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Start main content

最新消息

Photo 1

理大淄博技術創新研究院成立 深化兩地產學研合作 構建鲁港科技創新樞紐

香港理工大學(理大)與淄博市人民政府日前(8月16日)簽署合作協議,共建「香港理工大學淄博技術創新研究院」(研究院)。雙方將依託淄博市雄厚的產業基礎和完善的工業體系,並結合理大作為全球百強大學的紮實科研實力,開展產學研深度合作,促進兩地優勢互補和協同發展。 新成立的研究院將圍繞淄博市的經濟及產業發展需求,聚焦微納米技術、工業人工智能、康復治療,以及數字化與人文旅遊等領域。憑藉理大的人才及科研優勢,研究院將致力促進相關技術研發及核心技術攻關,推動當地產業轉型升級及新質生產力發展,助力科研成果轉化應用,為淄博市的可持續發展貢獻力量。 簽約儀式於淄博市舉行,在理大校長滕錦光教授、副校長(研究及創新)趙汝恒教授,以及山東省科技廳廳長孫海生先生、淄博市委書記馬曉磊先生等一眾嘉賓見證下,由理大協理副校長(內地研究拓展)董澄教授及山東省淄博市人民政府副市長李新勝先生代表雙方簽署合作協議,標誌着「香港理工大學淄博技術創新研究院」正式成立。 滕錦光教授表示,理大與淄博市政府攜手成立研究院,積極響應國家「創新驅動發展」的戰略部署,充分結合淄博的產業優勢與理大的科研實力。研究院不僅將成為技術研發的高地,更將作為人才培育的搖籃、產業升級的引擎,為淄博和香港兩地創新創業人才提供更廣闊的實踐舞台,共同打造面向未來的創新生態。 馬曉磊先生表示,淄博擁有深厚的創新底蘊和豐富的產業化資源,是創新創造的理想之地。他期待與理大深化合作,將研究院打造為具有國際影響力的技術創新高地,吸引更多優質資源和科研力量,共同推動區域經濟高品質發展。 此外,在同場舉辦的創新創業對接會上,理大初創企業及多所當地高校、科創企業及行業專家進行現場路演,展示最新原創技術及項目,並一同就多個產業熱點,包括新材料研發、智能製造、智能醫療、文旅科技賦能等展開深入探討,促進產學研互動及創新資源精準對接,為優質科研成果與產業需求深度融合開拓機遇。 研究院的成立將肩負培育人才的重任,致力吸引高層次專業人才,培養具備創新能力和科研經驗的未來行業領袖,支持淄博與國際接軌。同時,研究院將積極支援理大師生在淄博開展創新創業活動,助力理大初創企業落地發展並建構可持續的科技創新生態體系,冀成為區域協同創新的新典範,並為兩地產學研合作樹立新標杆。

2025年8月21日

Research

51

理大舉辦「錫港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融合發展大會」 正式成立「理大無錫創業中心」

為深化無錫和香港的科技創新與產業融合,推動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香港理工大學(理大) 無錫科技創新研究院日前(8月9日)於無錫市高新區舉辦「錫港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融合發展大會暨香港理工大學無錫創業中心啟動活動」,並與無錫企業簽署合作協議。憑藉高新區的優質營商環境和粵港澳大灣區的生態資源,雙方將聚焦人才招引、產業對接、投融資合作,助力海外優質專案與人才落地。 理大校長滕錦光教授率領代表團到訪無錫,並與無錫市委書記杜小剛先生會談,雙方將共同探索更多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融合機制,引入國家緊缺型人才,轉化前沿科技成果,攜手為教育強國、科技強國、人才強國建設作出貢獻。 滕錦光教授於啟動禮致辭時表示,是次活動及理大無錫創業中心的成立既是錫港兩地科創力量的深度握手,更是理大與無錫各界攜手推進政產學研融合,服務國家「雙灣戰略」的重要里程碑。理大將通過與無錫教育生態的深度融合,以香港優質課程資源為紐帶,助力無錫構建全球化人才培養體系。 江蘇省新質生產力促進中心主任趙志強先生期望江蘇省新質生產力促進中心、理大和無錫高新區三方,以「打頭陣、勇爭先、走在前、作示範」的使命擔當,在共同推動蘇港科技合作中,緊緊圍繞科技創新融合產業創新,培養發展新質生產力,推動更多江蘇創新實體與香港科技合作。 無錫高新區黨工委書記兼新吳區委書記崔榮國先生表示,無錫高新區是錫港深度合作的主力軍和主陣地,希望理大無錫創業中心充分發揮橋樑紐帶作用,背靠理大、立足全無錫、面向大灣區,全力推動更多優質項目、領軍人才和科創企業落地扎根、茁壯成長,助力無錫高新區勇當科產融合「先行軍」,加快建設世界一流高科技園區。 在滕錦光教授、趙志強先生、理大副校長(研究及創新)趙汝恒教授、無錫市政府副市長兼黨組成員周文棟先生、崔榮國先生、工程學院院長兼無錫科技創新研究院院長文効忠教授等,以及一眾嘉賓共同見證下,理大無錫創業中心正式啟動。中心不但是初創企業成長的搖籃,更是連接錫港兩地創新資源的重要橋樑,將為企業提供更優質的創業環境。理大無錫科技創新研究院將繼續發揮紐帶作用,推動創新科技深度賦能產業,高效服務社會。 此外,理大無錫科技創新研究院與兩家無錫企業簽署合作協議,包括與朗新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攜手推動人工智能與電力能源行業的深度融合,以及與國宏工具系统(無錫)股份有限公司共建博士工作站和產學研聯合實驗室。由理大學者領導的初創項目「智仁藥業神經營養素」及「科博智慧型機器人」亦分別與無錫市空港經開區達成合作協議,其中智仁藥業計劃於無錫投資設立研發及銷售中心。有關協議標誌著錫港兩地在創科產業和產學研合作領域邁出重要一步,為產業升級和技術創新提供有力支撐,實現「錫港聯動」的雙贏格局。 是次活動更設三個主題講座,邀請錫港兩地政府、企業及教育界代表、理大學者及校友等,圍繞無錫高端製造業出海的新機遇、香港金融與產業的高質量發展、錫港的科創教育融合發展進行深入探討,並舉辦理大初創項目路演。13個亮相理大項目涵蓋醫療保健、生物醫藥、人工智能應用及機械人、先進物料和綠色科技等多個前沿領域的創新成果。活動將有助進一步啟動兩地創新基因和產業潛力,為推動區域經濟高品質發展,共繪產業繁榮奠下堅實基礎。

2025年8月12日

Research

41

理大參與「2025香港英才北京行」 推動京港科技與人才交流

香港理工大學(理大)代表團於7月28日至8月2日應邀參加由北京海外學人中心與香港北京高校校友聯盟聯合主辦的「2025香港英才北京行」,活動以「聚北京·創未來」為主題,促進京港人才交流和創新科技合作,為國家科技與可持續發展貢獻力量。理大憑藉其跨學科研究優勢與創新成果,展現香港高等教育在全球科技領域的領導地位。 活動在中關村生命科學園隆重啟動,會上,昌平區介紹了產業佈局、人才政策及創業生態,激發合作意願。理大代表團積極參與,展示人工智能、生物醫藥、智能製造及可持續發展等研究成果,並與北京及雄安新區的重點企業和創業園區深入交流,探索協作機遇,了解當地創新產業生態。 參與是次活動的理大代表團成員包括: 數據科學與人工智能學系及電子計算學系助理教授林婉瑜教授,專注於生成式人工智能算法及其在協同智能體構建中的應用 土木及環境工程學系助理教授(研究)陶勇博士,聚焦綠色建築材料低碳化及智慧城市解決方案 英文及傳意學系助理教授(研究)王笑博士,研究跨學科數據驅動方法以推進語言與語音的整體性理解 食品科學及營養學系助理教授(研究)常金輝博士,致力於功能性食品與天然脂肪替代品AkkMore™的開發 工業及系統工程學系助理教授(研究)宋在新博士,專攻智能製造與可持續能源管理 時裝及紡織學院博士研究生湯思斯博士 ,探索智能紡織與人體數字化監測的融合設計 研究及創新事務處經理李圓圓女士,負責推動產學研合作與技術轉化 代表團參訪了多個北京科技創新地標,理大代表團不僅深入了解中國科技發展,積極參與技術交流與合作洽談。林婉瑜教授與人工智能原點社區及巢生實驗室的專家探討生成式人工智能在智能製造的應用;陶勇博士則於北京市常委和統戰部會議中,分享低碳建材與智慧城市研究成果,獲得高度認可。此行展現了理大在跨學科創新與技術轉化的優勢,促進京港兩地合作機遇。 活動期間,代表團參加了在北京亦莊舉辦的「2025京港澳青年科學家大會」,以「同心攜手向新而行」為主題,促進京港澳三地青年科學家、企業家及投資機構在人工智能、生物醫藥、量子通信、未來航天及新能源等前沿領域的合作。會上,王笑博士在生物醫藥板塊分享了創新研究,利用超聲波舌部骨骼檢查技術作為構音障礙言語診斷工具,為醫療診斷帶來新突破。 常金輝博士展示了天然脂肪替代品AkkMore™在健康食品與慢性病預防中的潛力,獲多家企業關注。理大代表的多元研究成果不僅促進研究與產業的轉化,推動京港青年合作,展現理大在全球創新影響力。 此次活動深化理大對北京科技創新的認識,並展現理大在人工智能、生物醫藥、智能製造及可持續發展等領域的實力。透過與北京頂尖科研機構與企業的深度互動,搭建了重要平台奠定堅實基礎。

2025年8月2日

Research

11

香港理工大學與螞蟻數科共建「AI + Web3 聯合實驗室」

香港理工大學(理大)與螞蟻數科今天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共建 「香港理大—螞蟻數科AI + Web3聯合實驗室」。雙方將聚焦前沿技術突破、創新生態孵化與科技策源影響等方向,深入探索人工智能(AI)與Web3技術的融合發展,將聯合實驗室打造成為全球科技創新的策源地。螞蟻數科計劃在未來三年內投入最高港幣一億元,支持聯合實驗室的研究工作與專案孵化。 合作協議在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副局長陳浩濂先生、理大校長滕錦光教授及螞蟻集團董事長井賢棟先生見證下,由理大副校長(研究及創新)趙汝恒教授及螞蟻數科首席執行官趙聞飆先生代表簽署。 AI + Web3聯合實驗室聚焦三大技術領域,包括可信AI智能體、AI增強的區塊鏈安全框架,以及資料隱私與可驗證技術等,以加速智能化服務湧現和數字資產安全流轉。在創新生態孵化方面,將着力構建「AI + Web3教育基金平台 」,充分融合理大的深厚科研實力與螞蟻數科的豐富產業生態資源,為香港建設數字科技人才高地提供強力支撐。實驗室還計劃舉辦國際科技研討會、創新大賽等活動,打造世界一流學術品牌。 滕錦光教授表示:「與螞蟻數科共建『AI + Web3聯合實驗室』,是理大推動前沿科技交叉融合、服務香港國際創科中心和數字資產全球創新中心建設的重要戰略舉措。我們期待這一強強聯合能加速AI與Web3技術的深度融合與創新應用,產出具有全球影響力的成果,賦能香港乃至全球數字經濟的蓬勃發展。」 趙聞飆先生說:「螞蟻數科擁有扎實的技術能力和豐富的服務場景,我們將與理大深度整合產學研資源,推動前沿技術的創新突破和實際場景中的規模化應用。」 井賢棟先生表示:「螞蟻始終看好香港,堅定投資香港,期待此次合作能助力『AI + Web3』在香港迸發全新動能,助力香港加速建設全球科創中心、金融中心和貿易中心。」 理大在AI與Web3相關技術領域具領先學術地位。2022年,理大獲CoinDesk評為全球最佳區塊鏈大學,在全球240所相關院校中排名第一。今年一月,理大新成立了計算機及數學科學學院,整合應用數學系、電子計算學系、數據科學及人工智能學系的優勢資源,並開設人工智能、大數據計算、區塊鏈技術及元宇宙等前沿領域相關的多元化課程,致力培養兼具前瞻視野和實踐能力的科技人才。理大的扎實學術優勢將為是次合作奠定堅實基礎。 作為螞蟻集團的科技子公司,螞蟻數科在AI、Web3等領域擁有領先的技術優勢和深厚的產業實踐,旗下智能體開發平台Agentar和金融推理大模型,在金融領域廣泛落地。2024年,螞蟻數科深度參與香港金融管理局Ensemble項目,以領先的區塊鏈技術支援多家企業完成新能源的資產代幣化(RWA)。今年4月,螞蟻數科成為香港特區政府「重點企業夥伴」,海外總部正式落戶香港。螞蟻數科的產業應用經驗,將有助實驗室與產業連接,拓展合作機遇。

2025年7月29日

Research

251

理大與華中科技大學國家智能設計與數控技術創新中心設立香港分中心落實合作意向簽約儀式

香港理工大學(理大)代表團於2025年7月24日到訪武漢華中科技大學國家智能設計與數控技術創新中心(National Centre of Technology Innovation for Intelligent Design and Numerical Control, NCDC)。與會雙方對設立「國家智能設計與數控技術創新中心香港分中心」 表達了強烈的合作意願,並充分探討了建設方案之合作機會。 理大代表團由理大副校長(研究及創新)趙汝恒教授帶領,工程學院院長院長文効忠教授、工業及系統工程學系副教授鄭湃教授、科技及創新政策研究中心助理主任吳池力博士、知識轉移及創業處助理總監陳翠芳女士等同行。與華中科技大學副校長、NCDC中心主任高亮教授、機械科學與工程學院副院長李新宇教授、NCDC常務副主任楊建中教授、科學技術發展院柳子遜老師、工業工程系李好教授、肖蜜教授等座談交流。 是此備忘錄為雙方進一步探討在國家智能設計與數控技術創新中心香港分中心,圍繞人機共融制造系統、超精密加工數控系統、車間與物流調度規劃管理、工業領域模型與具身智能、智能設計與交互系統等專業領域的共建框架,面向國家經濟主戰場與重大需求,發揮香港的區位優勢與國際化前沿創新能力,合作互補、攻堅克難。 並共同約定,在雙方對合作的詳細條件及安排達成一致,並取得所需的相關部門批准後,簽署正式合同。就理大工業及系統工程學系將作為該中心的執行部門。

2025年7月25日

Research

91

理大與北京協和醫院簽署合作備忘錄 共同促進人工智能賦能腫瘤精準診療及醫科人才培育

香港理工大學(理大)與北京協和醫院(協和醫院)簽署合作備忘錄,就放射治療、醫學影像和健康資訊學領域的科研創新、成果轉化及人才培育開展合作。是次合作將重點圍繞人工智能賦能醫學、生物醫藥等前沿技術的研發,並致力培育醫工结合尖端人才,透過雙方優勢互補,推動科技創新與醫學發展深度融合。 合作備忘錄簽署儀式今日於北京協和醫院舉行,在理大常務及學務副校長黃永德教授、醫療及社會科學院副院長兼醫療科技及資訊學系教授應天祥教授、應用生物及化學科技學系化學講座教授兼理大中山技術創新研究院院長黃嘉良教授,以及協和醫院副院長杜斌教授及康復醫學與理療學系主任張福泉教授的見證下,由理大醫療科技及資訊學系系主任及教授蔡璟教授和協和醫院放射治療科常務副主任胡克教授代表簽署。 黃永德教授表示:「理大致力推動跨學科創新研究,特別是在醫療健康領域。我們正申請籌建香港第三所醫學院,期望以大學在醫療、工程與人工智能方面的獨特優勢,培育能夠引領未來智能醫療發展的新一代醫學人才。今次合作正是希望將理大在科技創新方面的優勢,與協和醫院百年積澱的臨床經驗深度融合,推動醫學創新。」 杜斌教授說:「首先代表院班子對理大領導與專家的到來表示熱烈歡迎和衷心感謝。醫學進步離不開跨界融合與協同創新。放療科作為國家臨床重點專科,在腫瘤精準治療領域累積了豐富的臨床經驗和科研實力,而理大作為亞洲頂尖的研究型大學,在醫療人工智能、生物醫學工程等領域處於國際領先地位。此次合作在科學研究創新突破的引領下,透過人才共同培養的堅實支撐,加速推動成果轉化應用,開啟高品質發展的嶄新篇章。」 蔡璟教授、黃嘉良教授及理大電子計算學系研究助理柳澤宇先生,聯同胡克教授隨後分別作專題報告,分享各自最新的研究項目及臨床成果,包括人工智能在精準放射治療的應用、抗癌診斷及治療雙功能探針及多模態醫療大模型構建與優化等,進一步深化雙方的專業及學術交流。 雙方代表亦就多個重點合作方向作深入探討,並提出多項具潛力的聯合科研項目,涵蓋腫瘤精準診療、高端醫療設備及腫瘤治療藥物研發等領域。此外,在醫工結合人才培養方面,理大期待未來若最終獲特區政府支持籌辦香港第三所醫學院,協和醫院可望成為醫科生實習醫院之一;同時,理大亦可以為協和醫院的技術骨幹成員提供人工智能驅動醫療的前沿技術培訓,並積極推動雙方交流互訪,共同培養研究生,甚至合辦雙學位課程項目等。

2025年7月9日

Research

81

中國航空科技工業代表團訪問理大

中國航空科技工業香港有限公司(中航科工)代表團於7月3日訪問理大,雙方就航空技術與人工智能領域的合作進行深入交流,推動產學研深度融合。 理大研究及創新事務處於會議中,展示理大在學術研究、科技創新及產學研合作的卓越成就。理大航空及民航工程學系助理教授黃海龍教授和關昱教授,以及工業及系統工程系助理教授張曉革教授出席會談,分別介紹了安全低空飛行技術、熱聲不穩定解決方案,以及人工智能系統的可靠性與可信度保障技術,充分展現理大在相關領域的前沿科研實力。 中航科工執行董事兼總經理郝偉迪先生介紹了公司的戰略規劃及低空經濟的創新方案。哈爾濱飛機工業集團規劃總監譚飛先生分享了航空產業的發展與關鍵挑戰。 會後,代表團參觀了理大的航空工程實驗室、人工智能物聯網研究院及航空服務研究中心,深入了解其先進科研設施與研究成果。此次訪問為中航科工與理大搭建了重要的溝通橋樑,為未來科研成果轉化與合作奠定了堅實基礎。

2025年7月8日

Research

21

理大與寶鋼共建聯合研究中心 攜手推動鋼鐵行業高質量發展

香港理工大學(理大)與寶山鋼鐵股份有限公司(寶鋼)積極響應國家戰略部署,共同建立「寶山鋼鐵股份有限公司─香港理工大學聯合研究中心」(聯合研究中心),致力推動鋼鐵產業新質生產力發展。雙方昨天於理大校園舉行聯合研究中心戰略合作協議簽署儀式,以及揭牌典禮,標誌着雙方正式開啟深度產學研合作。 在理大校長滕錦光教授及寶鋼董事長鄒繼新先生見證下,理大副校長(研究及創新)趙汝恒教授及寶鋼中央研究院副院長毛曉明先生代表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同場,滕錦光教授與鄒繼新先生共同為聯合研究中心主持揭牌儀式。隨後,理大工業及系統工程學系材料加工技術講座教授兼聯合研究中心主任林建國教授介紹了聯合研究中心的願景和合作項目。 滕錦光教授表示:「此次戰略合作將充分結合理大的科研優勢及寶鋼的產業資源和行業經驗,不僅有助突破關鍵技術瓶頸,推進行業實現高效綠色生產的目標,更將為香港建設國際創新科技中心注入新動能。雙方將通過深化產學研協同創新,促進新質生產力發展,推動行業的可持續進步。」 鄒繼新先生表示:「寶鋼與理大強強聯合、優勢互補,聯合研究中心的成立正是基於雙方對鋼鐵產業未來的共同判斷而做出的務實之舉。雙方的合作將着重面向應用場景和科技前沿,集中優勢資源突破具有原創性引領性的新技術,大力推動應用研究創新,為鋼鐵產業鏈升級賦能、為香港國際創科中心建設助力。」 研究中心將匯聚頂尖人才團隊,開展戰略性、前瞻性和基礎性研究,推動研究成果轉化應用,同時加強國際交流合作,力爭成為校企協同創新的標杆平台。

2025年7月3日

Research

31

理大大亞灣技術創新研究院人工智能研究中心正式成立 助力惠州產業智能化轉型

香港理工大學(理大)與惠州市人民政府及大亞灣經濟技術開發區(大亞灣開發區)日前(6月30日)舉行合作協議簽署儀式,成立理大大亞灣技術創新研究院(研究院)人工智能研究中心,標誌着兩地在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融合的重要里程碑。研究院亦與多家企業簽署合作協議,開啟產學研深度合作新篇章,共同打造具國際影響力的科技創新平台,助力大灣區建設成為全球科技創新高地。 合作協議簽署儀式在惠州舉行,在理大校董會主席林大輝博士、常務及學務副校長黃永德教授、惠州市委副書記、市長陳宇航先生及惠州市委常委、統戰部部長賴建華先生的見證下,由理大副校長(研究及創新)趙汝恒教授、惠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長胡進耀先生,以及大亞灣開發區黨工委書記、區管委會主任郭武飄先生代表簽署合作協議,成立理大大亞灣技術創新研究院人工智能研究中心。其他出席嘉賓包括理大領導層、學者,以及惠州市、大亞灣開發區有關領導及企業代表等。 林大輝博士致辭時表示:「理大致力推動創新,通過政、產、學、研的深化合作,促進科研成果轉化落地應用,積極回應國家對粵港澳大灣區互惠合作、聯動發展的期望。理大大亞灣技術創新研究院成立至今不到一年,在科技創新、人才培養、成果轉化等各項工作穩步推進,取得令人鼓舞的成績。新成立的人工智能研究中心將發揮理大在數據科學、智能算法等領域的領先優勢,結合惠州及大亞灣的產業發展需求,為企業提供從實驗室到生產線的全方位支持。」 陳宇航先生致辭時表示:「當前,惠州正搶抓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機遇,持續深化政產學研合作,協同深莞打造珠江口東岸人工智能和機械人產業帶。人工智能研究中心的成立是新的起點,也預示著新的成果。期待理大在惠州投入更多的科研資源,推動人工智能在石化能源新材料、電子信息等產業領域深度應用,不斷湧現更多從實驗室到生產線的好項目,助力惠州加快打造廣東高質量發展新增長。惠州將一如既往大力支持研究院的建設,全心全意做好服務,匯聚更多資源力量,攜手共建粵港澳大灣區政產學研合作的標杆,並向理大對惠州發展的大力支持表示感謝。」 隨後,理大大亞灣技術創新研究院院長兼理大應用生物及化學科技學系軟材料及器件講座教授鄭子劍教授見證成立「西頓 – 港理大大亞灣研究院AI智慧光健康實驗室」,並與多家企業簽署合作協議,進一步深化產學研合作,攜手推動科研成果轉化,促進產業升級。 研究院同場亦舉辦「智創灣區、聚能未來」產學研協同創新發展系列活動新材料與應用專場,理大學者與一眾與會者探討新材料在現代科技中的應用前景和挑戰,推動新材料領域的產學研合作,促進科技成果的轉化和應用。

2025年7月3日

Research

71

理大亮相第四屆南昌健博會 展示醫工結合及人工智慧創新科研實力

2025年第四屆中國(南昌)國際大健康產業大會暨博覽會在6 月 6日於江西省南昌市的南昌綠地國際博覽中心開幕,是國內大健康產業交流合作的重要平台。作為全港唯一高等院校代表,理大共邀請11個研究團隊參與展覽,藉此介紹各項大健康相關的最新研究和技術成果,展示醫工結合及人工智能的創新科研實力。 是次展會以「科技大健康,重塑新業態」為主題,內容覆蓋生物醫藥、醫療器械、銀髮經濟、智慧醫療、中醫中藥、健康消費及智慧生活等大健康全產業鏈上下游。 理大的展示包括: 理大眼科視光學院科研眼科講座教授、梁顯利長者健康視覺教授何明光教授的「人工智慧眼底照相機」 理大機械工程學系講座教授張丹教授的「踝關節康復機器人」 理大應用生物及化學科技學系副教授馬聰教授的「人工智慧輔助的醫藥產品開發平台」 理大航空及民航工程學系助理教授文偉松教授的「專為視覺障礙人士設計的穿戴式智慧導航與交互系統」 理大生物醫學工程講座教授、梁顯利生物醫學工程教授鄭永平教授的「無線掌上式超聲脂肪肝和肝纖維化評估設備」 及「無輻射三維超聲脊柱側彎評估設備」 理大護理學院助理教授(兼Presidential Young Scholar)李妍教授的「數字漫步」,為行動不便人士緩解憂鬱 理大醫療科技及資訊學系系主任兼教授蔡璟教授的「用於癌症成像和治療虛擬對比增強磁共振成像」 理大生物醫學工程學系副教授胡曉翎教授的「智雲行健步儀」 理大護理學院助理教授王珊珊教授的 「針對認知障礙症照顧者的電子閱讀療法應用程式」 理大賽馬會社會創新設計院的「認知障礙模擬遊戲套裝」 理大研究及創新事務處副總監趙培先生代表出席大會舉行的開幕儀式,與一眾領導留影。參與開幕式的領導包括:江西省人民政府代表、中國工程院院士代表、南昌市人民政府及國內一眾院所領導,多方即場進行學術交流及商貿洽談。當地媒體亦到場採訪理大研究團隊,提升活動和社會關注度,廣泛推廣科研成果和影響力。 理大在醫療教育和醫療創新方面擁有堅實的基礎,通過結合醫療保健與人工智慧、工程和資料科學等跨學科策略,解決各種醫療挑戰,助力提升香港和大灣區的醫療服務,推進香港發展成為國際醫療創新樞紐。

2025年6月7日

Research

您的瀏覽器不是最新版本。如果繼續瀏覽本網站,部分頁面未必能夠正常運作。

建議您更新至最新版本或選用其他瀏覽器。您可以按此連結查看其他相容的瀏覽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