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特區政府創新科技署日前公布第二批「產學研1+計劃」督導委員會建議資助的項目。香港理工大學(理大)有四個項目獲得該計劃資助,其中三個由理大高等研究院成員領導。
「產學研1+計劃」於2023年正式推出,以配對形式資助不少於百支來自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資助大學、有潛質成為成功初創企業的研發團隊。每個獲批項目可獲港幣一千萬元至港幣一億元不等的資助。
項目名稱 |
項目負責人 |
項目簡介 |
高速3D堆疊的AI視覺傳感器 |
柴揚教授 |
項目旨在開發高速、高動態範圍、低功耗的AI視覺傳感器,以克服現有圖像傳感器在高速運動場景成像模糊的限制。該款傳感器可廣泛應用於智慧城市中的安全監控系統和自主導航設備;機械人和自動化領域的高速物體辨識檢測,以及延展實境裝置和智能手機等電子消費產品的運動追蹤分析。
該AI視覺傳感器可通過集成傳統圖像傳感器及視覺處理晶片,或採用3D堆疊技術與市面成熟的圖像傳感器結合,以實現高速、高動態範圍和低功耗成像。 |
新型營養素與藥物在神經系統疾病防治中的全球化開發與應用 |
李銘源教授 |
項目立足天然產物資源,依托自主研發的Life Chip生命芯片技術平台,深度融合新一代DNA測序與AI智能發現、三重五維化學分離、活體生物高通量篩選及合成生物學等尖端技術,構建完整的創新研發體系。圍繞阿茲海默症、帕金遜症等神經退行性疾病,以及失眠、抑鬱、焦慮等神經亞健康領域,開發具有獨特作用機制的新型營養素與藥物,打造涵蓋預防、治療的一體化綜合解決方案。項目已成功推出天然產物神經營養素系列產品,核心品種「Oxyphylla®益智素」作為全球首創候選藥物,靶向全新藥物靶點α-突觸核蛋白(alpha-synuclein),針對輕中度帕金遜症等適應症,有望成為新一代疾病修飾療法,為神經健康領域帶來新突破。 |
基於超表面結構的可調諧激光器芯片及其應用 |
余長源教授 |
項目致力於突破先進激光芯片製造領域的核心技術瓶頸,開發一款新型寬帶可調諧激光芯片。通過全球首創將超構表面反射鏡和相變材料集成至垂直腔面發射激光器中,實現了極高品質因子的諧振腔以及超寬帶(40nm)的輸出波長動態連續調控。
相較於傳統激光器結構,此可調諧激光器不僅設計更簡潔,在實現與國際頂級競爭品相同的kHz級調諧速度的同時,成本僅為市場同類產品的二十分之一。激光器可望大規模應用於電池監測、工業生產、自動駕駛和高速光通訊模塊等領域。 |
網上報導:
東方日報 - https://polyu.me/3FZoEPp
大公報 - https://polyu.me/45va2Sk
文匯報 - https://polyu.me/44jUdfY
Line Today - https://polyu.me/43OTu6y
中央電視台 - https://polyu.me/4ehx1T9
無錫日報 - https://polyu.me/3Gat71H
科學網 - https://polyu.me/43ULCjN
澎湃新聞 - https://polyu.me/4klyyJr
華人頭條 - https://polyu.me/3ZGc6D8
新浪(香港)- https://polyu.me/4ecyiL4
廣州日報 - https://polyu.me/43Xn35V
大灣區之聲 - https://polyu.me/3TQ4muV
研究部門 | 香港理工大學高等研究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