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廣峰博士
返回 理動人心
創新科技轉移 帶來健康生活
"同心就事成。"
理大的其中一項使命是「推動知識創新,拓展科技前沿,以回應不斷變化的社會需求。」因此應用科研很重要。
理大紡織及製衣學系校友王廣峰博士很有同感,他一直牢記教授的分享:「如果我們研究的科技有成果,刊登了很有影響力的論文,大家都會很開心;但如果科研成果能夠應用到市場上,那種興奮和成就感會遠超一篇有影響力的論文。」進行科研,最終的目標也是惠及社群。
王博士早年在天津紡織工學院畢業,之後投身外貿公司做紡織外貿的工作。基於對市場前景的憂慮,他意識到在事業發展上必須轉型。王博士深信「智慧可穿戴設備未來將成為人們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市場前景巨大。」於是他甘願放棄在內地的工作和生活來到香港,在理大修讀博士學位,並參與多項與智慧紡織有關的先進技術研究,其中很重要的一項,便是感測器與紡織技術結合的研究。
將傳感技術與紡織物料結合而成的智慧紡織品,可採集人體的心跳、呼吸、睡眠、步態等資訊,而又具備紡織品柔軟舒適可水洗的特性,如果資料可靠,將有非常龐大的應用價值,能夠大大提升生活質素。
王廣峰於2008年取得博士學位,毫不猶豫地繼續就智慧紡織品進行深入研究,並且決定成立公司去研究柔性傳感器的應用技術,目標是將這項源於理大實驗室的技術轉移到市場。
王博士堅信:「以科技創業,儘管對自己開發的創新科研充滿信心,但創業之路難免遇上障礙與挑戰」。他首先要面對的是資金問題,進行科研和技術轉移,他估算需要不少於兩百萬元資本。最後他決心賣掉房子,並在大學教授的財政支持下籌集到這筆啟動資金。成功說服同事王楊勇博士當合夥人後,於在2010年底成立了安潤普有限公司(安潤普)。
二人在公司成立初期,又碰上了另一個要解決的難題—因為他們欠缺生產、營運及銷售等方面的知識,公司的發展受到一定的影響。於是他們花了不少時間去尋求支援。很慶幸他在理大不但有機會進修和參與科研工作,母校在鼓勵科技轉移及創業方面亦給與他有莫大的幫助。在理大、香港政府以及一些公營機構的支持下,他們得以將問題逐一解決;王博士說:「如果我們的公司不是在香港設立,而是在內地的話,可能最多熬不過三年。」
成立以來,安潤普先後獲得理大微型基金計劃和創新科技基金的資助,並在科技園公司的協助下參加多個國際展覽和比賽,獲得多個獎項,因而吸引了很多投資者的注意和興趣,迎來開發不同智能產品的機會。隨著公司的規模逐漸擴充,他們先後研發出SoftceptorTM柔性織物應變傳感技術和柔性壓力傳感技術,並取得近六十項專利,是全球第一家可量產「全織物柔性傳感技術」的公司。相關技術能有效監測人體數據,準確度更合乎醫療級別的要求,有助研究團隊為客戶設計適用於醫療、家居及運動等不同範疇的智能方案,造福廣大社群。
王博士今日成就驕人,回首過去,是許多的汗水和淚水,在物色天使投資的路上,曾有過百個投資者給他潑過冷水;創業初期,他的辦公室只是香港科學園內不到4平方米的劏房;他和拍檔白天外出見客,晚上再到實驗室做技術研究至凌晨時份。然而,他從沒有想過放棄,他認同母校的使命,也感激母校的提攜,讓他實現以創新科研改善人類生活的夢想,他也時刻緊記拍檔的鼓勵:Together, we stand。
![]() |
王廣峰博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