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Start main content
HappyLunarNewYear

恭賀新禧 Happy Lunar New Year 2023

1

中国文化与宗教 Distinguished Lecture

1

中国历史文化研究中心 Specialist Lecture

What's News

中國古典詩歌的重要特色之一是抒情,而抒情中又特別注重感發,往往“思接千載”,“視通萬里”,不僅體現出作者旺盛的創造力,而且為讀者提供了開闊的想像空間。是次講座結合具體創作,從遺貌取神和神思超越等方面,從作者和讀者的角度,談談對中國古典詩歌的相關思考。

2 Mar 2023

0302_Banner_A_Final

草長鶯飛二月天,拂堤楊柳醉春煙。 兒童散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   相傳,中國的風箏發明於春秋戰國時期。最早出現的風箏是用竹子和木條製成的,隨造紙術發明並普及後,才逐漸開始用紙質代替,加上其外形似鳥,故此被稱為“紙鳶”。後來,古人對風箏進行改造,按上竹哨或弓弦,然後“使風入,作聲如箏”,造型和紋飾也開始變得多樣化。   本次工作坊將由導師帶領大家製作有北京特色的沙燕風箏,沙燕風箏一直以獨特的燕子造型而聞名,其頭部是燕子頭部的平面變形,雙眉上挑,兩眼炯炯有神,還有一對尖利的剪刀尾巴,整體造型就是一隻展翅而飛的燕子。   還在等什麼?快快報名參加工作坊,親手製作一隻屬於你的“小燕子”,尋一處沙灘,覓一片草坪,就等東風放紙鳶吧!

25 Feb 2023

0225_Banner_B_Final

編修地方志為中華民族悠久而獨特的文化傳統,至今已有2000多年歷史。中國方志有始於《山海經》、《尚書‧禹貢》和《周禮》這三種說法。「國有史,地有志」,「方志」和「歷史」在中國史學傳統上,有同源異流的密切關係。是次講座根據歷來中國地方志的原始資料和方志學著述,討論「志」與「史」的異同,並疏理中國舊方志和中國新方志在「存史」及「資政」方面的經驗,並就地方志對歷史研究的當代意義提出建議。

24 Feb 2023

Banner_A_Final

This talk begins with an overview of the interconnection between literature and philosophy in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 Then, it probes into the three existentialist allegories in Fortress Besieged (1947), a philosophical novel written by Qian Zhongshu, a polyglot scholar of East-East comparative literature and philosophy. The novel’s overarching allegory, i.e., a fortress besieged, will be compared in juxtaposition with several philosophical al

9 Feb 2023

Banner_B_final

晚清時期英雄傳記風行一時,引發英雄崇拜的熱潮。但是此時所謂「傳記」,其實是融合諸多資源形構而成的新文類。《意大利建國三傑傳》作為晚清英雄傳記的代表作,充分展示了這一特徵。梁啟超借鑑明治政治小說的多種書寫模式,又援引本土小說的要素,將意大利建國史轉化為中國未來命運的預言,將意大利建國三傑刻畫為智、仁、勇的化身,將兒女情長俠義精神引入傳記書寫。正是由於梁啟超自出機杼的創造與轉化,此類英雄傳記廣受讀者歡迎,成為晚清文學文化史上的典範作品。

23 Mar 2023

0323_Banner_B_Final

Confucius Institute Day

孔子學院 - 中国古代女性的日常生活

“國風雅集香港漢服文化協會” 服飾展示與舞蹈表演

中国古代女性的日常生活 - 服飾展示與舞蹈表演

Your browser is not the latest version. If you continue to browse our website, Some pages may not function properly.

You are recommended to upgrade to a newer version or switch to a different browser. A list of the web browsers that we support can be found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