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佩菁博士
返回 理动人心
积极创新 与学生同步成长
"老师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同行者,并与他们同步成长。"
魏佩菁博士是理大毕业生,2012年起在母校任教。短短五年间,先后获得理大康復治疗学系颁发杰出教学奬﹑理大医疗及社会科学院杰出教学表现奬,以及2016年度教资会「新晋教学人员」组別的杰出教学奖。她用心、实幹、对教学充满理想和热诚,是教学人员的典范,也是理大的骄傲。
魏博士初执教鞭的时候,也曾以为教学是很简单的事,实际上课后,才知道要当一个好老师一点也不简单,她于是积极装备自己,除了参加校内教学发展中心举办的大学教学导引(Introduction to University Teaching ) 课程,认真了解甚么是『教育』,更参加由一些有共同理念的教职员组成的Community of Practice,希望能互相学习, 为改善「教与学」而努力。
在摸索的过程中,魏博士愈发觉得任重道远,她领略到「教育」并非单方面的知识传授,而是应该跟学生互动,并且在互动中一起成长。她明白自己作为康復治疗科学系的老师,必须在短短的授课时间里,让学生掌握书本知识、磨练临床技术,并同时启发他们培养批判思维的能力。
魏博士除了向同侪学习,也细心留意学生的需要,她知道每个学生的学习进度不一样,在临床实习时时遇上的困难亦不尽相同。她于是用心为学生设计多种创新的教学方法,如混合式学习、翻转教室模式,以及运用电脑医学模拟训练等等,从而缩减课堂学习及临床实习之间的差异。她将医学模拟训练与网上学习结合, 让学生在课堂上有更多时间进行训练,透过系统即时向学生回馈指导;该系统亦可将过程录影,让师生于模拟治疗后进行检讨。此外,魏博士亦有邀请在职物理治疗师与学生于模拟训练后进行检讨,让学生了解如何在实习时有效地作临床推理和与医护人员及患者沟通。
学生十分欣赏魏博士对他们的关顾,康復治疗科学系讲座教授兼系主任吴贤发教授亦对魏博士的创新教学方法高度评价,认为这学习模式能使理大物理治疗的教学水平与海外知名大学看齐。
面对一个接着一个的奬项,这位年青教师仍然保持一贯的谦逊,依旧努力地优化教学水平,精益求精。
她感恩地说:「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能作的事情也不多。我很感激在这五年的教学生涯裏,得到部门及大学的拨款资助,让我能够应用一些创新的教学方法。我也很感激同事的信任和支持,与我一起推动和探讨这些新的教学项目和教学法,当然,学生的支持亦是成功的关键。」
魏博士不但在教学方面成就卓越,亦积极从事研究,集中于评估和促进年长人士及慢性疾病患者如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的心血管系统功能、肺功能以及日常生活活动的水平,曾于多份国际期刊中发表文章。
此外,她亦热衷于肺康復的科研工作以及其在中国的发展,即使多繁忙,亦参与翻译工作,将澳洲胸肺基金会为医护人员及患者提供有关肺康復知识的网站——「肺康復工具包」以及为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而编写的「与慢性阻塞性肺病同行 —— 患者指南」一书作翻译,藉以推广肺康復及其在中国的患者教育。
魏博士深深体会到同行的重要,她说她是在朋友﹑同事和学生的支持下一步一步走过来,她以「与学生同步成长」为自己的座右铭,将学生的学习需要及成果放于教学的首位。「我希望自己能在学生们的学习过程中,担任同行者的角色,瞭解他们所需、陪伴他们、与他们同步成长。」
![]() |
魏佩菁博士 康復治疗科学系校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