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Start main content

理大高等研究院傑出學人講座: 南方科技大學趙天壽講席教授主講「流體電池實現長時儲能」

香港理工大學高等研究院傑出學人講座系列

20250704 DL by Prof ZHAO Tianshou1000 x 540 pxTC
  • 日期

    2025年7月4日

  • 主辦單位

    香港理工大學高等研究院

  • 時間

    16:00 - 17:30

  • 地點

    香港理工大學李嘉誠樓十六樓教務會議室 (M1603室) (座位有限,先到先得)  

講者

趙天壽教授

查詢

香港理工大學高等研究院 info.pair@polyu.edu.hk

摘要

流體電池是一種以可流動物質(如氫氣、甲醇、氨、液態電解質等)為能量載體實現容量與功率解耦的電池,具有時長靈活、擴容方便、本征安全、選址靈活等優勢,有望成為推動可再生能源廣泛部署的顛覆性技術。本講座將重點探討,如何通過交叉學科研究方法突破流體電池共性科學問題和技術挑戰,推動技術規模化應用。

Prof ZHAO Tianshou  560 x 860

趙天壽教授

  • 中國科學院院士
  • 南方科技大學碳中和能源研究院院長、機械與能源工程系講席教授

 

趙天壽教授,南方科技大學碳中和能源研究院院長、機械與能源工程系講席教授。他於2021年加入南方科技大學,此前任香港科技大學工程及環境學冠名講座教授。

趙教授是中國科學院院士、美國機械工程師學會會士(ASME Fellow)、英國皇家化學會會士(RSC Fellow)、中國化學會會士。曾获國家自然科學獎、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進步獎、裘槎優秀科研者獎等多項榮譽,多次入選科睿唯安(Clarivate Analytics)/湯森路透(Thomson Reuters)「高被引科學家」。現任《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eat and Mass Transfer》主編。

趙教授長期致力於熱質傳遞理論和電池儲能技術的研究。針對國家“雙碳”戰略實施對儲能技術的重大需求,圍繞燃料電池、液流電池、金屬空氣電池等流體電池儲能裝置中能量傳遞與轉換關鍵科學問題,建立了電池儲能系統中熱質傳遞和電化學能量轉換的耦合理論,提出了熱、質、電子及離子協同傳輸方法,突破了高功率流體電池設計的關鍵技術。

您的瀏覽器不是最新版本。如果繼續瀏覽本網站,部分頁面未必能夠正常運作。

建議您更新至最新版本或選用其他瀏覽器。您可以按此連結查看其他相容的瀏覽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