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5年11月18日舉行的理大高等研究院講座上,來自英國牛津大學的崔占峰教授分享了先進治療藥物產品的最新發展。他的演講題目是「人工智慧與先進治療藥物(ATMPs)的生物製造」,吸引了約100名現場參加者,以及超過21,000名線上觀眾透過多個社交媒體平台同步收看。
崔教授在演講伊始,概述了ATMPs的現有進展,包括組織工程、幹細胞與細胞治療,以及基因治療。由於這些治療方式本身的複雜性,ATMPs的生物製造過程面臨諸多挑戰。製造過程通常需要高度專業化的設施與設備,以確保產品的安全性、一致性和有效性。維持嚴格的品質控制尤其困難,因為ATMPs往往是針對個別患者設計,或涉及對環境變化極為敏感的活細胞。由於監管要求嚴格且不斷演變,因此需要完善的文件紀錄與驗證程序。此外,將生產規模從實驗室擴展至臨床及商業層面也極具挑戰性,因為在小規模下可行的流程,未必能順利套用至大批量生產。這些因素,加上對專業人員的需求及高昂的生產成本,使ATMPs的生物製造成為一項複雜且艱鉅的工序。
就此,崔教授指出,人工智慧(AI)在優化ATMPs生產流程的各個階段方面具有顯著潛力,可有望降低生物製造成本。AI驅動的分析工具能夠快速分析大量數據,有助找出細胞培養、基因編輯或組織工程的最佳條件,從而減少昂貴的反覆測試。機器學習演算法可以預測並預防製造過程中的偏差,提高批次一致性並減少浪費。AI還能透過預測需求和優化庫存,提升供應鏈管理效率,進而降低儲存和材料成本。此外,AI驅動的自動化技術可實現對複雜生物製程的即時監控與控制,減少人力成本並提升產量。整體而言,這些進展將使ATMPs的生產更高效、更具規模化及具成本效益,最終讓這些前沿療法能惠及更廣泛的患者群體。
隨後的問答環節由應用生物及化學科技學系系主任兼教授周銘祥教授主持。現場及線上觀眾與崔教授展開了深入的交流與討論。
按此重溫
| 主題 | 香港理工大學高等研究院講座 |
|---|---|
| 研究部門 | 香港理工大學高等研究院 |
你可能也感興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