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Start main content

最新消息

Banner 3
VerB1s

Calligraphy Competition

【2023年第二屆孔子學院書畫比賽】 炎炎夏日總令人心煩氣躁,到底有甚麼避暑妙計?古代便有書畫家「臥遊山水」,足不出戶地欣賞古畫中的林蔭、流水避暑。現在,你也有機會潑墨揮毫、創作一番!只要參加孔子學院的書畫比賽,你便可遨遊在書畫的山水世界,舉筆以遊天下! 報名日期:2023年8月7日至8月27日 提交日期:2023年9月4日至9月8日 提交方式:郵寄或親自交送本院 (香港理工大學香港孔子學院A204室) 本屆書畫比賽以「山.水」為題,由香港孔子學院聘請的資深書法家及國畫家擔任是次比賽之評審。比賽設冠亞季軍各一名及優秀獎各三名,得獎者將於 2023 年 9 月 23 日的「孔子學院日」獲發獎狀和豐厚的獎金,作品更有機會在當天被展出! 歡迎大家掃瞄海報上的二維碼或點擊此處報名連結進行登記,和你的好友一起參加第二屆孔子學院書畫比賽吧! 參賽須知: -參加者一律不需繳交任何費用。 -如參賽者同時參加二個項目比賽必須填寫二份報名表,每個項目只能提交一份作品。 -本院擁有所有書畫作品的使用權,並不予發還。書畫作品會用作宣傳、推廣及教育等用途。 -參加者必須年滿十二歲或以上。

2023年8月7日

Image_20230615155832

Ba-Shu Culture and Buddhist Culture Study Camp for Sichuan and Hong Kong Students

2023年6月5日

0524_Banner_A_Final

Specialist Lecture on Chinese History and Culture (5)

內容簡介: 宣統年間(1909-1911),袁世凱(1859-1916)在攝政王載灃排擠下歸隱彰德府洹上村,與門生故舊唱和,以示無心世務。這些詩作被袁氏次子袁克文(1890-1931)輯錄於《圭塘唱和詩》中,於宣統二年(1910)刊印,其中袁氏詩作共十三題十五篇。1940年代,長子袁克定(1878-1958)將袁世凱當年親筆謄鈔之詩稿影印出版,額曰《洹村逸興》。比對二書之篇目,《圭塘》諸本有袁氏詩作五篇不見於《洹村逸興》。實際上,該五篇之謄抄稿仍與《洹村逸興》之原件共同收藏於社科院近代史所;克定當日不收入書中,蓋因稿上頗有無名氏批點文字,公之於眾可能影響乃父形象。這些批點文字當係某位幕僚所為,內容為修改建議;然參《圭塘》諸本,可知袁世凱對建議幾乎全未採納。本文著眼於五篇詩稿及其批點文字,以討論原詩與修改建議如何優劣互見,乃至這輯詩歌與當時政局之微妙關係。

2023年5月24日

20230520PM_A-02

港澳珠三角地區研究生中國歷史文化研修系列 (春季) 下午

講座簡介: 這次演講的前半部份通過比較李綱與另一士人孫覿於建炎末和紹興初年被貶期間致與朝中大臣的書信,揭示兩人如何取悅朝中重臣從而得以復官。儘管兩人在信中採用類似的修辭以巴結朝臣,但兩人身後的名聲卻有天淵之別—孫覿是典型的投機型官僚,而李綱則為正直不阿的名臣。演講的後半部份試圖解釋李綱為何得以流芳百世。通過考察南宋中後期士人對李綱的《建炎時政記》、《建炎進退志》和另一南宋宰相汪伯彥所撰的《時政記》的不同觀感,發現南宋晚期的史學家在道學思潮的影響下有意識地採納李綱對汪伯彥的公開批評,以建構一個褒揚李綱的敘事並且樹立其名臣的形象。

2023年5月20日

20230520AM_A-02

港澳珠三角地區研究生中國歷史文化研修系列 (春季) 上午

講座簡介: “匠人”長期以來被看作是代表著隨著現代工業時代的到來而消失的勞作和生活方式。當代中國逐漸進入後工業社會之後,爲什麽在文藝、影視以及流行文化中會出現呈現“匠”的熱潮呢?而後工業時代對於“匠”的重新重視又怎樣突破長期以來的慣性認知呢?在當代中國的話語空間中,“匠”的含義遠遠地超越了單純的熟練的手工業勞動,而成爲無所不包的與勞動和工作相關的話語體系。儅機器生產已經成爲常態,儅追求效率與產量已經成爲默認的支配性法則,“匠”與機器不再是兩個對立的生產形態。“匠”代表機器生產之外的“另類”社會關係:在以現代科技爲主導的生活中可以重新喚起製物的感官體驗;同時可以擺脫“景觀社會”所造成的幻象。本次講座將以“匠”為方法,首先介紹近年來關於“匠”的重要學術著作所呈現的認識論轉向,同時結合毛時代與后毛時代文學與影視作品來介紹 “匠”的元素與勞動、技術以及情感的聯係。

2023年5月20日

0428_Banner_A1_Final

Distinguished Lectures on Chinese Culture and Religion (3)

講座摘要: 講座主要講述嶺南文化形象的歷史變遷,主要對嶺南的地域範圍、歷史發展 文化形象的演變做出梳理,以期為當代粵港澳大灣區“人文灣區”建設提供參考。

2023年4月28日

0426_Banner_A3_Final

Lecture Series of Prominent Chinese Writers (1)

個人簡介   阿來,中國當代著名作家,同时,他是詩人,是學者,是古早驢友,是環保主義者,是攝影愛好者,還曾經擔任一份科幻刊物的主編。深受藏漢兩種文化薰陶的阿來,擅長用漢語書寫藏地的文化、歷史與風情。 主要作品有長篇小說《塵埃落定》《格薩爾王》《空山》《雲中記》,中篇小説《蘑菇圈》,紀實文學《瞻對》,詩集《阿來的詩》《棱磨河》,小說集《舊年的血跡》《月光裏的銀匠》,散文集《語自在》《大地的階梯》《就這樣日益豐盈》等。 會議註冊

2023年4月26日

0421_Banner_A1_Final

Specialist Lecture on Chinese History and Culture (4)

內容簡介: 北宋時期大量人口湧入東京,既帶來城市經濟的繁榮,也導致各種“大城市病”。宋廷曾嘗試一系列應對措施,並最終選擇內聚式的發展路徑,即通過提升城市空間的利用效率,最大限度地容納更多的人口,彰顯出開放、共用與包容的城市精神。這種執政理念既理性務實,又洋溢著人文關懷,飽含宋廷對待弱勢群體的脈脈溫情,折射出柔性化治理的特徵。

2023年4月21日

0323_Banner_B_Final

Specialist Lecture on Chinese History and Culture (3)

晚清時期英雄傳記風行一時,引發英雄崇拜的熱潮。但是此時所謂「傳記」,其實是融合諸多資源形構而成的新文類。《意大利建國三傑傳》作為晚清英雄傳記的代表作,充分展示了這一特徵。梁啟超借鑑明治政治小說的多種書寫模式,又援引本土小說的要素,將意大利建國史轉化為中國未來命運的預言,將意大利建國三傑刻畫為智、仁、勇的化身,將兒女情長俠義精神引入傳記書寫。正是由於梁啟超自出機杼的創造與轉化,此類英雄傳記廣受讀者歡迎,成為晚清文學文化史上的典範作品。

2023年3月23日

Distinguished Lectures on Chinese Culture and Religion (1)

中國古典詩歌的重要特色之一是抒情,而抒情中又特別注重感發,往往“思接千載”,“視通萬里”,不僅體現出作者旺盛的創造力,而且為讀者提供了開闊的想像空間。是次講座結合具體創作,從遺貌取神和神思超越等方面,從作者和讀者的角度,談談對中國古典詩歌的相關思考。

2023年3月2日

您的浏览器不是最新版本。如果继续浏览本网站,部分页面未必能够正常运作。

建议您更新至最新版本或选用其他浏览器。您可以按此连结查看其他相容的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