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Start main content

2020年8月号

智能交通系统 x 香港乘车易

推动智慧城市运输交通发展

555


香港生活节奏急速,市民得以在城中各处来往穿梭,实有赖这里完善的交通系统。根据2018年一项调查显示,香港的公共交通在全球24个国际都市中名列首位[1]。话虽如此,香港仍有超过一成市民选择以灵活度和私隐度较高的私家车代步[2]。但无论开车或乘搭公共交通工具,我们都争分夺秒,务求以最短的时间、最便捷的途径抵达目的地。为此,政府和服务供应商全力寻求协助市民计划行程的方案,理大的专家亦一直有参与相关研究。

约在十年前起,土木及环境工程学系林兴强教授工程师与土地测量及地理资讯学系潘郑淑贞博士分别率领团队开发交通资讯系统,包括前者为驾驶人士而设计的智能交通系统,以及后者针对公共交通研发的「香港乘车易」路线查询平台。鉴于资讯科技的发展一日千里,两个团队适时为其系统作出更新,加入先进的实时功能,帮助香港实现成为智慧城市的目标。

智能交通系统

2010年代初,政府计划为香港的主要路线提供车速检测和行车时间估算服务。理大遂与电子道路收费服务供应商快易通有限公司携手合作,成功制定相关方案。林教授的团队于是着手研发智能交通系统,通过整合不同来源的交通数据,估算实时交通状况,准确度高达95%。所得结果除在交通路牌上显示以外,还会出现于运输署网站,在地图上以颜色区分车速,辅以预计行车时间,方便驾驶者因应塞车情况作出绕道的决定。

林教授补充说:「由2018到2020年间,当局在香港主要干线上安装多种交通探测器,从而进一步提升数据的准确度。因此,我们开发了一套先进的过滤系统来滤除自相矛盾或异常的数据,再利用复杂的交通模型和尖端的机器学习算法整合不同来源的有限数据,从而估计全港各处的行车速度。这些资讯在交通路牌上每两分钟更新一次。」

香港乘车易

公共交通是大部分香港市民在本地出行的唯一或优先选择。尽管现有无数手机应用程式和网站为我们安排乘车路线,但在二十年前,这只是一个想法。直至2002年,理大开创先河,推出EasyGo公共交通路线搜索引擎,供学生和教职员使用。适逢运输署准备开发集合多种交通工具的路线搜索平台,EasyGo顺理成章成为该平台的蓝本,而潘郑博士的团队亦获委任主持有关研发工作。

团队开发的「香港乘车易」平台最终于2009年正式启用。它涵盖了港铁、巴士、绿色小巴、渡轮、电车等各种交通模式,搜寻结果可按抵达时间、票价、转乘次数等条件排列。潘郑博士表示:「其实,现今的交通工具营运商都有自己的实时车辆追踪系统,我们的工作是实时合并各个来源的数据,然后显示从起点到终点的所有交通工具路线组合,以及每个组合的行程时间(包括等车时间)和票价。要在瞬间处理海量数据已是一项极大的挑战,何况还要整理优惠票价、转乘折扣、突发事故和交通意外等复杂的资料。」用户甚至可通过平台观看影像,了解实时路况。

运输署已将理大的智能交通系统及「香港乘车易」与其他功能一起纳入「香港出行易」一站式手机应用程式中,为驾驶者和乘客提供更全面、更快捷的搜寻服务。

无缝运输交通不单是重要的民生议题,也是成就高效城市的先决条件。理大多年来在这方面的贡献,为香港智慧城市发展立下稳健的基础。

 

 

[1] Sum, Lok-kei。《Hong Kong tops global report on public transport but loses out to Singapore and Paris when private transport also taken into account》2018年8月22日。南华早报。撷取自https://www.scmp.com/news/hong-kong/community/article/2160875/hong-kong-tops-global-report-public-transport-loses-out。 

 

[2] 交通谘询委员会。《Report on Study of Road Traffic Congestion in Hong Kong》第22页,图2A。2014年12月。撷取自https://www.erp.gov.hk/download/Full_Eng_C_cover.pdf。 


您的浏览器不是最新版本。如果继续浏览本网站,部分页面未必能够正常运作。

建议您更新至最新版本或选用其他浏览器。您可以按此连结查看其他相容的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