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達倫博士
返回 理動人心
福慧雙修 成就圓滿
"有容乃大,無欲則剛。"
香港理工大學前校董會副主席伍達倫博士與理大有半世紀的情緣,他1959年中學會考後,便在理大前身的香港工業專門學院進修生產工程學文憑課程,1962年畢業。其後於1969年在理大取得管理學文憑,1997年獲選傑出理大校友,2002年獲頒大學院士,2003至2007年,伍博士出任理大校友會聯會會長,2004年加入理大校董會,2007 年出任校董會副主席。半世紀以來,伍博士分別以學生、校友及校董的身份,見證理大的成長、推動理大的發展、帶領理大層樓更上。
伍博士一生好學不倦,為理大推動的「終身學習」作了完美示範。他知道唯勤是岸,為了增加自己的競爭能力,先後考取了工程學、管理學、法律的多個學士、碩士、博士學位;為了擴濶視野,他又修讀文學、理學、政治學的課程;在臨近退休之年,為了探討人生,修讀了佛學研究碩士課程;因為他從事的義務工作多與教育有關,於是又修讀一個教育碩士課程。他任何時候都身兼多職,但因為懂得分配時間,所以絕少缺課,也用心做好每一份功課,因此每項課程的成績都很亮麗,實在是學生的典範。
伍博士一生人只做過一份工,由暑期實習生開始,晉升至跨國公司的掌舵人,一做便四十年,可見他的忠誠。千里馬幸遇百樂,搭上了事業的高速列車,扶搖直上。聘請他的百樂是鍾士元爵士,鍾爵士亦成為他一生最敬重、對他影響最深的人。
跟鍾爵士一樣,伍博士事業成功之餘,熱心服務社會,他先後出任多項公職,包括職業安全健康局主席、香港品質保證局主席、職業訓練局副主席、人力發展委員會委員等,辭世前為僱員再培訓局主席及香港理工大學校董會副主席。他一生在職業訓練、工業及科技發展,人力培訓及青少年事務多個範疇出謀獻策,不遺餘力,對香港貢獻良多。他不但參與實質工作,也慷慨行善,尤其是對弱勢社群和需要經濟援助的同學,不時作出捐獻,如果大家知道伍博士的日常生活其實是相當節約簡單,就會對他更加敬佩。
伍博士令人懷念不單是他個人顯赫的成就和對社會無私的貢獻,有緣和他相識的都會惋惜這位智者的離去,很多在紀念冊上留言的都稱他為「良師益友」,因為大家都從他身上學會了許多人生智慧。他即使地位崇高,卻很懂得體恤別人的處境,曾和他共事的人都會覺得和他一起工作是很愉快的經驗,因為他毫無架子、樂於聆聽、有問必答、有求必應。他本身聰敏過人,加上博學多聞,因此對任何棘手的問題,他都能提出解決的方法,化繁為簡,是他的強項。更令人感動的是他是典型的實幹派,很多事情往往在背後奔走,勞心勞力,事成之後,又絕不居功。
伍博士雖不是佛教徒,但尊崇佛理,且有菩薩心腸,經常普渡眾生,他提醒大家對人對事都不要太執着,要抱有平常心,謙卑寬容,他常說的「惜福、隨緣、放下」,相信已洗滌了很多人的心靈,也扶起了不少在人生旅途中跌過傷過的學生、朋友和同事。
伍博士是良師益友,也是傑出的領袖,認識他的,無論情誼深淺,對他都讚口不絕,他的辭世,是香港重大的損失。「有容乃大,無欲則剛」是伍博士的人生哲學,他2013年辭世後的紀念冊封面也是這八個擲地有聲的大字,因為大家都知道對伍博士最大的安慰是他的寬容量度、他的服務精神得以傳承。
伍博士一生好學不倦,為理大推動的「終身學習」作了完美示範。他知道唯勤是岸,為了增加自己的競爭能力,先後考取了工程學、管理學、法律的多個學士、碩士、博士學位;為了擴濶視野,他又修讀文學、理學、政治學的課程;在臨近退休之年,為了探討人生,修讀了佛學研究碩士課程;因為他從事的義務工作多與教育有關,於是又修讀一個教育碩士課程。他任何時候都身兼多職,但因為懂得分配時間,所以絕少缺課,也用心做好每一份功課,因此每項課程的成績都很亮麗,實在是學生的典範。
伍博士一生人只做過一份工,由暑期實習生開始,晉升至跨國公司的掌舵人,一做便四十年,可見他的忠誠。千里馬幸遇百樂,搭上了事業的高速列車,扶搖直上。聘請他的百樂是鍾士元爵士,鍾爵士亦成為他一生最敬重、對他影響最深的人。
跟鍾爵士一樣,伍博士事業成功之餘,熱心服務社會,他先後出任多項公職,包括職業安全健康局主席、香港品質保證局主席、職業訓練局副主席、人力發展委員會委員等,辭世前為僱員再培訓局主席及香港理工大學校董會副主席。他一生在職業訓練、工業及科技發展,人力培訓及青少年事務多個範疇出謀獻策,不遺餘力,對香港貢獻良多。他不但參與實質工作,也慷慨行善,尤其是對弱勢社群和需要經濟援助的同學,不時作出捐獻,如果大家知道伍博士的日常生活其實是相當節約簡單,就會對他更加敬佩。
伍博士令人懷念不單是他個人顯赫的成就和對社會無私的貢獻,有緣和他相識的都會惋惜這位智者的離去,很多在紀念冊上留言的都稱他為「良師益友」,因為大家都從他身上學會了許多人生智慧。他即使地位崇高,卻很懂得體恤別人的處境,曾和他共事的人都會覺得和他一起工作是很愉快的經驗,因為他毫無架子、樂於聆聽、有問必答、有求必應。他本身聰敏過人,加上博學多聞,因此對任何棘手的問題,他都能提出解決的方法,化繁為簡,是他的強項。更令人感動的是他是典型的實幹派,很多事情往往在背後奔走,勞心勞力,事成之後,又絕不居功。
伍博士雖不是佛教徒,但尊崇佛理,且有菩薩心腸,經常普渡眾生,他提醒大家對人對事都不要太執着,要抱有平常心,謙卑寬容,他常說的「惜福、隨緣、放下」,相信已洗滌了很多人的心靈,也扶起了不少在人生旅途中跌過傷過的學生、朋友和同事。
伍博士是良師益友,也是傑出的領袖,認識他的,無論情誼深淺,對他都讚口不絕,他的辭世,是香港重大的損失。「有容乃大,無欲則剛」是伍博士的人生哲學,他2013年辭世後的紀念冊封面也是這八個擲地有聲的大字,因為大家都知道對伍博士最大的安慰是他的寬容量度、他的服務精神得以傳承。
![]() |
伍達倫博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