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current students

港理大師生在雲南開展「服務學習」

港理工大師生在雲南開展「服務學習」

(港理工大師生在雲南開展「服務學習」)

為期10天的「香港理工大學-麻栗坡服務學習專案」圓滿落幕。來自香港理工大學的254名師生在雲南省文山州麻栗坡縣,圍繞「中國歷史與文化教育」、「財商素養教育」、「電子科技促進長者身心健康」以及「綜合眼睛檢查與眼睛保健教育」四大主題展開服務學習。

此次專案得到教育部「港澳內地師生交流計畫(萬人計畫)」的支持,旨在加強內地與香港、澳門高校之間的交流合作。服務學習專案不僅促進了內地與香港高校師生的交流,也為參與學生提供了寶貴的實踐經驗,幫助其成長為具有國際視野和社會責任感的人才。

  

港理工大師生在雲南開展「服務學習」

(港理工大師生在雲南開展「服務學習」)

香港理工大學服務學習及領導才能發展處主任羅卓衡博士表示:“我們的服務學習課程不僅培養學生的專業技能,更注重引導他們思考作為未來專業人士的社會責任。通過實踐,學生們得以將課堂所學轉化為服務社會的實際行動。”

港理工大的同學們為當地孩子帶來生動的課堂體驗

(港理工大的同學們為當地孩子帶來生動的課堂體驗)

理大師生各展所長幫助當地人

今年是香港理工大學師生第二次赴雲南麻栗坡開展服務學習,專案成效顯著提升。在麻栗坡縣第二中學,95名七年級學生通過財商課程學習了理性消費知識;大坪小學81名學生在傳統文化課堂上領略了中華文化的魅力;100余位長者通過VR技術“雲遊覽”了香港、建水等地的名勝古跡;而視光檢測課程則為當地3000余名學生和居民提供了專業的視光檢測服務。與去年不同,今年的亮點還增加了高校服務學習教師培訓。吸引了來自國內多個省份及南非、菲律賓、日本等國家的近30位高校教師共同參與。

港理工大師生給當地學生帶來生動的課程體驗

(港理工大師生給當地學生帶來生動的課程體驗)

難得的體驗  珍貴的收穫

    香港理工大學電子計算學系助理教授吳曉峰博士說,“這次服務學習最珍貴的收穫,是讓學生們親身走進歷史文化現場,那是在電子螢幕上永遠無法複刻的文化觸感”。青年學子通過與長者交流並傾聽他們歲月沉澱的生命故事時,兩代人之間自然流淌的情感共鳴。學生們運用VR技術製作的沉浸式旅行影像,讓行動不便的老人們足不出戶就能暢遊四海——這是數字時代最溫情的“代際禮物”。

香港理工大學電子計算學系助理教授 吳曉峰博士   譚旻煦 攝

(香港理工大學電子計算學系助理教授 吳曉峰博士   譚旻煦 攝)

    “在學校,我們都是對著電腦和一堆的資料,不停的程式設計、修正,這次通過對雲南著名的建築進行建模,將自己的成果展示給麻栗坡的老人們,讓我感覺到,走出教室和學校,我們可以做很多,這是生動而有意義的一種學習方式”,電子計算學系大三的李鈞濤說到。

電子計算學系 李鈞濤同學   譚旻煦 攝

(電子計算學系 李鈞濤同學   譚旻煦 攝)

香港理工大學眼科視光學院的尹健博士回顧此次服務學習的過程時開心地表示:“這次我們帶了150個同學過來中,服務了當地大約3000個小朋友和當地居民,我最開心地就是,看到同學們把平時學的知識用到了實際當中,不僅幫助到了他人,也讓自己獲得了實踐的機會,非常難得”。

眼科視光學院  尹健博士   譚旻煦 攝

(眼科視光學院  尹健博士   譚旻煦 攝)

眼科視光學專業的譚穎渝同學告訴記者,她和同學們幫助當地的孩子和社區居民檢查眼睛,這次是她第一次真正把所學的知識和專業技能用到實際當中,“五天的時間裡都在做服務,但感覺時間依然不夠用,當見證自己的付出切實說明到了有需要的社群,那種充盈心間的成就與喜悅,早已超越了言語能表達的範疇。”

眼科視光學專業 譚穎渝同學  譚旻煦 攝

(眼科視光學專業 譚穎渝同學  譚旻煦 攝)

    香港理工大學中國歷史及文化學系劉繼堯博士介紹,這次是他第二次來到文山進行服務學習,這次帶了40名同學過來,很高興看到同學們不僅在這裡瞭解到不少歷史文化,更與這裡的孩子們融洽相處,建立起了感情,這是很有意義的一件事情。

中國歷史及文化學系 劉繼堯博士  譚旻煦 攝

(中國歷史及文化學系 劉繼堯博士  譚旻煦 攝)

    “這次來到麻栗坡讓我感觸很深,無論做什麼,這裡的小朋友都非常努力,我們相互學習,共同進步,對於我來說,這對我今後的學習或者工作,都將會有很大的幫助”,酒店及旅遊業管理學院張浩賢同學說。

 

酒店及旅遊業管理學院  張浩賢同學  譚旻煦 攝

(酒店及旅遊業管理學院  張浩賢同學  譚旻煦 攝)

開展高校教師服務學習課程雲南教師獲益良多

    雲南大學郜憲達老師在同期參加了香港理工大學組織的“服務學習教師發展‘服務學習教學方法與實踐’證書(雲南)課程”的專案,她說:“這次學習她最大的收穫就是明確了服務學習的概念和方法,同時學習了如何去開展服務學習,如何讓服務學習取得更好的成效。”

雲南大學 郜憲達老師 譚旻煦 攝

(雲南大學 郜憲達老師 譚旻煦 攝)  

 香港理工大學服務學習基地落戶麻栗坡

    期間,麻栗坡縣政府與香港理工大學服務學習及領導才能發展處簽署三年合作協定,明確未來三年將持續深化校地合作,推動“服務學習麻栗坡模式”長效運行。隨後,多方代表為“服務學習基地”揭牌,香港理工大學的優質資源將助力麻栗坡“一老一小”群體長遠受益。

為當地小朋友檢查視力 港理工大供圖

(為當地小朋友檢查視力 港理工大供圖)

    基地落戶後,將打造“政、校、社”多元主體共建的香港理工大學·麻栗坡服務學習長效機制,打造可持續校地協作樣板。此外,2025年1月,香港理工大學服務學習和領導才能發展處還與共青團文山州委簽訂了校地合作框架協議,將在公益志願服務、大學生社會實踐、人才隊伍培訓合作方面開展合作。

新聞連結:

《(有片)港理大師生在雲南開展「服務學習」》

https://www.dotdotnews.com/a/202506/02/AP683d7c46e4b0a242bf032a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