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健康研究中心研討會:代理型大腦:代理型人工智能促進多模態神經科學研究與臨床實踐
會議/講座
-
日期
2025年8月21日
-
主辦單位
Mental Health Research Centre
-
時間
15:30 - 17:00
-
地點
香港理工大學李兆基樓9樓Y908室/ 線上
查詢
Ms Carol Yau 2766 4445 carol-mui.yau@polyu.edu.hk
備註
入場時間:上午 10 時 45 分
摘要
免費入場,歡迎大家參加。
* 座位有限,依「先到先得」原則分配。
* 若座位已滿,將提供線上連結。
* 請注意,研究研討會不會提供任何物理治療(PT)和職業治療(OT)持續專業發展(CPD)學分。
主題:
代理型大腦:代理型人工智能促進多模態神經科學研究與臨床實踐
講者:
李响教授
美國哈佛大學醫學院和麻省總醫院放射學系助理教授
隨著生物醫學人工智能系統從狹義、單任務模型朝向通用框架發展,實現能夠針對不同、不完整、深度情境化的數據進行動態、可解釋性推理的人工智能成了一大核心挑戰/機遇。這項挑戰在神經科學領域尤為重要,因為研究、腦神經科和精神健康護理均涉及多模態數據、複雜臨床流程及人類專業知識。本次講座中,李教授將概述其在「代理型人工智慧」方面的願景,透過此項技術為生物醫學領域帶來變革性解決方案。團隊基於在生物醫學基礎模型的早期成果,提出了一套通用系統架構,當中的「特定領域基礎模型」可作為「自主人工智能代理」,而各個代理則可進行專業分析、情境推理與數據整合。這些代理由強大的「元智能代理」負責協調協作並整合輸出。此套代理型框架設計確保研究人員、醫生和患者的目標和需求一致。團隊致力將此架構引人神經科學領域,透過串聯多模態數據、跨學科與護理模式,為研究與臨床實踐建構更具可解釋性、協作性與適應性的人工智能系統。
講者簡介:
李响教授,美國哈佛大學醫學院和麻省總醫院放射學系助理教授。他主導多項有關醫學影像、醫學文本分析與多模態數據整合的研究項目,尤其致力於開發適用於複雜臨床情境的通用人工智能(AGI)解決方案。其在電腦科學與人工智能領域的科研成果,推動了字典學習、人機對齊、擴散模型等方法論的發展。
李教授於頂尖期刊與會議上發表論文共150餘篇,其中包括《Nature Medicine》、《IEEE TPAMI》、NeurIPS、ICLR、ICML等,引用數逾11,000次,h指數達50。他亦為《IEEE TMI》、《IEEE TAI》等國際期刊,以及神經資訊處理系統大會(NeurIPS)、人工智慧促進協會(AAAI)、國際醫學影像計算與電腦輔助介入大會 (MICCAI)等擔任編委/領域主席。2019年,他發起舉辦「國際多尺度多模態醫學影像工作坊」(MMMI)。其研究至今獲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NIH)及多個組織撥款支持。李教授的科研成果備受肯定,其所獲獎項殊榮包括Google Scholar Program Award、Thrall Innovation Grants Award、NVIDIA全球影響力獎,以及多項頂級期刊和會議的最佳論文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