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Start main content
31

香港理大與西安交大合辦第六屆絲路國際暑期班開幕

2019年7月1日,香港理工大學(理大)和西安交通大學(西安交大)共同籌辦的絲路國際暑期班在兩校位於西安的合作基地正式拉開帷幕。 開幕典禮在兩校師生熱烈的掌聲中展開。本屆絲路國際暑期班的主題為服務領袖,亮點包括兩個新課程:服務領袖訓練營和服務有特殊需要的兒童及家庭服務學習計劃。課程旨在通過系統化的教學和實踐,培養學生具有服務領袖的核心素質,以應對不斷變化的社會需求。本次暑期班得到兩校校友的鼎力支持,在課程安排和內容上給予協助,使之更豐富充實,因而吸引了包括超過130名香港理大學生,約50名西安交大學生,以及10名香港中學生在內的近200名學生參與,來自不同專業和年級的學生將在暑期班一起體驗學習服務領袖素質。   服務領袖訓練營由西安交大人文社會科學學院青年領導力中心承辦,學生通過課堂、講座、企業考察及文化體驗等活動認識現今服務領袖的相關概念,以及學習服務領袖所需具備的條件和素質。   服務有特殊需要的兒童及家庭服務學習計劃由西安交大附屬小學金輝分校承辦,課程曾獲香港及國際教育獎項。學生將在老師的指導下,通過生動活潑的課堂活動,服務包括西安交大附小金輝分校的學生,以及來自陝西平利縣、柞水縣、旬邑縣、周至縣、衡山縣等地區的貧困生在內的逾260名小學生。   出席開幕典禮的主要領導包括:西安交大黨委常委、統戰部長張定紅女士、理大協理副校長(本科生課程)石丹理教授,以及西安交大人文社會科學學院院長李黎明教授。三位領導分別在典禮上致辭,勉勵同學積极參與和學習,日後將習得的知識和技能運用到生活當中,造福社會。香港理大和西安交大學生代表也在典禮上分享了學習經歷和對課程的期待。   為期一個月的絲路國際暑期班由2014年起已經連續舉辦了六屆,課程有助於促進不同文化和背景的學生之間相互了解,開拓視野,深受同學歡迎。

2019年7月1日

西安基地

1-700

理大「坦桑尼亞領袖培訓計劃」 為一帶一路區域孕育專業人才

香港理工大學(理大)今天推出領袖培訓計劃,為100名來自坦桑尼亞各行各業的年輕專業人士提供培訓。「坦桑尼亞領袖培訓計劃」的首批30名青年領袖,將在香港參加為期一周的培訓,包括專家講座、知識分享會,以及在香港和深圳參觀考察,內容涵蓋坦桑尼亞重要發展的五大範疇:綠色製造、城市規劃、旅遊、公共衛生,以及應用資訊技術推展國際貿易。是項培訓計劃由理大高級管理深造學院主辦。 理大今年一月推出「一帶一路跨專業發展計劃」,為本地的專業人士和內地企業領袖提供跨界別平台,藉以分享經驗、增強聯繫、探索市場機遇、並發展多邊合作。理大亦致力運用大學的專長,與「一帶一路」國家(例如坦桑尼亞)的未來領袖分享各專業領域的實際經驗和最佳作業典範。 理大今天舉行培訓計劃的開幕典禮,由坦桑尼亞聯合共和國駐華大使姆貝爾瓦・凱魯基先生及理大行政副校長盧麗華博士擔任主禮嘉賓。 盧麗華博士在開幕典禮致辭時表示:「理大自2014年開始為『一帶一路倡議』培育年輕人才。理大旨在運用其專長和國際網絡,促進人才培育、知識轉移和科研發展,從而推動『一帶一路』國家的可持續發展。今次青年培訓計劃便是理大另一新猷,冀為坦桑尼亞的未來全球領袖提供跨文化的領袖培訓。」 盧博士補充說,去年理大便有700多名來自「一帶一路」國家的學生,其中也有來自非洲的。除了學術發展外,理大亦支持企業和專業人士把握「一帶一路倡議」帶來的機遇;自2014年以來,理大為「一帶一路」國家的機構已提供逾390項顧問服務和高管培訓。 坦桑尼亞是非洲經濟增長最迅速的國家之一,在「一帶一路倡議」中具策略性地位。姆貝爾瓦・凱魯基先生專程來港出席典禮,他致辭時表示:「我們國家需要充滿活力和熱誠的青年,為國家帶來轉變,令國家發展更趨繁榮。要達到這目的,年輕人首先需學習新意念、新方法,並吸取新體驗。我國必須投入資源,培育各行各業的年輕未來領袖,而領袖培訓最合適的地方,非香港莫屬,理大及高級管理深造學院更是這方面的佼佼者。」 培訓計劃下的參觀考察,均是關乎計劃涵蓋的五個重點領域,包括理大的創新設施、展城館(展示香港主要的規劃建議和基建項目)、沙田(香港新市鎮之一,展示本港城市規劃的成功範例) 、紡織品回收工廠(介紹應用創新科技為紡織業推展的環保方案)、華為深圳總部(參觀頂尖通訊裝置企業的新興科技)。30名學員分別來自電訊、資訊科技、營銷、社會企業、製造業、環保、金融、旅遊業、公共衛生等領域。培訓計劃完結前,他們需就一些關乎坦桑尼亞發展的領域,訂定具體的行動方案。 「坦桑尼亞領袖培訓計劃」為一系列的培訓項目,並分階段進行,每階段培訓約30名坦桑尼亞年輕領袖。理大高級管理深造學院計劃將類似培訓進一步擴展至其他「一帶一路」國家。

2019年6月18日

西安基地

20190512_1_R

理大啟動首屆海峽兩岸暨香港服務學習研討會 推動高等院校服務學習的發展

5月12日,香港理工大學(香港理大)與西安交通大學(西安交大)于西安啟動「首屆海峽兩岸暨香港服務學習研討會」,這是中國服務學習歷史性的時刻。借著「第四屆絲綢之路教育合作交流會」,兩校以學術互動推動海峽兩岸高等院校服務學習的發展。   西安交通大學校長王樹國、香港理工大學協理副校長石丹理、陝西省教育廳副巡視員孫建甯等有關領導出席活動開幕式,西安交大港澳臺辦副主任韋學勇主持開幕式。   參加研討會的海峽兩岸高等院校包括 : 香港理大、成功大學、復旦大學、西南財經大學、南開大學、雲南大學、四川大學、汕頭大學及珠海城市職業技術學院等。與會學者們首次分享各院校服務學習的經驗與研究,並推廣採用服務學習作為培育學生全人發展的教育方向之一。   香港理大協理副校長石丹理教授表示: 「這是首次彙集中國內地、臺灣及香港的學者共同探討服務學習的課題,並分享在不同華人社會推行的經驗。期望凝聚海峽兩岸學者,提升大學生的全面發展。」   西安交大學王樹國校長致辭中指出:「大學已不再是未來教育的唯一形式,如果大學的教育思想、理念乃至實踐不能引領社會,那大學將會被社會所淘汰。對此,教育工作者應該保持警惕,要深入瞭解社會進步對大學提出的新要求,而服務學習為大學開闢了一片新天地。服務學習將是教育改革的一個重要方向,它讓學生有機會瞭解社會、深入社會,在體驗社會中找到自己的人生價值。希望大家利用這次研討會積極貢獻真知灼見,將服務教育發展得越來越好。」   陝西省教育廳副巡視員孫建甯在致辭中對與會嘉賓的到來表示誠摯歡迎。他表示:「今天由香港理工大學和西安交通大學共同主辦的研討會吸引了內地、香港、臺灣學者積極參與。希望大家利用好平臺,集思廣益,獻計獻策,凝聚共識,產生成果。」   研討會中,復旦大學洪瀏博士分享「高校服務學習學分課程體系的開發與管理」回顧復旦大學開展服務學習學分課程的歷史和經驗,並介紹服務學習學分課程體系的設計思路。成功大學翁裕峰博士分享了台南市左鎮區公館社區的真實案例,透過社區實踐,讓大學生參與社會服務並加強他們的同理心、認識自己及公民責任。   香港理大自2012年開創先河,將服務學習科目定立學分並設定為本科生的必修課程。在2018/19學年開辦60多個服務學習科目,當中約3000名學生參與香港本地的服務,約700名學生到內地不同省份服務,超過300名學生更遠赴海外,足跡遠至柬埔寨、越南、緬甸、印尼、吉爾吉斯斯坦、哈薩克及盧旺達等地。   近年來,香港理大積極與國內外的高校聯繫並合作推行服務學習,期望以學術互動、資源分享、合作共贏的理念,致力推動海峽兩岸高等院校服務學習的發展,栽培學生成為擁有自學能力、勇於肩負社會責任,並對國家及家庭有承擔的世界公民。

2019年5月12日

西安基地

20190411_1_R

理大與河北省簽訂協議 合作推展培育交流、發展科技產業

香港理工大學 (理大)及河北省今日簽訂合作協議,締建省校長期合作互動機制,在人才培育、交流協作、教學實踐、學生實習、推進科技與產業發展等領域,積極開展進一步合作。 河北省省長許勤博士率領河北省政府訪問團,一行十五名成員,今日到訪理大,與理大高層一同見證合作協議的簽署。協議由理大暫任校長陳正豪教授、河北省教育廳廳長楊勇博士,以及河北省科技廳副廳長張永強先生代表雙方簽署。 理大校董會主席林大輝博士致辭時表示 :「國家的發展一日千里,香港融入國家發展大局,而香港與內地省市及高校合作可以互補優勢,加強創新科研和培育人才,互利共贏。」他指出,理大所研發的高新技術,有不少在國際科研領域上手執牛耳,而且自2012年起理大已與河北省高校協作推動學術交流,適值河北省近年致力將雄安新區發展為高科技產業國際城市,理大將發揮專長,再次推進雙方的合作,將理大科研成果轉化應用,助力河北省産業轉型升級。 許勤省長致辭時指出「河北省正處於歷史上的機遇期」,近年在科技產業有大規模的發展,同時重點發展鋼鐵業、物流、文化旅遊等領域。「我們高度重視與理大的合作,期望一同推動在教育和科研產業的發展。」 許勤省長是理大校友,2004年畢業於理大工商管理專業博士課程,在推展先進技術產業的經驗豐富。 河北省將透過投入資金、加強聯繫及鼓勵企業參與合作等方面,支持理大將科研成果在河北進行轉化;並借助理大的高端技術和人才優勢,增強河北自主創新能力。雙方將合作推進科技與產業發展,重點合作的領域涵蓋先進工程材料、食品安全、生物工程技術等。理大與河北省的大型企業、高等院校、科研機構會致力合作,建設產業、技術創新平台,共同使用大型儀器設備,並共同承擔國家大型科技項目。 在人才培育、交流合作方面,河北省將選派機關、企業及科技單位的優秀人材到理大進修,藉此培養高素質創新管理人才和技術團隊;河北省亦會支持理大在省內建立教學實踐和學生實習基地,並為理大學生拓展參與河北冬令營及在雄安新區實習的機會。而理大的專家學者則以考察團形式,為河北省提供諮詢服務或開展培訓活動。

2019年4月11日

北京中心

20190401_1_R

理大、西交大「絲綢之路國際工程學院」「一帶一路人才發展計劃」培育電力能源專才

「絲綢之路國際工程學院」(絲路工學院)連續第二年舉辦「一帶一路電力能源高管人才發展計劃」,來自12個國家或地區共25名高層專業人員完成培訓,參加今天在香港理工大學(理大)舉行的結業禮,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務司司長張建宗先生擔任主禮嘉賓。 由理大及西安交通大學(西交大)聯合成立的絲路工學院夥拍國家電網有限公司(國網)及香港電燈有限公司(港燈),舉辦為期三年的「一帶一路電力能源高管人才發展計劃」,這是內地和香港首個跨地域、跨文化的計劃,也是絲路工學院首個校企協作計劃。 過去兩星期,25名電力能源專業人士,包括企業或政府機關的高級行政人員,以及資深學者和科研人員,參加在西安、濟南及香港舉行的實地考察及交流活動。今年新增四個國家派員參加計劃,分別是巴西、緬甸、尼日利亞和坦桑尼亞。 結業禮的其他主禮嘉賓為理大校董會副主席李國祥醫生、西交大副校長席光教授、國網技術學院教務管理中心主任蘇慶民先生,以及港燈董事總經理尹志田先生;此外,中央人民政府駐香港特別行政區聯絡辦公室教科部副巡視員劉志明先生,以及多名一帶一路國家或地區的駐港領事或代表亦蒞臨,包括馬來西亞、俄羅斯和坦桑尼亞。 政務司司長張建宗先生致詞時表示:「一帶一路倡議藉着『五通』,即加強相關各地的政策溝通、設施聯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和民心相通,為全球經濟及可持續發展提供了新動力。今次人才發展計劃是理大『一帶一路策略平台』項目之一,我相信,這項目正好呼應一帶一路倡議的其中一項重點,即各地在能源領域締建夥伴關係。香港在能源領域的系統運作、人力發展和項目融資,均擁有優勢,憑藉這些強項,香港定能在推展這合作願景中扮演舉足輕重的角色。」 理大校董會副主席李國祥醫生表示:「一帶一路倡議是推動經濟前進的強大引擎,不僅為一帶一路國家提供大量發展機會,而且造就了對專業人才的巨大需求;當中,對工程師的需求尤甚。工程學科一向是理大的強項,我們非常樂意運用我們所長,協助中國內地和一帶一路國家培育工程人才...然而,育人工作要力臻致善,需要有好的合作夥伴;因此,這項計劃能與內地和香港的高等教育界和業界夥伴合作,我們感到非常榮幸。」 西交大副校長席光教授說:「我們希望通過舉辦一帶一路電力能源高管人才發展計劃,加強與絲路沿線國家與地區在科技應用領域的合作,創新校企、校地合作新模式,推動絲綢之路大學聯盟框架下的務實工作,為培養具有全球視野的一流人才貢獻力量。」 國網技術學院教務管理中心主任蘇慶民先生說:「去年四月,西安交通大學、香港理工大學、香港電燈公司與國網技術學院共同舉辦了首期一帶一路電力能源高管人才發展計劃培訓工作坊,取得了很好的反響。今年,帶著極大的熱忱,四方精心籌劃了在西安、濟南和香港的技術講座、實地參觀和文化交流等活動。國網技術學院承辦濟南站為期四天的活動,能夠與來自工業界、高校和政府的骨幹和精英們一同分享,我們非常驕傲。」 港燈董事總經理尹志田先生表示,港燈多年來為香港提供安全可靠而穩定的電力供應,供電可靠度連續22年超過99.999%的世界級水平,表現卓越。他透露 : 「為配合香港發展成為智慧城市,港燈未來會致力推動客戶實踐「智『惜』用電」,我們將更多地利用資訊科技去提升效率,為此亦會投放更多資源建設所需的基礎設施,包括在未來七年為大部分港燈客戶更換智能電表,響應政府在這方面的倡議。藉今次薈萃一帶一路國家和地區的工作坊,我們很高興與各地同業分享港燈在這些方面的經驗,相互交流。」 今年計劃的主題是「超高壓輸電、智能電網及活力都會的電力基礎設施」,參加者實地考察在西安的電力設備電氣絕緣國家重點實驗室,以及國網在濟南的各種培訓設施。在香港,他們到訪港燈的系統控制中心及南丫發電廠,並就「人工智能電力供應」與理大學者交流。在為期11天的計劃,參加者透過考察活動及交流工作坊,學習電力能源領域的前沿科技、現代管理系統,以及城巿特別供電設施的先進設計,並獲理大、西交大、國網和港燈的資深學者和專業人員傳授實戰經驗。

2019年4月1日

西安基地

1

加深滬港雙城交流 香港理大上海校友會成立

3月9日,香港理工大學上海校友會正式成立,香港理大行政副校長盧麗華博士及眾多嘉賓到賀,喜見香港精英在滬發展成功。   成立校友會 凝聚精英建設國家 香港理大上海校友會成立,聚集超300名在滬香港理大畢業生,加強團結,增強香港理大凝聚力,激勵校友弘揚母校優良傳統。 校友會宗旨是為校友搭建交流平臺,加強校友聯繫網路,並為初到及計畫在長三角發展的校友提供協助。校友會是香港理大與上海校友的橋樑,它的成立有助於促進校友與香港理大在學術研究和實習交流的合作。另一使命是弘揚香港理大的理念,支持大學發展,為香港、大陸作出貢獻。 上海校友會籌委會經過多次會議後訂立校友會會章,並選出會長張漢雲先生及幹事團隊共15人,校友會骨幹成員由香港理大會計學系、電子工程系、國際房地產、中國文化研究、時裝設計、酒店及旅遊管理、土地測量、管理及市場學系等不同學系畢業。 香港理大上海校友會,彙集香港理大精英畢業生,建立會員系統,加強在滬校友與香港理大學的緊密溝通,將安排包括深度交流考察團丶分享講座、小型聚會等一系列的活動,以加強校友之間凝聚力。   促進兩地交流 見證上海發展 香港理大行政副校長盧麗華博士致恭賀辭時表示,“冀望香港理大上海校友會貢獻所長參與上海基建發展及經濟增長。早於九十年代,香港專才已到上海及其他城市參與國家發展,其中有不少香港理大畢業生,具備國際視野,為上海乃至全中國引進了新的觀念、思路和模式,成為不同行業的領軍人物。早前到訪過正大集團羅家順先生,他也是香港理大(前為香港理工學院)畢業生,在上海工作20年,是成功創業的佼佼者。上海校友會成立,並冀望以後滬港聯盟更加緊密發展。”   加強創新創業發展 共建國際化雙城 香港理大行政副校長盧麗華博士與中國內地事務總監羅璿博士借上海之行專誠拜訪上海市政府領導,介紹了香港理大在上海的發展,展望將來與上海巿作深入及多方面發展合作。 香港理大上海聯絡處2012年成立與上海夥伴高校,研究機構,商業和非盈利機構建立了緊密的聯繫。香港理大和同濟大學合作密切,其聯合培養博士項目,已招收約40名學生。其他項目包括聯合暑期大學、創新創意創業兩岸四地競賽、滬港青年創客營。香港理大亦與復旦大學及上海交通大學合作無間。香港理大在上海的發展主要集中於環境可持續發展,創意設計和創業創新等主題。每年約有200名香港理大學生前來實習,自2013/14,參與實習計畫企業由44家增加至近100家,其中包括中國聯通、聯想集團、泰豪集團有限公司、中國電信、中國工商銀行、中國建築、上海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等。 香港是內地創新產業的融資視窗,上海亦將建設成為國際金融中心和科技創新中心,兩城將有更緊密的相互學習交流。香港理大注重培養新一代年青人成為對社會有責任感兼具創意的領袖,發揚「創富創善」的文化,設立多項創業基金及實踐專案,例如香港理大微型基金、上海市大學生科技創業基金會、香港理大科技領航基金、好薈社計畫,通過種子基金支持學生和校友創業,推動創業生態系統的持續發展。 上海市市政府副秘書長顧金山先生肯定了香港理大在上海的發展,並讚揚香港理大酒店及旅遊業管理學院以教研酒店唯港薈為核心,在酒店及旅遊教育領域取得的突破、實現的創新,希望將來上海也能在酒店及旅遊教育方面與香港理工大學加強交流,為建設國際化及現代化城市做出貢獻。    

2019年3月9日

上海中心

Photo1

理大校友貢獻國家 理大舉辦「慶祝國家改革開放四十周年」論壇

香港理工大學 (理大) 工商管理學院今天舉辦「理大校友貢獻國家論壇」,慶祝國家改革開放四十周年,約250名社會政商及專業界別領袖,以及理大校友師生出席。 中央人民政府駐香港特別行政區聯絡辦公室教育科技部副部長蔣建湘先生、理大校董會主席林大輝博士,以及理大暫任校長陳正豪教授擔任主禮嘉賓。論壇邀得理大前校董會主席兼合和實業有限公司主席胡應湘爵士作主題演講,分享對「國家改革開放四十年經濟發展奇跡」的真知灼見。 林大輝博士致開幕辭時表示,理大紥根香港八十多年,親身「見證」、「參與」和「受惠」於國家的改革開放。「隨著一帶一路和粵港澳大灣區計劃的推進,香港正面臨難得的歷史發展機遇,理大定會繼續發揮所長,與內地優勢互補,積極配合國家經濟與社會需要。」 蔣建湘部長主禮致辭時指出,日前國務院頒布的《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爲香港繼續參與國家發展指示了清晰方向,香港要鞏固和提升國際金融、航運、貿易中心和國際航空樞紐地位,推動金融、商貿、物流、專業服務等向高端高增值方向發展,並大力發展創新及科技事業,培育新興産業。「涉及的多個範疇都是理大的强項,我寄望理大繼續在這新的歷史機遇當中,擔當更重要的角色。」 理大逾40萬名校友遍布全球,投身各行各業,當中不乏各專業與工商界領袖,以及社會翹楚。自1997年起,理大更踏足內地,為國家培訓專業人才,至今理大在內地的畢業生達一萬。 論壇上,十多名身兼理大校友或大學院士的工商界領袖參與專題討論,分享他們在過去四十年參與及貢獻國家發展的經驗,同時探討國家改革開放對世界的意義、香港的角色,以及如何把握國家發展機遇發揮專業優勢。 專題討論環節由理大行政副校長盧麗華博士及理大工商管理學院副院長(外務及發展事務)陸海天教授主持,研討嘉賓包括: 香港七星控股有限公司主席張心瑜女士 盛匯商鋪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創辦人及行政總裁李根興博士 香港特別行政區立法會盧偉國議員 悅榕莊(中國)首席財務官倪偉東先生 泰國正大集團副董事長羅家順先生 恒基兆業地產有限公司執行董事黃浩明先生 安永大中華區金融服務首席合夥人陳凱先生 成謙集團主席張華強博士 QCURE國際醫生平台創辦人及行政總裁李汸澄小姐 盈展集團主席及首席執行官司徒文聰先生 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徽省委統戰部副部長及省僑辦主任萬以學先生 華聯國際(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王春林先生

2019年3月1日

北京中心

20190225_1_R

理大與大灣區八機構合作 推展護理研究及知識轉移

香港理工大學(理大)今天與大灣區內八所大學/學院/醫院簽署合作備忘錄,成立「護理研究及知識轉移聯盟」(以下簡稱聯盟),加強粵港澳大灣區城巿的護理研究和知識轉移合作,以回應支持國家發展粵港澳大灣區策略。 該備忘錄由理大護理學院護理學講座教授及學院主任莫禮士教授於深圳與下列大學/學院/醫院代表簽署: 澳門理工學院副院長  李雁蓮博士 廣州醫科大學護理學院副院長  周英教授  中山大學護理學院副院長  張俊娥教授 南方醫科大學護理學院院長  張立力教授 暨南大學護理學院書記、副院長,附屬第一醫院護理部主任  陳偉菊教授   深圳市南山區人民醫院副院長  莫蓓蓉女士 遵義醫科大學珠海校區管委會常務副主任   王春梅教授 佛山市第一人民醫院護理部主任  張莉女士 理大醫療及社會科學院院長岑浩强教授在儀式上說:「簽署這備忘錄是廣東省、香港和澳門合作推展護理專業發展的一個重要里程。」根據備忘錄,聯盟在未來三年會積極促進護理研究合作;提高護理服務質素;鼓勵資訊和資源共享、交流護理實踐經驗和應用研究成果,以及促進護理人員的培訓工作。 莫禮士教授說:「作為推動區域發展的國際及核心城市,香港及理大會利用其獨特地位,把握機遇,進一步推動護理專業的發展,開展跨專業、跨院校和國際性的合作研究計劃,並鼓勵培訓和創新服務,使粵港澳大灣區的市民受惠。」 聯盟早前獲第二屆粵港澳大灣區衛生健康合作大會選為其中一項重點項目,由理大、中山大學和深圳市南山區人民醫院代表聯盟接受殊榮。

2019年2月25日

深圳研究院

20190121_SCU_Delegation

PolyU shared the experience on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to hundred outstanding students from Sichuan University

On 21 January, a delegation that includes 99 outstanding students, Director of International Office and HK/Macau/Taiwan Affairs Office, Associate Director of their Student Affairs Department of Sichuan University visited Polytechnic University (PolyU).  This is the first time Sichuan University brings a big group of students to Hong Kong to visit the higher institutions in Hong Kong after PolyU signing the Strategic Cooperation Agreement with the Sichuan Government on May 11, 2018 to foster collaboration between Sichuan and Hong Kong on education, research and knowledge transfer. The Associate Dean of Students, Dr. Eric Tam and Director of Chinese Mainland Affairs Office Dr. Laura Lo representing PolyU to receive the delegation. Students felt interested in PolyU InnoHub, a co-creation space that encourages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development.

2019年1月21日

四川基地

1

讓愛承傳 西安首屆“希望旅程”服務學習夏令營結業禮

香港理工大學(香港理大)在西安首次舉辦“希望旅程”服務學習夏令營,以上海、杭州和香港為服務基地的「三城記」服務學習計畫,再連一城,讓愛延續,西安站夏令營於7月27日舉行結業禮。 “希望旅程”服務學習夏令營自2013年推行至今,已有超過千名香港理大學生參與,服務物件為外來工的子女、留守兒童、貧困生或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學生。香港理大協理副校長石丹理教授希望同學應用課堂所學,説明有需要的人;今年特別邀請香港中學生參與,有助培養其關懷他人及服務社群之心志。 今年,40多名香港理大師生及10名香港聖公會聖三一堂中學師生前往西安交通大學附屬小學金輝分校開展“希望旅程”服務學習夏令營, 本次服務物件是西安交通大學附屬小學、西安交通大學附屬小學金輝分校、榆林市橫山縣響水中心小學及安康市平利縣興隆鎮中心小學三至五年級的兒童。此夏令營旨在進一步推動外來兒童與青少年的社會融入,探索大學生和中、小學生的生命教育及全人發展,為兒童與青少年的生命和成長提供更豐富多彩的體驗。夏令營課程包含英語學習、科學知識、健康教育及個人成長四方面的內容。 香港理大是香港首家把服務學習列入大學必修課程的學府,負責設計課程的香港理大協理副校長石丹理教授在結業禮上表示:「我們不斷尋求創新,今年“希望旅程”邀請了香港聖公會聖三一堂中學的同學們一起參與服務,大學生和中學生一起為可愛的小學生服務,他們打破地域文化的差異,加上愛心,充分發揮團隊精神,十天的課程,旨在培養學生的道德品格, 關心他人及領導能力等服務領袖的素質。」 香港理大學生作為夏令營導師,中學生作為糾察及輔助角色,讓小學生們感受到哥哥姐姐的照顧, 並大幅度提高了學習興趣,發掘出他們不同的潛能。 今年西安作為服務計畫的一個新地點,十分成功,與杭州及上海項目一樣, 獲得香港理大中國內地事務處的協助及安排,並得到香港的中學支援,派出高中生全程參與,以豐富中學生在新高中課程內全面發展的機會。 香港理大推行多個通識課程,其中這個與服務學習計畫相關的科目,獲得了今年國際大學評級機構(QS)的“全球教學創新大獎”之“可持續性”組別金獎。

2018年7月27日

西安基地

您的瀏覽器不是最新版本。如果繼續瀏覽本網站,部分頁面未必能夠正常運作。

建議您更新至最新版本或選用其他瀏覽器。您可以按此連結查看其他相容的瀏覽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