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Start main content

2017年5月号

不一样的创业

梁淑仪只是想不一样

Doris Leung_May很多时候,人们创业是为了满足自己,希望透过创业得梦寐以求的东西,改善自己的生活,或达到自己的儿时梦想,一切都从自己出发。而梁淑仪的创业目的却不一样,她的出发点是为了母亲,然后推己及人,把这点爱传给其他人的父亲、母亲……

梁淑仪在1993年毕业于香港理工学院英文系。那年,碰巧有线电视开台,新闻部亟需编采人才。就这样,她在有线电视开始了第一份工作,一做便是十几年。

她在同一岗位工作了十年之后,难免会想改变一下环境。加上她虽在大学主修英文,但工作上却一直以中文为主,为免荒废其英语能力,于是在2000年报读新闻硕士课程。其间,她也曾考虑向其他机构发展,但那些电视台不是发展空间有限,就是制作语言或文化不适合自己,故最终还是选择留任,紧守报道社会民生事务的前线。

要在这个工作岗位工作达十几年,需要有坚毅的精神和对传媒工作的热忱。梁淑仪在有线电视一直负责关乎社会民生的节目,报道过的事件林林总总,涉及的议题众多,但她注意到无论关于什么议题,有一个片段经常重复发生,那就是受访社福机构负责人响应说:「希望政府能多拨一些资源……」这句屡听不鲜的话不禁令她纳闷。她想,如果政府不多拨资源,民生问题就解决不了吗?她一直想不通这个问题,直到2007年在义工活动重遇「香港社会创投基金」(SVHK)的创办人魏华星先生后,她才有新的想法。

SVHK主要透过创造、培育和投资来支持社会创新项目,藉以推动香港社创发展和缔造效益。目前基金参与超过20个社企项目,其中包括了「钻的」,也就是让梁淑仪毅然离开工作了十几年的传媒岗位,义无反顾地创立的事业,而这番事业的开端是她的母亲。

2006年,梁淑仪的母亲接受了肿瘤手术,其后需要坐轮椅。大多时候,梁淑仪会请假亲自驾车送母亲到医院覆诊,若遇她无法请假或驾车时,家人只好召的士接载,也曾光顾非法经营的改装客货车。

「有些的士司机一看到乘客中有坐轮椅的,会立刻调头离开,拒绝接载。妈妈也坐过那些备有尾板,能让轮椅上落的客货车,但那些车子的内部环境多半欠佳,车厢中甚至有难闻的气味!」她说:「我不忍妈妈乘那种车,那种感觉实在是让人心痛!我们家尚有能力和时间经常以私家车接送坐轮椅的母亲,那些没能力没时间的家庭怎么办?」

心痛的感觉一直在梁淑仪的心里累积,只是苦无改变办法。她先在「香港社会创投基金」当义工,学习社会创投的背景和最新发展,执整一下SVHK会员档案、筹办一些关于社会创新的讲座和比赛,同时也和其他义工一起在工余时间全力研究「轮椅车队」的计划。到了2008年年尾,在一项活动中认识到SVHK第一个愿意参与社会创投的人,她决定毅然辞职全心全意把梦想成真。
「那个活动是『社企民间高峰会』。当时,SVHK是合办机构之一,而我则在那里当义工,更从中遇到第一位有兴趣参与投资SVHK的善心人。」

「钻的」业务的胚胎就是从这个时候形成的。

梁淑仪说:「当知道有可能找到资金时,我计算了自己的积蓄和可取用的公积金,认为足够支持我辞职后一段时间的生活,于是在2009年农历新年后辞了职,打算专心筹办为轮椅使用者提供交通服务的计划。其实,这门生意不单是为了社会,最重要的是为了妈妈,而当时她已时日无多了!但没想到魏华星收到我辞职的消息之后,立时请我到他家里作客,好让我亲眼看到他这个行政总裁的生活其实一点都不富裕,为的是害怕万一我辞掉工作,而投资者又改变初衷的话,会进入两难的局面,希望我再三考虑。」

她想,反正已辞职了,就给自己半年的时间筹募资金。她和魏华星把这点压力变成动力,终于在2009年年底为SVHK筹到了一笔资金来发展「钻的」的生意。

要筹备「钻的」这门社会上从未出现过的生意,对统筹能力特强的梁淑仪来说本来不难,他们需要建立车队、电召服务和新的经营模式……但最难的是要为每台的士套上一个出租车牌照,可知道出租车牌照价钱高昂,动辄要数百万元!

「那时候,我翻遍我的名片盒,希望找到可以帮忙的人。结果,我找到了两位出租车牌主。」她说:「其中一位坦言只会考虑捐钱;另一位牌主则反复表示管理车队非常困难,又指轮椅客很麻烦……他那么嫌弃轮椅客,我们怎可能合作呢?」

虽然如此,但梁淑仪没有气馁。后来,她辗转认识了刚退休的运输署署长霍文。在霍文和另一位内行人士介绍下,她会见了一家拥有大量出租车牌照的车行东主,向他们陈述了「钻的」的概念。

「其实这也是我们一向想做的。」车行的负责人明白如果再不开展这样的接载服务,这部分的生意早晚会被抢去,他们愿意投资,令业务更多元化。就这样,双方一拍即合,车行即拨出五个出租车牌,发展本港的「钻的」业务,为坐轮椅者提供预约和接送服务。至今,全港共有七台「钻的」,车队的出现不单给社企的经营带来了新的启发,也打破了的士行业的数十年来传统不变的运作模式,创造了第一支有品牌也有理念的的士车队。

「我希望我的创业故事能为人们带来一点点启发。如果任何人对某事情不满意,不管事情的规模是大是小,而希望在有生之年改变这事情,令它变得更好,那么请放胆去干,尽力去做!」梁淑仪说:「那时我希望在有生之年,可以令坐轮椅者有自己生活,可以随意坐车外出,就像平常人一样。」而现在,她做到了。

也许有人会认为她凭着记者背景,有丰富的人脉,连曾俊华也肯为她落手落脚宣传钻的,办起事来自然得心应手,一般人要做同样的事,谈何容易?

梁淑仪却说:「有时,人们会忽略了自己平日也有储起一些东西,也有建立个人的网络,只是他们常常低估这些网络,不认为若加以运用,那些网络可以帮助他们干一番大事。我们身边都存在着各种资源,视乎你如何利用它,用它来做什么而已。我嘛?我利用我的资源经营『钻的』,赚取利润,同时帮助社会,在孝顺自己的母亲之余,也协助人家孝顺父母。」

您的浏览器不是最新版本。如果继续浏览本网站,部分页面未必能够正常运作。

建议您更新至最新版本或选用其他浏览器。您可以按此连结查看其他相容的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