血氧测量仪,由学院分批陆续转交 200 多家受惠安老院舍,以支援院舍职员和院友的抗疫需要,保障他们的健康。 理大医疗及社会科学院讲座教授兼院长岑浩强教授说:「理大与社会各界同心抗疫,自疫情爆发以来一直协助当局追踪传播链,并致力将科研成果转化应用,在不同范畴支持前线医护之馀,更惠及广大社群。理大将继续开展各方面支援工作,配合政府的抗疫方向,贡献所长。」 

2022年3月11日

您的浏览器不是最新版本。如果继续浏览本网站,部分页面未必能够正常运作。

建议您更新至最新版本或选用其他浏览器。您可以按此连结查看其他相容的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