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Start main content

最新动态

理大学者致志最超疏水表面科研 获华为颁发"難題揭榜"火花獎

香港理工大学(理大)协理副校长(研究及创新)、机械工程学系仿生工程讲座教授王钻开教授,获知名电讯设备商华为(HUAWEI)颁发"難題揭榜"火花獎,以表扬他在”透明耐磨的超疏表面”方面的创新成就。 华为向全社会发布兼顾产业挑战和科学价值的难题,予探索,牵引,开放,思辨,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王钻开教授在军团挑战难题第二期难题“透明耐磨的超疏表面“中提出了新型的解决方案,所提出的技术方案新颖且具有使用价值,华为授予火花奖。 华为设立“難題揭榜"火花奖以表彰才华斐然的老师、公司,以感谢这些获奖者对于产业界及科学界做出的重大贡献,并激发更多人才挑战难题。 【更多】 “难题揭榜”火花奖专家座谈会 王钻开教授早前在理大刊物”励学利民”里分享他的研究历程和心得

2023年3月18日

奖项及成就

23016-PolyU x CSG Joint Institute-1-resized

理大-南方电网绿色安全电网联合研究院 第一次管理委员会会议成功召开

香港理工大学(理大)和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南网)早前签署协议,共同成立「绿色安全电网联合研究院」,该联合研究院第一次管理委员会会议于今日(2023年3月16日)成功召开。 此合作旨在通过长期深入的战略合作,在电力装备、绿色安全管理、智慧城市、绿色安全供电领域上建立一个极具竞争力的团队,结合高水平的科研成果和跨学科技术,合力推进新型电力系统的建设与发展。 详情︰ 香港理工大学与中国南方电网共设「绿色安全电网联合研究院」 促进实现新型电力系统和双碳目标

2023年3月16日

研究合作

1

小区领袖和专家于「绿化平台─走进绿色的创新小区」分享真知灼见

由香港理工大学(理大)科技及创新政策研究中心与绿化平台工作室合办的「绿化平台─走进绿色的创新小区」论坛于 3 月 15 日以在线线下形式举行,邀请理大项目总监(绿化平台)雷震寰先生、立法会议员陈恒镔议员、香港大学工程学院机械工程系建筑环境讲座教授李玉国教授、香港中文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吴恩融教授,及世界绿色组织行政总裁余远骋博士担任讲者,就绿化平台项目及绿色生活和绿色城市等议题作分享。 绿化平台是一项创新和以小区为本的项目,旨在改善现有红磡海底隧道收费广场一带环境。论坛目的在于加深公众对绿化平台的了解,以及该项目如何帮助解决当前的环境问题和振兴小区,以促进绿色生活。 理大副校长(研究及创新)兼科技及创新政策研究中心主任赵汝恒教授致欢迎辞时说:「特区政府一直致力推动和投放大量资源发展香港成为宜居城市。公众与社会各界人士的积极参与亦非常重要。一个宜居和舒适的生活环境将有利香港吸引世界各地人才来港工作和定居及鼓励国际企业来港开设业务。」 雷震寰先生表示,绿化平台作为一项创新的社会项目,既可以为邻近小区带来长期利益,亦能够展现如何以智能和可持续的方式优化城市土地使用,令失去色彩的小区成为一个充满活力的绿色小区。绿化平台和其他同类社会项目要达到实现智能环境的成果,有赖智慧小区和智慧政府的支持和参与。 陈恒镔议员提出小区网络直接影响居民的生活质素及经济发展,有时只需要一小步便可以为小区带来重大改变。就如荃湾西楼角花园及中环街市两个成功案例可以看出如何为小区注入新动力。海底隧道收费广场分隔了红磡及尖东两区,令两区发展相对滞后。相信透过绿化平台能重建小区联系和带动香港经济发展,并为区内交通带来正面影响。 李玉国教授表示,根据香港天文台的数据,自 1993 年起,九龙区气温的上升速度比以往加快,每 10 年上升摄氏 0.28 度,该区空气也变得更加潮湿,这个趋势在近 20 至 30 年间一直在加剧,需要整个城市的努力去停止和逆转这情况。城市面临的挑战需要每个人的共同参与才能解决。 吴恩融教授指气候变化使热浪变得更加强烈、频繁及持续时间更长,预计将令香港每年的酷热天气日数增加至超过 100 天。持续的热浪不仅会提升与炎热相关的死亡率,还会影响人们的心理健康。在高密度城市环境中增加蓝绿清凉的空间是一项不可或缺的缓解措施。 余远骋博士解释绿化平台除了能加强气候适应力,也透过提供康乐设施和生态系统服务提高城市人的生活质素,而且还提供了以生态系统为本适应气候变化的联系。不限于大学,香港应开始思考如何善用绿色金融工具(韧性投资),加快基础建设绿色转型,从而减轻极端天气的影响,以及减少对生物多样性和气候风险的可保性需求。

2023年3月16日

研究及创新

20230315-SMT-Summary-News-Thumbnail

理大五个项目促进香港环境保护 获低碳绿色科硏基金支持

香港理工大学(理大)在低碳绿色科硏基金两轮申请中,共有五项研究获拨款支持,合共获资助约2,570万港元,表现首屈一指。 五项获资助项目涵盖领域广泛,可应用在废物管理及减废、绿色运输、减碳、节能及能源效益。有关创新研究详情见下表。 项目负责人 项目名称 资助金额(港元) 潘智生教授, 土木及环境工程学系 利用废弃玻璃进行建筑材料的低碳转型 (更多︰ https://polyu.hk/GQqZx) $5,292,875.00 李顺诚教授, 土木及环境工程学系 研发绿色交通导向的基于纳米科技的混合式空气淨化系统 (更多︰https://polyu.hk/iemSm) $5,561,400.00 曾超华教授, 土木及环境工程学系 生物炭建築材料以實現可持續廢物管理和減碳目標 (更多︰https://polyu.hk/zLufd) $8,784,200.00 郑广平副教授, 机械工程学系 固态储氢材料水解释氢:一种安全高效而且简便的氢气储存和释放技术 (更多︰https://polyu.hk/LPgJE) $3,305,100.00 李倫硕副教授, 应用生物及化学科技学系 回收废旧锂离子电池阴极材料作为高活性燃料电池催化剂的新型策略 (更多︰https://polyu.hk/BbkeP) $2,783,920.00 (来源: 低碳绿色科研基金核准项目)

2023年3月15日

奖项及成就

20230315PolyUProjectonCarbonDioxideReductionGrantedthe2023GuangdongNaturalScienceFundWebNews

PolyU Project on Carbon Dioxide Reduction Granted the 2023 Guangdong Natural Science Fund

Dr Bolong HUANG, Associate Professor in Department of Applied Biology and Chemical Technology (ABCT), and member of the Otto Poon Charitable Foundation Research Institute for Smart Energy (RISE) at the Hong Kong Polytechnic University (PolyU) has been awarded with the 2023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Guangdong Province-General Programme (2023年度廣東省基礎與應用基礎研究基金自然科學基金 - 面上項目).   The three-year project “Rational Design of Advanced Pd-based Electrocatalysts for Carbon Dioxide Reduction” (理性設計先進鈀基催化劑實現高效二氧化碳還原) led by Dr HUANG, has received a grant of RMB100,000 from the 2023 Guangdong Natural Science Fund (General Program) under the Guangdong Basic and Applied Basic Research Fund of the Guangdong Provincial Depart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GDST).   The Fund encourages young researchers from Guangdong, Hong Kong and Macau regions to conduct basic research with a view to facilitating the development of an international innovation and technology hub in the Greater Bay Area.   PolyU scholars have excelled in research and innovation for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In February, PolyU organised the 1st Carbon-Strategic Catalysis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cum Inauguration Ceremony of Research Centre for Carbon-Strategic Catalysis, with the participation of more than 350 scholars, researchers and professionals in-person and online. International renowned scholars joined the conference to share their research, strategic, conceptual and technical insights towards carbon neutrality goal.    For more: https://polyu.hk/AvWOQ Reference: https://polyu.hk/lsWxI  

2023年3月15日

奖项及成就

10

理大凭藉高强S690钢技术应用 荣获香港工程师学会大奖2023创新应用大奖

2023年3月9日,香港理工大学(理大)国家钢结构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香港分中心主任、土木及环境工程学系锺国辉教授,凭藉「高强 S690钢创新工程技术及应用」,荣获「香港工程师学会大奖2023」创新应用大奖。 理大的国家钢结构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香港分中心),一直致力提高香港建造业生产力和提升钢结构工程应用。锺国辉教授带领的团队研究高强度S690钢及焊接技术,广泛应用到人行桥、建筑物桩柱、公路桥樑等,成就创新现代建筑技术。 香港工程师学会主办的「香港工程师学会大奖」,旨在肯定工程专业人士对香港发展的成就和贡献。 【更多相关资讯】 S690高强钢在建筑工程中的有效应用 理大研究荣获2022年度中国钢结构协会科学技术奖 - 特级奖 香港工程师学会大奖颁奖典礼2023

2023年3月10日

奖项及成就

20230310 - mHealth 1

理大研究显示手机应用程序结合护士互动介入 助改善长者健康管理

基层医疗是整个医疗系统的重要一环,政府去年底推出《基层医疗健康蓝图》(《蓝图》),提出以预防为重、小区为本的策略,改善市民整体健康状况。香港理工大学(理大)护理学院推出结合护士互动介入的mHealth健康管理手机应用程序先导计划。研究数据显示,此健康管理程序能有效协助长者自行监察慢性疾病及情绪健康,而跨专业医护及社工团队的支持,亦能为有需要的长者进行适时的医疗转介,减低未经安排的医疗服务使用量,改善长者健康。 mHealth手机应用程序由理大护理学院与本地电讯公司共同研发,透过注册护士监察长者的健康状况。当长者的维生指数(如血压、血糖)出现异常时,程序会向护士发出警告,通知护士主动联络长者了解其健康状况。此外,长者可于有需要时,以视像电话形式,24小时寻求护士支持或评估其身心状况。 理大护理学院助理教授王钧正博士领导的研究团队于2020至2022年期间,在香港路德会社会服务处五间长者服务中心招募221名60岁或以上、并患有一种或以上慢性疾病(包括高血压、痛症或糖尿病)的长者参与研究。研究发现,长者在使用程序三至六个月后,其自我效能感有显著提升、抑郁程度及整体医疗服务使用量则显著下降,而身体方面的生活质素*亦得到改善。 香港人口老化的速度位居世界前列;医院管理局推算,本港患有慢性疾病的人口预计在2039年前会达到300万,对公共医疗系统带来沉重压力。王钧正博士表示:「透过注册护士介入,长者使用mHealth手机应用程序三个月后,其整体医疗服务使用量较对照组别明显减少逾七成六,而未经安排的门诊求诊次数亦减少七成二,反映结合护士和数码科技的健康管理方案,有助纾缓公共医疗服务需求上升带来的压力,实现《蓝图》提出的目标,改善长者整体健康状况。」 研究团队建议加强向长者推广使用数码科技进行健康管理,并巩固数码平台上的医社合作。研发人员亦会完善程序,例如加入人工智能等功能,使内容更贴合长者的需要及喜好,让他们持续使用程序并达至减轻公共医疗开支的目的。 *身体方面的生活质素主要包括四个方面,分别是整体健康状况、身体机能(例如:上楼梯,中等强度的活动)、角色活动(例如以往做到的事情,如今做不到),以及身体上的疼痛。

2023年3月10日

研究及创新

1

理大与现代化中医药国际协会合办大学与产业合作论坛 推动大湾区中医药创新

香港理工大学 (理大) 与现代中医药国际协会(MCMIA)合办「大学与产业合作:中医药创新论坛」,汇聚逾百名大湾区的学者和业界翘楚,就国家最新的中医药规划和政策,以及如何推动中医药发展分享真知灼见。 理大常务及学务副校长黄永德教授表示:「特区政府对于支持中医药科研及发展一直不遗余力。随着政府于2023-24年度《政府财政预算案》对中医药发展基金增加拨款,以及未来首间中医医院将于2025年投入服务,这将推动中医药成为本港医疗系统日趋重要的一部分。大湾区发展为香港中医药产业带来难能可贵的机会,政府、学界和业界需要密切合作,抓紧机遇,推动长远规划,为香港中医药发展缔造良好的生态。」 现代化中医药国际基金主席杨国晋先生在论坛上就中医药创新人才培育倡议作分享,介绍了业界如何支持有志从事中医药研究的优秀人才,填补人才缺口。杨先生强调,创新的中医药研究对行业发展至关重要,并感谢吴文政王月娥基金会设立奖学金,培育大湾区青年人才。 论坛旨在探讨港澳和内地的政府以及科研机构等持份者,如何透过深化研究合作,把握大湾区科研和商业机遇,促进中医药发展。其中讨论主题包括大学与产业如何合作推动大湾区中医药创新、中医药创新人才培育倡议,及大学的中医药创新倡议。论坛的专题讨论环节由理大应用社会科学系系主任兼科技及创新政策研究中心联席主任崔永康教授主持,带领与会者从商业、技术和政策角度,探讨推动香港中医药创新的长远措施。这些建议将于2023年施政报告公众咨询期间呈交政府。此外,一众专家在论坛上分享对中医药创新的见解,讨论区内院校如何将人工智能和其他先进技术的优势融入中医药研究,以及探讨院校之间在中医药领域的交叉学科合作。   ***** 完 *****     有关合办单位 中医药创新研究中心成立于2021年10月,为理大高等研究院辖下研究中心,致力推动影响深远的交叉学科中医药研究。中心由理大食品科学及营养学系教授兼中医药创新研究中心主任黄文秀教授领导,致力促进交叉学科和转化中医学研究,研发可应用于临床及小区的中医药药物及治疗方案,推动中医药临床实践及政策制定的创新发展。 科技及创新政策硏究中心成立于2022年,为理大交叉学科政策研究中心。中心由理大副校长(研究及创新)兼科技及创新政策研究中心主任赵汝恒教授,以及理大应用社会科学系系主任兼科技及创新政策研究中心联席主任崔永康教授领导,旨在透过碳中和城市、大湾区创科发展,以及东南亚地区「一带一路」倡议等方面的交叉学科研究协作,促进香港于大湾区的创科发展。 现代化中医药国际协会于2000 年由中医药业界、科研界及教育界之专业人士在香港成立的非牟利机构。协会会长为鲁展雨先生。建会宗旨是要通过中医药的现代化、企业人员水平的提高及中医药知识的普及化等计划来促进中医药的国际化,并藉此推动香港成为一个「国际中医药中心」。

2023年3月8日

研究及创新

1677656954697

Prof. Meng Ni awarded the Innovation Award 2022 (First Prize) by China Energy Research Society

Prof. Meng Ni was awarded the Innovation Award 2022 (First Prize) by China Energy Research Society in recognition of his contributions to the mathematical modelling of fuel cells and electrolyzers.  Prof. Ni has been focusing his research on theoretical analysis and mathematical modeling of fuel cells for clean power generation and electrolyzers for hydrogen production for 18 years. In particular, he developed a series of multi-scale models for high temperature electrolyzers, from electrode microscale model to single cell model, and to stack model and system model. His research results offered insights into design optimization of electrode microstructure and stack macroscale configurations.  Established in January 1981, the China Energy Research Society launched the Innovation Awards to recognize researchers for their significant contributions to energ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of. Ni’s recent research study on ceramic fuel cell green technology was published on Nature Energy. The study demonstrates a new strategy to facilitate ceramic fuel cell development for clean power generation and carbon neutrality.  For more: https://polyu.hk/ciPFO ; https://polyu.hk/xMixp  

2023年3月1日

奖项及成就

01

嘉宾代表团来访眼视觉研究中心(CEVR)

滑铁卢大学代表团于2月24日到访眼视觉研究中心 (CEVR),与香港理工大学及各界嘉宾一同交流。 理大校长滕锦光教授;理大常务及学务副校长黄永德教授;滑铁卢大学校长Vivek Goel教授和滑铁卢大学科学院院长Bob Lemieux教授分别发表了演讲。CEVR Ben Thompson教授向来宾致谢。 创新科技署助理署长(创新平台) 陈楚颖女士,香港科技园公司行政总裁黄克强先生亦莅临,与各界嘉宾交流。 CEVR是香港理工大学与滑铁卢大学携手合作,透过香港特区政府的 InnoHK 支持下,共同成立的研究中心。CEVR位于沙田香港科学园,并在以下五个关键领域均有突破性的研究,包括近视和眼睛发育、眼科药物、视力提升、泪膜及眼睛表层和先进的验眼技术。CEVR旨在研发创新技术,防止老龄人口视力退化,保护眼睛健康。  

2023年2月24日

活动

您的浏览器不是最新版本。如果继续浏览本网站,部分页面未必能够正常运作。

建议您更新至最新版本或选用其他浏览器。您可以按此连结查看其他相容的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