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Start main content

理大研發創新認知復康訓練項目 以記憶編碼策略為基礎 為輕度認知障礙人士提供早期介入

2025年7月17日

研究及創新

由理大康復治療科學系教授廖佩儀教授帶領的研究團隊,開發以流動應用程式為媒介的創新認知障礙復康訓練項目E-MinD Life,運用記憶編碼策略進行早期介入,有助提升出現記憶力衰退、輕度認知障礙,以及患輕度認知障礙症的人士獨立生活的能力,並改善其生活質素。

E-MinD Life 中文版目前正在香港開發試用。圖為E-MinD Life的模擬使用者介面。


香港面對嚴峻的人口老化,認知障礙症患者預料會持續上升。香港理工大學(理大)研究團隊設計以流動應用程式為媒介的創新認知障礙復康訓練項目E-MinD Life,主要針對出現記憶力衰退、輕度認知障礙(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以及患輕度認知障礙症(mild dementia)的人士。此項目運用了記憶編碼策略進行早期介入,延緩因認知能力衰退造成的功能退化,支持他們獨立生活及改善其生活質素。

認知功能和記憶力會隨年齡增長衰退,影響獨立進行日常活動的能力,這種情況在輕度認知障礙人士身上尤其明顯。輕度認知障礙是老齡化和認知障礙症研究的重要領域,多項研究指出它預示了與認知障礙症相關的早期神經病變,並早於認知障礙症臨床確診前已出現徵狀。記憶可分為編碼(encoding)、儲存(storage)及尋回(retrieval)三個階段,而輕度認知障礙人士常見最先在編碼階段受影響,導致記憶力衰退。

理大康復治療科學系教授廖佩儀教授帶領開發、與澳洲西悉尼大學副講師Nikki Tulliani博士合作完成的E-MinD Life認知復康項目基於語義(semantic)及感知(perceptual)記憶編碼策略,將認知輔導訓練融入日常活動中。項目作為早期介入方案,旨在讓處於早期認知能力衰退的長者,在仍能學習新技能和記憶策略時接受訓練。整個項目為期九周,每周會先安排一節個人化治療師會面,隨後再有兩節自主管理訓練,每節時長60分鐘。

人類可以透過語義及感知記憶編碼方式,將新資訊轉換為記憶,廖教授解釋︰「語義記憶也稱為概念知識或陳述性記憶,涵蓋我們通過生活經驗獲取,對物件、詞義、事實、概念、規則和人等的基本理解。這些知識會組織成多個相互關聯的概念網絡,語義編碼正是將新資訊與既有知識建立聯繫,以助我們更快記憶。而感知記憶編碼則涉及捕捉資訊的視覺訊息,如影像,並將其儲存為記憶。」

當開始出現記憶力衰退時,輕度認知障礙人士會在獨立完成工具性日常生活活動(Instrumental 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時倍感吃力,包括家務、購物及財務管理等基本任務,這些活動對維持獨立的家居和社區生活至關重要。 E-MinD Life基於12項常見的工具性日常生活活動,歸類為「膳食準備和清理活動」、「洗衣活動」及「溝通和社區活動」三個區塊,每區包含四項活動任務。訓練項目將語義和感知編碼技巧整合至這些環環相扣的任務中,有助培養參與者的認知參與度和促進其實際學習進度。

相關技巧旨在幫助參與者將有直接關聯的人物、地點、時間、物件等的概念組織及聯繫起來,增強學習及記憶。當中包括以視覺想像(visual imagery)和位置記憶法(method of loci)協助連接記憶中熟悉的視覺資訊;透過記憶分塊(chunking)將活動分拆成多個步驟,再重組成有語境的故事;以及在自我創造(self-generation)任務中運用自己的文字描述活動步驟,促進主動參與。

E-MinD Life為流動應用程式,運用了從先前研究中衍生出來的知識及技術,可以根據參與者的需要調整個人化訓練,並提供實時反饋。項目更可作為社區干預手段,接觸更廣大的年長人口,讓認知復康訓練得以推展至由專業人士領導的項目以外。

廖教授表示:「通過有效的預防和早期干預措施提供非藥物治療,對於緩解記憶和認知能力的衰退非常重要。我們致力研發一種高成本效益、可自主管理且靈活的個人化干預方法。受惠長者和輕度認知障礙人士可利用E-MinD Life在家中輕鬆進行訓練,學習將感知編碼和語義編碼技巧應用在日常活動,克服與記憶力衰退相關的挑戰。此創新項目亦標誌着以記憶編碼策略輔助認知障礙復康的重大進展。」

為進一步完善E-MinD Life,研究經過專家小組修訂管理,並向醫護人員、長者及照顧者徵詢意見。項目已在澳洲進行先導研究實驗,以評估其可用性。質性分析結果顯示,參與者認為E-MinD Life方案有趣且有益,能增加日常生活中的記憶意識、激發學習新技能及提供適當的挑戰程度。E-MinD Life 的中文版目前正在香港開發試用。

廖教授及其團隊專注於中風復健的研究,自2006年起致力探索適用於長者的記憶編碼策略。在進行了一系列研究以了解這些記憶編碼策略的相關神經機制後,團隊將研究成果轉化為臨床項目,評估其在臨床人群中的適用性,E-MinD Life的開發工作亦應運而生,以推動長者在家居環境中得到有效認知訓練為目標。


您的瀏覽器不是最新版本。如果繼續瀏覽本網站,部分頁面未必能夠正常運作。

建議您更新至最新版本或選用其他瀏覽器。您可以按此連結查看其他相容的瀏覽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