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志輝博士
返回 理動人心
投身教育 為的是以生命影響生命
"與其袖手旁觀,不如親身參與,必定有不一樣的感受。"
陳志輝博士出身貧窮家庭,父親是初級公務員,由於小學也未畢業,所以無法在功課上輔導他。感恩的是他父親上司竟然無條件地免費為他補習,這無私的付出與關懷,不但在他的學習上起著很重要的作用,更令陳博士明白教育的重要。他亦因此對教育有了份使命感,決定投身教育界,作育英才,希望以生命影響生命,培育正向、積極具專業知識的年青新一代。
陳博士在理大服務超過二十載,主要任教資訊科技相關學科。他認為除了要掌握知識,同學亦需要明白修讀的專業與人的實際關係,在生活中如何應用,以及可以對社會帶來甚麼影響。為了加深學生在應用層面的理解,陳博士早於1995年已跳出「電腦房」,策劃社區外展獎勵計畫,帶領學生到內地、柬埔寨及盧旺達等地,進行義教、安裝電腦系統等,以專業知識為有需要的群體服務。
縱使這計劃只是課餘活動,需要的準備功夫一點也不少,由擬定計劃目標、服務對象、內容、指導學生、出發前等等的大大小小瑣碎事情,陳博士也勞心勞力安排,由於去的地方多是落後、環境衛生差強人意的地方,他更加要加倍做好準備工作,以確保學生安全。透過這外展計畫,陳博士希望學生可以學以致用、發揮所長,懂得善用知識,關心社會,並且有強烈的社會責任感。
2012年,大學課程改為四年制,理大將「服務學習」納入本科課程,希望把社會服務融入本科專業學習。陳博士形容「好開心,以往學生花百多小時籌備的社區外展獎勵計畫,好值得給與學分。」校方更委任陳博士為服務學習事務處處長,希望透過他的經驗,以體驗式學習的教學方法,讓全校本科生也能夠在畢業前,擁有以專業知識服務社會的寶貴經驗。自執教「服務學習」科目以來,陳博士已帶領二十多隊學生遠赴海外服務。而過去三年,他們連同其他服務計劃的團隊先後在盧旺達、柬埔寨及緬甸的農村建立小型太陽能充電站,惠及二千多名村民。
然而,校方對學分科目有一定要求,它必須具備相當的學術元素。事實上,要安排足夠的「既有學術元素、又切合社會需要、又能引起同學興趣」的科目供每年超逾四千名同學選修絕非易事。原本早已準備2016年退休的陳博士,當仁不讓,毅然接受這挑戰,因為他曾親身見證學生是如何在「服務學習」中成長,所以也希望每位理大學生能夠同樣擁有可以改變生命這種體驗。
陳博士的努力感動了很多老師與他同行,「服務學習」課程由最初的不到十科,發展到現在超過六十個涵蓋不同類型的項目。很多同學因為修讀「服務學習」科目而對生命有不同的領會,更懂得包容、合作、惜福、更樂於貢獻自己。
這創新的教學理念,令陳博士與同樣來自電子計算學系的倪恩恩博士,於2016年奪得教資會「一般組別教學人員/隊伍」的傑出教學獎,以表揚他們優秀教學表現和成就。
![]() |
陳志輝博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