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Start main content
21

理大与宝钢共建联合研究中心 携手推动钢铁行业高质量发展

香港理工大学(理大)与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宝钢)积极响应国家战略部署,共同建立「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香港理工大学联合研究中心」(联合研究中心),致力推动钢铁产业新质生产力发展。双方昨天于理大校园举行联合研究中心战略合作协议签署仪式,以及揭牌典礼,标志着双方正式开启深度产学研合作。 在理大校长滕锦光教授及宝钢董事长邹继新先生见证下,理大副校长(研究及创新)赵汝恒教授及宝钢中央研究院副院长毛晓明先生代表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同场,滕锦光教授与邹继新先生共同为联合研究中心主持揭牌仪式。随后,理大工业及系统工程学系材料加工技术讲座教授兼联合研究中心主任林建国教授介绍了联合研究中心的愿景和合作项目。 滕锦光教授表示:「此次战略合作将充分结合理大的科研优势及宝钢的产业资源和行业经验,不仅有助突破关键技术瓶颈,推进行业实现高效绿色生产的目标,更将为香港建设国际创新科技中心注入新动能。双方将通过深化产学研协同创新,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推动行业的可持续进步。」 邹继新先生表示:「宝钢与理大强强联合、优势互补,联合研究中心的成立正是基于双方对钢铁产业未来的共同判断而做出的务实之举。双方的合作将着重面向应用场景和科技前沿,集中优势资源突破具有原创性引领性的新技术,大力推动应用研究创新,为钢铁产业链升级赋能、为香港国际创科中心建设助力。」 研究中心将汇聚顶尖人才团队,开展战略性、前瞻性和基础性研究,推动研究成果转化应用,同时加强国际交流合作,力争成为校企协同创新的标杆平台。

2025年7月3日

Research

31

理大大亚湾技术创新研究院人工智能研究中心正式成立 助力惠州产业智能化转型

香港理工大学(理大)与惠州市人民政府及大亚湾经济技术开发区(大亚湾开发区)日前(6月30日)举行合作协议签署仪式,成立理大大亚湾技术创新研究院(研究院)人工智能研究中心,标志着两地在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融合的重要里程碑。研究院亦与多家企业签署合作协议,开启产学研深度合作新篇章,共同打造具国际影响力的科技创新平台,助力大湾区建设成为全球科技创新高地。 合作协议签署仪式在惠州举行,在理大校董会主席林大辉博士、常务及学务副校长黄永德教授、惠州市委副书记、市长陈宇航先生及惠州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赖建华先生的见证下,由理大副校长(研究及创新)赵汝恒教授、惠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长胡进耀先生,以及大亚湾开发区党工委书记、区管委会主任郭武飘先生代表签署合作协议,成立理大大亚湾技术创新研究院人工智能研究中心。其他出席嘉宾包括理大领导层、学者,以及惠州市、大亚湾开发区有关领导及企业代表等。 林大辉博士致辞时表示:「理大致力推动创新,通过政、产、学、研的深化合作,促进科研成果转化落地应用,积极回应国家对粤港澳大湾区互惠合作、联动发展的期望。理大大亚湾技术创新研究院成立至今不到一年,在科技创新、人才培养、成果转化等各项工作稳步推进,取得令人鼓舞的成绩。新成立的人工智能研究中心将发挥理大在数据科学、智能算法等领域的领先优势,结合惠州及大亚湾的产业发展需求,为企业提供从实验室到生产线的全方位支持。」 陈宇航先生致辞时表示:「当前,惠州正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持续深化政产学研合作,协同深莞打造珠江口东岸人工智能和机械人产业带。人工智能研究中心的成立是新的起点,也预示着新的成果。期待理大在惠州投入更多的科研资源,推动人工智能在石化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等产业领域深度应用,不断涌现更多从实验室到生产线的好项目,助力惠州加快打造广东高质量发展新增长。惠州将一如既往大力支持研究院的建设,全心全意做好服务,汇聚更多资源力量,携手共建粤港澳大湾区政产学研合作的标杆,并向理大对惠州发展的大力支持表示感谢。」 随后,理大大亚湾技术创新研究院院长兼理大应用生物及化学科技学系软材料及器件讲座教授郑子剑教授见证成立「西顿 – 港理大大亚湾研究院AI智慧光健康实验室」,并与多家企业签署合作协议,进一步深化产学研合作,携手推动科研成果转化,促进产业升级。 研究院同场亦举办「智创湾区、聚能未来」产学研协同创新发展系列活动新材料与应用专场,理大学者与一众与会者探讨新材料在现代科技中的应用前景和挑战,推动新材料领域的产学研合作,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

2025年7月3日

Research

71

理大亮相第四届南昌健博会 展示医工结合及人工智慧创新科研实力

2025年第四届中国(南昌)国际大健康产业大会暨博览会在6 月 6日于江西省南昌市的南昌绿地国际博览中心开幕,是国内大健康产业交流合作的重要平台。作为全港唯一高等院校代表,理大共邀请11个研究团队参与展览,藉此介绍各项大健康相关的最新研究和技术成果,展示医工结合及人工智能的创新科研实力。 是次展会以「科技大健康,重塑新业态」为主题,内容复盖生物医药、医疗器械、银发经济、智慧医疗、中医中药、健康消费及智慧生活等大健康全产业链上下游。 理大的展示包括: 理大眼科视光学院科研眼科讲座教授、梁显利长者健康视觉教授何明光教授的「人工智慧眼底照相机」 理大机械工程学系讲座教授张丹教授的「踝关节康復机器人」 理大应用生物及化学科技学系副教授马聪教授的「人工智慧辅助的医药产品开发平台」 理大航空及民航工程学系助理教授文伟松教授的「专为视觉障碍人士设计的穿戴式智慧导航与交互系统」 理大生物医学工程讲座教授、梁显利生物医学工程教授郑永平教授的「无线掌上式超声脂肪肝和肝纤维化评估设备」 及「无辐射三维超声嵴柱侧弯评估设备」 理大护理学院助理教授(兼Presidential Young Scholar)李妍教授的「数字漫步」,为行动不便人士缓解忧鬱 理大医疗科技及资讯学系系主任兼教授蔡璟教授的「用于癌症成像和治疗虚拟对比增强磁共振成像」 理大生物医学工程学系副教授胡晓翎教授的「智云行健步仪」 理大护理学院助理教授王珊珊教授的 「针对认知障碍症照顾者的电子阅读疗法应用程式」 理大赛马会社会创新设计院的「认知障碍模拟游戏套装」 理大研究及创新事务处副总监赵培先生代表出席大会举行的开幕仪式,与一众领导留影。参与开幕式的领导包括:江西省人民政府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代表、南昌市人民政府及国内一众院所领导,多方即场进行学术交流及商贸洽谈。当地媒体亦到场採访理大研究团队,提升活动和社会关注度,广泛推广科研成果和影响力。 理大在医疗教育和医疗创新方面拥有坚实的基础,通过结合医疗保健与人工智慧、工程和资料科学等跨学科策略,解决各种医疗挑战,助力提升香港和大湾区的医疗服务,推进香港发展成为国际医疗创新枢纽。

2025年6月7日

Research

61

理大与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签署合作协议 携手成立肌肉骨骼和运动康复联合研究实验室

香港理工大学(理大)与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北医三院)上月签署签署合作协议,正式成立「肌肉骨骼与运动康复联合研究实验室」,推动肌肉骨骼健康与运动康复领域的前沿研究与创新,结合双方在临床专业、医学工程及转化研究方面的优势,促进科研成果转化与应用。 合作协议签署仪式和联合研究实验室揭牌仪式在北医三院举行,由理大协理副校长(内地研究拓展)董澄教授与北医三院院长付卫教授代表双方签署合作协议。随后在董澄教授和付卫教授见证下,理大信兴教育及慈善基金康复科学教授、神经康复治疗学讲座教授及康复治疗科学系系主任彭耀宗教授与北医三院副院长、生殖医学科教授李蓉教授代表双方进行揭牌仪式,象征联合研究实验室正式启动,标志着两地在学术与医学科研合作方面迈出重要一步。 董澄教授致辞时表示:「面对全球人口老龄化与慢性疾病负担加剧的挑战,运动康复在提升生活品质与缓解医疗压力方面的关键作用日益显著。这次理大和北医三院强强联手,既能深化两校学术经纬的交织,更能为大中华区运动康复领域注入创新动能。我们期待与北医三院协同共进,将联合实验室打造成为辐射亚太地区的科研创新及人才孵化基地。」 付卫教授表示:「我们非常高兴能与理大携手合作,推动具影响力的科研项目,推动肌肉骨骼和运动康复领域的创新成果转化,造福患者,促进康复医学发展。」                                             理大与北医三院将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建立集成跨学科资源的联合研究实验室,推动运动康复领域的科学研究、技术创新及人才培养,致力提升患者康复效果,为推动健康老龄化作出贡献。

2025年6月6日

Research

21

理大与安徽大学签署合作备忘录 推动科研与产业合作

安徽大学代表团到访香港理工大学(理大),双方就科研、教育合作及人才培育等多个范畴展开交流,积极推动合作机遇。此行标志着两校携手前行,并签署合作备忘录,将共建学术科研团队及联合实验室,深化两校在科学研究上的战略合作。 理大行政及拓展副校长卢丽华教授欢迎安徽大学代表团到访,分享理大于创新科研及跨学科教学的最新成果与长远发展。安徽大学校长孙长银教授则阐述该校的办学历程、卓越成就与未来愿景,并指出此次交流对推动产学研融合与高人才培育具深远影响。 在卢教授与孙教授的见证下,理大土地测量及地理资讯学系系主任、香港理工大学合肥技术创新研究院院长陈武教授与安徽大学国内合作处处长郭文豪先生代表双方,签署战略合作备忘录,为两校的合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这次合作,将以理大(合肥)技术创新研究院(研究院)为核心平台,推动两校多领域的交流与协作。研究院将统筹教师与学生交流互访项目,并定期举办联合学术研讨会、论坛与工作坊,为双方学者搭建学术对话桥梁,促进学术思想交流与科研成果分享,提升研究质量与国际影响力。 在产学研方面,理大将与地方政府开展深入合作对接市场需求,深化与企业界的联动。双方将携手推动科研成果产业化,建立科技转化机制,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助力科技创新与经济社会发展。 安徽大学是由安徽省人民政府与教育部共同建设的重点综合性高等学府,拥有百年历史,致力培育英才。安徽大学不仅是全省毕业生人数最多的高校,其校友分布广泛深具影响力。

2025年6月2日

Research

281

香港理工大学中山技术创新研究院举行揭牌仪式 推动两地生物医药及健康产业发展

香港理工大学(理大)与中山市人民政府(中山市政府)于5月20日为共建的「香港理工大学中山技术创新研究院」(研究院)举行揭牌仪式,标志着双方合作推动两地生物医药发展迈向崭新里程碑。 理大常务及学务副校长黄永德教授、副校长(研究及创新)赵汝恒教授、协理副校长(内地研究拓展)董澄教授、协理副校长(大学发展)罗璇博士、化学讲座教授兼理大中山技术创新研究院院长黄嘉良教授,与中山市委常委兼副市长叶红光先生、副市长欧阳锦全先生、市政协副主席冯金怡女士、科学技术局党组书记兼局长施焕东先生及翠亨新区党工委书记罗绮冬女士等一同主持揭牌仪式,见证研究院正式落地。研究院同场并与多所研究机构及当地企业进行签约仪式,携手深化产学研合作。 研究院将聚焦生物医药及健康产业,涵盖四大前沿领域:创新诊断药械研发,包括肿瘤诊断、核酸靶向技术及抗感染药物;生物医药材料新技术,重点研发针对癌症治疗的人工智能辅助影像诊断及药物递送系统等;脊柱健康生物医学工程,包括智能可穿戴设备、功能服装新材料技术、人工智能辅助神经工程及康复机器人等;以及动物流感疫苗研发,建基于理大领先的人畜共患病研究。 黄永德教授表示:「研究院不但将理大的前沿基础研究,与中山的产业需求深度融合,更是理大与中山市携手回应国家生命健康战略的关键举措。我期望研究院能够发挥理大顶尖的科研实力,并结合中山深厚的产业基础,成为大湾区创新共同体的一次重要实践,推动区内高质量发展。」 欧阳锦全先生说:「研究院正式揭牌运行,是『国家所需、湾区所向、中山所能、港理所长』的完美结合,必将为中山乃至大湾区注入强劲的科创动能。我们也希望研究院发挥『超级连络人』作用,吸引更多国际创新资源汇聚中山,共同书写粤港澳大湾区协同创新的典范。」

2025年5月28日

Research

261

「理大前海前沿技术创新中心」及「理大科技及创新政策研究中心(前海)」共同揭幕 深化产学研联动 构建深港科技枢纽

香港理工大学(理大)在深圳市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管理局(前海管理局)支持下,成立「理大前海前沿技术创新中心」及「理大科技及创新政策研究中心(前海)」,协力构建深港科技枢纽,深度融合两地产业发展。两中心今天於深圳前海举行揭幕仪式,并与业界签署多项合作备忘录,促进产学研联动。此外,「理大国际未来挑战赛──前海赛区」亦正式启动,汇聚顶尖创科创业人才,加速科研项目落地。 在理大校长滕锦光教授丶深圳市委常委丶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党工委书记及宝安区委书记王守睿先生丶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党工委委员及前海管理局副局长文娉女士丶理大副校长(研究及创新)兼科技及创新政策研究中心主任赵汝恒教授,以及一众嘉宾共同见证下,分别为两所中心进行揭牌仪式,标志着两所中心正式落地前海。 滕锦光教授致辞时表示∶「理大致力科研创新,以知识转移和创新生态培育为基石,为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作出贡献,至今已培育逾600家初创企业。两所中心落户前海是理大与前海管理局推动产业创新的重要里程碑,透过整合港深两地和大湾区的资源与优势,推动前沿交叉学科技术发展,促进产学研深度协作,为大湾区科技企业和创新团队搭建桥梁和平台,培养高层次科技政策人才,助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和国家发展。」 文娉女士致辞时表示∶「理大作为世界顶尖学府,在人工智能丶可持续建筑丶医疗科技等领域享有盛誉。前海与理大合作正当其时丶恰逢其势,此次理大前海前沿技术创新中心丶科技及创新政策研究中心双中心落户,是深港携手推进科技创新的生动实践。前海将聚焦中央要求丶湾区所向丶香港所需丶前海所能,与理大进一步加强合作,在深港跨境技术转移丶成果转化和创业孵化方面持续发力,助力香港国际创新科技中心建设。」 凭藉理大的雄厚科研实力,「理大前海前沿技术创新中心」将聚焦人工智能传感器与制造丶智慧医疗与健康丶创新设计等高新科技领域;透过促进产学研合作,汇聚顶尖科技资源;其辖下的「港理大前海创业中心」将积极孵化创科企业,以前沿科技带动地区产业升级。至於「理大科技及创新政策研究中心(前海)」则致力推动跨学科和具影响力的研究,专注构建高端科技政策智库平台,聚集深港专家和学者,为大湾区的创科发展提供策略性建议。两所中心将发挥协同效应,拓展前沿科技,培育创科人才,加速项目投入深港产业发展。 为携手构建前海创科生态圈,理大前海前沿技术创新中心分别与中建科工集团有限公司和三家创投机构,包括深圳市天使投资引导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丶弘毅投资及汉能创投签署合作备忘录。此外,理大亦与深圳改革开放干部学院丶港区省级政协委员联谊会签署合作备忘录。 同场启动的「理大国际未来挑战赛──前海赛区」获策略夥伴中建科工集团有限公司支持举办,旨在为创科人才及初创企业团队打造全方位发展平台。参赛者将就人工智能结合智能建筑丶元宇宙丶扩增实境/虚拟实境丶智能穿戴及大健康等不同领域的应用,提出创新解决方案,以应对市场挑战。中建科工集团党委副书记兼总经理杨书华先生致辞时表示,比赛通过设立专项赛道,提供场景和产业等资源,结合建筑场景深度挖掘人工智能丶元宇宙等创新应用,为建筑行业转型升级注入新动能;期待以赛事为纽带,加强与理大在科研专案攻关丶人才联合培养等方面的合作,建立长效机制,共同探索产学研联动的创新生态。 主题演讲环节中,理大科技及创新政策研究中心顾问委员会成员丶星岛新闻集团执行董事兼行政总裁蔡晋博士,以及理大内地发展总监兼科技及创新政策研究中心核心成员陆海天教授,分别就联合人才培育与科研成果转化如何助力两地创新迈向新台阶,以及理大科技创新在前海的应用和实践分享真知灼见。 赵汝恒教授致谢辞时表示:「双中心的落成是政丶产丶学丶研丶投各界领袖的多维度合作结晶,构建了从实验室到市场的全周期转化生态。其中,今天参观的『智法数科有限公司』正是由理大孵化并成功落户前海的科创企业,验证了双中心为理大科创团队在前海从研发丶商品化到拓展和融资提供全面的支持。」 理大前海前沿技术创新中心与中建科工集团签署合作备忘录。在滕锦光教授(後排左二)丶赵汝恒教授(後排左一)丶杨书华先生(後排右二)及中建科工集团副总经理蒋礼先生(後排右一)见证下,由魏敏晨教授(前排左)及中建科工创新研究开发院院长李任戈先生代表签署(前排右)。 理大前海前沿技术创新中心与三家创投机构签署合作备忘录。由魏敏晨教授(左一)与深圳市天使投资引导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投资一部总经理刘翔先生(左二)丶弘毅投资董事总经理杨昕宇先生(右二),以及汉能投资集团董事总经理张巍先生(右一)代表签署。 理大与深圳改革开放干部学院及港区省级政协委员联谊会签署合作备忘录。由赵汝恒教授(中)丶深圳改革开放干部学院党委书记兼院长陈民先生(左),以及港区省级政协委员联谊会常务副会长兼全国政协委员王明凡先生(右)代表签署。 滕锦光教授(右六)及赵汝恒教授(左六)联同一众理大代表为「理大前海前沿技术创新中心」(左图)及「港理大前海创业中心」(右图)举行实地揭牌仪式。 蔡晋博士分享联合人才培育与科研成果转化如何助力两地创新迈向新台阶。 陆海天教授分享理大科技创新在前海的应用和实践。

2025年5月26日

Research

131

理大与研祥集团携手共建「工业人工智慧终端技术联合创新实验室」 助力大湾区高质量发展

香港理工大学(理大)与研祥集团于5月13日在深圳研祥科技大厦签署合作协议,并隆重举行「工业人工智慧终端技术联合创新实验室」揭牌仪式。出席仪式嘉宾包括:深圳市科技创新局邹健处长、南山区科技创新局林洋局长、研祥集团常务副总裁林诗美女士、理大工业及系统工程学系智能制造讲座教授兼先进制造研究院院长黄国全教授、理大工业及系统工程学系助理教授李力恒教授,以及理大研究及创新事务处经理李映萱女士。 林诗美女士指出深圳和香港作为国家重要的科技创新中心,在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中扮演着关键角色。此次合作是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体现,充分发挥理大的科研实力和研祥集团在工业人工智能的丰富经验,为大湾区乃至全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李力恒教授表示,此合作以大湾区为起点,结合了理大的科研创新能力和研祥集团的工程实践优势,深化深港合作关系,共同攻克工业人工智能终端领域的技术难题,打造产学研协同的标杆,助力「数字中国」和「科技强国」战略,贡献全球工业人工智能的发展。 在各位嘉宾的见证下,理大与研祥集团正式签署合作协议,并举行「工业人工智慧终端技术联合创新实验室」揭牌仪式,标志着双方合作迈入新阶段,也为工业人工智能领域的发展注入新活力。 随后,双方代表分别介绍了各自的创新技术成果,并就工业人工智能发展等议题进行交流。与会嘉宾还参观了研祥科技大厦的科技体验中心,深入了解研祥集团在工业控制和人工智能领域的最新进展。

2025年5月13日

Research

111

绍兴市柯桥区代表团到访理大 推进绍兴研究院技术产业发展

绍兴市柯桥区政府代表团携区内重点企业代表于4月22日莅临香港理工大学(理大),双方就深化战略合作、推进香港理工大学绍兴技术创新研究院(绍兴研究院)建设等议题展开深入交流,推动深度合作促进高品质发展。 理大协理副校长(内地研究拓展)、 细胞工程与免疫医学讲座教授董澄教授欢迎柯桥区代表团,介绍理大及出席的学者们。绍兴研究院去年9月于柯桥区揭牌,标志着绍港协同发展迈入新阶段,感谢柯桥区政府在政策和资源对接等各方面的支持。 柯桥区委书记袁建先生率团介绍了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及产业升级规划。柯桥作为长三角重要制造业基地,致力构建"科技+产业"双轮驱动发展,期待与理大在高端人才培育、关键技术及创新生态构建等领域开展更深层次合作。 香港理工大学绍兴技术创新研究院院长、理大纺织化学讲座教授忻浩忠教授介绍了绍兴研究院的建设进展。作为绍兴市首家境外高校合作平台,绍兴研究院将聚焦多个前沿和高端技术,包括纺织科技、碳复合材料及应用和现代建筑等领域。 多位柯桥区重点企业负责人亦介绍公司发展及技术需求,涉及新材料、智慧纺织、建筑数位化等前沿领域。多位理大时装及纺织、机械工程、建筑及环境学院的教授也介绍了各学院的科研进展及其产业应用。双方均表示,希望未来能以绍兴研究院平台为基础,拓展更多合作领域,围绕人才培养、产业创新需求、技术成果转化等各方面开展深度合作。

2025年4月22日

Research

221

理大举办「2025中国·绍兴第十届海内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大赛」推动创新成果转化及科技人才发展

「2025中国·绍兴第十届海内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大赛」暨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创新成果转化大赛香港分站赛在香港理工大学(理大)于4月22日举行。活动聚焦于新材料、泛半导体等前沿科技领域,吸引来自香港、澳门等地共15个创新专案参赛,展现科技与产业创新融合的潜力。 香港理工大学副校长(研究及创新)赵汝恒教授出席活动并致辞,表示是次赛事不仅促进了区域间的创新交流与协作,更进一步巩固理大在推动创新创业、人才培育及成果转化方面的领导角色。去年,理大研究院于柯桥区正式揭牌,标志着绍港协同发展迈入新阶段。此次赛事首站选址理大,深化绍兴柯桥与香港在人才、科技与产业等方面的合作,共享发展机遇的双向优势。 活动现场,多位资深评审对专案进行全方位评价,「高野创造智慧UTV专案」、「AI-TOF处理器晶片设计AI动作识别系统产业化」等高层次人才项目进行路演并展开分享。其间更有主题演讲,围绕内地发展机遇与创新创业环境、投资趋势、绍兴海创大赛配套政策、柯桥专案重点引进方向等内容。 其后进行的「活力金柯桥 融汇大湾区」柯桥高层次人才校园招聘会,云集多间企业,涵盖新材料、泛半导体等高科技领域,为应届毕业生及年轻科研人才提供丰富职业选择与交流机会。。 最后双方举行会议交流,理大协理副校长(内地研究拓展)、 细胞工程与免疫医学讲座教授董澄教授欢迎代表团,并介绍了香港理工大学绍兴技术创新研究院(绍兴研究院)的最新发展进展情况。双方均表示,希望未来能有更多机会就产业需求与潜在合作展开深入交流。  

2025年4月22日

您的浏览器不是最新版本。如果继续浏览本网站,部分页面未必能够正常运作。

建议您更新至最新版本或选用其他浏览器。您可以按此连结查看其他相容的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