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Start main content

理大六个创新项目研发先进铁路技术 获港铁研究资助计划支持

2023年9月29日

奖项及成就

香港理工大学(理大)六项前瞻研究探索先进铁路技术应用,驱动大型公共运输系统未来发展,获2023年度港铁研究资助计划支持。

由理大建设及环境学院和工程学院的专家带领,这些创新研究旨在钻研各种尖端技术,引领未来铁路发展,共获得725万港元资助。

理大副校长(研究及创新)赵汝恒教授表示∶「理大在智慧铁路领域拥有强大的科研实力,一直致力於为业界提供全面且可实现的创新解决方案。港铁研究资助计划在支持这些转型性进展方面扮演着相当重要的角色。我们将继续推动创新丶走在最前沿,为香港丶国家乃至全球的铁路发展带来深远的影响与贡献。」

获资助的研究项目涵盖的潜在应用范畴广泛,推动铁路营运和智能社区发展,从环境丶社会和治理(ESG)方面实践应用。凭藉理大在建筑丶环境和工程方面的卓越学术和研究成就,这些项目提出多个创新解决方案,包括完善防火及紧急疏散措施丶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丶加强铁路工程噪音控制丶自动模块化列车运作规划等领域。

港铁学院於2023年2月推港铁研究资助计划 (MRF) ,旨在资助具前瞻性的研究去探索丶影响及成就未来大型公共运输系统,每个项目最高资助总额为150万港元,为期三年。获选项目须放眼打破现有思维,并为未来运输服务及营运将会面对的需求给予见解

 
理大六个获资助项目
建设及环境学院
项目负责人 项目名称 项目内容
黄鑫炎博士
建筑环境及能源工程学系副教授
 
地铁站消防疏散的智慧应急数字孪生系统

 

研发的智慧监测系统将采用顶尖技术,包括智慧物联网(AIoT)丶电脑视觉和深度学习,可制定火警应急和疏散策略,能预测疏散人流及踩踏风险,并通过动态信号系统提供现场疏散指导。
此系统亦能识别火灾中的人员行为,从而发现急需帮助的人,并实时将资讯传递给消防员及救援队伍。
袁震然博士
建筑环境及能源工程学系助理教授
 
结合 CFD-MD模拟火灾和毒性预测以增强行人疏散的建筑防火设计 鉴定引发气体毒性的燃烧燃料母体至关重要,如建筑和家俱材料燃烧产生的释放物特性。
此项目将开发一种新策略技术,通过分子动力学(MD)描述热降解过程,由热重测量(TG)验证,将耦合和非线性热解-燃烧动力学结合起来,从而考察和预测有毒化学物质和烟雾/烟尘微粒的形成途径,完善消防和逃生系统,保障消防流程安全。
黎绍佳博士
土木及环境工程学系副教授
通过物理信息深度学习框架开发一种新的基於惯质的轨道阻尼器以减轻铁路列车引起的地面传导结构噪声 使用轨道阻尼器能有效缓解铁路列车运行时造成的结构振动噪声,然而其安装难度和性能都存在局限。
为了克服这些挑战,此项目提出一种基於惯质的超材料结构轨道阻尼器,旨在增强机械系统的力传递特性。此外,还将采用时序物理信息神经网络(TS-PINN)方法来进行结构优化设计。
工程学院
项目负责人  项目名称  项目内容
锺志勇教授
电机及电子工程学系系主任及电力系统工程讲座教授
 
赋能香港地铁监测传感器的新型电磁能量收集系统研发 旨在为无线感测器网路(WSN)设备开发一种可持续的能源供应系统,该系统利用电磁能量采集(EMEH)技术,不会干扰铁路系统的正常运行。
EMEH赋能的 WSN 可提供更全面的监测功能,兼具实惠丶高效丶可靠丶可扩展和可持续等特点,有助过渡交接智慧铁路系统,提出的智慧解决方案,将适用於监测和评估铁路状态。
叶洪波博士
电机及电子工程学系助理教授 (研究)
 
基於自动驾驶模组化列车和虚拟编组技术的未来铁路系统的规划和运营 此项目设想了一种未来铁路系统的运作形式:具有自动驾驶功能的模组化列车在虚拟编组技术下运作;这些模组化列车可以灵活动态地组合,以应对不同车站和不同时段的乘客量及服务需求。 研究将分三个阶段,包括∶开发列车调度的优化模型和演算法丶研究列车重调度方法丶以及探索列车速度轨迹规划问题。
任竞争博士
工业及系统工程学系副教授
 
推进MTR的ESG战略以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及提升服务质素 此项目旨在为环境丶社会和管治(ESG)与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的绩效评估建立一套科学及全面的指标体系。通过将多准则决策方法与系统动力学,所提出的新型多维评估工具可纳入ESG与SDGs之间的相互影响和依存关系,以识别复杂的因果关系和关键因素,并以定性及定量的方法进一步对其进行关联和分析。这套综合 ESG 和 SDG 相关的绩效评估和优化工具,不仅适用於地铁/铁路运营商,还可以拓展应用到其他领域和城市。

您的浏览器不是最新版本。如果继续浏览本网站,部分页面未必能够正常运作。

建议您更新至最新版本或选用其他浏览器。您可以按此连结查看其他相容的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