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Start main content

理大学者突破能源及热流体科学界限 荣获两项国际殊荣

2025年7月30日

奖项及成就

香港理工大学(理大)致力推动跨学科研究,以应对全球挑战并促进创新转型。理大协理副校长(研究及创新)、研究生院院长、郭氏集团仿生工程教授、及机械工程学系讲座教授王钻开教授,近日凭藉在纳米能源及界面科学领域的突破性贡献,荣获两项国际知名研究奖项,包括「纳米能源奖」和「微流及界面现象(μFIP)杰出研究奖」。

这些奖项彰显了王教授在推动可持续技术方面的重大贡献,及以自然启发及跨领域创新推动科研发展的卓越成就,确立了其在热力流体学研究领域的全球领先地位。

王教授感谢团队的共同努力,并鼓励年轻研究人员:「勇于以好奇心与严谨态度探索未知课题。这些奖项的肯定提醒我们,即使是微小的进展,只要有使命感驱动,也能产生涟漪效应,激起深远影响。」

纳米能源奖:革新能源采集技术

「纳米能源奖」自2012年设立,于每两年一度举办的「纳米能源与纳米系统国际会议」(NENS)上颁发,是纳米能源领域最具声望的国际奖项之一。该项殊荣肯定了王教授在自然启发界面工程方面的开创性研究成果,特别是在能源采集技术上的突破。

王教授的创新技术,尤其是水滴发电机,彻底改变了可扩展能源采集的研究格局。他透过创新的界面工程,整合多种能量转换过程,提供可持续的解决方案,有效从水、阳光及热能中采集能源。

融合经典科学原理与自然启发力学是他的研究标志,为能源系统中的关键挑战提供崭新解决方案,促成了新一代以界面工程为核心驱动的技术,更突破了传统能源效率的界限。

μFIP杰出研究奖∶促进关键应用

此外,王教授在美国加州大学圣芭芭拉分校举办的2025年微流及界面现象(μFIP)会议上获颁「微流及界面现象杰出研究奖」,以表彰其在热流体科学领域的卓越贡献,特别是在开发具动态界面及传输特性的自然启发表面方面的研究成果。

这些表面可调节湿润性、黏附性及热流体传输等界面行为,相关创新技术促进了多项关键应用,涵盖能源采集、热管理及柔性电子技术。

王教授感谢获授这些荣誉,并表示:「跨学科研究能拓展视野,衍生出引发全球共鸣的创新见解,以应对人类共同面临的复杂挑战。这些认可再次肯定了将基础材料创新与实际工程应用相结合的重要性。突破往往诞生于跨学科交汇之处,这激励我继续将实验室的发现转化为具效益的解决方案,为可持续的未来而努力。」


您的浏览器不是最新版本。如果继续浏览本网站,部分页面未必能够正常运作。

建议您更新至最新版本或选用其他浏览器。您可以按此连结查看其他相容的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