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Start main content

最新消息

Photo 1

理大淄博技术创新研究院成立 深化两地产学研合作 构建鲁港科技创新枢纽

香港理工大学(理大)与淄博市人民政府日前(8月16日)签署合作协议,共建「香港理工大学淄博技术创新研究院」(研究院)。双方将依托淄博市雄厚的产业基础和完善的工业体系,并结合理大作为全球百强大学的扎实科研实力,开展产学研深度合作,促进两地优势互补和协同发展。 新成立的研究院将围绕淄博市的经济及产业发展需求,聚焦微纳米技术丶工业人工智能丶康复治疗,以及数字化与人文旅游等领域。凭藉理大的人才及科研优势,研究院将致力促进相关技术研发及核心技术攻关,推动当地产业转型升级及新质生产力发展,助力科研成果转化应用,为淄博市的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签约仪式於淄博市举行,在理大校长滕锦光教授丶副校长(研究及创新)赵汝恒教授,以及山东省科技厅厅长孙海生先生丶淄博市委书记马晓磊先生等一众嘉宾见证下,由理大协理副校长(内地研究拓展)董澄教授及山东省淄博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李新胜先生代表双方签署合作协议,标志着「香港理工大学淄博技术创新研究院」正式成立。 滕锦光教授表示,理大与淄博市政府携手成立研究院,积极响应国家「创新驱动发展」的战略部署,充分结合淄博的产业优势与理大的科研实力。研究院不仅将成为技术研发的高地,更将作为人才培育的摇篮丶产业升级的引擎,为淄博和香港两地创新创业人才提供更广阔的实践舞台,共同打造面向未来的创新生态。 马晓磊先生表示,淄博拥有深厚的创新底蕴和丰富的产业化资源,是创新创造的理想之地。他期待与理大深化合作,将研究院打造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技术创新高地,吸引更多优质资源和科研力量,共同推动区域经济高品质发展。 此外,在同场举办的创新创业对接会上,理大初创企业及多所当地高校丶科创企业及行业专家进行现场路演,展示最新原创技术及项目,并一同就多个产业热点,包括新材料研发丶智能制造丶智能医疗丶文旅科技赋能等展开深入探讨,促进产学研互动及创新资源精准对接,为优质科研成果与产业需求深度融合开拓机遇。 研究院的成立将肩负培育人才的重任,致力吸引高层次专业人才,培养具备创新能力和科研经验的未来行业领袖,支持淄博与国际接轨。同时,研究院将积极支援理大师生在淄博开展创新创业活动,助力理大初创企业落地发展并建构可持续的科技创新生态体系,冀成为区域协同创新的新典范,并为两地产学研合作树立新标杆。

2025年8月21日

Research

51

理大举办「锡港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大会」 正式成立「理大无锡创业中心」

为深化无锡和香港的科技创新与产业融合,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香港理工大学(理大) 无锡科技创新研究院日前(8月9日)于无锡市高新区举办「锡港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大会暨香港理工大学无锡创业中心启动活动」,并与无锡企业签署合作协议。凭藉高新区的优质营商环境和粤港澳大湾区的生态资源,双方将聚焦人才招引、产业对接、投融资合作,助力海外优质专案与人才落地。 理大校长滕锦光教授率领代表团到访无锡,并与无锡市委书记杜小刚先生会谈,双方将共同探索更多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机制,引入国家紧缺型人才,转化前沿科技成果,携手为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建设作出贡献。 滕锦光教授于启动礼致辞时表示,是次活动及理大无锡创业中心的成立既是锡港两地科创力量的深度握手,更是理大与无锡各界携手推进政产学研融合,服务国家「双湾战略」的重要里程碑。理大将通过与无锡教育生态的深度融合,以香港优质课程资源为纽带,助力无锡构建全球化人才培养体系。 江苏省新质生产力促进中心主任赵志强先生期望江苏省新质生产力促进中心、理大和无锡高新区三方,以「打头阵、勇争先、走在前、作示范」的使命担当,在共同推动苏港科技合作中,紧紧围绕科技创新融合产业创新,培养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更多江苏创新实体与香港科技合作。 无锡高新区党工委书记兼新吴区委书记崔荣国先生表示,无锡高新区是锡港深度合作的主力军和主阵地,希望理大无锡创业中心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背靠理大、立足全无锡、面向大湾区,全力推动更多优质项目、领军人才和科创企业落地扎根、茁壮成长,助力无锡高新区勇当科产融合「先行军」,加快建设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 在滕锦光教授、赵志强先生、理大副校长(研究及创新)赵汝恒教授、无锡市政府副市长兼党组成员周文栋先生、崔荣国先生、工程学院院长兼无锡科技创新研究院院长文効忠教授等,以及一众嘉宾共同见证下,理大无锡创业中心正式启动。中心不但是初创企业成长的摇篮,更是连接锡港两地创新资源的重要桥梁,将为企业提供更优质的创业环境。理大无锡科技创新研究院将继续发挥纽带作用,推动创新科技深度赋能产业,高效服务社会。 此外,理大无锡科技创新研究院与两家无锡企业签署合作协议,包括与朗新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携手推动人工智能与电力能源行业的深度融合,以及与国宏工具系统(无锡)股份有限公司共建博士工作站和产学研联合实验室。由理大学者领导的初创项目「智仁药业神经营养素」及「科博智慧型机器人」亦分别与无锡市空港经开区达成合作协议,其中智仁药业计划于无锡投资设立研发及销售中心。有关协议标志着锡港两地在创科产业和产学研合作领域迈出重要一步,为产业升级和技术创新提供有力支撑,实现「锡港联动」的双赢格局。 是次活动更设三个主题讲座,邀请锡港两地政府、企业及教育界代表、理大学者及校友等,围绕无锡高端制造业出海的新机遇、香港金融与产业的高质量发展、锡港的科创教育融合发展进行深入探讨,并举办理大初创项目路演。13个亮相理大项目涵盖医疗保健、生物医药、人工智能应用及机械人、先进物料和绿色科技等多个前沿领域的创新成果。活动将有助进一步启动两地创新基因和产业潜力,为推动区域经济高品质发展,共绘产业繁荣奠下坚实基础。

2025年8月12日

Research

41

理大参与「2025香港英才北京行」 推动京港科技与人才交流

香港理工大学(理大)代表团于7月28日至8月2日应邀参加由北京海外学人中心与香港北京高校校友联盟联合主办的「2025香港英才北京行」,活动以「聚北京·创未来」为主题,促进京港人才交流和创新科技合作,为国家科技与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理大凭藉其跨学科研究优势与创新成果,展现香港高等教育在全球科技领域的领导地位。 活动在中关村生命科学园隆重启动,会上,昌平区介绍了产业布局、人才政策及创业生态,激发合作意愿。理大代表团积极参与,展示人工智能、生物医药、智能制造及可持续发展等研究成果,并与北京及雄安新区的重点企业和创业园区深入交流,探索协作机遇,了解当地创新产业生态。 参与是次活动的理大代表团成员包括: 数据科学与人工智能学系及电子计算学系助理教授林婉瑜教授,专注于生成式人工智能算法及其在协同智能体构建中的应用 土木及环境工程学系助理教授(研究)陶勇博士,聚焦绿色建筑材料低碳化及智慧城市解决方案 英文及传意学系助理教授(研究)王笑博士,研究跨学科数据驱动方法以推进语言与语音的整体性理解 食品科学及营养学系助理教授(研究)常金辉博士,致力于功能性食品与天然脂肪替代品AkkMore™的开发 工业及系统工程学系助理教授(研究)宋在新博士,专攻智能制造与可持续能源管理 时装及纺织学院博士研究生汤思斯博士 ,探索智能纺织与人体数字化监测的融合设计 研究及创新事务处经理李圆圆女士,负责推动产学研合作与技术转化 代表团参访了多个北京科技创新地标,理大代表团不仅深入了解中国科技发展,积极参与技术交流与合作洽谈。林婉瑜教授与人工智能原点社区及巢生实验室的专家探讨生成式人工智能在智能制造的应用;陶勇博士则于北京市常委和统战部会议中,分享低碳建材与智慧城市研究成果,获得高度认可。此行展现了理大在跨学科创新与技术转化的优势,促进京港两地合作机遇。 活动期间,代表团参加了在北京亦庄举办的「2025京港澳青年科学家大会」,以「同心携手向新而行」为主题,促进京港澳三地青年科学家、企业家及投资机构在人工智能、生物医药、量子通信、未来航天及新能源等前沿领域的合作。会上,王笑博士在生物医药板块分享了创新研究,利用超声波舌部骨骼检查技术作为构音障碍言语诊断工具,为医疗诊断带来新突破。 常金辉博士展示了天然脂肪替代品AkkMore™在健康食品与慢性病预防中的潜力,获多家企业关注。理大代表的多元研究成果不仅促进研究与产业的转化,推动京港青年合作,展现理大在全球创新影响力。 此次活动深化理大对北京科技创新的认识,并展现理大在人工智能、生物医药、智能制造及可持续发展等领域的实力。透过与北京顶尖科研机构与企业的深度互动,搭建了重要平台奠定坚实基础。

2025年8月2日

Research

11

香港理工大学与蚂蚁数科共建「AI + Web3 联合实验室」

香港理工大学(理大)与蚂蚁数科今天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建 「香港理大—蚂蚁数科AI + Web3联合实验室」。双方将聚焦前沿技术突破、创新生态孵化与科技策源影响等方向,深入探索人工智能(AI)与Web3技术的融合发展,将联合实验室打造成为全球科技创新的策源地。蚂蚁数科计划在未来三年内投入最高港币一亿元,支持联合实验室的研究工作与专案孵化。 合作协议在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财经事务及库务局副局长陈浩濂先生、理大校长滕锦光教授及蚂蚁集团董事长井贤栋先生见证下,由理大副校长(研究及创新)赵汝恒教授及蚂蚁数科首席执行官赵闻飙先生代表签署。 AI + Web3联合实验室聚焦三大技术领域,包括可信AI智能体、AI增强的区块链安全框架,以及资料隐私与可验证技术等,以加速智能化服务涌现和数字资产安全流转。在创新生态孵化方面,将着力构建「AI + Web3教育基金平台 」,充分融合理大的深厚科研实力与蚂蚁数科的丰富产业生态资源,为香港建设数字科技人才高地提供强力支撑。实验室还计划举办国际科技研讨会、创新大赛等活动,打造世界一流学术品牌。 滕锦光教授表示:「与蚂蚁数科共建『AI + Web3联合实验室』,是理大推动前沿科技交叉融合、服务香港国际创科中心和数字资产全球创新中心建设的重要战略举措。我们期待这一强强联合能加速AI与Web3技术的深度融合与创新应用,产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成果,赋能香港乃至全球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 赵闻飙先生说:「蚂蚁数科拥有扎实的技术能力和丰富的服务场景,我们将与理大深度整合产学研资源,推动前沿技术的创新突破和实际场景中的规模化应用。」 井贤栋先生表示:「蚂蚁始终看好香港,坚定投资香港,期待此次合作能助力『AI + Web3』在香港迸发全新动能,助力香港加速建设全球科创中心、金融中心和贸易中心。」 理大在AI与Web3相关技术领域具领先学术地位。2022年,理大获CoinDesk评为全球最佳区块链大学,在全球240所相关院校中排名第一。今年一月,理大新成立了计算机及数学科学学院,整合应用数学系、电子计算学系、数据科学及人工智能学系的优势资源,并开设人工智能、大数据计算、区块链技术及元宇宙等前沿领域相关的多元化课程,致力培养兼具前瞻视野和实践能力的科技人才。理大的扎实学术优势将为是次合作奠定坚实基础。 作为蚂蚁集团的科技子公司,蚂蚁数科在AI、Web3等领域拥有领先的技术优势和深厚的产业实践,旗下智能体开发平台Agentar和金融推理大模型,在金融领域广泛落地。2024年,蚂蚁数科深度参与香港金融管理局Ensemble项目,以领先的区块链技术支援多家企业完成新能源的资产代币化(RWA)。今年4月,蚂蚁数科成为香港特区政府「重点企业伙伴」,海外总部正式落户香港。蚂蚁数科的产业应用经验,将有助实验室与产业连接,拓展合作机遇。

2025年7月29日

Research

251

理大與華中科技大學國家智能設計與數控技術創新中心設立香港分中心落實合作意向簽約儀式

香港理工大学(理大)代表团于2025年7月24日到访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国家智能设计与数控技术创新中心(National Centre of Technology Innovation for Intelligent Design and Numerical Control, NCDC)。与会双方对设立「国家智能设计与数控技术创新中心香港分中心」 表达了强烈的合作意愿,并充分探讨了建设方案之合作机会。 理大代表团由理大副校长(研究及创新)赵汝恒教授带领,工程学院院长院长文効忠教授、工业及系统工程学系副教授郑湃教授、科技及创新政策研究中心助理主任吴池力博士、知识转移及创业处助理总监陈翠芳女士等同行。与华中科技大学副校长、NCDC中心主任高亮教授、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李新宇教授、NCDC常务副主任杨建中教授、科学技术发展院柳子逊老师、工业工程系李好教授、肖蜜教授等座谈交流。 是此备忘录为双方进一步探讨在国家智能设计与数控技术创新中心香港分中心,围绕人机共融制造系统、超精密加工数控系统、车间与物流调度规划管理、工业领域模型与具身智能、智能设计与交互系统等专业领域的共建框架,面向国家经济主战场与重大需求,发挥香港的区位优势与国际化前沿创新能力,合作互补、攻坚克难。 并共同约定,在双方对合作的详细条件及安排达成一致,并取得所需的相关部门批准后,签署正式合同。就理大工业及系统工程学系将作为该中心的执行部门。

2025年7月25日

Research

91

理大与北京协和医院签署合作备忘录 共同促进人工智能赋能肿瘤精准诊疗及医科人才培育

香港理工大学(理大)与北京协和医院(协和医院)签署合作备忘录,就放射治疗、医学影像和健康资讯学领域的科研创新、成果转化及人才培育开展合作。是次合作将重点围绕人工智能赋能医学、生物医药等前沿技术的研发,并致力培育医工结合尖端人才,透过双方优势互补,推动科技创新与医学发展深度融合。 合作备忘录签署仪式今日于北京协和医院举行,在理大常务及学务副校长黄永德教授、医疗及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兼医疗科技及资讯学系教授应天祥教授、应用生物及化学科技学系化学讲座教授兼理大中山技术创新研究院院长黄嘉良教授,以及协和医院副院长杜斌教授及康复医学与理疗学系主任张福泉教授的见证下,由理大医疗科技及资讯学系系主任及教授蔡璟教授和协和医院放射治疗科常务副主任胡克教授代表签署。 黄永德教授表示:「理大致力推动跨学科创新研究,特别是在医疗健康领域。我们正申请筹建香港第三所医学院,期望以大学在医疗、工程与人工智能方面的独特优势,培育能够引领未来智能医疗发展的新一代医学人才。今次合作正是希望将理大在科技创新方面的优势,与协和医院百年积淀的临床经验深度融合,推动医学创新。」 杜斌教授说:「首先代表院班子对理大领导与专家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和衷心感谢。医学进步离不开跨界融合与协同创新。放疗科作为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在肿瘤精准治疗领域累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和科研实力,而理大作为亚洲顶尖的研究型大学,在医疗人工智能、生物医学工程等领域处于国际领先地位。此次合作在科学研究创新突破的引领下,透过人才共同培养的坚实支撑,加速推动成果转化应用,开启高品质发展的崭新篇章。」 蔡璟教授、黄嘉良教授及理大电子计算学系研究助理柳泽宇先生,联同胡克教授随后分别作专题报告,分享各自最新的研究项目及临床成果,包括人工智能在精准放射治疗的应用、抗癌诊断及治疗双功能探针及多模态医疗大模型构建与优化等,进一步深化双方的专业及学术交流。 双方代表亦就多个重点合作方向作深入探讨,并提出多项具潜力的联合科研项目,涵盖肿瘤精准诊疗、高端医疗设备及肿瘤治疗药物研发等领域。此外,在医工结合人才培养方面,理大期待未来若最终获特区政府支持筹办香港第三所医学院,协和医院可望成为医科生实习医院之一;同时,理大亦可以为协和医院的技术骨干成员提供人工智能驱动医疗的前沿技术培训,并积极推动双方交流互访,共同培养研究生,甚至合办双学位课程项目等。

2025年7月9日

Research

81

中国航空科技工业代表团访问理大

中国航空科技工业香港有限公司(中航科工)代表团于7月3日访问理大,双方就航空技术与人工智能领域的合作进行深入交流,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 理大研究及创新事务处于会议中,展示理大在学术研究、科技创新及产学研合作的卓越成就。理大航空及民航工程学系助理教授黄海龙教授和关昱教授,以及工业及系统工程系助理教授张晓革教授出席会谈,分别介绍了安全低空飞行技术、热声不稳定解决方案,以及人工智能系统的可靠性与可信度保障技术,充分展现理大在相关领域的前沿科研实力。 中航科工执行董事兼总经理郝伟迪先生介绍了公司的战略规划及低空经济的创新方案。哈尔滨飞机工业集团规划总监谭飞先生分享了航空产业的发展与关键挑战。 会后,代表团参观了理大的航空工程实验室、人工智能物联网研究院及航空服务研究中心,深入了解其先进科研设施与研究成果。此次访问为中航科工与理大搭建了重要的沟通桥梁,为未来科研成果转化与合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2025年7月8日

Research

21

理大与宝钢共建联合研究中心 携手推动钢铁行业高质量发展

香港理工大学(理大)与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宝钢)积极响应国家战略部署,共同建立「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香港理工大学联合研究中心」(联合研究中心),致力推动钢铁产业新质生产力发展。双方昨天于理大校园举行联合研究中心战略合作协议签署仪式,以及揭牌典礼,标志着双方正式开启深度产学研合作。 在理大校长滕锦光教授及宝钢董事长邹继新先生见证下,理大副校长(研究及创新)赵汝恒教授及宝钢中央研究院副院长毛晓明先生代表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同场,滕锦光教授与邹继新先生共同为联合研究中心主持揭牌仪式。随后,理大工业及系统工程学系材料加工技术讲座教授兼联合研究中心主任林建国教授介绍了联合研究中心的愿景和合作项目。 滕锦光教授表示:「此次战略合作将充分结合理大的科研优势及宝钢的产业资源和行业经验,不仅有助突破关键技术瓶颈,推进行业实现高效绿色生产的目标,更将为香港建设国际创新科技中心注入新动能。双方将通过深化产学研协同创新,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推动行业的可持续进步。」 邹继新先生表示:「宝钢与理大强强联合、优势互补,联合研究中心的成立正是基于双方对钢铁产业未来的共同判断而做出的务实之举。双方的合作将着重面向应用场景和科技前沿,集中优势资源突破具有原创性引领性的新技术,大力推动应用研究创新,为钢铁产业链升级赋能、为香港国际创科中心建设助力。」 研究中心将汇聚顶尖人才团队,开展战略性、前瞻性和基础性研究,推动研究成果转化应用,同时加强国际交流合作,力争成为校企协同创新的标杆平台。

2025年7月3日

Research

31

理大大亚湾技术创新研究院人工智能研究中心正式成立 助力惠州产业智能化转型

香港理工大学(理大)与惠州市人民政府及大亚湾经济技术开发区(大亚湾开发区)日前(6月30日)举行合作协议签署仪式,成立理大大亚湾技术创新研究院(研究院)人工智能研究中心,标志着两地在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融合的重要里程碑。研究院亦与多家企业签署合作协议,开启产学研深度合作新篇章,共同打造具国际影响力的科技创新平台,助力大湾区建设成为全球科技创新高地。 合作协议签署仪式在惠州举行,在理大校董会主席林大辉博士、常务及学务副校长黄永德教授、惠州市委副书记、市长陈宇航先生及惠州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赖建华先生的见证下,由理大副校长(研究及创新)赵汝恒教授、惠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长胡进耀先生,以及大亚湾开发区党工委书记、区管委会主任郭武飘先生代表签署合作协议,成立理大大亚湾技术创新研究院人工智能研究中心。其他出席嘉宾包括理大领导层、学者,以及惠州市、大亚湾开发区有关领导及企业代表等。 林大辉博士致辞时表示:「理大致力推动创新,通过政、产、学、研的深化合作,促进科研成果转化落地应用,积极回应国家对粤港澳大湾区互惠合作、联动发展的期望。理大大亚湾技术创新研究院成立至今不到一年,在科技创新、人才培养、成果转化等各项工作稳步推进,取得令人鼓舞的成绩。新成立的人工智能研究中心将发挥理大在数据科学、智能算法等领域的领先优势,结合惠州及大亚湾的产业发展需求,为企业提供从实验室到生产线的全方位支持。」 陈宇航先生致辞时表示:「当前,惠州正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持续深化政产学研合作,协同深莞打造珠江口东岸人工智能和机械人产业带。人工智能研究中心的成立是新的起点,也预示着新的成果。期待理大在惠州投入更多的科研资源,推动人工智能在石化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等产业领域深度应用,不断涌现更多从实验室到生产线的好项目,助力惠州加快打造广东高质量发展新增长。惠州将一如既往大力支持研究院的建设,全心全意做好服务,汇聚更多资源力量,携手共建粤港澳大湾区政产学研合作的标杆,并向理大对惠州发展的大力支持表示感谢。」 随后,理大大亚湾技术创新研究院院长兼理大应用生物及化学科技学系软材料及器件讲座教授郑子剑教授见证成立「西顿 – 港理大大亚湾研究院AI智慧光健康实验室」,并与多家企业签署合作协议,进一步深化产学研合作,携手推动科研成果转化,促进产业升级。 研究院同场亦举办「智创湾区、聚能未来」产学研协同创新发展系列活动新材料与应用专场,理大学者与一众与会者探讨新材料在现代科技中的应用前景和挑战,推动新材料领域的产学研合作,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

2025年7月3日

Research

71

理大亮相第四届南昌健博会 展示医工结合及人工智慧创新科研实力

2025年第四届中国(南昌)国际大健康产业大会暨博览会在6 月 6日于江西省南昌市的南昌绿地国际博览中心开幕,是国内大健康产业交流合作的重要平台。作为全港唯一高等院校代表,理大共邀请11个研究团队参与展览,藉此介绍各项大健康相关的最新研究和技术成果,展示医工结合及人工智能的创新科研实力。 是次展会以「科技大健康,重塑新业态」为主题,内容复盖生物医药、医疗器械、银发经济、智慧医疗、中医中药、健康消费及智慧生活等大健康全产业链上下游。 理大的展示包括: 理大眼科视光学院科研眼科讲座教授、梁显利长者健康视觉教授何明光教授的「人工智慧眼底照相机」 理大机械工程学系讲座教授张丹教授的「踝关节康復机器人」 理大应用生物及化学科技学系副教授马聪教授的「人工智慧辅助的医药产品开发平台」 理大航空及民航工程学系助理教授文伟松教授的「专为视觉障碍人士设计的穿戴式智慧导航与交互系统」 理大生物医学工程讲座教授、梁显利生物医学工程教授郑永平教授的「无线掌上式超声脂肪肝和肝纤维化评估设备」 及「无辐射三维超声嵴柱侧弯评估设备」 理大护理学院助理教授(兼Presidential Young Scholar)李妍教授的「数字漫步」,为行动不便人士缓解忧鬱 理大医疗科技及资讯学系系主任兼教授蔡璟教授的「用于癌症成像和治疗虚拟对比增强磁共振成像」 理大生物医学工程学系副教授胡晓翎教授的「智云行健步仪」 理大护理学院助理教授王珊珊教授的 「针对认知障碍症照顾者的电子阅读疗法应用程式」 理大赛马会社会创新设计院的「认知障碍模拟游戏套装」 理大研究及创新事务处副总监赵培先生代表出席大会举行的开幕仪式,与一众领导留影。参与开幕式的领导包括:江西省人民政府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代表、南昌市人民政府及国内一众院所领导,多方即场进行学术交流及商贸洽谈。当地媒体亦到场採访理大研究团队,提升活动和社会关注度,广泛推广科研成果和影响力。 理大在医疗教育和医疗创新方面拥有坚实的基础,通过结合医疗保健与人工智慧、工程和资料科学等跨学科策略,解决各种医疗挑战,助力提升香港和大湾区的医疗服务,推进香港发展成为国际医疗创新枢纽。

2025年6月7日

Research

您的浏览器不是最新版本。如果继续浏览本网站,部分页面未必能够正常运作。

建议您更新至最新版本或选用其他浏览器。您可以按此连结查看其他相容的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