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大眼科視光學院眾團隊於第50屆日內瓦發明展再創佳績,7個參展項目共奪得8 項殊榮,破歷來單次參展獲獎紀錄,包括一個特別大獎、一個評審團嘉許金獎、兩個金獎、四個銀獎,當中兩個獲獎項目為理大眼視覺研究中心(由理大及加拿大滑鐵盧大學聯合成立)的研究成果,展現了團隊於科研創新領域的卓越實力與全球影響力。
其中,由眼科視光學院科研眼科講座教授何明光教授、眼科視光學院助理教授(研究) 施丹莉博士研究團隊研發的「基於生成式人工智能的無創螢光血管成像技術開發」榮獲法國與歐洲發明家聯合會-法國發明家特別獎及評審團嘉許金獎。此項創新技術利用了生成式人工智能以非侵入性、高成本效益的篩查方案,取代侵入性且昂貴的眼底螢光血管成像(FFA),為糖尿病視網膜病變這一主要致盲性眼病提供精准篩查。此技術能夠將彩色眼底影像轉換為高解析度且逼真的FFA影像,無需注射染料即可保留關鍵的病變細節,並支援超寬視野成像及保留動態病變的視頻生成。提供了一種安全、可擴展且影響深遠的方案,有望徹底改變糖尿病視網膜病變評估,使評估過程在臨床實踐中更加方便、無創和有效。
另外,理大眼科視光學院及應用生物及化學科技學系助理教授(研究)、InnoHK眼視覺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員 、理大初創「瞳創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總監 周麗蘋博士 及其團隊的「眼睛晶片裝置」項目奪得金獎。這個由InnoHK眼視覺研究中心研發的裝置是新一代可模擬眼睛微環境的體外平台,專為科研人員和製藥企業而設,以便測試各類眼科產品,包括眼科溶液、藥品和設備等。此裝置利用微流控技術模擬淚液流動情況,同時採用自動化影像分析的專利技術來實現實時成像,以測試細胞的健康狀況。裝置的設計易於與實驗室設備互相整合,有效節省成本和時間,簡化研究過程,並產生更加準確和可靠的臨床相關數據。
理大眼科視光學院於第五十屆日內瓦國際發明展的得獎項目:
| 得獎項目、獎項 | 發明者 | |
![]() |
基於生成式人工智慧的無創螢光血管成像技術開發
|
施丹莉博士 理大眼科視光學院助理教授(研究) 何明光教授
理大梁顯利長者健康視覺教授、眼科視光學院科研眼科講座教授、視覺科學研究中心主任 |
![]() |
行為識別方法、裝置及穿戴式裝置 |
何明光教授 陶婉英博士 |
| |
眼睛晶片裝置
|
周麗蘋博士 理大眼科視光學院及應用生物及化學科技學繫助理教授(研究)、InnoHK眼視覺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員、理大初創「瞳創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總監 Chau-Minh PHAN博士 加拿大滑鐵盧大學眼科視光及視覺科學學院助理教授(研究)、InnoHK眼視覺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員、理大初創「瞳創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總監 |
| |
視疲勞監測儀:透過穿戴式裝置及深度學習技術探索視覺健康
|
陳燕先博士 理大眼科視光學院助理教授(研究) |
![]() |
亮星星:手機AI驗光儀
|
杜志偉教授 理大眼科視光學院副教授 倪恩恩教授 理大電子計算學繫副教授 |
![]() |
仿生納米平台用於精準治療視網膜病變
|
杜志偉教授 理大眼科視光學院副教授、InnoHK眼視覺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員 何以文教授 加拿大滑鐵盧大學藥劑學院教授、InnoHK眼視覺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員 |
| |
Wellsees角膜塑形鏡
|
劉其傑博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