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Start main content

最新消息

20231124 Most highly cited researchers 2023

張曉博士獲選為「2023 年度全球最廣獲徵引研究人員」

香港理工大學 (理大) 十五位學者 (包括兩位前理大學者) 獲科睿唯安 (Clarivate Analytics) 評選為「2023 年最廣獲徵引研究人員」(Highly Cited Researchers 2023), 入選學者數目名列全港第三。恭喜我們先進製造研究院成員張曉博士成爲獲獎的十五位學者之一。   本年共有6,849名來自67個國家和地區、不同研究領域的學者獲此殊榮。科睿唯安是根據科學家於過去十年所發表的多篇高被引論文,而遴選出全球具有重大和廣泛影響的頂尖科學家名單。這些論文在Web of Science 引文數據庫裡,被引用次數在同學科、同發表年份的論文中排名前1%。   這是張博士連續第四年獲此殊榮。我們為張博士在如此早期職業生涯取得的傑出成就感到自豪。   閱讀更多:https://www.polyu.edu.hk/tc/media/media-releases/2023/1121_15-polyu-academics-recognised-amongst-worlds-most-highly-cited-researchers/

2023年11月24日

Poster Top 2 percent scientist 2023

11 RIAM Members Ranked Among the World’s Top 2% Most-cited Scientists (2023)

Stanford University has recently released an update of the list that represents the top 2 percent of the most-cited scientists in various disciplines. The report was prepared by a team of experts led by Prof. John Ioannidis, the eminent Professor at the Stanford University.   The latest ranking covers over 100,000 top scientists across the globe. The database grouped scientists under 22 subject fields and 174 sub-fields, and the ranking was compiled based on indicators of research publications, including information on citations, individual’s scientific research output, co-authorship and a composite indicator for career-long citation impact up to the end of 2022.   As per the data published by Elsevier on 4 October 2023 (version 6):  https://elsevier.digitalcommonsdata.com/datasets/btchxktzyw/6   Congratulations to our eleven RIAM members on ranking among the world’s top 2% scientists. Name Subject field Ir Prof. MAN Hau Chung Materials Ir Prof. CHAN Kang Cheung, Keith Materials Prof. FU Mingwang Materials Prof. HUANG Guoquan, George Operations Research Prof. CHEUNG Chi Fai, Benny Industrial Engineering & Automation Prof. Asif Sohail USMANI Civil Engineering Prof. DAI Jian-Guo Building & Construction Prof. HUANG Haitao Nanoscience & Nanotechnology Prof. TANG Chak Yin Materials Dr AN Liang Energy Dr REN Jingzheng Energy

2023年10月31日

20231006 Five PAIR railway technology projects supported by MTR Research Funding Scheme

PAIR五個鐵路技術研發項目 獲港鐵研究資助計劃支持

理大獲 2023 年度港鐵研究資助計劃共725 萬港元撥款,資助六個科研項目,旨在研發尖端技術,引領未來鐵路發展。當中五項研究由理大高等研究院研究員帶領,包括:   (按英文姓氏排序) 項目負責人 研究單位 研究項目 鍾志勇教授 光子技術研究院 賦能香港地鐵監測傳感器的新型電磁能量收集系統研發 黄鑫炎博士 可持續城市發展研究院 地鐵站消防疏散的智慧應急數字孿生系統 黎紹佳博士 可持續城市發展研究院 通過物理信息深度學習框架開發一種新的基於慣質的軌道阻尼器以減輕鐵路列車引起的地面傳導結構噪聲 任競爭博士 先進製造研究院及 碳中和資源工程研究中心 推進MTR 的 ESG 戰略以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及提升服務質素 葉洪波博士 潘樂陶慈善基金智慧城市研究院 基於自動駕駛模組化列車和虛擬編組技術的未來鐵路系統的規劃和運營   閱讀更多:https://polyu.me/3rE2I5g   網上報導: 東方日報 - https://polyu.me/46jFost 香港01 - https://polyu.me/46pRZdU

2023年10月6日

RIAM Ti alloy

先進製造研究院研究員夥澳洲學府 研發 3D 打印新型鈦合金

兩位來自先進製造研究院和工業及系統工程學系的理大研究員,與澳洲墨爾本皇家理工大學和雪梨大學合作,成功利用 3D 打印技術(又稱增材製造)研製出高強度、高塑性的新型鈦合金「α–β Ti-O-Fe 合金」。研究成果已發表於國際科學期刊《自然》。新型鈦合金應用潛力優厚,能於航空航天、海洋工程、消費電子和生物醫療設備等領域發揮作用。   理大工業及系統工程學系助理教授陳子斌博士,以及先進製造研究院副院長、工程學院副院長、該系講座教授(製造工程)陳鏡昌教授分別為這項研究的主要作者及合著者。   該新型鈦合金是通過 3D 打印技術,以及結合氧和鐵元素生產而成的。當中所用的3D 打印技術製造方法,可回收傳統工藝生產中所產生的劣質廢料「海綿鈦」,並將其轉化為原材料粉末再投入生產。氧和鐵是兩種儲量豐富、價錢合理的元素,而且可以提升 α 和 β 兩相鈦合金穩定性和強度。   陳子斌博士表示:「本研究令金屬合金製造業所產生的逾 10% 廢棄物得以回收,能大幅降低工業材料和能源成本,並有助於減少碳足跡,為環境可持續發展作出貢獻。」   新聞稿: https://polyu.me/474deCz   網上報導: 東方日報 - https://polyu.me/3O9ACGl 香港經濟日報 - https://polyu.me/3Kd40u9

2023年7月24日

RIAM03News banner

先進製造研究院院長接受灼見名家專訪 冀香港創科更聚焦發展 與內地互補

香港理工大學工程學院院長、先進製造研究院院長、三維打印技術中心實驗室主任、材料工程講座教授及鄭翼之製造工程學講座教授文効忠教授,接受《灼見名家》專訪,分享其對香港創科發展機遇及挑戰的看法。   文教授指出清晰的創科發展定位可吸引企業投資,吸引龍頭企業進駐香港能引領創科發展。他提到:「深圳比香港發展得快,原因就是他們聚焦。只要訂立發展方向,他們就會用盡辦法引進人才、資金及工業。」   文教授認為,香港與深圳兩地需要在科研上互補長短。他建議香港學習「十四五」規劃,找出發展焦點,亦建議學校、商界和政府組成跨地域與界別的智囊團,商議香港創科發展路向。   網上報導: 灼見名家 - https://polyu.me/3K6Fb2U

2023年7月20日

20230525-ADoRIAM graphic work

先進製造研究院副院長於數博會就AI大模型分享見解

先進製造研究院(RIAM)副院長黃國全教授在2023年5月25日舉行的2023中國國際大數據產業博覽會上,分享了他對人工智能大模型發展的見解。他表示,要真正實現大數據科學,大模型的構建需要大規模的數據採集和精煉,從而獲得高質量大數據支撐。   網上報導: 中國新聞網-https://polyu.me/3MDrI37 今日貴陽- https://polyu.me/3ozQg4M 新浪 -https://polyu.me/42YBZ0B 搜狐網- https://polyu.me/3OG5Y9s  

2023年5月25日

20230515_ADoRIAM shared views for GBA

黃國全教授分享大灣區建設下管理科學前景

香港理工大學先進製造研究院副院長黃國全教授獲中國MBA教育網及搜狐專訪,對決策與管理科學以及元聯網在大灣區建設下的未來發展分享見解。 網上報導:MBA教育網 - https://polyu.me/40QNrcK搜狐 - https://polyu.me/448wb5E

2023年5月15日

Poster Top 2 percent scientist 2022

Seven RIAM Members Ranked Among the World’s Top 2% Most-cited Scientists (2022)

Stanford University has recently released an update of the list that represents the top 2 percent of the most-cited scientists in various disciplines. The report was prepared by a team of experts led by Prof. John Ioannidis, the eminent Professor at the Stanford University. Over 100,000 top scientists were grouped into 22 subject fields and 176 sub-fields using the indicators including information on citations, individual’s scientific research output, co-authorship and a composite indicator for career-long citation impact up to the end of 2021. The report can be downloaded from Elsevier. Congratulations to our seven RIAM members on ranking among the world’s top 2% scientists! Name Subject Field Ir Prof. MAN Hau Chung Materials Ir Prof. CHAN Kang Cheung, Keith Materials Prof. FU Mingwang Materials Prof. Asif Sohail USMANI Civil Engineering Prof. DAI Jian-Guo Civil Engineering Dr LEE Ka Man, Carma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 Image Processing Dr REN Jingzheng Environmental Sciences

2022年10月31日

Banner_Fu-MW_Royal-Fellow_2

Professor FU Mingwang awarded Royal Society Wolfson Visiting Fellowship

Prof. FU Mingwang, Chair Professor of Advanced Manufacturing, Associate Director of Research Institute for Advanced Manufacturing, was recently awarded the Royal Society Wolfson Visiting Fellowship with a grant of £125,000.00 to support this fellowship. The Visiting Fellowship belongs to the Royal Society Wolfson Fellowship/Visiting Fellowship Scheme, which awards less than 10 people each year with this prestigious fellowship title and funding support for both fellowship and visiting fellowship. For the Visiting Fellowship, based on the Royal Society, it provides an opportunity for outstanding international research leaders to foster international collaborative links and enrich scientific research in the host organization as well as the wider UK science base. For the Royal Society, it is the United Kingdom's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founded in 1660 for “promoting science and its benefits, recognizing excellence in science, supporting outstanding science, providing scientific advice for policy, education and public engagement and fostering international and global co-operation”.

2022年10月1日

p1

理大與無錫市政府共建科技創新研究院促進長三角官產學研合作 為國家創科發展作出貢獻

香港理工大學(理大)與江蘇省無錫市政府達成合作協議,在無錫當地成立「香港理工大學無錫科技創新研究院」,藉以設立高端創新科研平台、開辦工程學博士學位課程,以及建立產業培育基地,全面發揮「官、產、學、研」的協同效應,為國家未來發展貫注動力。此舉亦標誌著理大開創本地先河,成為首家在無錫設立科研中心、參與推動長江三角洲地區創科發展的香港高等教育院校。 簽約儀式今天(29日)以視像會議形式進行,在理大校董會主席林大輝博士、理大校長滕錦光教授、無錫市委書記杜小剛先生,以及無錫市委副書記兼市長趙建軍先生等理大和無錫市委、市政府高層的見證下,由理大副校長(研究及創新)趙汝恒教授與無錫市新吳區區長章金偉先生代表簽署合作協議。 這次合作響應了國家積極加強「蘇港澳」合作的策略,把無錫市的經濟優勢,結合理大位列全球百強學府的教育與科研實力,相得益彰。協議將於明年一月正式生效,為期五年,由理大工程學院及無錫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共同執行。在無錫市政府的支持下,「香港理工大學無錫科技創新研究院」將會在無錫空港經濟開發區設立。研究院將分階段建設教研中心、創新研發平台,以及創新創業基地。 理大工程學院院長文効忠教授介紹,研究院肩負三大使命: (一)建立國際一流的高端科研創新平台 研究院將促進共同科研、學術交流、聯合培育及知識轉移;透過匯聚國內、外的創新資源,鍛造全國一流兼具國際水平的高端創科平台。研究院將在無錫開發具自主知識產權的嶄新核心科技,涵蓋航空與航天、生物醫療科技、先進製造、新材料、人工智能、通訊網絡及新能源等範疇。 (二)培育科技創新人才 研究院將開辦為在職人士而設的工程學博士學位課程,以及工程博士後計劃,從而建立紮根無錫的創科團隊。課程以企業科技攻關項目為研究論文主題,輔以科創企業管理學科的訓練,著重科技創新及應用主導,旨在孕育高瞻遠矚,兼具創新願景、國際視野及先進科研經驗的業界領袖。 (三)推動新興產業 研究院將致力促進理大與無錫當地企業及廠商的科研合作,尤其鼓勵由理大培育的新一代人才在無錫創業,將科研成果商品化和實踐嶄新理念。此舉正好配合國家及江蘇省經濟發展需求,帶動新興產業穩健發展;同時推動現代工程技術突破、加強技術開發和整合,以及實現其大規模應用,從而加快技術轉移及科研成果商品化,締造完整的產業鏈。研究院目標在三至五年內,培育出一批在新興產業上獨當一面的企業,帶動創新科技的可持續發展。 在這次合作中,理大與無錫當局將會在不同範疇上貢獻本身強項,互補優勢。無錫市政府未來五年將提供所需場地、相應基礎設施及經費,支持理大創建研究院。雙方每年還會安排無錫以至長三角地區的業界人士來港交流,透過多元化的聯合推廣及國際專業學術活動,吸納更多企業進駐研究院及落戶無錫,開展創業驗證。 理大去年創立了「蘇港澳高校合作聯盟」,並與江蘇省產業技術研究院簽訂基礎科學及技術研究合作備忘錄。無錫市經濟蓬勃,工業體系得到全面發展,人均本地生產總值居全國城市前列,為這次與理大的合作造就了有利條件,更為兩地的「官、產、學、研」合作揭開前所未有的一頁。 林大輝博士表示:「江蘇省是長三角地區重要的省份,無錫市在工業體系全面發展方面享有盛譽。理大一直積極與江蘇省各界開展科研戰略合作,致力在人才培育及創新科技研究作出貢獻。理大非常高興與無錫市政府加強蘇港澳合作的戰略部署,結合理大在教育與科研的實力,創建『香港理工大學無錫科技創新研究院』。理大一定會繼往開來,在教育、科研和創新各方面力臻完美。」 滕錦光教授表示:「理大和無錫市政府對未來都有共同的願景:我們都希望在高端專業人才培養和科技創新方面加強合作,為無錫市、江蘇省乃至國家的經濟發展做出貢獻。理大非常重視基礎研究,也非常重視應用研究及其技術轉移。我們希望通過無錫科技創新研究院這個平台,將理大的科研優勢和無錫市的產業需求相結合,做出有影響力的成果。」 趙建軍市長表示:「香港理工大學無錫科技創新研究院的成功落戶,實現了『太湖明珠』與『東方之珠』的又一次重要牽手,是蘇港澳合作發展的有力推動。雙方將著力打造科技創新『新高地』和產業發展『策源地』,將香港理工大學的教育科研優勢與無錫的經濟產業優勢深度融合。無錫將為雙方合作提供最佳服務保障、最大程度支持,攜手打造長三角—粵港澳校地合作新標杆。」 [From PolyU Media Release]

2022年9月29日

您的瀏覽器不是最新版本。如果繼續瀏覽本網站,部分頁面未必能夠正常運作。

建議您更新至最新版本或選用其他瀏覽器。您可以按此連結查看其他相容的瀏覽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