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Start main content

最新动向

RCCHC Photos in News (9)

京港澳三校青年聚澳大,以学术为桥共探文明互鉴

为期五天的「2025年第三届清华大学-香港理工大学-澳门大学三校学术交流营」于2025年6月28日在澳门大学圆满落下帷幕。本届活动以「中国与世界:社会、历史、文化」为核心主题,成功汇聚123名三校师生,通过深度的学术研讨与切身的文化实践,共同探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与传播路径。 6月25日的开营仪式上,澳门大学校长宋永华教授热情欢迎清华、港理工师生,并为本届活动指明使命:学术上促进三校协作与古今文明互鉴;教育上通过新增硕博论坛服务高层次学子;文化上引导青年扎根国家发展,借鉴澳门「中华文化为主、多元共存」经验,探索传统创新与「人类命运共同体」。宋校长鼓励师生严谨务实、开放交流,结合研讨与澳门考察,共谱合作新篇。 清华大学日新书院院长顾涛教授介绍了清华日新书院融合传统与现代的育人体系,培养人文素养与全球视野人才,并期待活动推动东亚文化交流与共建京港澳「学术共同体」。香港理工大学人文学院院长李平教授感谢澳大筹办,回顾三校合作。他强调港理工已将中国历史与文化设为必修课并成立研究中心,希望师生珍视「学术之桥」,在澳门深入交流中国历史文化传承创新。出席嘉宾还包括港理工校董会主席林大辉博士、澳大人文学院院长徐杰教授、助理院长李丽青教授等。 活动期间,交流形式丰富多元。专家讲座方面,澳门大学人文学院艺术与设计系主任李军教授以《从十字门到昆仑山——澳门的「小」与「大」》为题进行了分享,人文学院历史系特聘教授林少阳教授担任讲评;澳门大学中国历史文化中心主任张彦教授则通过中国山水画中的各种「皴法」演示,带领师生领略古今水墨艺术风采。在学术研讨环节,清华大学、澳门大学和香港理工大学三校师生于澳门大学崇文楼成功举办了四场分组研讨会,聚焦文学、历史、哲学等领域,共报告逾120篇研究成果。此外,活动组织师生实地考察了郑观应故居、大三巴遗址等澳门历史地标。校园导览和主题晚宴等活动也为三校师生提供了充分的非正式交流机会。 闭幕式上,本届交流营的丰硕成果获多方肯定。澳门大学中国历史文化中心主任张彦教授致辞指出,首次设立的博士生论坛成果显著,30余篇跨学科报告有效锻炼了青年学者能力,成功践行「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精神。活动将澳门独特历史文化资源转化为生动教学现场,为理解「中国与世界」互动提供了独特视角,同时巩固了三校合作机制,为国家培育国际视野人文社科人才提供坚实平台。 本次交流营由澳门大学人文学院中国历史文化中心承办,从主题讲座到分组研讨的学术交锋,从葡韵建筑考察到返程途中的思考沉淀,这段深度交流的核心价值在于为三校「坚守学术初心」的长期协作积累了宝贵的、可复制的实践经验,是京港澳三地顶尖高校深化人文社科交流、共同服务国家文化发展战略的又一次成功实践。   如欲浏览更多照片,请按此   延伸阅读:澳门大学发布的相关报道 标题 连结 京港澳三校交流营在澳大举行 以学术为桥共探文明互鉴 连结

2025年6月30日

30

理大中华文化节 2024 - 「严复思想与中华文化现代化」 国际高端论坛、展览、公开讲座及工作坊

「理大中华文化节」的活动之一「严复思想与中华文化现代化」国际高端论坛、展览和公开讲座已于11月25日至12月12日圆满举行。这次活动由香港理工大学主办,福建省严复学术研究会、福建船政文化管委会与福建省文化经济交流中心协办。   国际高端论坛邀请了本地、内地及国外18所单位,包括:德国海德堡大学、法国国立东方语言文化学院、日本关西大学、日本新潟国际情报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复旦大学、南京大学、厦门大学、福建师范大学等共23名严复研究权威专家、学者。论坛期间,参会学者通过主题发言和讨论等形式展开学术交流,围绕「严复思想与中华文化现代化」这一主题深入探讨严复的爱国思想在当代中华文化建设的价值,以传承严复把世界引进中国,让中国走向世界的精神,促进国内外文化的宣传与传播,说好中国故事。 展览聚焦严复在近代中国文化转型中的贡献,探索其对现代中国自强、改革精神的影响,并展现他在爱国、启蒙教育及中西文化交融中的角色;弘扬严复「爱国自强,勇于创新,敢于挑战,自强不息,不畏艰辛,突破框限」的精神,激励大学生敢于突破传统,敢于挑战困境,让大家反思历史人物如何在面对时代巨变时作出创新性思考,从而获得启发,并借鉴其精神来应对当今挑战,运用到现代学术研究与社会实践中。 在活动期间一共举办了三场公开讲座,邀请了三位研究严复的学术权威,探讨严复思想对近现代中国的影响。   工作坊由理大人文学院中文及双语学系的黄韵晴同学带领。参加者以楷书、隶书、行书等多种书体,以锦灰堆的表现手法在狮头上进行展示,让其展现出独特的艺术审美趣味。此作品不仅体现了严复的文化传承与创新理念,同时与香港理工大学「开物成务 励学利民」的校训相呼应。   延伸阅读:「严复思想与中华文化现代化」相关报道   日期 媒体 标题 连结 2024年11月25日 香港电台 理大将办中华文化现代化国际高端论坛 连结 2024年11月25日 大公报 创新「理」程30年志庆 理大引「严复思想」入校园 连结 2024年11月25日 巴士的报   理大将办中华文化现代化国际高端论坛林大辉:培育学生家国情怀   连结 2024年11月25日 香港新闻网 港理大举办校庆升旗礼暨中华文化节主题活动 连结 2024年11月26日 星岛日报 理大正名30周年办严复思想论坛 连结 2024年11月26日 文汇报 理大办严复思想与中华文化现代化系列活动 连结 2024年11月26日 人民网 港理大举办系列活动探讨严复思想 连结 2024年11月26日 香港新闻社 理大办严复思想与中华文化现代化系列活动 连结 2024年11月26日 网易 港理大举办系列活动探讨严复思想 连结        

2024年12月11日

21

第二届「清华大学—香港理工大学—澳门大学 三校学术交流营」圆满举行

第二届「清华大学—香港理工大学—澳门大学  三校学术交流营」已于2024年7月8至12日在清华大学圆满举行。为期五天四夜的交流营为三校学子提供了一个深入交流的平台,以学术讨论和文化参观等方式,增强他们对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和感悟,提升自我的文化修养。 今届交流营由清华大学主办,理大和澳大协办,约有五十位来自三校不同学系的学生参与。今年,理大由理大校董会主席暨中国历史与文化研究中心顾问委员会主席林大辉博士、中国历史及文化学系韩琦教授、赵诣博士和刘继尧博士带领团队参与。除了出席多场主题演讲之外,三校学子亦分为三组:(1) 人类文明的交流互鉴、(2) 近代中国:思想、文化与历史及 (3) 传统中国的新阐释,就着这三个领域展开学术交流研讨:每位参与的学子需就分组题目撰写3000至5000字论文一篇及于研讨会上作15分钟个人汇报,并予在场学子和老师点评及指导。除拓宽他们的学术视野外,三校师生亦趁此机会到访了北京具重大历史意义及文化背景的地标,如:八达岭古长城、颐和园、圆明园、天安门等进行实地考察,用自己的脚步探索历史长河的轨迹,体验祖国源远流长的历史及人文魅力,让他们对中国优秀文化产生自豪感与认同感。 林大辉主席在交流营开幕式上提到:「我们理大期望继续与清华大学及澳门大学建立紧密的伙伴关系,除学术交流营外,希望我们在教育、研究及创新等方面发展及合作,包括合办高水平研讨会、编写中国历史参考教材及老师培训等,共同弘扬中华文化。」   延伸阅读:清华大学日新书院发布的相关报道 标题 连结 第二届清华大学-香港理工大学-澳门大学本科学术交流营开幕 连结 第二届清华大学-香港理工大学-澳门大学本科学术交流营圆满落幕 连结

2024年7月17日

16

理大中华文化节 2024 - 「香江海河共文脉,紫荊月季并蒂开」—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技艺国际传承创新基地 艺术作品展

为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文化,提升年轻一代对中华文化的欣赏,加强他们的国家认同感和家国情怀,香港理工大学(理大)在2024年举办「理大中华文化节」,同时藉此庆祝理大正名三十周年。 「理大中华文化节」在2024年3月中展开,活动围绕不同艺术形式和主题,而首项活动是由理大主办,天津工业大学协办,为期两星期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技艺国际传承创新基地艺术作品展」。展览以「香江海河共文脉,紫荆月季并蒂开」为题,邀请了八位来自天津的艺术家展出他们的作品,包括郑勇教授工作室的陶胎漆器、津门非遗三绝(泥人张、风筝魏、玉成号杨柳青年画)、合真中华药香、观照轩彩绘陶瓷、葫芦庐匏器、乐器张等国家级、省市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各具特色,充分彰显中华文化的价值和魅力。展览期内举行了多场导赏团,累计有超过2000名理大教职员、学生和公众人士到访参观,并吸引了内地和本地多家媒体到展览进行采访。除艺术作品展外,理大亦举办了与中国传统艺术相关的专家讲座和一系列工作坊,深受理大教职员、学生和公众人士的欢迎。   延伸阅读:「理大中华文化节」相关报道 日期 媒体 标题 连结  14/03/2024  新华网  香港理大举行中华文化节 提升年轻人家国情怀 连结  14/03/2024  中国日报  香江海河共文脉 紫荆月季并蒂开——  天津工业大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技艺国际传承创新基地艺术作品绽放香江  连结  15/03/2024  天津日报  传世「绝活」实力「圈粉」津门非遗作品亮相香港  连结  15/03/2024  星岛日报  理大办中华文化节展「瓯绣」「泥人张」彩塑  连结  15/03/2024  大公报  「理大中华文化节」首展天津传统技艺  连结  15/03/2024  文汇报  理大办中华文化节 升港青家国情怀  连结  01/04/2024  大公报  「理大中华文化节」陶胎漆器展现融合之美  连结

2024年3月28日

20230914_MoU Signing with NJU_News

理大代表团访问南京

由理大校董会主席暨本中心顾问委员会出席林大辉博士及校长滕锦光教授率领的代表团近日访问南京,与当地大学及南京市市长展开满有成果的合作与交流。 代表团访问南京大学期间,在两校领导的见证下,理大人文学院院长李平教授代表本中心与南京大学历史学院院长张生教授签署战略合作备忘录,该备忘录为两校在教师互访、学生交流、学术研讨等领域的合作奠定基础。 同时,代表团亦访问东南大学,滕锦光校长与东南大学校长黄如教授续签两校合作协议,双方再次确认加强合作的承诺。 此外,访问团亦会见南京市陈之常市长和吴炜副市长,巩固理大与南京的联系。通过发挥理大的科研优势和南京的产业需求,共同推动两地发展。 延申阅读: 理大官方微博 南京大学官方网站 东南大学官方网站 南京医科大学官方网站

2023年9月14日

2023_06_Tripartite Exchange Programme_01

香港理工大学与清华大学及澳门大学合办三校学术交流营 携手弘扬中华文化

成立于今年 1 月 17 日的香港理工大学(理大)「中国历史与文化研究中心」首个大型交流活动于 2023 年 6 月 26 至 30 日成功举办。是次清华大学—澳门大学—香港理工大学三校学术交流营为京港澳三校学子敞开中国历史与文化交流之大门,为探讨我国近代史及传统中国文化新阐释提供一个重要的学术平台,让专业学习与国家发展大局深度融合,携手弘扬中华文化。 理大很荣幸获得清华大学日新书院及人文学院和澳门大学社会科学院及人文学院的大力支持,三校共约 70 名师生聚首于香港,参与为期五天的学术交流营,期间并出席见证「中国历史与文化研究中心」的启用典礼。除一系列的讲座外,参加的学生需就(一)近现代的中国与世界(二)近代中国:思想、文化与历史或(三)传统中国的新阐释三个领域上编写 3,000 至 5,000 字的论文一则,于交流营上进行汇报并与各参与师生相互交流。硏究中心亦安排参与的师生到上环文物径、西九文化区、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大馆及山顶参观游览,实地见证香港近代历史与文化的改革与变迁。

2023年6月26日

20230117_RCCHC_OC_01

「中国历史与文化研究中心」成立典礼

香港理工大学于二零二三年一月十七日举行「中国历史与文化研究中心」成立典礼暨与清华大学思想文化研究所签署合作备忘录仪式,由文化体育及旅游局局长杨润雄先生及中联办宣传文体部副部长张国义先生担任主礼嘉宾,并联同理大校董会主席林大辉博士、校长滕锦光教授、常务及学务副校长黄永德教授,以及人文学院院长李平教授为中心揭幕。中心冀发展成为一所具有影响力的人文学术机构,协助特区政府弘扬中华文化。阅览更多

2023年1月17日

您的浏览器不是最新版本。如果继续浏览本网站,部分页面未必能够正常运作。

建议您更新至最新版本或选用其他浏览器。您可以按此连结查看其他相容的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