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Start main content
Photo 1 (2)

理大與金川集團簽署戰略合作協議 携手推動有色金屬行業高質量發展

香港理工大學(理大)與金川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金川集團)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攜手推動有色金屬行業高質量發展。雙方將聚焦鎳、銅、鈷及稀貴金屬的綠色低碳發展及新材料開發,充分發揮各自優勢,展開深度産學研合作,積極響應國家重大戰略需求。 簽署儀式早前(8月21 日)於理大校園舉行。在理大校長滕錦光教授及金川集團董事長阮英先生見證下,理大工程學院院長文効忠教授及金川集團國際業務總監程永紅先生代表雙方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隨後,理大工業及系統工程學系材料技術講座教授林建國教授介紹雙方合作情况。 滕錦光教授表示:「作爲服務國家重大戰略需求的行業領軍企業,金川集團在科研創新和綜合實力方面取得的成就令人矚目。理大期待以此次簽約爲契機,充分發揮自身在科研創新和人才培養方面的優勢,以及金川集團的産業資源和行業經驗优势,突破關鍵技術瓶頸,推進行業實現高效綠色生産的目標,并爲香港建設國際創新科技中心注入新動能。」 阮英先生表示:「理大作爲全球百强高校,在科研創新和人才培養方面具有國際領先水平,爲香港、國家乃至全球發展作出重要貢獻。希望依托理大豐富的校企合作經驗,結合金川集團在有色金屬冶煉、新能源、新材料等領域的技術優勢和戰略布局,共同探索産學研深度融合新模式。金川集團願與理大深化合作,在前沿技術研發、高端人才培養等領域攜手共進,爲行業技術進步及建設香港成為國際創新科技中心貢獻更大力量。」 理大及金川集團將秉持「立足長遠、優勢互補、資源共享、互惠共贏」的原則,在平台建設、科技攻關、成果轉化及人才培養等方面展開合作。金川集團代表團此行亦到訪理大工程學院進行深入交流,並參觀理大深空探測研究中心、三維打印技術中心實驗室和工業中心。

2025年9月5日

Photo 1 (1)

理大全國重點實驗室獲國家科技部授牌 助力香港融入國家創新體系 建設國際人才集聚高地

為配合國家整體發展規劃,並充分發揮香港「背靠祖國、 聯通世界」的獨特優勢,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創新科技署與國家科技部商討後,於2023年啟動「國家重點實驗室」的重組工作,並參考國家科技部的提名,邀請內地專家團隊參與評審篩選。經過嚴格的甄選及評估,香港理工大學(理大)提交的「沿海城市氣候韌性全國重點實驗室」和「超精密加工技術全國重點實驗室」項目獲國家科技部批准正式成為全國重點實驗室,標誌着理大的科研實力得到充分肯定,為國家新質生產力的高質量發展和世界科技強國建設貢獻力量。 特區政府於今天舉行「在港全國重點實驗室授牌儀式」,由國家科學技術部陰和俊部長、中央人民政府駐香港特別行政區聯絡辦公室周霽主任及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李家超先生主禮。理大校長滕錦光教授率領一眾理大代表,包括:理大常務及學務副校長黃永德教授、副校長(研究及創新)趙汝恒教授、協理副校長(研究及創新)王鑽開教授、建設及環境學院院長李向東教授、工業及系統工程學系超精密加工與計量學講座教授張志輝教授、研究及創新事務總監黃詠恩教授,以及其他嘉賓出席,共同見證香港院校和實驗室融入國家創新體系、積極參與國家科技計劃的重要時刻。 由理大與香港科技大學(科大)共建的「沿海城市氣候韌性全國重點實驗室」,由李向東教授擔任實驗室主任,聯同科大副校長(大學拓展)吳宏偉教授擔任聯席主任。為應對氣候變化和災害風險,實驗室以國家和全球發展戰略為導向,聚焦韌性城市建設和災害管理,提升沿海地區基礎設施韌性,以科學應對氣候變化帶來的挑戰。 實驗室的主要研究範圍包括:沿海城市極端天氣事件預測與復合氣候災害風險分析、基礎設施氣候韌性發展與極端天氣災害防控,以及沿海復合氣候災害風險感知預警與應對管理政策等,為國家和區域的社會安全與可持續發展提供堅實的科研保障。 此外,由張志輝教授帶領的「超精密加工技術全國重點實驗室」面向國家戰略需求,致力於超精密微納加工技術的基礎研究和應用開發,重點研發超精密加工機理、先進加工工藝、精密測量技術以及相關加工裝備,並積極推動跨學科應用轉化,培養高水平創新人才,推動產業升級。 實驗室主要研究範圍包括:研發原子尺度製造、能場協同超精密加工、突破十納米級玻璃增材製造等前沿技術;開發超精密加工高端裝備及智能精密測量儀器,並滿足半導體製造和智能檢測需求;研發下一代原位智能三維表面測量技術及儀器;以及拓展超精密加工技術在航天航空、深空探索和新能源等領域的應用。 理大全國重點實驗室在科研水平、組織結構和運行管理方面均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其先進的儀器設備充分滿足國家重大科技需求。展望未來,這些實驗室將提供重要平台,促進與內地及國際頂尖大學和科研機構的合作,匯聚全球各地的優秀科研人才,積極推動跨地域、跨學科的科技創新,打造香港成為國際高端人才集聚高地,為香港、國家和全球的可持續發展做出更大貢獻。

2025年8月25日

Research

photo 1

Farizon New Energy Commercial Vehicle Group visits PolyU

A delegation from Farizon New Energy Commercial Vehicle Group (Farizon Auto), a subsidiary of Geely Holding Group specialising, visited The Hong Kong Polytechnic University (PolyU) on 25 August to explore collaboration opportunities in the field of new energy vehicles and to strengthen industry-academia collaboration. Prof. Christopher CHAO, Vice President (Research and Innovation) of PolyU, welcomed the delegation and chaired the meeting. Mr FAN Xianjun, CEO of Farizon Auto, and Mr SUN Guohui, Secretary of Party Committee, shared the company’s strategic plans and introduced its green methanol-hydrogen electric vehicle solutions. During the meeting, PolyU representatives also presented the University’s research strengths. Prof. SHI W.Z., John, Director of Otto Poon Charitable Foundation Smart Cities Research Institute of PolyU, introduced research initiatives in smart cities, while Prof. ZHUGE Cheng-xiang, Assistant Professor of the Department of Land Surveying and Geo-Informatics of PolyU, highlighted big data analytics applications for new energy vehicles. In addition, the Research and Innovation Office showcased PolyU’s outstanding achievements in academic research,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and industry-academia partnerships. This visit has established a valuable communication channel between Farizon Auto and PolyU, laying a solid foundation for future collaboration.  

2025年8月25日

Research

Photo 1

理大淄博技術創新研究院成立 深化兩地產學研合作 構建鲁港科技創新樞紐

香港理工大學(理大)與淄博市人民政府日前(8月16日)簽署合作協議,共建「香港理工大學淄博技術創新研究院」(研究院)。雙方將依託淄博市雄厚的產業基礎和完善的工業體系,並結合理大作為全球百強大學的紮實科研實力,開展產學研深度合作,促進兩地優勢互補和協同發展。 新成立的研究院將圍繞淄博市的經濟及產業發展需求,聚焦微納米技術、工業人工智能、康復治療,以及數字化與人文旅遊等領域。憑藉理大的人才及科研優勢,研究院將致力促進相關技術研發及核心技術攻關,推動當地產業轉型升級及新質生產力發展,助力科研成果轉化應用,為淄博市的可持續發展貢獻力量。 簽約儀式於淄博市舉行,在理大校長滕錦光教授、副校長(研究及創新)趙汝恒教授,以及山東省科技廳廳長孫海生先生、淄博市委書記馬曉磊先生等一眾嘉賓見證下,由理大協理副校長(內地研究拓展)董澄教授及山東省淄博市人民政府副市長李新勝先生代表雙方簽署合作協議,標誌着「香港理工大學淄博技術創新研究院」正式成立。 滕錦光教授表示,理大與淄博市政府攜手成立研究院,積極響應國家「創新驅動發展」的戰略部署,充分結合淄博的產業優勢與理大的科研實力。研究院不僅將成為技術研發的高地,更將作為人才培育的搖籃、產業升級的引擎,為淄博和香港兩地創新創業人才提供更廣闊的實踐舞台,共同打造面向未來的創新生態。 馬曉磊先生表示,淄博擁有深厚的創新底蘊和豐富的產業化資源,是創新創造的理想之地。他期待與理大深化合作,將研究院打造為具有國際影響力的技術創新高地,吸引更多優質資源和科研力量,共同推動區域經濟高品質發展。 此外,在同場舉辦的創新創業對接會上,理大初創企業及多所當地高校、科創企業及行業專家進行現場路演,展示最新原創技術及項目,並一同就多個產業熱點,包括新材料研發、智能製造、智能醫療、文旅科技賦能等展開深入探討,促進產學研互動及創新資源精準對接,為優質科研成果與產業需求深度融合開拓機遇。 研究院的成立將肩負培育人才的重任,致力吸引高層次專業人才,培養具備創新能力和科研經驗的未來行業領袖,支持淄博與國際接軌。同時,研究院將積極支援理大師生在淄博開展創新創業活動,助力理大初創企業落地發展並建構可持續的科技創新生態體系,冀成為區域協同創新的新典範,並為兩地產學研合作樹立新標杆。

2025年8月21日

Research

51

理大舉辦「錫港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融合發展大會」 正式成立「理大無錫創業中心」

為深化無錫和香港的科技創新與產業融合,推動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香港理工大學(理大) 無錫科技創新研究院日前(8月9日)於無錫市高新區舉辦「錫港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融合發展大會暨香港理工大學無錫創業中心啟動活動」,並與無錫企業簽署合作協議。憑藉高新區的優質營商環境和粵港澳大灣區的生態資源,雙方將聚焦人才招引、產業對接、投融資合作,助力海外優質專案與人才落地。 理大校長滕錦光教授率領代表團到訪無錫,並與無錫市委書記杜小剛先生會談,雙方將共同探索更多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融合機制,引入國家緊缺型人才,轉化前沿科技成果,攜手為教育強國、科技強國、人才強國建設作出貢獻。 滕錦光教授於啟動禮致辭時表示,是次活動及理大無錫創業中心的成立既是錫港兩地科創力量的深度握手,更是理大與無錫各界攜手推進政產學研融合,服務國家「雙灣戰略」的重要里程碑。理大將通過與無錫教育生態的深度融合,以香港優質課程資源為紐帶,助力無錫構建全球化人才培養體系。 江蘇省新質生產力促進中心主任趙志強先生期望江蘇省新質生產力促進中心、理大和無錫高新區三方,以「打頭陣、勇爭先、走在前、作示範」的使命擔當,在共同推動蘇港科技合作中,緊緊圍繞科技創新融合產業創新,培養發展新質生產力,推動更多江蘇創新實體與香港科技合作。 無錫高新區黨工委書記兼新吳區委書記崔榮國先生表示,無錫高新區是錫港深度合作的主力軍和主陣地,希望理大無錫創業中心充分發揮橋樑紐帶作用,背靠理大、立足全無錫、面向大灣區,全力推動更多優質項目、領軍人才和科創企業落地扎根、茁壯成長,助力無錫高新區勇當科產融合「先行軍」,加快建設世界一流高科技園區。 在滕錦光教授、趙志強先生、理大副校長(研究及創新)趙汝恒教授、無錫市政府副市長兼黨組成員周文棟先生、崔榮國先生、工程學院院長兼無錫科技創新研究院院長文効忠教授等,以及一眾嘉賓共同見證下,理大無錫創業中心正式啟動。中心不但是初創企業成長的搖籃,更是連接錫港兩地創新資源的重要橋樑,將為企業提供更優質的創業環境。理大無錫科技創新研究院將繼續發揮紐帶作用,推動創新科技深度賦能產業,高效服務社會。 此外,理大無錫科技創新研究院與兩家無錫企業簽署合作協議,包括與朗新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攜手推動人工智能與電力能源行業的深度融合,以及與國宏工具系统(無錫)股份有限公司共建博士工作站和產學研聯合實驗室。由理大學者領導的初創項目「智仁藥業神經營養素」及「科博智慧型機器人」亦分別與無錫市空港經開區達成合作協議,其中智仁藥業計劃於無錫投資設立研發及銷售中心。有關協議標誌著錫港兩地在創科產業和產學研合作領域邁出重要一步,為產業升級和技術創新提供有力支撐,實現「錫港聯動」的雙贏格局。 是次活動更設三個主題講座,邀請錫港兩地政府、企業及教育界代表、理大學者及校友等,圍繞無錫高端製造業出海的新機遇、香港金融與產業的高質量發展、錫港的科創教育融合發展進行深入探討,並舉辦理大初創項目路演。13個亮相理大項目涵蓋醫療保健、生物醫藥、人工智能應用及機械人、先進物料和綠色科技等多個前沿領域的創新成果。活動將有助進一步啟動兩地創新基因和產業潛力,為推動區域經濟高品質發展,共繪產業繁榮奠下堅實基礎。

2025年8月12日

Research

41

理大參與「2025香港英才北京行」 推動京港科技與人才交流

香港理工大學(理大)代表團於7月28日至8月2日應邀參加由北京海外學人中心與香港北京高校校友聯盟聯合主辦的「2025香港英才北京行」,活動以「聚北京·創未來」為主題,促進京港人才交流和創新科技合作,為國家科技與可持續發展貢獻力量。理大憑藉其跨學科研究優勢與創新成果,展現香港高等教育在全球科技領域的領導地位。 活動在中關村生命科學園隆重啟動,會上,昌平區介紹了產業佈局、人才政策及創業生態,激發合作意願。理大代表團積極參與,展示人工智能、生物醫藥、智能製造及可持續發展等研究成果,並與北京及雄安新區的重點企業和創業園區深入交流,探索協作機遇,了解當地創新產業生態。 參與是次活動的理大代表團成員包括: 數據科學與人工智能學系及電子計算學系助理教授林婉瑜教授,專注於生成式人工智能算法及其在協同智能體構建中的應用 土木及環境工程學系助理教授(研究)陶勇博士,聚焦綠色建築材料低碳化及智慧城市解決方案 英文及傳意學系助理教授(研究)王笑博士,研究跨學科數據驅動方法以推進語言與語音的整體性理解 食品科學及營養學系助理教授(研究)常金輝博士,致力於功能性食品與天然脂肪替代品AkkMore™的開發 工業及系統工程學系助理教授(研究)宋在新博士,專攻智能製造與可持續能源管理 時裝及紡織學院博士研究生湯思斯博士 ,探索智能紡織與人體數字化監測的融合設計 研究及創新事務處經理李圓圓女士,負責推動產學研合作與技術轉化 代表團參訪了多個北京科技創新地標,理大代表團不僅深入了解中國科技發展,積極參與技術交流與合作洽談。林婉瑜教授與人工智能原點社區及巢生實驗室的專家探討生成式人工智能在智能製造的應用;陶勇博士則於北京市常委和統戰部會議中,分享低碳建材與智慧城市研究成果,獲得高度認可。此行展現了理大在跨學科創新與技術轉化的優勢,促進京港兩地合作機遇。 活動期間,代表團參加了在北京亦莊舉辦的「2025京港澳青年科學家大會」,以「同心攜手向新而行」為主題,促進京港澳三地青年科學家、企業家及投資機構在人工智能、生物醫藥、量子通信、未來航天及新能源等前沿領域的合作。會上,王笑博士在生物醫藥板塊分享了創新研究,利用超聲波舌部骨骼檢查技術作為構音障礙言語診斷工具,為醫療診斷帶來新突破。 常金輝博士展示了天然脂肪替代品AkkMore™在健康食品與慢性病預防中的潛力,獲多家企業關注。理大代表的多元研究成果不僅促進研究與產業的轉化,推動京港青年合作,展現理大在全球創新影響力。 此次活動深化理大對北京科技創新的認識,並展現理大在人工智能、生物醫藥、智能製造及可持續發展等領域的實力。透過與北京頂尖科研機構與企業的深度互動,搭建了重要平台奠定堅實基礎。

2025年8月2日

Research

11

香港理工大學與螞蟻數科共建「AI + Web3 聯合實驗室」

香港理工大學(理大)與螞蟻數科今天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共建 「香港理大—螞蟻數科AI + Web3聯合實驗室」。雙方將聚焦前沿技術突破、創新生態孵化與科技策源影響等方向,深入探索人工智能(AI)與Web3技術的融合發展,將聯合實驗室打造成為全球科技創新的策源地。螞蟻數科計劃在未來三年內投入最高港幣一億元,支持聯合實驗室的研究工作與專案孵化。 合作協議在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副局長陳浩濂先生、理大校長滕錦光教授及螞蟻集團董事長井賢棟先生見證下,由理大副校長(研究及創新)趙汝恒教授及螞蟻數科首席執行官趙聞飆先生代表簽署。 AI + Web3聯合實驗室聚焦三大技術領域,包括可信AI智能體、AI增強的區塊鏈安全框架,以及資料隱私與可驗證技術等,以加速智能化服務湧現和數字資產安全流轉。在創新生態孵化方面,將着力構建「AI + Web3教育基金平台 」,充分融合理大的深厚科研實力與螞蟻數科的豐富產業生態資源,為香港建設數字科技人才高地提供強力支撐。實驗室還計劃舉辦國際科技研討會、創新大賽等活動,打造世界一流學術品牌。 滕錦光教授表示:「與螞蟻數科共建『AI + Web3聯合實驗室』,是理大推動前沿科技交叉融合、服務香港國際創科中心和數字資產全球創新中心建設的重要戰略舉措。我們期待這一強強聯合能加速AI與Web3技術的深度融合與創新應用,產出具有全球影響力的成果,賦能香港乃至全球數字經濟的蓬勃發展。」 趙聞飆先生說:「螞蟻數科擁有扎實的技術能力和豐富的服務場景,我們將與理大深度整合產學研資源,推動前沿技術的創新突破和實際場景中的規模化應用。」 井賢棟先生表示:「螞蟻始終看好香港,堅定投資香港,期待此次合作能助力『AI + Web3』在香港迸發全新動能,助力香港加速建設全球科創中心、金融中心和貿易中心。」 理大在AI與Web3相關技術領域具領先學術地位。2022年,理大獲CoinDesk評為全球最佳區塊鏈大學,在全球240所相關院校中排名第一。今年一月,理大新成立了計算機及數學科學學院,整合應用數學系、電子計算學系、數據科學及人工智能學系的優勢資源,並開設人工智能、大數據計算、區塊鏈技術及元宇宙等前沿領域相關的多元化課程,致力培養兼具前瞻視野和實踐能力的科技人才。理大的扎實學術優勢將為是次合作奠定堅實基礎。 作為螞蟻集團的科技子公司,螞蟻數科在AI、Web3等領域擁有領先的技術優勢和深厚的產業實踐,旗下智能體開發平台Agentar和金融推理大模型,在金融領域廣泛落地。2024年,螞蟻數科深度參與香港金融管理局Ensemble項目,以領先的區塊鏈技術支援多家企業完成新能源的資產代幣化(RWA)。今年4月,螞蟻數科成為香港特區政府「重點企業夥伴」,海外總部正式落戶香港。螞蟻數科的產業應用經驗,將有助實驗室與產業連接,拓展合作機遇。

2025年7月29日

Research

251

理大與華中科技大學國家智能設計與數控技術創新中心設立香港分中心落實合作意向簽約儀式

香港理工大學(理大)代表團於2025年7月24日到訪武漢華中科技大學國家智能設計與數控技術創新中心(National Centre of Technology Innovation for Intelligent Design and Numerical Control, NCDC)。與會雙方對設立「國家智能設計與數控技術創新中心香港分中心」 表達了強烈的合作意願,並充分探討了建設方案之合作機會。 理大代表團由理大副校長(研究及創新)趙汝恒教授帶領,工程學院院長院長文効忠教授、工業及系統工程學系副教授鄭湃教授、科技及創新政策研究中心助理主任吳池力博士、知識轉移及創業處助理總監陳翠芳女士等同行。與華中科技大學副校長、NCDC中心主任高亮教授、機械科學與工程學院副院長李新宇教授、NCDC常務副主任楊建中教授、科學技術發展院柳子遜老師、工業工程系李好教授、肖蜜教授等座談交流。 是此備忘錄為雙方進一步探討在國家智能設計與數控技術創新中心香港分中心,圍繞人機共融制造系統、超精密加工數控系統、車間與物流調度規劃管理、工業領域模型與具身智能、智能設計與交互系統等專業領域的共建框架,面向國家經濟主戰場與重大需求,發揮香港的區位優勢與國際化前沿創新能力,合作互補、攻堅克難。 並共同約定,在雙方對合作的詳細條件及安排達成一致,並取得所需的相關部門批准後,簽署正式合同。就理大工業及系統工程學系將作為該中心的執行部門。

2025年7月25日

Research

91

理大與北京協和醫院簽署合作備忘錄 共同促進人工智能賦能腫瘤精準診療及醫科人才培育

香港理工大學(理大)與北京協和醫院(協和醫院)簽署合作備忘錄,就放射治療、醫學影像和健康資訊學領域的科研創新、成果轉化及人才培育開展合作。是次合作將重點圍繞人工智能賦能醫學、生物醫藥等前沿技術的研發,並致力培育醫工结合尖端人才,透過雙方優勢互補,推動科技創新與醫學發展深度融合。 合作備忘錄簽署儀式今日於北京協和醫院舉行,在理大常務及學務副校長黃永德教授、醫療及社會科學院副院長兼醫療科技及資訊學系教授應天祥教授、應用生物及化學科技學系化學講座教授兼理大中山技術創新研究院院長黃嘉良教授,以及協和醫院副院長杜斌教授及康復醫學與理療學系主任張福泉教授的見證下,由理大醫療科技及資訊學系系主任及教授蔡璟教授和協和醫院放射治療科常務副主任胡克教授代表簽署。 黃永德教授表示:「理大致力推動跨學科創新研究,特別是在醫療健康領域。我們正申請籌建香港第三所醫學院,期望以大學在醫療、工程與人工智能方面的獨特優勢,培育能夠引領未來智能醫療發展的新一代醫學人才。今次合作正是希望將理大在科技創新方面的優勢,與協和醫院百年積澱的臨床經驗深度融合,推動醫學創新。」 杜斌教授說:「首先代表院班子對理大領導與專家的到來表示熱烈歡迎和衷心感謝。醫學進步離不開跨界融合與協同創新。放療科作為國家臨床重點專科,在腫瘤精準治療領域累積了豐富的臨床經驗和科研實力,而理大作為亞洲頂尖的研究型大學,在醫療人工智能、生物醫學工程等領域處於國際領先地位。此次合作在科學研究創新突破的引領下,透過人才共同培養的堅實支撐,加速推動成果轉化應用,開啟高品質發展的嶄新篇章。」 蔡璟教授、黃嘉良教授及理大電子計算學系研究助理柳澤宇先生,聯同胡克教授隨後分別作專題報告,分享各自最新的研究項目及臨床成果,包括人工智能在精準放射治療的應用、抗癌診斷及治療雙功能探針及多模態醫療大模型構建與優化等,進一步深化雙方的專業及學術交流。 雙方代表亦就多個重點合作方向作深入探討,並提出多項具潛力的聯合科研項目,涵蓋腫瘤精準診療、高端醫療設備及腫瘤治療藥物研發等領域。此外,在醫工結合人才培養方面,理大期待未來若最終獲特區政府支持籌辦香港第三所醫學院,協和醫院可望成為醫科生實習醫院之一;同時,理大亦可以為協和醫院的技術骨幹成員提供人工智能驅動醫療的前沿技術培訓,並積極推動雙方交流互訪,共同培養研究生,甚至合辦雙學位課程項目等。

2025年7月9日

Research

81

中國航空科技工業代表團訪問理大

中國航空科技工業香港有限公司(中航科工)代表團於7月3日訪問理大,雙方就航空技術與人工智能領域的合作進行深入交流,推動產學研深度融合。 理大研究及創新事務處於會議中,展示理大在學術研究、科技創新及產學研合作的卓越成就。理大航空及民航工程學系助理教授黃海龍教授和關昱教授,以及工業及系統工程系助理教授張曉革教授出席會談,分別介紹了安全低空飛行技術、熱聲不穩定解決方案,以及人工智能系統的可靠性與可信度保障技術,充分展現理大在相關領域的前沿科研實力。 中航科工執行董事兼總經理郝偉迪先生介紹了公司的戰略規劃及低空經濟的創新方案。哈爾濱飛機工業集團規劃總監譚飛先生分享了航空產業的發展與關鍵挑戰。 會後,代表團參觀了理大的航空工程實驗室、人工智能物聯網研究院及航空服務研究中心,深入了解其先進科研設施與研究成果。此次訪問為中航科工與理大搭建了重要的溝通橋樑,為未來科研成果轉化與合作奠定了堅實基礎。

2025年7月8日

Research

您的瀏覽器不是最新版本。如果繼續瀏覽本網站,部分頁面未必能夠正常運作。

建議您更新至最新版本或選用其他瀏覽器。您可以按此連結查看其他相容的瀏覽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