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Start main content
20242UQ

理大项目开发人工智慧及定位系统促进城市交通安全 获智慧交通基金资助

对于高楼林立的城市如香港而言,安全的交通环境至关重要。香港理工大学(理大)致力于研发先进的可应用科技,以促进城市交通安全,最新一批智慧交通基金资助了其中一个创新项目。 由理大航空及民航工程学系助理教授文伟松博士带领的项目,名为「开发一套结合人工智能及位置服务的辅助导航及防撞系统」,获资助约670万港元,为期24个月。 该项目旨在研发一套适用于城市环境的低成本高精度协同定位方案。该方案将包括开发一套算法以解决因为楼宇遮挡及反射而引起的卫星定位偏移问题,同时将研发防撞预警应用程序,用于发出早期警示并进行紧急干预,从而减少视觉盲区内的碰撞风险。 理大至今共有18个项目获智慧交通基金支持,涵盖各种可应用到交通的创新技术和研究。 浏览更多获批项目详情。

2024年2月5日

奖项及成就

gw-72

媒体专访:理大研究推动厨馀减废 助实现碳中和

香港积极推广绿色科技以减少碳排放。利用厌氧消化技术将厨馀转化为沼气用於发电,是其中一项具潜力的措施,惟衍生的沼渣量及回收问题尚待突破。香港理工大学土木及环境工程学系副教授吕绍元博士带领的研究项目,开发氨预处理系统,能减少餐厨固废残馀沼渣的气味污染外,同时提高堆肥质量,并转化为品质良好的有机肥料。 吕博士最近接受《大公报》专访表示,他研究的系统可应用到本港有机资源回收中心(O-Parks)。具体而言,将建立一个创新的热游离氨预处理系统(CTFAP),破坏溶解絮凝物,细胞外聚合物和难降解有机物(例如木质素与其他芳香族抽出物等),从而减少固体沼渣量。这项研究已获低碳绿色科研基金资助。 此外,吕博士透露,理大另一研究团队正研究氨氮发电,未来双方或会合作,结合有关技术,探索氨氮的进一步利用。 《大公报》访问全文 更多∶ 理大领先可持续发展研究 三个项目获低碳绿色科研基金支持  

2024年2月2日

研究及创新

20240124 - Foreign Member of the European Academy of Sciences-02

理大化学学者膺任欧洲科学院院士

香港理工大学(理大)理学院院长、化学科技讲座教授、欧雪明能源教授黄维扬教授,荣获欧洲科学院(EurASc)颁授院士名衔。 黄教授热衷于设计和合成新型具有光功能和能源转换功能的金属有机聚合物和磷光材料,研究成果卓越并广受认可。此项荣誉是对获选科学家为前沿研究和先进技术发展作出的重大贡献予以肯定,尤其促进了欧洲的研究、技术应用及社会发展。 黄教授表示︰「我很荣幸成为欧洲科学院的外籍院士。我将继续致力以科学创新造福国家、欧洲社区以至全球。」 黄教授的研究聚焦金属有机化合物的光电能源转换机制,在金属有机光电聚合物和小分子材料研究领域取得杰出成就,他对先进材料的研究使其在太阳能电池的发电应用和有机发光器件(OLEDs )的节能应用中具有极高的价值。他对多功能金属有机聚合物和金属有机磷光材料的开发做出了卓越的贡献。这些研究旨在提升能源效益及节能,促进能源科学领域的发展,立志为建设可持续社会作出贡献。 欧洲科学院(EurASc)是一个非牟利、非政府的独立国际组织,由最顶尖的学者和工程师组成,他们从事领先的研究和开发先进技术,致力于通过研发先进科学技术促进社会和经济发展。在最新一轮的遴选中,只有十二位新成员当选,黄教授更是当中唯一一位在中国工作的获得者。 凭借在有机光伏材料研究的贡献,黄教授曾荣获多个具代表性的奖项,包括由国家教育部颁授2022 年度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其合作项目「高效有机光伏材料的烷硫基侧链工程」获冠以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2024年1月31日

奖项及成就

0e86d795ff33404e9b20c8cbde30347

广东省科学技术厅代表团访问理大

广东省科学技术厅王月琴厅长率领代表团于1月29日到访香港理工大学(理大),与理大校长滕锦光教授、副校长(研究及创新)赵汝恒教授、协理副校长(研究及创新)王钻开教授、建设及环境学院院长李向东教授、工程学院院长文效忠教授、高等研究院院长陈清焰教授等进行了深入的会晤和座谈。 滕锦光校长在会议上详细介绍了理大在应用研究以及创新企业方面的发展目标,并阐述了理大在工程和技术学科领域的卓越成就。他特别强调,理大始终以社会需求为导向,致力于打造符合产业应用的课程,培养具备国际视野和创新精神的人才。 王月琴厅长表示,广东与香港在科技创新方面的合作有着深厚的基础和广阔的前景。为了更好地满足国家战略及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创新及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广东省已建成多个科技创新合作平台。这些平台为粤港、粤澳的科研合作提供了有力支撑,聚焦共同关注的领域,开展深入的研究合作。理大重视应用,相信会在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发展的历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2024年1月31日

活动

p2

理大11项目获研资局协作研究金支持

香港理工大学(理大)11个项目获研究资助局(研资局)的2023/24年度协作研究项目补助金支持,包括九项研究获资协作研究项目补助金及两项研究获新进学者协作研究补助金。 理大副校长(研究及创新)赵汝恒教授表示:「理大十分高兴在研资局的资助计划中获得佳绩,这充分展示了理大的研究实力。理大将秉持科研优势开展更多具前瞻性的交叉学科研究,推动跨领域合作,并培育优秀的年轻科学家,为香港的创科发展注入动力。」 理大九个协作研究项目补助金项目合共获资助逾5,550万港元,总资助金额为本地院校中最高。项目涵盖多个具影响力的范畴,包括研发边缘人工智能、新一代人工听觉系统、纳米材料、癌症诊断、年长衍生代谢疾病的机制及治疗,以及促进建筑与环境安全的技术等。而两个新进学者协作研究补助金项目分别涵盖认知脑神经学、以及6G网络感知技术。 协作研究金旨在资助由多名学者合作的跨学科研究项目,希望鼓励研究单位进行更多具创意及高质素的跨学科/跨学院研究项目。当中,协作研究项目补助金旨在提升大学研究成果的学术水平、数量、科研领域及影响力;新进学者协作研究补助金旨在支持新进学者进行协作研究,增进经验。 有关理大获资项目详情,请参照附件。

2024年1月30日

奖项及成就

1

理大研发首个大湾区旅游需求预测平台

香港理工大学(理大)酒店及旅游业管理学院研究团队预测,至 2024 年底,大湾区的国际访客总量将恢复到新冠疫情前水平,即近 1.3 亿人次;至 2025 年,香港的入境访客总量将恢复至 2018 年水平,即 6,500 万人次。学院今日举行「大湾区自动化与自动调整旅游需求预测平台开发」(GBA-TDFP1)项目发佈会,推出首个大湾区旅游需求预测平台,并公佈相关研究成果。 是次项目由理大酒店及旅游业管理学院副院长及讲座教授兼陈泽富伉俪国际旅游教授宋海岩教授带领,团队采用跨学科方法,结合经济学、旅游管理及计算机科学等理论来开发 GBA-TDFP。平台的主要功能包括大数据视觉化、市场敏感度分析、短中长期预测、情感分析和互动情境预测,有助业界专业人士、决策者和学者预测大湾区在不同经济环境下的访客人数。 旅游业是大湾区的重要产业之一,并旨在 2035 年前将大湾区打造成为世界级旅游目的地。虽然大湾区经济已从疫情期间采取的旅游限制和公共卫生措施造成的冲击中恢复过来,但仍須克服许多挑战,包括劳动力短缺、供应链受限、不断变化的经济环境和消费者行为转变等。宋教授说:「这表明了如要维持旅游业的复苏势头,准确预测旅游的复苏需求,对于决策者和从业者制定可持续旅游策略,促进大湾区长远经济增长至关重要。」 为更准确预测,是次项目从统计部门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国际机构收集大湾区城市及其主要客源市场的当地生产总值、消费者物价指数和汇率等宏观经济数据。在短期旅游需求预测方面,则从谷歌、携程和百度等热门线上和社交媒体平台收集大数据。 分析结果显示: 根据短期预测结果,至 2024 年底,香港及澳门的访客量、大湾区内地城市的入境和本地访客量,以及大湾区内的客流量将大幅回升,访客数量将回复至新冠疫情前水平。 根据未来五年的长期旅游需求预测结果,至 2024 年底,大湾区的本地和入境访客量、大湾区内的客流量将恢复至新冠疫情前水平。至 2027 年,大湾区整体本地访客将超过 3.35 亿人次,入境访客达 1.95 亿人次,而大湾区内部的客流量达到 2 亿人次。 所有大湾区城市的访客评论均倾向正面,证明大湾区的旅游业复苏强劲,也表明大湾区旅游市场具备巨大增长潜力。与此同时,中性和负面评论指出大湾区城市在旅游服务品质和跨境管制等重要范畴仍有改进空间。 从访客评论获得的情感分数可见,访客就所有大湾区城市的每月平均满意度持续正面,但每日满意度却浮动,显示旅游体验的满意度时刻在变。不同旅游活动的满意度也存在明显差异。 由预测平台生成的大湾区访客量预测结果。   GBA-TDFP 旨在简化决策者和行业领导者对不同情境下旅游需求进行预测的过程。用家只需输入决定变数(例如生产总值和价格水平)的假设值,预测平台的计量经济学模型便会据此进行情境预测。此功能对于策略评估和决策制定极具参考价值。 随着科技进步,旅游目的地和访客的决策愈趋依赖资讯科技和通讯技术的辅助。通过将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和先进的预测模型相结合,预测平台将为业界专业人士和学者提供创新见解和指导,有效地将海量数据转化为可实践的资讯,帮助他们作出明智决策,实现价值最大化。 理大酒店及旅游业管理学院院长及讲座教授兼郭炳湘家族基金国际酒店服务业管理教授田桂成教授表示:「我们一直致力将前沿研究成果转化成商业实践,协助旅游业应对全球挑战,很高兴学院再次为旅游业作出贡献。」 关于理大酒店及旅游业管理学院 四十五年来,理大酒店及旅游业管理学院为酒店及旅游教育重新定位,成为世界顶尖的酒店与旅游教育学府。学院在 2023 上海软科世界一流学科排名的「旅游休閒管理」类别中连续七年位列全球第一,在 2022/2023 大学学术表现排名的「商业、管理、旅游业及服务学科」领域中连续六年位居榜首,在 2017 世界大学排名中心的「酒店、休閒、体育与旅游」类别中排名世界首位,并在 2023 QS 世界大学排名的「酒店管理」类别中连续七年于大学为本课程全球排名第二,是卓越教育的象征,印证了学院为酒店及旅游发展开创新纪元的座右铭。 通过推动教育与传授知识以服务业界及学术组织是学院的使命,亦是其前进的动力。学院拥有来自全球二十个国家和地区的九十位学者组成的强大国际团队,提供由学士学位至博士程度的优质课程。唯港荟是学院别树一幟的教学及研究酒店,亦是其实践酒店与旅游教育范式转变的重要部分。学院致力提高教育、学习及研究的水准,启发新一代充满热诚及锐意进取的专业人才,培育他们成为未来酒店及旅游业的领袖。 网址: https://www.polyu.edu.hk/shtm/   1 The Development of an Automated and Self-Adaptive Tourism Demand Forecasting Platform for the Greater Bay Area

2024年1月29日

研究及创新

WILL8728

理大参与亚洲大学科技创新论坛

由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协会(CAIEP)与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JST)联合举办的亚洲大学科技创新论坛于1月27-28 日香港举行,30多位来自中国(包括香港、澳门地区)、日本以及亚洲其他国家和地区顶尖大学的校长或副校长受邀出席,就加强亚洲大学之间的合作以应对全球环境挑战、搭建促进科技创新平台等议题进行交流。 理大副校长(研究及创新)赵汝恒教授亦受邀于论坛作主题演讲和参加圆桌会议,探讨合作培养年青人才的策略,为亚洲乃至全球的科技创新发展贡献前瞻见解与力量。 第二天的活动,这些亚洲大学代表莅临理大参观国家轨道交通电气化与自动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香港分中心)和三维打印技术中心实验室,参观者对这些中心应用研究的深远影响力留下深刻印象。

2024年1月27日

活动

11

理大研发高效能电催化二氧化碳还原系统 助减碳排放 促进迈向碳中和

全球暖化给人类社会和生态系统持续带来威脅,而主导气候变暖的温室气体中,佔最主要比重的正是二氧化碳。为应对气候变化的问题和迈向促进碳中和的目标,香港理工大学(理大)的研究团队成功研发一套耐久、高选擇性、高效的二氧化碳电还原系统,可以将二氧化碳转化成化学品原料乙烯,作其他工业用途,以为减低二氧化碳排放提供有效的解决方案。此研究成果已于国际科学期刊《Nature Energy》发表,并于第 48 届瑞士日内瓦「国际发明展」获得金奖。 乙烯(C2H4)是其中一种需求量最大的化学品,主要应用于制造聚乙烯等聚合物,这些聚合物可以制造日常使用的塑胶、化纤等。生产乙烯目前仍然主要依赖石化资源,制造过程碳排放高。 由纳米材料讲座教授兼应用物理学系系主任刘树平教授领导的研究团队,采用电催化二氧化碳还原的方法,利用绿色的电能,令二氧化碳转化为乙烯,为生产乙烯提供另一更环保、更稳定供应的方法。研究团队正在大力推动这项新兴技术,令其可以更接近大规模生产,以促进碳循环和碳中和。 刘教授采用了创新的方法,弃用鹼金属电解质,改用纯水作为不含金属的阳极电解液。研究团队设计的电催化二氧化碳还原 APMA 系统,其中A代表阴离子交换膜 (AEM),P 代表质子交换膜(PEM),MA 表示由此产生的薄膜元件。研究人员构建了一组含有无鹼金属 APMA 和铜电催化剂的电池堆,产生出的乙烯具有50%的高特异性。这套设计还可以在 10 安培的工业级电流下运行超过 1,000 小时,使用寿命较现有系统大幅延长,意味着该系统可以轻松扩展至工业规模。 其他测试显示该系统能抑制碳酸根离子和鹽沉淀的形成,而二氧化碳或电解质均未有流失。相对之下,旧有使用双极膜而不是 APMA 的电解池会因为鹼金属离子从阳极电解液中扩散而令电解质流失,所以这点便特别重要。氢气与乙烯竞争形成是另一种在早期使用酸性阴极环境系统上出现的问题,这种情况在采用 APMA 后已被大大降低。 特制电催化剂是该系统的另一主要特征。众所周知,整个化学工业中均以铜用来催化各种反应。不过,理大团队的特制催化剂却善用了铜的某些特点。数以百万计的纳米级铜球纹理表面丰富,具有原子台阶、堆疊断层和晶界。相对于完美的金属结构,这些「缺陷」为反应提供了高能活性表面。 刘教授指:「研究团队已计划进一步改进系统,以提高产物选擇性,并与工业界开展合作。APMA 电池设计能革新乙烯和其他有价值化学品的生产模式,迈向绿色生产,为减少碳排放和达至碳中和的目标作出贡献。」 这项创新研发为理大联同牛津大学、台湾国家同步辐射研究中心和江苏大学研究人员的合作成果。

2024年1月23日

研究及创新

IMG_4959

温州市人民政府到访理大

温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长王振勇先生率领代表团于1月23日至24日到访香港理工大学(理大),就加强香港与温州之间的科技创新合作进行交流。 由理大副校长(研究及创新)赵汝恒教授代表的大学管理层及科研人员与温州访问团,就香港理工大学温州技术创新研究院(研究院)建设和浙江(港澳)高新技术产业园区规划建设思路进行交流。 可持续城市发展研究院副院长余涛教授、土木与环境工程学系助理教授(研究)向宇博士带领访问团参观了工业中心实验室,并讲解了理大在海洋工程新材料结构技术方面的研究成果。随后,智能可穿戴系统研究院副院长郑子剑教授团队、时装及纺织学院助理教授黄琪瑶博士介绍了液态金属纤维毡及其在电子皮肤和植入式生物电子的应用以及织物锂电池。 翌日,访问团在眼科视光学院学院主任纪家树教授和超精密加工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张志辉教授的带领下,先后参观了眼视觉研究中心以及超精密加工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香港科学园分室),借此了解理大在尖端技术领域的科研成果及未来发展方向。超精密加工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香港科学园分室)主力自主研发超精密加工设备, 精密测量系统和精密制造技术,以及先进光学, 视光和电子产品核心光学组件的开发。 此前,理大与温州市人民政府于2023年11 月 9 日在温州市人民大会堂举行签约暨揭牌仪式,标志着研究院正式落地。研究院将透过技术创新、人才培养及研发服务,在温州打造汇聚科技企业和人才的创新科技中心。此次访问,将大力推进研究院的建设进度,深化温港科技创新合作。

2024年1月23日

活动

2024NUJ

理大学者荣获亚太经合组织INPUT2优胜奖 全港院校唯一获嘉许

香港理工大学(理大)学者为创造一个更舒适及宜居的城市环境,研发创新的室外冷却方案,在由中国科学技术部主办、亚太区经济合作组织(APEC)支持的城市可持续发展和科技创新竞赛( INPUT2)荣获「优胜奖」(Excellence Award)。理大为该大赛中唯一本港大学获嘉许。 由理大建筑环境及能源学讲座教授牛建磊教授带领的项目,名为「以人为本的室外热环境评估与优化设计」,荣获APEC INPUT2优胜奖。 牛教授和研究团队成员,包括两位建筑环境及能源工程学系助理教授 (研究)于一晨博士、谢泳欣博士等,提出了一套户外行人热舒适水准的评估方法,并提供优化室外冷却措施的逻辑设计,包括一种可提高局部冷却效果的新型薄膜辅助辐射冷板,辅助户外热环境设计,从而提升城市户外空间的舒适度,鼓励居民外出享受户外环境。长远而言有助改善公众健康及城市生活质素,同时减少对空调系统的依赖,降低建筑物的能源消耗。 INPUT 2 由中国科学技术部向APEC递交审批,获APEC科技创新伙伴关係机制(PPSTI)批准举办。INPUT 2围绕「绿色经济」、「可持续性交通发展」、「宜居城市建设」三大重点领域,促进科技成果创新及应用的交流与合作,提升产业发展和城市治理水准。

2024年1月18日

奖项及成就

您的浏览器不是最新版本。如果继续浏览本网站,部分页面未必能够正常运作。

建议您更新至最新版本或选用其他浏览器。您可以按此连结查看其他相容的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