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Start main content
1

理大与免疫键有限公司合作成立免疫治疗联合实验室

香港理工大学(理大)与免疫键有限公司(Axis)正式合作,共同促进癌症免疫治疗研发,改善香港癌症患者的治疗成效。是次合作将利用理大新建、符合现行药品生产管理规范(cGMP)的先进疗法制品(ATP)实验室和设施,进行多种新型「T细胞受体工程T细胞」(TCR-T细胞)疗法的临床试验。双方亦将合作开发至少 30 种针对癌症免疫治疗中,新型 T 细胞标靶的新型抗体等生物制剂。 理大与免疫键合作成立「香港理工大学 - 免疫键有限公司免疫治疗联合实验室」的协议签署仪式于4月18日举行。 在理大常务及学务副校长黄永德教授、免疫键有限公司董事长及香雪制药董事长王永辉先生、香雪生命科学战略委员会主任张克坚先生、免疫键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及理大应用生物及化学科技学系客座教授刘耀南医生的见证下,由理大应用生物及化学科技学系系主任周铭祥教授,以及免疫键有限公司执行长兼香雪生命科学执行长曾仑医生代表签署。 黄永德教授致辞时表示,是次合作将加强理大在生命科学领域的前沿研究,特别是细胞疗法转化医学方面的努力,以治疗包括癌症在内的多种疾病,为促进大湾区发展成为细胞治疗创新中心作出贡献。多年来,理大研究人员已参与三种取得美国食品及药物管理局(FDA)批准进行临床试验(IND)的癌症治疗新药物研究工作。药物中的黄酮类化合物和生物制剂(精氨酸酶)等小分子是由理大化学生物学及药物研发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应用生物与化学科技学系开发。 免疫疗法和细胞疗法是过去十年在治疗癌症方面的两大重要发现。2018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奖项目便是突破性发现 T 淋巴细胞蛋白CTLA-4 和 PD-1在癌症治疗中的重要性。这开启了「免疫检查点疗法」的新领域,透过此疗法可重新激活癌症患者自身免疫系统以杀死癌细胞。另一种免疫疗法是「过继性细胞疗法」,透过收集癌症患者自身的T细胞进行基因改造,赋予它们杀死癌症的新功能,然后在实验室内进行大量扩增,再回输予病人。此疗法的其一例子是TCR-T疗法,而香雪和子公司香雪生命科学及免疫键是此领域的全球领导者之一。 王永辉先生致辞时表示,香雪制药有限公司自2012年起致力于细胞治疗计划,2018年在港成立免疫键,并与理大签署合作备忘录,期望为香港癌症患者提供细胞疗法。免疫键专注利用T细胞过继免疫治疗技术(TAEST技术)来治疗癌症,致力于对多种恶性实体肿瘤具高特异性和亲和力的新一代抗肿瘤TCR-T研发。目前,免疫键有两款产品于中国获得临床试验批准,分别用于软组织肉瘤和原发性肝癌的治疗。是次与理大的正式合作将进一步加速免疫键在香港进行临床试验,让更多本地病人受惠,亦将与理大合作开发多达30种标靶的抗体生物制剂,应用于未来的新型细胞疗法。 在大学教育资助委员会资助下,理大于校园设立cGMP设施,其符合国际医药品稽查协约组织(PIC/S)就先进疗法制品临床研究和开发指南。该设施将使用隔离器对人类干细胞或免疫细胞进行无菌处理,用于再生医学或免疫疗法的临床试验,并配备专业培训设施。理大研究人员将与免疫键合作,研发更多新型肿瘤标靶生物制剂,包括TCR样抗体,研究和开发它们用于基于细胞治疗方法的癌症治疗。

2024年4月24日

研究合作

1 Picture

PolyU scholar honoured with international GIScience awards, visited by renowned academic for the research center

The Hong Kong Polytechnic University (PolyU) scientists excel in the scientific research of geomatics and GeoAI to address societal and environmental challenges, receiving international awards and visit from esteemed academician.  Prof. Qihao WENG, Chair Professor of Geomatics and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of the Department of Land Surveying and Geo-Informatics, Global STEM Professor, and Principal Investigators and Directors of the Research Centre for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in Geomatics (RCAIG) and the JC Stem Lab Earth Observations (POLEIS) at PolyU, has defined urban remote sensing as a new field and has transformed urban environmental research through theoretical and technical advancements. These include novel algorithms and innovative methods for sub-pixel-scale analysis and time series imagery. Prof. WENG has been honoured with the 2024 AAG Wilbanks Prize for Transformational Research in Geography presented by the American Association of Geographers (AAG). The Wilbanks Prize is awarded to geographers who have made groundbreaking contributions in the fields of Geography and GIScience.  Additionally, Prof. WENG has received the Remote Sensing Speciality Group’s (RSSG) Lifetime Achievement Honour Award for the year of 2024, which serves as a testament to his significant contributions to the field of remote sensing. The RSSG of AAG is dedicated to promoting the understanding of remote sensing science and fostering dialogue and interaction among geographers in the applications of remote sensing technology across various domains, including research, teaching, public service and private enterprise.  From heatwaves to pandemic diseases, the urban environments worldwide face numerous challenges. Prof. WENG and his research team are harnessing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 and informatics to address emerging concerns related to environmental changes and urban growth.  Innovative geospatial and AI technologies offer ground-breaking solutions and insights into the dynamic changes occurring in our natural and social surroundings. The applications of GeoAI are rapidly expanding across various fields, encompassing transportation, urban and public safety, planning, climate change and natural disasters. The research led by Prof. WENG has significantly advanced our theoretical understanding and empirical knowledge of urban heat islands, urban sprawl, urbanization effects, and urban environmental sustainability. By establishing relationships among satellite thermal infrared imagery, land surface temperature, and air temperature, the research connects remotely sensed data to urban spatial patterns, radiation budgets, and climate change. The methodology, developed in collaboration with other researchers in 2024, for estimating land-surface temperature from satellite-derived attributes of vegetation, has had far-reaching impacts in various fields, including urban geography, landscape ecology, urban planning, urban meteorology, and climatology. Prof. WENG is also a Foreign Member of The Academy of Europe (Academia Europaea), and a Fellow of IEEE, AAAS, ASPRS and AAIA. Moreover, recently, Prof. Jun CHEN, an esteemed member of the International Advisory Committee of the Research Institute of Land and Space and Chief Scientist at the National Geomatics Centre of China, visited the RCAIG and POLEIS research centre led by Prof. WENG. Prof. WENG and Prof. CHEN engaged in insightful dialogues covering frontiers in scientific research of geomatics and GeoAI and the advantageous research climate fostered by the Hong Kong SAR Government's favourable policies. The research team of Prof. WENG took this opportunity to present their latest research initiatives to Prof. CHEN. Their presentations covered advanced remote sensing for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urban heat island effect analysis, and cutting-edge techniques in global urban mapping, among other topics. These presentations underscored PolyU’s innovative drive in geospatial technology and GeoAI. Prof. CHEN also delivered an insightful talk to the research team as well. For More: https://polyu.hk/krgeW Learn more about Prof. Qihao Weng’s research focus in the video: https://polyu.me/3Vt7yih  

2024年4月18日

奖项及成就

1  WILL1163

理大举行苏港技术创新合作对接会

理大研究及创新事务处(RIO)于4月16日与江苏省科学技术厅及江苏省生产力促进中心在校园合办「苏港技术创新合作对接会–理工大学专场」交流活动。 对接会旨在联系理大研究人员与江苏企业, 约70名参与者和20家江苏企业参加了这技术创新合作交流活动。 理大研究及创新事务总监黄咏恩教授致辞,欢迎江苏代表团莅临对接会。 大会亦安排了江苏企业和理大科研的海报展区,推广三项创新科研项目: 制造技术、人工智慧/物联网和绿色技术,促进合作。

2024年4月17日

活动

F0165 2000x1050

理大与THE Campus分享对创造世界级科研的支持

推动为世界带来改变的研究,香港理工大学的研究及创新事务处促成合作和协作资源,让学者们全身心地投入科研工作。 我们向THE Campus分享了如何支持和推广杰出研究,全面帮助学者专注于科研及应用工作。这促成了具影响力的研究项目,为社会带来广泛领域的创新解决方案。 全文(只有英文) THE Campus - Researchers need support to change the world – here’s how to provide it 瞭解更多获刊登的成功科研推广案例︰ 理大学者革新研究 突破经典物理现象莱顿弗罗斯特效应 理大支持金管局推出新批发层面央行数码货币项目 Ensemble 理大研究获研资局主题研究计划拨款支持 青年创新研究者奖 研发光电梯级神经元提升动态感知

2024年4月15日

其他

01

理大于2024 数字经济峰会展示创新科技

理大参与2024 数字经济峰会,作为是次活动的创新研究合作伙伴,理大展示了AR、区块链、网路安全和精准定位等最新技术。 理大电子计算学系及 CBDC 专家小组的创始成员区文浩教授将于4月13日参与专题讨论:央行数位货币(CBDC)如何推动金融科技创新,分享CBDC推动香港金融市场创新的发展。 2024 数字经济峰会于4月12日至13日由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与数码港联合举办。 数字经济峰会为业界领袖、行业专家和政策制定者提供了一个协作、分享讨论并探索尖端技术和创新应用如何重塑城市⾯貌和现代数字经济的平台。 该活动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5,000多名线上和现场参与者。 更多>>

2024年4月12日

活动

03

合肥市代表团到访理大

由合肥市人民政府市长罗云峰率领代表团于4月11日到访香港理工大学(理大),就加强两地科创合作进行交流。理大校长滕锦光教授、副校长(研究及创新)赵汝恒教授、协理副校长(内地研究拓展)董澄教授向代表团的到访致以热烈欢迎。 滕校长向访问团介绍了理大的最新发展,以及内地开拓策略。滕校长强调大学一直注重应用研究与产业紧密结合,为科技发展贡献理大的力量。 去年10月理大与合肥市庐阳区人民政府达成框架协议,共同创建「香港理工大学合肥技术创新研究院」(研究院),开展深度有效的产学研合作及培育优秀人才。 双方进行深入了解,展开落实建设研究院协议,并确定了在深空探测、生物医疗和精密传感技术等领域的合作,促进相关领域的科研发展、学术交流、人才培养和知识转移。理大将发挥其科研实力和学术优势,透过是次合作在合肥建设顶尖的科技创新平台。 点击这里查看更多: https://polyu.hk/PTOXK  

2024年4月12日

活动

1

泉州市代表团到访理大

福建省泉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牵头,带领泉州相关部门和纺织制衣、运动鞋服、新材料等相关领域的龙头企业代表,於4月11日到訪香港理工大學(理大)。理大副校长(研究及创新)赵汝恒教授向代表团的到访致以热烈欢迎。 理大代表带领泉州代表团先后参观了设计学院、三维打印技术中心实验室和理大华为网络光互联与先进计算系统联合实验室,深入地了解了理大在设计、科创领域的发展成果。 参观活动结束后,企业代表和教授们展开了更深入的交流,就研究成果落地进行了务实的探讨。此次访问将进一步加强闽港两地技术与产业合作,为两地的经济繁荣做出更大的贡献。  

2024年4月11日

活动

1

理大与阿里云携手开发讯号质量评估技术 推动全球电讯业动态网络发展 获15个国家及地区数据中心广泛应用 有效提升潜在网络容量达10%

香港理工大学(理大)电机及电子工程学系教授刘伯涛教授及其研究团队最近与阿里巴巴集团的数字技术和智能骨干业务阿里云合作开发网络讯号质量评估技术,携手推动动态网络的广泛应用。 由刘伯涛教授带领的研究团队与阿里云的技术团队在阿里云强大的云端运算平台上进行研究,通过量度光纤网络上不同位置和不同信道讯号的输出功率,结合光学、物理和大数据分析,从而对讯号的质量作出更全面和更准确的评估,助云端服务供货商更充分掌握讯号传输的整体状况,提高实现动态网络时的稳定性,加强他们对实现动态网络实施的能力。采用理大研究团队开发的评估技术后,能将信噪比(SNR)估计误差(用于量度网络讯号质量)从 22% 降至 4%,并在相同可靠性的情况下,令网络容量潜在提升达 10% 的可能。 该项目更获得创新科技署「伙伴研究计划」提供一对一的配对资金,并已得到阿里云全球 15 个国家及地区的数据中心网络广泛采用,助其支撑电商大促活动包括双十一全球购物季及 618 年中大促等网上消费旺季。 随着扩增实境(AR)、虚拟现实(VR)、元宇宙、未来 6G 流动网络通讯、高清影视直播/串流等新兴多媒体网络应用需求与日俱增,云端服务供货商往往需要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在特定范围内提供超高速的网络联机。此外,大众网上通讯模式的演化,如双十一购物季、农历新年、圣诞节、除夕或其他大型活动/节日等片刻的海量实时通讯需求,带动局部网络流量短暂飙升。 刘伯涛教授指出:「云端服务供货商虽然可以透过增加频道满足用户需求,然而在光纤网络中新增或移除频道,都会对现有讯号造成非线性干扰,影响现有讯号服务质素,令云端服务供货商在加强动态网络实施的规模时偏向保守,因此提高动态环境下讯号质量评估的准确性至关重要。」 阿里云基础设施服务资深总监、首席通讯科学家谢崇进博士表示:「理大团队开发的技术易于实施,并已应用于我们在全球 15 个国家及地区部署的网络营运平台,有效提升我们网络的可靠性和动态性,以支持未来网络流量需求。阿里云期待与理大继续加强合作,相信这将不断推动电讯技术的发展和创新。」

2024年4月11日

研究及创新

Photo 1 (1)

理大利用地理空间人工智能技术促进可持续城市发展

地理空间人工智能技术是结合地理空间科学和人工智能的交叉学科。香港理工大学(理大)积极利用创新的地理空间人工智能技术,为当今全球面对的环境和社会挑战提供突破性的解决方案,当中涵盖了交通运输丶城市和公共安全丶规划丶气候变化和自然灾害等各个领域。 理大土地测量及地理资讯学系地理信息学和人工智能讲座教授丶杰出创科学人教授翁齐浩教授成立理大地理空间智能研究中心,专注於为地球信息学开发原创且创新的人工智能方法理论和技术,以及其在城市的应用,目标成为全球的地理人工智能研发中心。翁教授最近获得2024年美国地理学家协会(AAG) Wilbanks地理学变革性研究贡献奖,以及2024年AAG遥感专业委员会终身成就奖,以表彰其在地理学和遥感科学技术领域的创新研究。 研究中心其中一个方向是透过利用地理空间分析丶地理人工智能及大数据,调查城市化中人类与环境的互动,另一个方向是利用对地观测创建各种全球城市区域的数据产品,并提供以对地观测为基础的城市数据服务。 翁教授兼任研究中心主任及首席研究员,他表示∶「对地观测是探讨环境和社会变化的重要指南针。我们的研究重点遍及地理空间大数据和人工智能丶遥感丶地面传感器丶导航和定位丶测量和大地测量丶激光扫描和摄影测量等领域。这些技术是能为环境和社会挑战提出解决方案的关键。」 尤其是,地理空间人工智能通过利用数千个可学习参数,彻底改变了建筑物监测的方式。当中一个例子是它能够自动学习和识别建筑物的一般外貌形态,如颜色和形状,可实际应用於检测受灾损坏的建筑物,获取建筑物高度丶识别结构变化,以及估算建筑物能源耗量。因此,地理空间人工智能已成为更高效丶更深入的建筑物监测主流方案。 环境监测 在城市化监测领域,地理空间智能研究中心团队开发了一个基於不透水地表层面积的城市元胞自动机模型,该模型可以利用从卫星观测获得的每年城市范围及时间序列的数据,模拟每个格网内城市区域的分数变化。在不同城市化进度水平下分析城市区域增长的历史路径,该模型提供了比传统二值城市元胞自动机模型更详细的见解,对可持续发展有巨大潜力。 研究中心团队成员丶博士研究助理贺琬茹女士及团队在学术期刊《城市》上发表「基於时序信息模拟格点尺度不透水面比例变化的城市元胞自动机模型」的研究,展出该模式能有效地捕捉城市扩展的动态,显着提高计算效率和性能,并能在未来多元化的城市化进展情景下,对区域以至全球的城市增长进行建模。 交通管理 在促进智慧交通管理发展方面,为了提高叫车平台的效率并实践智能管理服务,地理空间智能研究中心的团队开发了多智能订单匹配和车辆重新定位方案。这项创新技术专注於协调叫车服务的供求需要,将闲置车辆调度到需求潜在高的地区,及以高效方法将订单分配给可用车辆,从而提升整体服务效率。 基於多智能体深度强化学习,这项创新技术能有效解决交通运输涉及的复杂问题,并为长期时空规划问题提供新视角。技术由中心研究员徐明月女士及团队开发,研究题为「基於多智能体强化学习的网约车调度算法」,已发表在《国际地理资讯科学杂志》上。 关於理大地理空间智能研究中心 理大的地理空间智能研究中心致力於开展城市建筑和能源丶城市生态安全与保障丶局地气候丶环境监测与保护丶城市复原力丶以及公共卫生等研究范畴,符合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第11项,旨在建设共融丶安全丶能抵御灾害及可持续的城市和人类居所。研究中心网站:https://rcaig.com/ 了解更多关於翁齐浩教授研究重点,可参考影片:https://polyu.me/3Vt7yih

2024年4月10日

研究及创新

20240410---HKEST-Award

理大学者促进视觉色彩及影像技术 科研成就获嘉许

香港理工大学(理大)开发了一系列基於视觉的色彩管理技术,为照明丶影像和虚拟世界系统提供解决方案。这些尖端技术已获得多个业界制造商采用,包括社交媒体丶影像系统和发光二极管(LED)照明产品丶智能手机和无人机等。 理大建筑环境及能源工程学系教授及颜色影像与元宇宙研究中心主任魏敏晨教授带领团队钻研色彩科学的基础研究,开发了各种影像设备对於颜色捕捉和显示能力的解决方案,荣获香港工程科学院颁发香港工程科技奖,表扬他对颜色科学领域的贡献。 魏教授表示:「我一直致力於拓展颜色与影像领域的跨学科研究,旨在为人们塑造更好的视觉体验,这项嘉许进一步支持了我对卓越科研的追求。」将研究成果转化为具有重大社会影响力的实际应用,他补充∶「作为一名科学家,我的抱负是基於人类视觉机制开发新的算法和技术,增强不同影像系统的色彩显示和校准感知差异,这些系统包括虚拟实境(VR)丶扩增实境(AR)丶混合实境(MR)和虚拟世界中使用的显示器和相机。」 由魏教授与团队研发的六色 RGBACL(红丶绿丶蓝丶琥珀丶青丶柠檬黄)灯光模组和智能混色控制算法,提高了 LED 照明系统的色彩呈现。针对人脸肤色的调光算法能够快速改变影像设备对於肤色捕捉的效果,这些已获得国际知名影视灯设备开发商采用,并已应用於多出荷里活电影的制作。 魏教授还开发了各种影像设备对於颜色捕捉和显示能力的解决方案,包括使用人工智能技术(AI)侦测画面中的人脸,然後改变色彩平衡以优化肤色。 另外,基於人工智能技术的白平衡校正算法植入晶片,务求令不同相机在不同环境下拍摄的照片和影片颜色更真实且一致,相关技术亦已获得知名智能手机及延展实境(XR)设备制造商所采用。 藉着开发尖端的系统演算法及人工智慧,魏教授表示∶「我希望能帮助内容创作者提供逼真准确的颜色,自由传递他们期盼用户看到的色彩。」他表示,十分荣幸研究成果备受业界认可,获得世界一流的社交媒体平台丶成像系统和数位设备制造商采用。

2024年4月9日

奖项及成就

您的浏览器不是最新版本。如果继续浏览本网站,部分页面未必能够正常运作。

建议您更新至最新版本或选用其他浏览器。您可以按此连结查看其他相容的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