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Start main content

2018年11月号

「士多老板」岑迪赞

深信创业要开火、瞄准、开火、瞄准……

Danny_Nov在上世纪,士多为家家户户提供购物的方便;今天,在家附近的士多已不多见,但可以用电话和计算机去「士多」购物呀!岑迪赞就是新世纪的「士多老板」,他开的网上「士多」卖的货品比传统的士多更多、更精,而且别有一番创意的理念!

岑迪赞(Danny)在2004年毕业于理大的建筑及房地产学系。他自问不算是个勤于学业的学生,不过,他倒很有打算,还没毕业便为自己规划好未来的发展路线。「我在大学第二年的时候已经在想,我不可能用一辈子的时间供一个房子,这很浪费时间。如果趁年轻时不尝试创业,等结了婚、有了小朋友之后,便更没有机会创业了。」

他上大学后一直有当兼职,同时间做电话销售、推广员、补习老师,还有写网页等工作,虽然选读建筑和房地产的科目,但他从小到大都喜欢计算机程序。毕业之后,他马上和两个中学同学创业,开了一家软件公司,做自己喜欢的工作。

一毕业即创业,这对来自基层的Danny来说,其实也没有什么太大的经济压力。因为他们是写程序的,就一台计算机、自己的脑袋,再加投入的时间便足够了。所以他们一开始时是不管什么类型、大大小小的项目都接,只要是几个老板懂得做的都会接下来。

Danny说:「2008年时,我们便申请进入科学园,主力集中系统的研究,而第一个项目就是电子商务的系统开发。后来,我们在科学园获得很多奖项,都是源自这套软件。」

他们在科学园里的发展很是不错,聘用的员工已有好几十人,在深圳也有团队,从中小企几千块的项目开始,做到上市公司、大机构和政府批出的几百万项目。

「我会推荐其他人在科学园创业,这总比您随便租个工业区的单位单打独斗好。」Danny回想起在科学园的日子,说:「公司开发了很多不同的系统,电商、物业管理系统、酒店管理系统等等,为了生存,我们总得接下不同的项目。我觉得我们公司的生存价值可能就是比较透彻地知道一些商户和机构的目标,然后运用当时最好的技术,以最低的成本做到客户想要的效果,而这就是IT的价值。」

学会这种管理能力,也有比人走前一步的创新思维,Danny和两位拍档的公司在十年间的发展还算理想,可是,他却没有找到很大的成功感。他是那种在不同阶段寻找不同东西的人,走在第三步,已在望第六步的东西,走到第六步,他便远眺着第十步的事物。因此,当十年后发觉那并不是他真正想要的事业时,他遂决定来个彻底的改变。

「十年这一个关口中,很多人都会放弃,有可能卖盘,也可能和拍档分手。我就在想,十年后我会在做些什么,那是不是我人生想做的事情呢?重新思考后,我较想做些更有趣和更大型的项目,而我觉得当时的软件公司的发展有机会进入瓶颈,不会再有什么突破,所以,我决定辞职。」

作下这个毅然的决定,他花了不超过两天的时间。离开了软件公司后,他才开始找朋友商谈,疏理一下几个项目的可行性。最后,他决定开「士多」。

原来他一直都很想做B2C的业务,今再重新投入另一门业务,他也作出了另一套的规划。

「我做过一些初创比赛的评判,参加的队伍很多时是五个BBA的同学,或是几个念计算机的同窗。那肯定会『撞车』的!合伙创业,通常都是同学组合,因为顺手拈来,既是好朋友,容易一拍即合,但是,有没有深思熟虑过?可能其中有拍档较外向,有人较沉稳,另外有人要对数字非常敏感,同时又必须有人点子多,有天马行空的创意?」

最后一起创办「士多」的有三人。他负责执掌互联网和技术这一块,另一个是传统快销品行业的专家,也是他的中学同学,而第三位则是金融业的专家,在三个领域里各自发挥所长。

「重新的组合是考虑到互补的能力,这个组合最重要是填补我的不足,同时,选择团队很重要的一点是能够『谦逊』。也就是说,一个人如果不能把自己的成就包袱放下,便不会接受别人的意见。只有对每一位都抱持谦逊的态度,下属也好,朋友也好,当几个人都作同样的批评时,您肯定有些表征是有问题的,那时候,你是要采取捍卫的态度去讨论,还是认真地思考个中的问题呢?我觉得,找出自己最大的能力和缺陷,也就是成功的基础条件。」

在互补能力以外,Danny认为另一重点是不在乎您的拍档或团队现在有的是什么,而是大家未来可以有些什么。

「必须是大家都成长起来,否则,以今日的状态再走十年,按照现在的初创环境,我觉得是必死的,如果不能从不断跌宕中成长,成为更优秀的人才,那便很难胜过别人。我们最高的考虑点是『成长力』,而不是他现在的能力。所以,我们公司里有很多年轻同事的升迁速度很快,一年间便可以领导二十多人,这是在其他公司没可能的事。有人对我说,为什么不提升慢点?我却认为,如果下属接受不了那么有能力的人作为上司,他并不适合在『士多』工作了。」

90后年轻人的上进心近年经常遭人诟病,Danny却说:「他们接收的信息量水平比我们高,我觉得90后是属于新类型的人,他们的成长速度属几何级数,欠的只是动力。只要引爆他们的潜力,我倒觉得,他们只需几年便可以超越有几十年经验的人,视乎他们有多想要那个『苹果』!」

总结Danny十几年的创业经验,他认为创业的关键是决心。如果想要那个「苹果」,大可以抬梯子、爬上去,想尽一切的办法。至于每个人的苹果都不一样,有人的苹果是钱,或是成就感,或是伟大的社会使命。只要有想要的苹果,源动力或不一样,但驱动力必须很强。他可以不具备某种技能,或者未必有耐性,但只要想获取,他便能够有耐性,也可以克服。假如没有决心,他只会有借口,说自己不是这方面的人才,没钱、政府又不支持……

「每个人的燃料都是不一样的,觉得好玩也是一个很大的动力。只要喜欢,便不会觉得辛苦。」Danny说:「想创业的就去做,您永远都不会准备好的,时代急速变化,如果不是走到悬崖边,您的潜力未必会发挥出来。我看过一篇文章,说人们很多时是瞄准、瞄准、瞄准、开火!但创业是『开火、瞄准、开火、瞄准!』边走边射。90后的生活环境好,动力可能会低一些,但我也见过很多90后是很有创业决心的,我觉得人越穷就越好!」

这就像老话说的:千金难买少年穷!

「有些人或想以战养战,先做项目然后做产品,这就是我们以前的旧路,也是自己做得不好的旧路。我们后来决定不要浪费时间,一就是全部投入,不要在中间苟且。你有没有见过中、美的创业家苟且?不会的,他们只会断臂,然后重新开始。这也是我可以和大家分享的小经验。」

您的浏览器不是最新版本。如果继续浏览本网站,部分页面未必能够正常运作。

建议您更新至最新版本或选用其他浏览器。您可以按此连结查看其他相容的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