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Start main content

产学研1+计划

产学研1+计划

为鼓励产业、学术及研究合作,进一步推动「1至N」的科研成果转化及产业发展,香港特区政府推出了100亿港元的「产学研1+计划」。 该计划将以配对形式,为至少100支有潜力发展为成功创科初创企业的大学科研团队提供1千万至1亿港元的资助,助其于约5年内分两阶段完成其项目。 

资助阶段:  

本计划分为两个阶段。研究/初创企业团队可按其研发成果转化的成熟程度,选择从第一阶段或第二阶段开始参与计划。   

  • 第一阶段: 在约36个月内转化及实现研发成果(完成应用研发工作及製作原型);  
  • 第二阶段: 在项目的剩馀时间内开始将研发成果商业化(向市场推出产品/服务)。 

第一阶段及第二阶段周期各不得超过36个月,项目总周期不得超过60个月。 

 

资助金额:  
  • 每个项目最低1千万港元,最高1亿港元,以配对形式发放*
  • 资助上限:两个阶段合共1亿港元 
  • 每阶段资助上限:6千万港元 

 

*关于资助配对 

作为计划要求的一部分,参赛团队必须有能力吸引从业界及大学吸引某程度的资本投资及/或实质支援。 

配对比例

第一阶段

最多 2 (政府): 1 (业界及大学)

实质支持(不超过总出资额的50%)。

第二阶段

1 (政府) : 1 (业界)

仅限业界资本投资。实质支持将不获提供配对资金。

 

业界的付出程度越高、越肯定/无条件,表示业界对项目的兴趣越强烈。业界的参与程度较高,反映项目有较大的商业化潜力,有利于产学研1+计划的审查过程。

    • 由大学担任申请人,项目团队将负责执行项目。  
    • 项目团队可由任何对项目实施不可或缺的人员组成,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大学成员:  
      > 本科生、研究生或校友;  
      > 及/或教授(可多于一位)或其他教职员  
    • 项目团队必须指定一名负责人(「PIC」),该负责人应与大学有所关联,并在团队或初创企业中担任高层。PIC负责 
      > 监督项目或初创企业的运作;   
      > 以及就产学研1+资助事宜与大学沟通。
    • 分拆自获准加入InnoHK的研发中心/实验室之研究团队/公司均符合申请资格。不过,转化及实现已获得或即将获得InnoHK资助的研发成果并不符合申请资格。  
  • 从第一阶段开始的项目,我们鼓励项目团队在项目展开之前成立公司。 
  • 从第二阶段开始的项目,项目团队必须在项目展开之前成立公司(註:截至相关申请截止日期,公司註册时间不超过7年)。
  • 项目相关工作地点:至少50%研发工作和50%其他非研发工作应在香港境内进行。
  • 被拒绝的申请不能在下一轮申请重新提交,除非已就被拒绝的原因作出必要修改。 

 

就第三轮申请徵集活动提交方案 

研究团队/初创企业的负责人须于2025年7月21日前将申请提交至网上平台。申请及后须经学院院长签署批准。

       

 

评审项目

第一阶段申请

第二阶段申请

(a)

创新及科技部分

35%

20%

(b)

项目成果的商业可行性

20%

35%

(c)

团队的技术及管理能力

20%

20%

(d)

项目与政府政策或社会整体利益的关联

10%

10%

(e)

项目的财务考量

15%

15%

 

有关评审项目各方面的细节,请参阅https://www.itf.gov.hk/en/raiseplus上的《产学研1+资助及行政指引附件A》。 

 

  • 34002768
  • raise.plus@polyu.edu.hk

您的浏览器不是最新版本。如果继续浏览本网站,部分页面未必能够正常运作。

建议您更新至最新版本或选用其他浏览器。您可以按此连结查看其他相容的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