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Start main content

最新消息

Photo 1

理大與中信集團攜手成立人工智能數智創新聯合實驗室 促進前沿技術產學研協作

香港理工大學(理大)與中國中信集團有限公司(中信集團)昨日簽署框架協議,探討推動人工智能技術及應用創新,透過產學研合作,促進科研創新發展及加速科研成果落地,助力香港發展成為國際創新科技中心。雙方亦達成協議,正式成立「香港理工大學 – 中信集團人工智能數智創新聯合實驗室」,推進校企之間的創新合作。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創新科技及工業局副局長張曼莉女士及數字政策辦公室副數字政策專員(數字基建)張宜偉先生出席框架協議簽署及揭牌儀式。在張曼莉女士、理大校長滕錦光教授、中信集團董事長奚國華先生及總經理張文武先生的見證下,理大副校長(研究及創新)趙汝恒教授及中信集團副總經理王國權先生代表雙方簽署框架協議。滕錦光教授及奚國華先生隨即為「香港理工大學 – 中信集團人工智能數智創新聯合實驗室」進行揭牌儀式,標誌著實驗室正式成立。 此外,在滕錦光教授、趙汝恒教授、理大協理副校長(研究及創新)王鑽開教授、奚國華先生、張文武先生、王國權先生及中信集團科技與數字化部總經理趙磊先生的見證下,理大應用數學系講座教授陳小君教授亦分別與中信集團旗下四間子公司,包括中信重工、中信國際電訊、中信泰富特鋼及中信銀行的代表,簽署三項合作協議及一項合作意向書。 張曼莉女士致辭中表示:「中信集團作爲大型綜合性企業集團,理大作爲國際知名的研究型大學,雙方在人工智能領域均擁有豐富的技術資源和產業應用場景。此次雙方合作共建人工智能數智創新聯合實驗室,必將爲香港科創建設注入新活力,發揮香港『背靠祖國、聯通世界』的獨特優勢,打造一個具有世界級水準的『産學研企 』一體化創新平台,推動基礎研究、技術開發與産業轉化的無縫對接。人工智能是香港全力發展的關鍵產業,特區政府更高度重視,通過多項措施推動發展及引導更多社會資本積極參與和投資於人工智能等策略性產業,我們亦將成立『香港人工智能研發院』,促進人工智能的上游研發與中下游應用場景開拓。」 滕錦光教授表示:「面對人工智能的快速發展,理大今年一月成立『計算機及數學科學學院』,進一步深化數智科技領域的跨學科研究,並將成立『香港理工大學人工智能高等研究院』。我們很榮幸能與中信集團合作,在香港成立首個人工智能聯合實驗室,這不僅是對理大科研實力的認可,更是雙方優勢互補、合作共贏的良好開端,既能為香港建設國際創新科技中心發揮積極作用,亦為粤港澳大灣區的科技創新和產業升级注入强大的創新動力。」 奚國華先生表示:「中信香港人工智能科技創新中心和人工智能數智創新聯合實驗室成立,不僅標志著中信和理大校企合作邁出了新步伐,更爲中信集團創新發展增添了新動能,爲推動香港國際創新科技中心建設注入了新活力。」對於中信集團與理大未來合作,奚國華先生提出三點建議:「一是共促科技研發攻關,二是共育高端創新人才,三是共建繁榮合作生態。」 理大與中信集團將充分發揮各自優勢,共同開展涵蓋人工智能、具身智能、工業智能、金融科技、數據優化和數字轉型的前沿科技探索,積極培育工程和研究人才,推動學術交流,實現深度合作和協同創新。 在滕錦光教授(後排左三)、趙汝恒教授(後排左二)、理大協理副校長(研究及創新)王鑽開教授(後排左一)、奚國華先生(後排右四)、張文武先生(後排右三)、王國權先生(後排右二)及趙磊先生(後排右一)的見證下,理大應用數學系講座教授陳小君教授(前排中)亦分別與中信集團旗下四間子公司,包括中信重工、中信國際電訊、中信泰富特鋼及中信銀行的代表,簽署三項合作協議及一項合作意向書。 一眾政府、理大及中信集團代表合照。    

2025年3月28日

Research

1

中國科學院上海光機所到訪理大

中國科學院上海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上海光機所)、上海市人才工作局以及各相關單位代表於3月26日到訪香港理工大學(理大),就科研創新、人才培育及產學研融合等議題進行深入交流,攜手推進滬港合作。   訪問期間,理大舉行了隆重的「中國激光雜誌社香港分社」揭牌儀式。由理大副校長(研究及創新)趙汝恒教授、理大生物醫學工程學系副教授及中國激光雜誌社香港分社社長賴溥祥教授、理大電機及電子工程學系教授及中國激光雜誌社香港分社秘書長張阿平教授、上海光機所副所長冷雨欣教授、中國激光雜誌社總編輯王曉峰博士,以及《Advanced Photonics》雜誌編輯部主任張毓青女士共同揭牌,標誌著內地與香港在光學領域合作邁進新的里程碑。   隨後的交流會上,趙教授對來訪嘉賓表示熱烈歡迎,並強調理大一直重視科研創新與人才培育。作為「中國激光雜誌社香港分社」的依托單位,理大將充分發揮其學術優勢,深化滬港協同,為光學領域發展貢獻力量。   上海市人才工作局國際合作處副處長徐慧女士表示,上海市政府大力支持滬港合作,並期待雙方在更多領域拓展合作空間。   此外,冷教授詳細介紹了上海光機所的科研方向與成果,而理大多名教授也分享了各自在超精密加工、光子學材料及技術、生物光子學等前沿領域的研究成果,展示理大的卓越成就。   會後,代表團還參觀了理大超精密加工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及光子技術研究院,實地考察了微米級加工設備及光子技術的前沿科研技術。此次訪問增進了雙方了解,為未來理大與上海各方在科研、人才培育及校企合作等方面的合作,奠定了堅實基礎。

2025年3月27日

Research

31

理大與安利(中國)共建「植物營養素與衰老研究聯合實驗室」

香港理工大學(理大)與安利(中國)早前簽署合作備忘錄,共同成立「植物營養素與衰老研究聯合實驗室」。雙方計劃在未來三年投入專項科研資金,攜手培養博士後人才,並透過建立植物營養素資料庫及開發功能評估模型等,支持粵港澳大灣區健康產業升級。 合作備忘錄在理大常務及學務副校長黃永德教授、高等研究院院長陳清焰教授,以及安利(中國)研發中心首席科學家杜軍博士、高級科學家陳亮博士見證下,由理大副校長(研究及創新)趙汝恒教授與安利(中國)科技創新中心總經理韓強先生代表簽署。雙方代表亦為「植物營養素與衰老研究聯合實驗室」進行揭牌儀式,二十多位專家出席,共同見證此重要時刻。 黃永德教授致辭時表示,隨着大眾對植物營養素產品的需求日益增長,此次合作具有巨大潛力,聯合實驗室將抓緊相關領域的科研創新和商品化機遇,研發嶄新解決方案,為人類健康、科技和經濟發展帶來裨益。會上,韓強先生亦介紹了安利(中國)多年來在植物營養素方面積累的研發和市場經驗,強調可與理大的卓越科研團隊優勢互補。 同日下午,安利(中國)代表與理大師生進行交流活動。由理大中醫藥創新研究中心主辦的「認知功能改善及健康管理前沿論壇」吸引了逾百名師生參與。陳亮博士、香港大學生物醫學學院教授鄭傳忠教授、理大專業及持續教育學院高級講師陳向燕博士,分別就植物化學物質作用機制、腦神經退化性疾病介入等議題發表主題演講。此外,杜軍博士為理大食品科學及營養學系學生授課,介紹安利以植物營養素為核心構建的研發模型如何推動現代化大健康産業的發展。 透過此次合作,雙方將結合各自的優勢和資源,推動植物營養素領域研究的發展,為實現健康老齡社會邁出重要一步。

2025年3月27日

Research

211

理大與中國鐵塔簽署戰略合作協議 推動低空經濟及新一代資訊網絡創新

香港理工大學(理大)與中國鐵塔股份有限公司(中國鐵塔)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圍繞低空經濟和新一代資訊網絡等領域開展深入合作,推動科研創新和技術轉化,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 合作協議在理大校長滕錦光教授及中國鐵塔董事長張志勇先生見證下,由理大副校長(研究及創新)趙汝恒教授及中國鐵塔總經理陳力先生簽署。是次合作旨在建立長期穩定的科研創新、人才培育和科研成果轉化的合作機制。 滕錦光教授表示,理大在低空經濟領域科研實力雄厚,去年成立了低空經濟研究中心,並於新學年開辦低空經濟碩士課程,在數據科學、人工智能、計算機科學等領域也廣受國際認可。是次與中國鐵塔合作,將充分發揮學術界與業界的協同效應,聚焦國家戰略需求,開展深度科研合作,探索共建創新平台,促進科研成果轉化,培育創新科技人才,為國家高品質發展提供專業的科研技術和人才支援。 張志勇先生強調,中國鐵塔作為全球最大的通訊基礎設施服務商,堅持創新驅動引領高質量發展,立足資源共用,積極實施「一體兩翼」戰略,不斷提升核心競爭力。此次與理大合作旨在發揮各自優勢,就低空經濟、新一代資訊網絡等領域開展深入合作,實現強強聯合,互補共贏。此外,雙方將加強溝通與交流,確保戰略合作協議走實走深。 此次合作標誌着理大與中國鐵塔合作的新篇章,通過共同努力,實現互惠共贏,以取得豐碩成果,為推動國家新質生產力發展,以及粵港澳大灣區科技創新發展注入新動力。

2025年3月21日

Research

271

吉利控股集團代表團訪問理大

吉利控股集團代表團於2月26日訪問理大,雙方就科研合作、人才培育等議題進行交流。 理大協理副校長(內地研究拓展)董澄教授介紹理大在學術研究、科技創新及產學研融合等各方面的卓越成就。吉利中央研究院常務副院長任向飛先生則詳細介紹了吉利集團的發展現狀、未來規劃,以及在汽車領域的核心技術。 會議期間,理大電機及電子工程學系傑出講座教授陳清泉教授、理大計算機及數學科學學院副院長(環球事務)楊紅霞教授與理大電機及電子工程學系教授趙海濤教授分別就電動車、大語言模型、智慧製造等研究進行了專題介紹,展示了理大在相關領域的領先科研實力。 會後,代表團參觀了理大電動車研究中心,深入了解學校的科研設施和研究成果。此次訪問活動為吉利集團與理大建立溝通平台,為未來合作奠定了堅實基礎,推動中國汽車產業高品質發展

2025年2月27日

Research

241

順德區代表團到訪理大

順德區委組織部代表團於2月24日蒞臨理大,進行產學研交流及分享,藉此探索合作機遇,共同探討科研專案、技術創新與成果轉化、人才聯合培養等合作。 理大協理副校長(內地研究拓展)、生物醫學工程學系細胞工程及免疫醫學講座教授董澄教授歡迎代表團,並介紹理大在學術研究、科技創新及產學研融合的卓越成就。理大致力將研究成果轉化為實際應用,助社會和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理大多位教授也分別介紹了各學院的最新科研進展及其產業應用。設計學院副院長(環球與企業事務)、文化與藝術科技研究中心主任杜本麟教授簡述人工智能如何賦能文化創意產業,推動跨領域的創新發展;電子計算學系副教授劉焱教授特別介紹了新成立的計算機及數學科學學院,並分享人工智能及人機交互技術如何分析及改善個人心理抗壓能力,提升表現效能;航空及民航工程學系助理教授黃海龍教授分享了感知模組和尖端感應器技術如何促進低空技術的發展及經濟應用潛力。雙方圍繞機器人技術及產業人才培養等議題作深入交流討論,並表達合作意願。 同時,代表團亦參觀理大的超精密加工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更深入瞭解理大的卓越科學研究和實驗室設施。 理大將繼續發揮學術和科技創新優勢,攜手順德區推動科技成果轉化及人才培養,助力粵港澳大灣區的高質量發展。

2025年2月24日

Research

201

理大與北京大學醫學部簽署合作備忘錄 促進醫學技術領域的科研發展及交叉學科建設

香港理工大學(理大)與北京大學醫學部(北醫)簽署合作備忘錄,探討雙方在醫學技術領域的合作,包括聯合研究及師生交流等。是次合作將結合理大醫療及社會科學院和北醫醫學技術研究院的科研實力及教學資源,攜手促進醫學交叉學科的建設,推動醫學技術的發展。 合作備忘錄由理大常務及學務副校長黃永德教授和北京大學醫學部副主任王嘉東教授代表雙方簽署,理大協理副校長(校園發展及設施管理)劉文彪先生、醫療及社會科學院院長岑浩强教授、醫療科技及資訊學系系主任蔡璟教授、診斷科學及分子遺傳學講座教授葉社平教授,以及北醫教育處處長劉虹教授、研究生院副院長王青教授、港澳台辦公室副主任李曉佳女士及醫學技術研究院院長韓鴻賓教授等均參與見證。 黃永德教授表示,理大大力發展醫工交叉學科,校際合作對於雙方的學科建設和專業發展都大有裨益,尤其是教學、科研等方面,希望兩校在未來能夠有更多合作項目,互相學習、共同發展。他又期望此次簽署合作備忘錄能夠拓寬雙方的合作空間,設立科研種子基金,共同為醫學技術的發展貢獻力量。 王嘉東教授致辭時歡迎理大代表來訪,並對此前雙方在醫學技術學科建設、師生交流等領域的前期合作表示肯定和鼓勵。他強調了北醫和香港地區的高校交流合作的重要意義,建議雙方借此機會進一步深化合作,加強學科建設、拓寬科研合作。 簽署儀式後,理大代表團與北醫學者就雙方在醫學教育、科研合作及學生培養等方面的合作潛力進行了深度討論,並介紹各自院系的教研發展及學科建設情況。代表團亦參觀了北醫醫學技術研究院教學實驗室、北京大學護理學實驗教學中心及北醫三院臨床技能培訓中心等,深入了解北醫在醫學技術及臨床教育方面的設施和經驗。 理大在醫療教育方面擁有逾45年的豐富辦學經驗,為各醫療專業培養逾52,000名畢業生,具堅實基礎支撐及支持香港醫療體系的發展。大學設有物理治療、職業治療、放射治療、眼科視光學、醫療化驗、言語治療、護理學等課程,擁有逾1,300名醫療相關教研人員,以及超過90個相關實驗室及教研設施,透過發揮醫工結合的優勢,推動醫療科技發展。除了北醫,理大亦與多間內地大學和醫院建立合作夥伴關係,並正就籌辦第三所醫學院積極展開籌備工作,應對香港及大灣區的醫療需要。

2025年2月20日

Research

02191

理大與中國移動(香港)創新研究院簽署合作協議 攜手推動人工智能、6G及Web3.0創新研究

香港理工大學(理大)與中國移動(香港)創新研究院達成合作協議,並簽署合作備忘錄及合作項目協議,共同推動人工智能、6G及Web3.0等前沿科技領域發展,進一步鞏固香港作為國際創新科技中心的地位。 憑藉理大的跨學科研究實力和學術專長,以及中國移動(香港)創新研究院提供的重點研發資源和實驗環境,雙方將充分發揮各自優勢,積極推動基礎研究及技術創新。此外,雙方將建立長期人才交流與培訓機制,包括高等人才聯合培育計劃及博士研究生實習機會,培養高科技精英以滿足未來科技發展的需求。 簽約儀式於2月19日在理大舉行,合作備忘錄在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創新科技及工業局副局長張曼莉女士、理大校長滕錦光教授、中國移動香港有限公司董事長凌浩先生、理大副校長(研究及創新)趙汝恒教授以及中國移動國際有限公司董事兼首席執行官林二維博士見證下,由理大電子計算學系系主任李青教授與中國移動(香港)創新研究院院長沈衛中先生簽署。 隨後,理大研究生院院長、分布式及移動計算講座教授曹建農教授與中國移動(香港)創新研究院副院長孫琳先生簽署合作項目協議。 張曼莉女士對雙方的合作表示高度認可,並指出是次合作不僅推動香港在人工智能、6G和Web3.0等領域的科研和產業發展,透過產學研結合為香港的科技創新注入新的活力,還將強化香港高校和企業在粵港澳大灣區的科技創新和產業協同方面的聯動。 滕錦光教授表示,理大致力推動科技創新與人才培育以應對世界變局,此次和中國移動(香港)創新研究院的合作充分發揮了學術界與業界的協同優勢。雙方將聚焦戰略性的科技領域,包括人工智能、6G及Web3.0等範疇的技術革新和應用,培養具有創新能力的科技人才,為社會和經濟發展提供強而有力的支持。 沈衛中先生強調,中國移動(香港)創新研究院致力於推動前沿科技的發展,並期待通過此次合作,充分發揮中國移動在技術應用、產業影響及市場規模等方面的優勢,助力理大加速科研成果轉化,同時推動雙方在前沿技術研究、高端人才培養等領域的創新與突破。 理大和中國移動(香港)創新研究院將就人工智能和Web3.0兩大領域展開緊密合作。在人工智能方面,雙方將提升大模型的生成能力,增強其任務規劃和問題解決能力,促進人工智能在各行業的應用,為香港在全球人工智能競爭中創造獨特優勢。在Web3.0方面,雙方將配合香港特區政府政策,利用區塊鏈技術建設分散式算力基礎設施,滿足香港大模型研發需求,推動香港金融業的創新和改革,提升國際競爭力,以助香港在Web3.0技術上保持競爭優勢。 此外,雙方將聯同中國移動香港公司,進一步開拓衛星融合精確定位和低空經濟研究,利用5G網絡資源,提升高精度定位能力,促進香港智慧城市建設及相關行業的創新應用和發展。 此次合作意義重大,不僅為香港的創新科技發展注入強大動力,也推動香港與內地科技融合,更為粵港澳大灣區在全球科技產業鏈開啟新的發展篇章。

2025年2月19日

Research

02071

理大與山東第一醫科大學簽署合作備忘錄 攜手培育醫學專業人才 推動放射腫瘤學研究

香港理工大學(理大)與山東第一醫科大學(山一大)簽署合作備忘錄,探討雙方在教育及醫療創新方面的合作,包括攜手培育醫學專業人才及促進聯合醫學研究等。是次合作將結合理大於醫療化驗科學和放射學領域的教學及研究實力,以及山一大在腫瘤放射治療的臨床工作及前沿科技應用經驗,推動相關領域的人才培養及研究發展。 合作備忘錄簽署儀式上月於山東濟南舉行,在山東省副省長陳平先生、理大醫療科技及資訊學系系主任蔡璟教授、理大診斷科學及分子遺傳學講座教授葉社平教授、山一大黨委書記劉思金教授及山一大附屬腫瘤醫院院長于金明院士的共同見證下,由理大醫療及社會科學院院長岑浩强教授和山一大黨委副書記王宇軒教授代表雙方簽署合作備忘錄。 岑浩强教授表示:「這次合作備忘錄的簽署,是理大與山一大攜手邁向醫學教育與研究新高峰的重要一步。我們將結合理大在醫療科技領域的科研實力,以及山一大在腫瘤治療的豐富臨床經驗,共同開拓放射腫瘤學的未來發展。」 王宇軒教授表示:「山一大與理大的合作,是基於雙方在醫學領域的共同願景。我們期待通過此次合作,進一步加強兩校在人才培養、科研創新及臨床實踐方面的交流與合作,為國家醫療事業的發展注入新動力。」 理大與山一大將積極開拓各種學術及專業交流,探索共同培育醫學專業人才、共建聯合實驗室等合作潛力,期望充分發揮雙方優勢,培育未來的醫學人才,提升放射腫瘤學研究的成果,為提高國家及香港醫療水平作出貢獻。 理大醫療科技及資訊學系團隊亦出席同場由山一大附屬腫瘤醫院和山東省抗癌協會主辦的「第二屆腫瘤粒子治療大會」,與來自世界各地的逾2,000名專家一同探討國內外腫瘤粒子治療的新理念、技術和成果。會上,蔡璟教授更獲邀以人工智能在放射治療中的應用前景為主題發表演說。

2025年2月7日

Research

理大與北京大學第三醫院簽署合作備忘錄 攜手成立醫工合作創新研究實驗室 推動醫學教育及科研發展

香港理工大學(理大)與北京大學第三醫院(北醫三院)簽署合作備忘錄,探討推動醫學教育、科研和醫療服務的發展。雙方亦達成協議,正式成立「醫工合作創新研究實驗室」,聚焦科創研發、人才培養及成果轉化。是次合作將充分發揮雙方優勢,支持醫學和工科科技創新,為培育未來的醫學人才打下堅實的基礎,共同為全球醫學發展作出貢獻。 在理大校董會主席林大輝博士、校長滕錦光教授、常務及學務副校長黃永德教授、北醫三院院長付衛教授及普通外科主任原春輝教授的見證下,理大副校長(研究及創新)趙汝恒教授及北醫三院副院長唐熠達教授代表雙方簽署合作備忘錄。而在林大輝博士、滕錦光教授、黃永德教授、付衛教授及唐熠達教授的見證下,理大工程學院院長文効忠教授及原春輝教授代表雙方簽署共建「醫工合作創新研究實驗室」協議。林大輝博士及付衛教授隨即為「醫工合作創新研究實驗室」進行揭牌儀式,標誌著實驗室正式成立。 滕錦光教授在致辭中表示:「理大擁有87年歷史,一直致力為社會和國家的發展貢獻力量。北醫三院是國家綜合實力最強的綜合性三甲醫院之一,為全國14家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試點醫院之一。我們感謝北醫三院對理大的信任和支持,相信結合雙方在醫療科學和工程技術上的優勢、加強醫工協同融合發展,定能在培育人才、教育和科研方面發揮更大潛力。」 付衛教授表示:「北醫三院一直致力於推動醫學與工程學科的交叉融合,此次與理大的合作將在科研創新、人才培養等方面開展深度合作,希望通過雙方強強聯手、優勢合作,共同推動醫學科技的進步與發展。」 理大與北醫三院將充分發揮各自優勢,通過跨學科研究和學術交流,不斷提升科研水平,共同開發先進的診斷工具和治療方法,希望更準確預測疾病,優化病人的治療體驗,並實現更完善的健康管理。雙方亦將積極推動本科生和研究生的交流互訪,聯合培育博士後,培育未來的醫學人才,推動科研成果轉化應用,貢獻國家。 理大在醫療科技教研方面擁有豐富經驗和扎實基礎,過去40年為各醫療專業培養超過五萬名畢業生,涵蓋醫療化驗、醫療影像、放射治療、物理治療、職業治療、護理、眼科視光、義肢矯形、言語治療等範疇,支撐及支持香港醫療體系發展。除北醫三院,理大亦一直與多間內地大學建立合作夥伴關係,並正就籌辦第三所醫學院積極展開籌備工作,滿足香港及大灣區對高水平醫療健康服務的殷切需求。 理大及北醫三院雙方代表出席簽署及揭牌儀式。

2025年1月27日

Research

您的瀏覽器不是最新版本。如果繼續瀏覽本網站,部分頁面未必能夠正常運作。

建議您更新至最新版本或選用其他瀏覽器。您可以按此連結查看其他相容的瀏覽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