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Start main content

理大参与「2025香港英才北京行」 推动京港科技与人才交流

2025年8月2日

活动

香港理工大学(理大)代表团于728日至82日应邀参加由北京海外学人中心与香港北京高校校友联盟联合主办的「2025香港英才北京行」,活动以「聚北京·创未来」为主题,促进京港人才交流和创新科技合作,为国家科技与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理大凭借其跨学科研究优势与创新成果,展现香港高等教育在全球科技领域的领导地位。

活动在中关村生命科学园隆重启动,会上,昌平区介绍了产业布局、人才政策及创业生态,激发合作意愿。理大代表团积极参与,展示人工智能、生物医药、智能制造及可持续发展等研究成果,并与北京及雄安新区的重点企业和创业园区深入交流,探索协作机遇,了解当地创新产业生态。

参与是次活动的理大代表团成员包括:

  • 数据科学与人工智能学系及电子计算学系助理教授林婉瑜教授,专注于生成式人工智能算法及其在协同智能体构建中的应用
  • 土木及环境工程学系助理教授(研究)陶勇博士,聚焦绿色建筑材料低碳化及智慧城市解决方案
  • 英文及传意学系助理教授(研究)王笑博士,研究跨学科数据驱动方法以推进语言与语音的整体性理解
  • 食品科学及营养学系助理教授(研究)常金辉博士,致力于功能性食品与天然脂肪替代品AkkMore™的开发
  • 工业及系统工程学系助理教授(研究)宋在新博士,专攻智能制造与可持续能源管理
  • 时装及纺织学院博士研究生汤思斯博士 ,探索智能纺织与人体数字化监测的融合设计
  • 研究及创新事务处经理李圆圆女士,负责推动产学研合作与技术转化

代表团参访了多个北京科技创新地标,理大代表团不仅深入了解中国科技发展,积极参与技术交流与合作洽谈。林婉瑜教授与人工智能原点小区及巢生实验室的专家探讨生成式人工智能在智能制造的应用;陶勇博士则于北京市常委和统战部会议中,分享低碳建材与智慧城市研究成果,获得高度认可。此行展现了理大在跨学科创新与技术转化的优势,促进京港两地合作机遇。

活动期间,代表团参加了在北京亦庄举办的「2025京港澳青年科学家大会」,以「同心携手 向新而行」为主题,促进京港澳三地青年科学家、企业家及投资机构在人工智能、生物医药、量子通信、未来航天及新能源等前沿领域的合作。会上,王笑博士在生物医药板块分享了创新研究,利用超声波舌部骨骼检查技术作为构音障碍言语诊断工具,为医疗诊断带来新突破。

常金辉博士展示了天然脂肪替代品AkkMore™在健康食品与慢性病预防中的潜力,获多家企业关注。理大代表的多元研究成果不仅促进研究与产业的转化,推动京港青年合作,展现理大在全球创新影响力。

此次活动深化理大对北京科技创新的认识,并展现理大在人工智能、生物医药、智能制造及可持续发展等领域的实力。透过与北京顶尖科研机构与企业的深度互动,搭建了重要平台奠定坚实基础。

 



您的浏览器不是最新版本。如果继续浏览本网站,部分页面未必能够正常运作。

建议您更新至最新版本或选用其他浏览器。您可以按此连结查看其他相容的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