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無邪
返回 理動人心
東西問道、跨越東西
"因為覺得自己不足,所以想學多一點⋯⋯仿如半杯水,沒有注滿,才能盛載更多。"
蜚聲國際的現代水墨畫大師王無邪先生與理大結緣自1974年,他加入香港理工學院(理大前身),在當時剛成立十年的設計學系擔任首席講師,直至1984年移居美國,成為全職藝術家。在理工的十載,他先後教授平面設計、並參與管理基礎課程和發展晚間課程,公餘仍繼續繪畫及寫作,並結集其教學心得著書出版。2015年出任理大駐校藝術家,帶領師生走入他的水墨畫世界。
王無邪在內地出生,幼年遷居香港。他早年活躍於香港文壇,後專志繪畫,先後隨名家梁伯譽和呂壽琨習畫。1958年創立現代文學美術協會。1961年負笈美國,取得馬利蘭藝術學院藝術學士及碩士學位後回港,先後任職香港中文大學及香港博物美術館,期間獲獎學金再度赴美留學,直至1974年加入理工設計學系。
王無邪今天成為國際畫壇的殿堂級人物,竟是源於眾多的不足—中學會考美術科不合格;自嘲雙語教育下中英文皆「半桶水」;年輕時想從文當詩人卻自問「無魯迅的學識」;長期處在香港、中國、西方夾縫中,在身份尋覓上盪來盪去⋯⋯但他視自己的不足為優點,「以短作長」。
「因為覺得自己不足,所以想學多一點。」他形容自己為半杯水,沒有注滿,才能盛載更多。「能有自知之明,便知自己的杯不滿,便有很多空間去裝新的東西。甚麼東西只要我努力,便能學得到,便有位置去裝。」
「自覺國學不夠,我便去『刨』四書五經;英文不好,便去外國鍛煉,多讀外文書籍雜誌。學古典油畫、學古典山水,東西問道,兩邊的東西,我也有位置去裝。」他在求學方面相當有毅力,是當下年青人的典範。他對歐美的前衞藝術產生興趣,但當時香港的西方繪畫還是處於寫實的階段,於是他毅然到美國學習西洋畫,因此他的作品可以揉合中西畫道精神,既有西方現代主義美學,又有傳統的國畫觀念與技巧,獨樹一幟。
理大近年積極推動跨領域的學習與研究,以開拓學生的視野及應對複雜的問題。早於幾十年前,王無邪已經身體力行,他不但善用西方美學觀念及畫法革新傳統水墨,更將設計理論及幾何圖形融入山水畫的構圖中,他的作品是傳統與現代的交匯,東方與西方的結合,也是感性與理性的對話。
王無邪是將西方藝術思潮引入香港藝壇的重要藝術家,他發展的設計理論與教學、改革的課程,以及十年來培育的無數設計人才,為設計學院的發展打下穩健根基;今天,理大設計躍居全球最優秀設計學府之列,香港設計界在各領域享譽國際,王無邪功不可沒。
他超卓的藝術造詣、推動水墨畫的成就,以及在藝術與設計教育的貢獻,為他贏得無數中外獎項與讚譽,單舉本地近年犖犖大者,便有香港藝術發展局先後於1998年及2016年頒授的藝術成就獎及最高榮譽的終身成就獎、2007年香港政府頒授的銅紫荊星章、2015年亞洲協會選為年度藝術家等等。
常自比遊子的王無邪,數十年來不時為學習、交流、推動藝術而游走中外。王無邪其實一直心繫中國和香港,也選擇在1996年,香港回歸祖國的前夕回歸香港,返回祖國的懷抱。他的作品都以中國儒家思想為本,以「天、地、人」為核心,強調「天人合一」。他也希望在畫中表達對香港的認同和熱愛,因此回歸以來,他的水墨畫作有很多以香港城市為主題的作品。2017年1月獲理大頒授「 大學院士」榮銜,台上他說: 「我感覺回到家了。」對王無邪而言,理大是家、香港是家、中國也是家。
王無邪在內地出生,幼年遷居香港。他早年活躍於香港文壇,後專志繪畫,先後隨名家梁伯譽和呂壽琨習畫。1958年創立現代文學美術協會。1961年負笈美國,取得馬利蘭藝術學院藝術學士及碩士學位後回港,先後任職香港中文大學及香港博物美術館,期間獲獎學金再度赴美留學,直至1974年加入理工設計學系。
王無邪今天成為國際畫壇的殿堂級人物,竟是源於眾多的不足—中學會考美術科不合格;自嘲雙語教育下中英文皆「半桶水」;年輕時想從文當詩人卻自問「無魯迅的學識」;長期處在香港、中國、西方夾縫中,在身份尋覓上盪來盪去⋯⋯但他視自己的不足為優點,「以短作長」。
「因為覺得自己不足,所以想學多一點。」他形容自己為半杯水,沒有注滿,才能盛載更多。「能有自知之明,便知自己的杯不滿,便有很多空間去裝新的東西。甚麼東西只要我努力,便能學得到,便有位置去裝。」
「自覺國學不夠,我便去『刨』四書五經;英文不好,便去外國鍛煉,多讀外文書籍雜誌。學古典油畫、學古典山水,東西問道,兩邊的東西,我也有位置去裝。」他在求學方面相當有毅力,是當下年青人的典範。他對歐美的前衞藝術產生興趣,但當時香港的西方繪畫還是處於寫實的階段,於是他毅然到美國學習西洋畫,因此他的作品可以揉合中西畫道精神,既有西方現代主義美學,又有傳統的國畫觀念與技巧,獨樹一幟。
理大近年積極推動跨領域的學習與研究,以開拓學生的視野及應對複雜的問題。早於幾十年前,王無邪已經身體力行,他不但善用西方美學觀念及畫法革新傳統水墨,更將設計理論及幾何圖形融入山水畫的構圖中,他的作品是傳統與現代的交匯,東方與西方的結合,也是感性與理性的對話。
王無邪是將西方藝術思潮引入香港藝壇的重要藝術家,他發展的設計理論與教學、改革的課程,以及十年來培育的無數設計人才,為設計學院的發展打下穩健根基;今天,理大設計躍居全球最優秀設計學府之列,香港設計界在各領域享譽國際,王無邪功不可沒。
他超卓的藝術造詣、推動水墨畫的成就,以及在藝術與設計教育的貢獻,為他贏得無數中外獎項與讚譽,單舉本地近年犖犖大者,便有香港藝術發展局先後於1998年及2016年頒授的藝術成就獎及最高榮譽的終身成就獎、2007年香港政府頒授的銅紫荊星章、2015年亞洲協會選為年度藝術家等等。
常自比遊子的王無邪,數十年來不時為學習、交流、推動藝術而游走中外。王無邪其實一直心繫中國和香港,也選擇在1996年,香港回歸祖國的前夕回歸香港,返回祖國的懷抱。他的作品都以中國儒家思想為本,以「天、地、人」為核心,強調「天人合一」。他也希望在畫中表達對香港的認同和熱愛,因此回歸以來,他的水墨畫作有很多以香港城市為主題的作品。2017年1月獲理大頒授「 大學院士」榮銜,台上他說: 「我感覺回到家了。」對王無邪而言,理大是家、香港是家、中國也是家。
![]() |
王無邪先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