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佩菁博士
返回 理動人心
積極創新 與學生同步成長
"老師是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同行者,並與他們同步成長。"
魏佩菁博士是理大畢業生,2012年起在母校任教。短短五年間,先後獲得理大康復治療學系頒發傑出教學奬﹑理大醫療及社會科學院傑出教學表現奬,以及2016年度教資會「新晉教學人員」組別的傑出教學獎。她用心、實幹、對教學充滿理想和熱誠,是教學人員的典範,也是理大的驕傲。
魏博士初執教鞭的時候,也曾以為教學是很簡單的事,實際上課後,才知道要當一個好老師一點也不簡單,她於是積極裝備自己,除了參加校內教學發展中心舉辦的大學教學導引(Introduction to University Teaching ) 課程,認真了解甚麼是『教育』,更參加由一些有共同理念的教職員組成的Community of Practice,希望能互相學習, 為改善「教與學」而努力。
在摸索的過程中,魏博士愈發覺得任重道遠,她領略到「教育」並非單方面的知識傳授,而是應該跟學生互動,並且在互動中一起成長。她明白自己作為康復治療科學系的老師,必須在短短的授課時間裡,讓學生掌握書本知識、磨練臨床技術,並同時啟發他們培養批判思維的能力。
魏博士除了向同儕學習,也細心留意學生的需要,她知道每個學生的學習進度不一樣,在臨床實習時時遇上的困難亦不儘相同。她於是用心為學生設計多種創新的教學方法,如混合式學習、翻轉教室模式,以及運用電腦醫學模擬訓練等等,從而縮減課堂學習及臨床實習之間的差異。她將醫學模擬訓練與網上學習結合, 讓學生在課堂上有更多時間進行訓練,透過系統即時向學生回饋指導;該系統亦可將過程錄影,讓師生於模擬治療後進行檢討。此外,魏博士亦有邀請在職物理治療師與學生於模擬訓練後進行檢討,讓學生了解如何在實習時有效地作臨床推理和與醫護人員及患者溝通。
學生十分欣賞魏博士對他們的關顧,康復治療科學系講座教授兼系主任吳賢發教授亦對魏博士的創新教學方法高度評價,認為這學習模式能使理大物理治療的教學水平與海外知名大學看齊。
面對一個接著一個的奬項,這位年青教師仍然保持一貫的謙遜,依舊努力地優化教學水平,精益求精。
她感恩地說:「一個人的力量是有限的,能作的事情也不多。我很感激在這五年的教學生涯裏,得到部門及大學的撥款資助,讓我能夠應用一些創新的教學方法。我也很感激同事的信任和支持,與我一起推動和探討這些新的教學項目和教學法,當然,學生的支持亦是成功的關鍵。」
魏博士不但在教學方面成就卓越,亦積極從事研究,集中於評估和促進年長人士及慢性疾病患者如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的心血管系統功能、肺功能以及日常生活活動的水平,曾於多份國際期刊中發表文章。
此外,她亦熱衷於肺康復的科研工作以及其在中國的發展,即使多繁忙,亦參與翻譯工作,將澳洲胸肺基金會為醫護人員及患者提供有關肺康復知識的網站——「肺康復工具包」以及為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而編寫的「與慢性阻塞性肺病同行 —— 患者指南」一書作翻譯,藉以推廣肺康復及其在中國的患者教育。
魏博士深深體會到同行的重要,她說她是在朋友﹑同事和學生的支持下一步一步走過來,她以「與學生同步成長」為自己的座右銘,將學生的學習需要及成果放於教學的首位。「我希望自己能在學生們的學習過程中,擔任同行者的角色,瞭解他們所需、陪伴他們、與他們同步成長。」
![]() |
魏佩菁博士 康復治療科學系校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