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Start main content

2018年6月号

谭国雄

孤独的创业家

Johnson_June创业家有很多种,谭国雄认为自己属于「孤独」一类。孤独,或是因为他选择从科技的大门走上创业路;而他走在科技最前沿的孤单感受,外人是很难想象的。18年光阴过去,他发觉那条路漫长而崎岖,幸好他有一股傻劲,想利用科技为社会做点事,还有一直在背后支持他的同事,他才能得到今天的成功。

谭国雄(Johnson)毕业于理大电子计算学系。他打趣说自己拿的学历是「P.H.D」,即理大高级文凭(PolyU High Diploma)的缩写,然而,他在科技界的经历远比他的学历丰富、精彩得多。

「毕业之初,我在一家制衣公司里做IT工作,还同时兼管行政、人事。后来我转投一家IT公司,管理三十多位同事。」Johnson回忆说:「那时候,我们为地产公司设计楼盘网页,当时尚没有民用无人驾驶飞机产品,我却想到用飞船进行拍摄,模拟楼盘的360度景观,想法可算非常新鲜。」

后来他离开IT公司,创办了全港首间网上花店。在1995年的情人节当天,他的营业额有三、四千元,但平日的生意却不理想。结果,他把业务结束,到一家证券行当IT主任。那时,IT人炙手可热,一位客户对他尤为赏识,特地开了一家从事网页设计的附属公司,邀请Johnson加盟,更把他的薪水提高50%!

到了2000年,他在同事的怂恿下又走上了创业路,成立IWT联纬科技有限公司,为客户的网上业务提供IT支持。但刚取得商业登记证后,科网泡沫爆破,Johnson唯有转向他较为熟识的网页设计。

「当时公司只有4人,后来又有股东退股。」他说:「我们当时从事证券的网站开发业务,在2000-2003年间,银行网上交易并不比现今的方便和简单,我们当年开发的网上交易平台,已算走得很前的了。」

他的公司之所以能有今天的发展,原来得感谢一位「日本陆叔」。他说:「那时我们有一位日本客户,我叫他作『日本陆叔』,他专门教日本人买卖港股,单是这帮日本客户已几乎足够支持公司八成的营运支出了。」越洋的支持为他的公司带来稳定的收入来源,为今日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2003年,有国内朋友想找人脸辨识的技术,我们于是四处物色,结果找到一家年青的德国小型企业,和他们签订代理合约。后来我们发现美国政府曾对多家公司的人脸辨识技术作过测试,而这家德国公司正是成绩最好的一间。我们侥幸当了这项技术的代理,德国公司提供核心技术,我们则为客户提供解决方案,这样一做便是十多年了。」

中、德两家公司合作无间,而人脸辨识技术在这些年来的应用层面也从保安、国防等政府机构走向民间并普及应用,也就是说,Johnson和同事们多年的努力亦正已迈进收成期。

「中国的市场百花齐放,但技术良莠不齐。作为香港的公司,我们催向稳步发展。」Johnson说:「在2003至2011年间,我们在国内市场并没什么大收获,但技术却在成长中、试用中。」

2009年,有香港议员得知北京首都国际机场的门禁系统采用了人脸辨识技术,于是质问保安局局长香港何以落后于人;但他们不知道的是,北京那套系统正是IWT的产品。

碍于这是关乎国防保安,他们不可以大肆宣扬公司的产品。他们只能够默默耕耘,孤独无声地不断提升技术,寻找更广阔的出路。现在,人脸辨识技术已不再局限于国防公安的层面,而是已经走进民间,可应用于私人屋苑和各大机构的门禁保安,或是用于零售商店采集销售数据作业务分析,甚至是为公关活动带来噱头,用途广泛。

「我得感谢物业公司和零售商客户对我们的人脸辨识系统那么支持。」Johnson说:「这令行业的前景光明,但道路还是崎岖的,因为创科创业并不容易,需要投入足够金钱才能有收成。有幸的是,我们今年得到新的注资,这为我们的未来发展带来新的冲击。」

对于创业的感受,Johnson坦承在香港以科技创业是艰难的。

「虽然香港有低税率和优良的法治制度,但香港毕竟是以金融地产、饮食消闲、购物旅游为主,做科技行业是很困难的。感恩我是理大毕业生,理大教会我要自己解决问题,遇上困难不要逃避,必须找出路。」

「现在当企业家已不能单靠技术,其他范畴诸如财务、营销、公关、建立关系等,都得学一些。香港人尤其不应故步自封,国内也有很多实用和值得学习的地方,我们应该保持开放的心态才行。」

Johnson已在创业路上走了18年,除在香港创立发展基地外,还在顺德、广州、武汉、西安、北京开设分公司,在这期间,他的孤独感觉是最强烈的。

「这些年间,我遇上过很多不如意的事情,如银行收紧信贷、公司骨干离去、没有书本或前辈可以回答技术问题等。此外,我们公司采用全世界最尖端的技术,提供AI和人脸辨识的解决方案,香港在这方面的从业员,连同大专院校里的专家,大概只有百多人,就算是遇上问题也没有前车可鉴,当中的孤独、无助、劳累、压力、患得患失的感觉,可不是每个人都能承受的。」

Johnson语重心长地说:「如果认为自己可以承受,那便可一试;就算失败了,大不了再打工吧。以我来说,幸好我有很好的同事,他们也许是全港最聪明的人。我获得他们的信任,又得到投资方的支持,只能继续作战,绝不能做逃帅。」

论及年轻的一辈,Johnson指出,他们都是互联网下成长的一代,对新事物、新科技的触觉比较敏锐,掌握新技术的能力也比上一代人厉害得多,他们精力旺盛、拼劲十足,如果能认清方向,自然锐不可当。「但是,有些年轻人或因出生在社会比较富裕的年代,以及并未实际经历过人生和磨难,所以解决问题和谋求出路的能力略为逊色,希望他们多加磨练、多加学习,才能应付创业的种种难关。」

您的浏览器不是最新版本。如果继续浏览本网站,部分页面未必能够正常运作。

建议您更新至最新版本或选用其他浏览器。您可以按此连结查看其他相容的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