儘管地球表面七成的地方被水覆蓋,但淡水僅佔當中的百分之三。專家預計2025年全球可能有三分之二的人口受食水短缺影響,情況令人憂慮。

 

現時的污水循環再用及海水化淡技術均成本高昂且需要使用大型設施。為解決這難題,應用物理學系曾遠康博士將廢棄的黑色海棉升級再造,製成太陽能吸收器,以有效產生蒸氣。太陽能吸收器浮於水面時能聚集太陽的熱能,水受熱後會產生蒸氣。通過將黑色海棉放置在吸收器頂部,將產生更多蒸氣。研究人員更發現當黑色海棉經過多巴胺處理後,其親水性將會提升,更能有效蒸發水份。所產生的水蒸氣隨後會在裝置的內頂冷卻,形成蒸餾水。實驗證明,使用多巴胺處理過的黑色海棉可使水面的蒸發量增加三點五倍以上。

 

這簡便、低成本和環保的廢棄海綿太陽能吸收器於「第一屆亞洲發明展覽會 – 香港」上贏得一項銀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