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Start main content

2017年10月号

 梁家栋博士三度创业

雄厚资本来自诚和名

TL_Oct测量师梁家栋博士(Tony)出身于香港的著名中学、大学,工作履历令人艳羡,当中除了主要政府部门外,尽是不少人心目中的「大公司」……而能让他离开这条「打工皇帝」大道而成功地自行创业的,除却积累了多年的金钱资本外,还有他令人津津乐道的丰厚「本钱」──诚信和名声!

著名测量师梁家栋博士(Tony)在高级程度会考中考到经济科A级的成绩,同届考获此成绩的全港只有 21人,因此他笃定能进港大经济系,哪知面试后,港大竟觉得他不适宜念经济!Tony无奈地在港大文学院待了两个月,确定自己不是念文科的材料,于是在同学建议下转投中大。

中大毕业后,虽然考不到政务官的职位,Tony被香港汇丰银行取录,成为汇丰的练习生。汇丰练习生的名额不多,当时每年只聘用十位大学毕业生和十位MBA毕业生。


僧多粥少,有幸加入汇丰的青年人自然小心翼翼,谨慎行事;但Tony却有点抱着满腔热血,所谓初生之犊不畏虎,竟几番与人事部经理抬杠,却每每能折服她。那位经理慧眼认定他前途无量,所以在退休前特别举荐Tony参加拓展训练,为调升他到海外培训铺路。但事与愿违,Tony在训练前患上盲肠炎。

机会没了,赏识他的人也退休了,新来的经理对他并不熟识,自然没有对他另眼相看。就在他迷惘失意之际,一个有望改变前途的机会出现了。

「早前投考政务官虽不成功,但地政部门有一个需要在职培训的空缺,于是来信问我可愿意出任。反正当时我心淡了,所以便加入了政府。」Tony说:「入职第一天,我以西装、领带的装束上班。上司见了却说,该部门负责新界发展,职员需要经常外出,叫我先回家换上牛仔裤,而且,未来必须修读测量学。当时我感到晴天霹雳!因为我不懂看图,不会绘图,还有计数……」

虽然一开始有点错愕,但往后的日子,Tony还是在新岗位努力耕耘,同时在理工完成了国际房地产的兼读硕士课程,还成功考取测量师牌照。

然而实际上,在政府升职是要按年资排队。他排第八十八位,要升职,可不知是何年何月,谈何容易!于是他决定转投置地,还成为了这老牌英资公司中最年轻的华人经理。「置地对员工非常好,有极好的福利,我本以为我是不会离开的。」Tony说。

他在置地的工作成绩出众,29岁便成为置地的发言人,当时也是置地最辉煌的日子。有一天,他的老板召见他,说要再给他升职。但他反而要辞职,因为他遇上了另一位伯乐。

康乐园和锦绣花园的发展商邀他跳槽,给他优厚的待遇,还有难能可贵的学习机会。可惜老板离世,在他身故后,Tony转投另一大地产商希慎兴业。

「这也是一家好公司,有好老板,和置地一样,做的都是优质的地产项目。」Tony说:「不过,刚巧这时,丽新发展打算挂牌上市,于是邀请我过去帮忙。」

Tony在丽新地产任副总裁时,一手处理所有地产相关项目。「老板很信任我,但凡两亿以内的项目都是由我决定。今天丽新的团队比以前大了十倍,但当时就只有我一个人与财务总监一同处理整个上市公司运作。」

他在行里以不收受茶钱、回佣、或任何名目的款项而著称。Tony说:「做测量师是有很多至富途径和机会的。」

有一次,有承建商因一个庞大的地产项目约我吃午饭,还特地拿了一张巨额支票作「订金」。Tony实时拒绝了,只要求对方把该项目做好,连那顿午饭也不用对方支付。结果,他和那项目的承建商成了好朋友,让行内人再一次了解到,梁家栋是一个只问成绩、不贪便宜的人。自此,他的诚信和名声不胫而走,成为他日后创业的最大资本。

1988年,Tony为了子女的教育问题移民多伦多,在当地和朋友合资买地盖房子。乘着移民潮,他们建的房子迎合港人的口味,所以早期获利不少;但后来随着移民潮减退,生意大不如前。后来,他从朋友得知香港一片好景,这不禁让他重新思考,想到自己正值盛年,于是决定当「航天员」,回流再闯一番事业。

那时,他已没有太多现金,只有诚信和名声两大本钱,还有很多愿意出手相助的旧合作伙伴和旧老板。其中一位更把自己在浅水湾的物业以廉价转让给他,使他先安定下来。行内朋友的盛情一次又一次令他感动。

其后,Tony在一家顾问公司当了两年多的合伙人,然后才正式成立置梁行。

就在这时,他遇上菱电地产的老板胡法光先生。胡先生邀请Tony全力打理菱电地产的业务;看准了菱电需要用人,Tony遂开出把置梁行员工带到菱电的条件,胡先生一口答应。Tony暂停了置梁行的业务,全个团队加入菱电,直到菱电私有化,工作量减少,才重开置梁行,让原来的员工归队,解决了菱电私有化后员工过剩的问题。

就这样,Tony在2003年第三次创业,把原来置梁行的规模扩展至上海,涵盖了酒店管理、物业管理及地产顾问等业务,并与菱电合营物业管理公司。期间,他还分身帮嘉华统筹地产项目,但后来因健康问题向嘉华请辞。有趣的是,嘉华的吕老板没有立刻把他的辞职信转交人事部,所以他一年以内薪水照支,花红照发,唯有继续出席各个重要的会议。

Tony满怀感激说:「每个老板都对我很好!」现在,他的好友中不乏地产界翘楚,他每每能与业内最高层人员直接交心,这实在与他的诚信和名声不无关系!

您的浏览器不是最新版本。如果继续浏览本网站,部分页面未必能够正常运作。

建议您更新至最新版本或选用其他浏览器。您可以按此连结查看其他相容的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