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Start main content

2018年9月号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沙凤翎为爱创业


Joey_Sep俗话说,久病可以成医。First Footprint 幼儿教育中心创办人沙凤翎的情况有点儿相似,她曾为了儿子的教育问题奔波了很久,找来找去都找不到合意的幼儿教育机构,最后干脆自己创业,为了儿子以至其他小朋友开办幼儿教育中心,个中原因又竟止于母爱那么简单?

沙凤翎(Joey)毕业于香港理工大学纺织及服装学系,毕业后顺理成章地加入制衣及服装业,一做便是十个年头。当了贤妻良母之后,她的生活迈进另一个阶段,自此踏上她以前从未想过的创业路。

像一般慈母一样,Joey把孩子的教育放在心里一个很重要的位置。「当大儿子慢慢成长时,我需要为他找寻合适的Playgroup。」她说:「我不断搜寻和钻研幼儿教育、成长过程要素等资料,希望丰富自己的育儿知识。可是,无论尝试了多少幼儿教育中心,我始终找不到一个跟自己理念相同的Playgroup。」

Joey一边找寻,一边学习,她的育儿知识日益丰富起来;然而正因如此,她发觉越难找到她认为及格的幼儿教育中心。一些学者及专家的研究让她深深了解到,幼儿教育不单在于教育幼儿,原来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家长及监护人的参与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因此,Joey作了一个决定,那就是毅然放下原来的工作,专心研究和修读有关幼儿教育及幼儿成长的课程。毕业并取得相关教学资格后,她于2016年创办了First Footprint 幼儿教育中心,期望为学前幼儿教育作出贡献,同时透过教育家长和课程设计,协助自己的孩子和其他小朋友健康快乐地学习和成长。

这是她人生中首次创业,虽是满怀大爱以育儿使命先行,但她也有顾及市场需要。不过,她放弃朋友给她开业最好选在荃湾、新小区等等宝贵意见,而是选择佐敦区,原因是选址距离她的家里只有半小时路程,这让她可以比较容易兼顾业务及家务,较轻松地穿梭于中心与家庭之间。

创业之初,First Footprint的第一个学生就是Joey的儿子,第二个学生是中心楼下餐厅老板的儿子,第三个学生是附近商店老板的儿子……就这样,一个一个学生加入,令First Footprint留下第一个的足印。最让Joey开怀的,是看到她对幼儿教育那份坚持终于取得成绩,凭着她的学识、爱心、耐心和毅力,让家长和小朋友获益良多。

Joey举例说,她的班上曾有小朋友经常不专心上课,骚扰其他同学,惹来家长投诉,并扬言不希望自己的子女与那小朋友同班。一般来说,这类小朋友很容易被定性为自闭症或过度活跃症等,而这些标签都会为小朋友和家长带来不少压力。幸而经过细心观察,Joey认为那小朋友并非患病,而是有一些心理问题。她跟小朋友的家长沟通过后,家长才恍然大悟,便与Joey携手合作,从根本开始帮助小朋友重拾学习的兴趣,渐渐地,他便能与其他小朋友一起愉快地学习。

疏忽以至错误判断可能会误了小朋友的学习和成长,而Joey所帮助的不单是小朋友,还有他的家长,这才是她最大的鼓舞。所以,她和同事会定时与各家长保持沟通,透过电话讯息和见面,让家长能够紧贴小朋友的学习情况,要家教合一才能为幼儿建构最优秀的教育环境。

对于开办幼儿教育中心,Joey获得家人无量的支持,也凭着不断的进修和钻研来优化教育的质量,今日的First Footprint 校务蒸蒸日上,学生日多,报读的幼儿甚至只有几个月大而已。最近Joey刚诞下幼子,孩子才满月不久,心系学生的沙老师便已匆匆回到中心授课了。

对于创业,她虽是「初哥」,但她还是有一番深刻的体会:「在创业的过程中,你必须要很用心,而有几点需要注意:第一,必须考虑清楚行业类别。如果即赚钱又牵涉时下流行服务或货品,那必然会有很多人蜂拥而至,与你一起竞争。所以,要想清楚到底是要短暂还是长线地进行。因为除了金钱的投资,你还须投入很多情感和时间。如果有心创业,便要找能让自己真正投入的行业,肯尽量把握业余时间来获取相关信息和知识的,才算是真正的投入。」

其次,Joey强调要有详细的业务计划。她以前常常为老板写业务计划,自然驾轻就熟,但她说:「创业初期会有很多障碍,所以必须有计划,即使不能写正式的计划书,也得有简单的规划,比如有多少资金、预计守业多久、独资或合股、以一个人的能力能否应付、实体店还是网店等等。如果与人合股,就必须再三冷静考虑,否则,最后可能连朋友也做不成,若股东中途退股,自己可能会被拖累。」

「第三,不妨认识多些行内的朋友。以我为例,我经常参加研讨会,认识了不少专业人士,我便可以利用这个网络来帮助我的学生。例如,我从我的网络中得知中文大学最近为有语言问题的孩子提供免费治疗机会,于是把这信息分享给家长,看看他们或他们的亲友有没有这种需要。对于一般家庭来说,他们未必有机会接触到这样的信息。」

对外建立广阔的网络,对经营自然大有好处。对内,她对员工也自有一套。

「我坚持以诚对待员工,重视员工心目中的老板是怎么样的人。要员工有归属感,就要吸引员工和你走相同的方向,尤其对于我们从事教育的,更须有共同方向。我若能以身作则,员工自然用心跟随。」

说穿了,Joey创业有此佳绩,就是用「心」的必然结果!

您的浏览器不是最新版本。如果继续浏览本网站,部分页面未必能够正常运作。

建议您更新至最新版本或选用其他浏览器。您可以按此连结查看其他相容的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