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理工大學(理大)致力推動跨學科研究,以應對全球挑戰並促進創新轉型。理大協理副校長(研究及創新)、研究生院院長、郭氏集團仿生工程教授、及機械工程學系講座教授王鑽開教授,近日憑藉在納米能源及界面科學領域的突破性貢獻,榮獲兩項國際知名研究獎項,包括「納米能源獎」和「微流及界面現象(μFIP)傑出研究獎」。
這些獎項彰顯了王教授在推動可持續技術方面的重大貢獻,及以自然啟發及跨領域創新推動科研發展的卓越成就,確立了其在熱力流體學研究領域的全球領先地位。
王教授感謝團隊的共同努力,並鼓勵年輕研究人員:「勇於以好奇心與嚴謹態度探索未知課題。這些獎項的肯定提醒我們,即使是微小的進展,只要有使命感驅動,也能產生漣漪效應,激起深遠影響。」
納米能源獎:革新能源採集技術
「納米能源獎」自2012年設立,於每兩年一度舉辦的「納米能源與納米系統國際會議」(NENS)上頒發,是納米能源領域最具聲望的國際獎項之一。該項殊榮肯定了王教授在自然啟發界面工程方面的開創性研究成果,特別是在能源採集技術上的突破。
王教授的創新技術,尤其是水滴發電機,徹底改變了可擴展能源採集的研究格局。他透過創新的界面工程,整合多種能量轉換過程,提供可持續的解決方案,有效從水、陽光及熱能中採集能源。
融合經典科學原理與自然啟發力學是他的研究標誌,為能源系統中的關鍵挑戰提供嶄新解決方案,促成了新一代以界面工程為核心驅動的技術,更突破了傳統能源效率的界限。
μFIP傑出研究獎︰促進關鍵應用
此外,王教授在美國加州大學聖芭芭拉分校舉辦的2025年微流及界面現象(μFIP)會議上獲頒「微流及界面現象傑出研究獎」,以表彰其在熱流體科學領域的卓越貢獻,特別是在開發具動態界面及傳輸特性的自然啟發表面方面的研究成果。
這些表面可調節濕潤性、黏附性及熱流體傳輸等界面行為,相關創新技術促進了多項關鍵應用,涵蓋能源採集、熱管理及柔性電子技術。
王教授感謝獲授這些榮譽,並表示:「跨學科研究能拓展視野,衍生出引發全球共鳴的創新見解,以應對人類共同面臨的複雜挑戰。這些認可再次肯定了將基礎材料創新與實際工程應用相結合的重要性。突破往往誕生於跨學科交匯之處,這激勵我繼續將實驗室的發現轉化為具效益的解決方案,為可持續的未來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