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Start main content

學術期刊

a113_2050x500

 

《亞洲科技史評論》(曾用名《開物:科技與文化》)Review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tudies in Asia 係由香港理工大學中國歷史及文化學系主辦之學術期刊,旨在促進科技史及相關領域的前沿研究,探討科學技術與歷史、文化及社會之互動關係。本刊以中國與亞洲為核心關注,同時積極拓展至全球性議題與跨區域比較,促進不同學術傳統間的對話與知識創新。

 

本刊徵稿範疇包括:

  • 科學倫理與醫療人文
  • 環境史與科技考古
  • 物質文化與技術史
  • 藝術、媒體與科技的歷史交融
  • 數字人文、人工智能與歷史數據方法

 

本刊歡迎以下類型的研究投稿:

  • 學科交匯:傳統學科與科技史、知識史的交叉研究,發掘新興學術領域。
  • 國際對話:融入國際學術討論,特別是與英文學術界對話的研究。
  • 新銳之聲:鼓勵年輕學者及學界新人的投稿,推動以中文寫作的科技史研究。

 

 

本刊每年出版兩期,實行「隨到隨審」制度,通過雙盲評審之稿件將致薄酬。竭誠期待學界同仁踴躍賜稿。

 

稿約

一、稿件類別

  1. 研究論文(research article):原創性學術論文。需具明確問題意識、理論框架及實證基礎。
  2. 書評(book review):針對近期出版之中英文科技史專著(單本或主題書群)的批判性評介。
  3. 研究心得(research notes):對特定議題之文獻綜述、史料分析或研究構想。

 

二、投稿注意事項

  1. 來稿應符合研究誠信原則。來稿須為未公開發表之原創作品,本刊不接受一稿多投及其他違反學術倫理之投稿。來稿若侵害他人權利,概由作者自負一切責任。
  2. 來稿中所用圖片等第三方材料,請先確定獲得授權發表之許可。
  3. 來稿請以繁體中文寫成,篇幅以15,000字為限。研究論文需附英文標題、摘要、及不多於6個關鍵詞。
  4. 文稿引文注釋等凡例,詳參本刊撰稿格式要求(點擊下載)。
  5. 本刊來稿以雙盲同儕審查為基礎,通過後方予刊登。
  6. 編輯委員會保留對錄用稿件之修改與最終刊發決定權。
  7. 來稿一經本刊接受後,本刊擁有對稿件之獨家出版權和網絡傳播權。如有媒體轉載需求,必須獲得本刊同意並須註明已由本刊首發。
  8. 投稿請將全文(含作者姓名、機構、通訊郵箱)以Word格式發送至編輯部郵箱: kejishi@polyu.edu.hk
  9. 如有垂詢,請聯繫《亞洲科技史評論》編輯部:kejishi@polyu.edu.hk

 

cover2023issue1Eversion

本半年刊旨在用通俗曉暢之學術語言介紹科學技術的最新發展以及科技發展對社會與文化之深刻影響,內容涵括科學倫理、醫療人文、數字人文、環境史、歷史地理,以及考古等交叉學科與新興前沿領域。

  

開物:科技與文化
香港理工大學中國文化學系及中國歷史與文化研究中心
編書號:978-962-367-873-5
平裝本:146頁
下載書本

coverKaiwu Volume II

本半年刊旨在用通俗曉暢之學術語言介紹科學技術的最新發展以及科技發展對社會與文化之深刻影響,內容涵括科學倫理、醫療人文、數字人文、環境史、歷史地理,以及考古等交叉學科與新興前沿領域。

  

開物:科技與文化
香港理工大學中國文化學系及中國歷史與文化研究中心
編書號:978-962-367-881-0
平裝本:206頁
下載書本

 

您的瀏覽器不是最新版本。如果繼續瀏覽本網站,部分頁面未必能夠正常運作。

建議您更新至最新版本或選用其他瀏覽器。您可以按此連結查看其他相容的瀏覽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