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主任欢迎辞

香港理工大学康复治疗科学系成立于1978年,以提供专业训练课程培育职业治疗师及物理治疗师为教学目标。
经过40多年的发展,本学系现有45位由助理教授级至讲座教授级的教学成员,他们来自物理治疗、职业治疗及基础科学(如心理学、脑神经科学、公共卫生)等领域,均拥有由世界知名的本地或海外大学颁授的博士学位。此外,我们有22位高级临床导师/临床导师教授学生实战技巧,以及超过45名行政及技术人员。
本学系的职业治疗学(荣誉)理学士学位课程现每年取录100名学生,学生的中学文凭试平均成绩达37.8分(用旧法计算则为33.2分),为全理大本科课程中收生成绩第二高的课程。而物理治疗学(荣誉)理学士学位课程每年则取录150名本科生,收生成绩更达39.6分(用旧法计算则为34.4分),是全理大本科课程中收生分数最高的课程。为应付这两个专业服务于社福界的急速发展,自2012年起本学系开设了硕士准入课程(职业治疗学硕士学位和物理治疗学硕士学位),课程获社会福利署资助。鉴于两个课程很受学生欢迎,而受聘用的毕业生亦获雇主给予高度评价,自2021至2023年,课程由每两年开办改为每年开办,以训练更多毕业生为社会大众提供优质的康复治疗服务。专业课程内容除了得到世界职业治疗师联合会(WFOT)和世界物理治疗师联合会(WCPT)认可外,其独特的中式疗法内容更备受推崇,我们利用「中西荟萃」的康复治疗方法,将现代西方医学知识与中国传统医疗方法互相结合,把针灸、身心运动和推拿技巧等中式疗法融入课程设置中。
为提升各毕业生和海外或内地专才的专业水平,康复治疗科学系共提供五个自资的修课式硕士学位课程。我们更开办多个哲学硕士及哲学博士程度的研究生课程,自创系至今总共已有超过130名全日制硕士及博士研究生修毕课程,他们来自世界各地,包括东南亚、欧洲、北美洲和非洲,足以证明学系成功走向国际化。研究生课程旨在让学生做好准备,为发掘和应用这两个专业的有关知识作贡献。
本学系十分重视透过积极参予科研活动,发展职业治疗及物理治疗之学科知识,并将其融入教学和临床实践中,从而提升教学和临床服务水平。我们的教学团队于科研工作上不遗余力,让学系在发展康复科学新知识的道路上走在最前线,而以下五个范畴的研究成果尤为显著:1) 中西荟萃之康复科学(CIH);2 ) 转化神经科学与康复:感觉和运动系统(TNR: SM);3) 转化神经科学与康复:认知与情绪系统(TNR: CAS);4) 骨骼肌肉及运动康复治疗;5) 乐龄健康。本学系尤其致力推动转译研究,旨在将基础科学的发现转化成临床治疗方案,而大学及学系内拥有先进设备的实验室则提供了良好环境支援各种研究活动。
最后,我们最近获谭荣芬先生及其家人的慷慨捐助,于何耀光楼W210和W211室成立了「谭荣芬康复治疗中心(职业治疗)」。此治疗中心与设置于AG座地下的康复治疗诊所在本学系经营下,推动知识转移,提供创新及循证的职业治疗和物理治疗服务予理大师生及市民。此外,它们亦为学生提供了临床教育平台,并成为教学成员发展临床研究的基地。
2026年本学系将会搬进何文田新校舍,而目前我们正在进行短期的空间改善工程,分成三期的工程现已进入尾声。第一及第二期工程分别于2020年春季和秋季竣工,当中包括改善现时教学及研究实验室的设施,以及设立三间崭新的实验室,即辅助科技研究室、康复基础科学研究室、中西荟萃及社会心理康复研究室。第三期工程则主要改善学系的会议室(ST523和ST522)设施,以期使用更先进的通讯技术来举行网上研讨会和国际会议。另外,我们现正规划何文田新校舍的图则,希望以最具成本效益的方式,善用新校舍空间作教学、研究和服务用途。最后,理大将于广东佛山兴建分校,本系计划在佛山分校开办物理治疗学硕士学位和职业治疗学硕士学位两个硕士准入课程,以提供高质素的培训予内地物理治疗师和职业治疗师。
上述可见,康复治疗科学系在教学、科研及服务三个主要发展目标上努力不懈,积极协助有需要人士,并竭力为香港市民及其他地区带来正面影响,达至身心健康。
康复治疗科学系
邝美云社会心理健康教授
康复治疗科学讲座教授及系主任
曾永康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