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志辉博士
返回 理动人心
投身教育 为的是以生命影响生命
"与其袖手旁观,不如亲身参与,必定有不一样的感受。"
陈志辉博士出身贫穷家庭,父亲是初级公务员,由于小学也未毕业,所以无法在功课上辅导他。感恩的是他父亲上司竟然无条件地免费为他补习,这无私的付出与关怀,不但在他的学习上起着很重要的作用,更令陈博士明白教育的重要。他亦因此对教育有了份使命感,决定投身教育界,作育英才,希望以生命影响生命,培育正向、积极具专业知识的年青新一代。
陈博士在理大服务超过二十载,主要任教资讯科技相关学科。他认为除了要掌握知识,同学亦需要明白修读的专业与人的实际关系,在生活中如何应用,以及可以对社会带来甚么影响。为了加深学生在应用层面的理解,陈博士早于1995年已跳出「电脑房」,策划社区外展奖励计画,带领学生到内地、柬埔寨及卢旺达等地,进行义教、安装电脑系统等,以专业知识为有需要的群体服务。
纵使这计划只是课馀活动,需要的准备功夫一点也不少,由拟定计划目标、服务对象、内容、指导学生、出发前等等的大大小小琐碎事情,陈博士也劳心劳力安排,由于去的地方多是落后、环境卫生差犟人意的地方,他更加要加倍做好准备工作,以确保学生安全。透过这外展计画,陈博士希望学生可以学以致用、发挥所长,懂得善用知识,关心社会,并且有犟烈的社会责任感。
2012年,大学课程改为四年制,理大将「服务学习」纳入本科课程,希望把社会服务融入本科专业学习。陈博士形容「好开心,以往学生花百多小时筹备的社区外展奖励计画,好值得给与学分。」校方更委任陈博士为服务学习事务处处长,希望透过他的经验,以体验式学习的教学方法,让全校本科生也能够在毕业前,拥有以专业知识服务社会的宝贵经验。自执教「服务学习」科目以来,陈博士已带领二十多队学生远赴海外服务。而过去三年,他们连同其他服务计划的团队先后在卢旺达、柬埔寨及缅甸的农村建立小型太阳能充电站,惠及二千多名村民。
然而,校方对学分科目有一定要求,它必须具备相当的学术元素。事实上,要安排足够的「既有学术元素、又切合社会需要、又能引起同学兴趣」的科目供每年超逾四千名同学选修绝非易事。原本早已准备2016年退休的陈博士,当仁不让,毅然接受这挑战,因为他曾亲身见证学生是如何在「服务学习」中成长,所以也希望每位理大学生能够同样拥有可以改变生命这种体验。
陈博士的努力感动了很多老师与他同行,「服务学习」课程由最初的不到十科,发展到现在超过六十个涵盖不同类型的项目。很多同学因为修读「服务学习」科目而对生命有不同的领会,更懂得包容、合作、惜福、更乐于贡献自己。
这创新的教学理念,令陈博士与同样来自电子计算学系的倪恩恩博士,于2016年夺得教资会「一般组別教学人员/队伍」的杰出教学奖,以表扬他们优秀教学表现和成就。
![]() |
陈志辉博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