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cilia Ma
创立国际品牌由零租金开始
如果在香港芸芸众多时装设计师中,你只认识国际知名的 Vivienne Tam,那么从今天起,你也应密切注意Cecilia Ma 这个品牌了。Cecilia Ma 在 2015 年获著名时装杂志 Vogue 颁发“VOGUE TALENT”荣誉,为她的事业发展奠下扎实的基础。至于她如何以独特的时装、首饰和手袋设计打进国际时装界,创出自己的一片天,那就得从她想改变游戏规则的愿望说起……
Cecilia Ma 在 2001 年从理大设计系毕业后,立即受雇于某国际著名时装公司。对此,她自言自己是幸运的。
「那时候学的东西可多着哩!」Cecilia 说:「那是一份需要东奔西跑的工作。我什么都得做,而且经常要搜罗物料,把重甸甸的物料搬来搬去,令人非常疲累。」那时候,她像一般初出茅庐的年轻人一样,难免会对琐碎的差事有所抱怨;但现在回想起来,Cecilia 认为那是最佳的成长训练,让她在短短两年间学会很多设计和物料上的知识。
后来,她转投另一家香港公司;六年后,再转到一家墨西哥驻港公司工作。由于那家跨国服装公司在惠州设有工厂,Cecilia 每星期总有几天需要留在国内。舟车劳顿,加上两地生活习惯的差异,让她开始想转变一下。因为她明白到公司绝不可能改变规矩迁就自己,所以,她反过来想创造一套自己喜欢的游戏规则。就这样,Cecilia Ma 这品牌在五年前正式诞生。
Cecilia Ma 绝非即兴之作。不管在能力、心态和资源方面,她都是准备就绪才出击的。
「我想说的是,加入一家好公司并非最重要,若能跟上一个好老板,那才是最重要!在我工作过的三家公司里,我都有幸跟随很好的上级。他们出色之处不在于学历,而在他们做事的态度和方法!」
十年的打工生涯是她的创业基础,但给她力量让她坚持下去的,还有其他的支持,当中包括政府的创业资助。
「在香港创业其实很容易,也许是全世界最容易的地方!」
当很多年轻人都在埋怨香港没有出路的时候,Cecilia 毫不犹疑地说:「他们常说租金很高,但那只是在社交媒体或是从传媒那里接收的讯息,他们却没有真正出去了解。其实,本地有不少机构都为创业人士提供资助,我可是零租金创业的!」
原来她申请了政府的创业资助,填妥申请表后,便在九龙塘的创新中心里开业,第一年租金全免,第二年获得租金减半的优惠。
「那份申请表实在不容易填写,但二十多页的数据能抵一年租金和一年的租金优惠,我想那是很划算的。」
除租金优惠外,创新中心还会赞助新进设计师参加时装表演和海外时装展,包括机票和酒店费用,甚至在香港和中国注册品牌和商标,都可以获得资助。
两年合约期满,创新中心需要资助其他合资格人士,故 Cecilia 必须搬走。她先搬到中环歌赋街一个楼上铺位继续经营,直至上环元创方开幕,主办单位邀请她进驻, Cecilia Ma 的品牌便顺势搬到元创方那里去了。
「创业的第一年,创业者通常都满有热诚的,明白到没盈利是应该的。到了第二年,如果还未有收成,人就会开始担心,压力渐大。接下来如果成绩仍不理想,那么,两年后或两年半后,人便会想到放弃。」
但吊诡的是,通常会在第三年才能看到成果!
「我并不比别人幸运,耗费了不少光阴,走了不少冤枉路。然而,若想取得成功,就必须走点冤枉路。因此,当朋友问我创业心得时,我总会叫他们快点走些冤枉路,趁自己还耗费得起,得准备走上一年半载的冤枉路!」
而她所说的「冤枉路」,正是让其品牌成熟的一课。
「我第一次参加巴黎时装展时,什么都不懂:不会布置场地和陈列展品,没有注意会场的进出口方向,不会选择有利的展位,连价格也不会订!结果,生意做不成,幸好有创新中心的资助,补贴了一点冤枉路的路费!」
经一事,长一智。第二次参加时装展时,她已学懂场地布置、怎样和买手议价,甚至开始接单。到了第三次时装展,她再进一步,因为她已掌握有关行内重要展览的信息,不会再把资源胡乱投放。
「有时候,好的展览并不一定很热闹,人流虽不多,但进场的都是时装买手,所以场面冷清也不代表没生意和没机会。」
就在一个颇为冷清的展览里,一位来宾在她的展位流连了一会,拿走了她的名片。几个月后,她收到一封电邮,成为了她事业的转折点。
「那是意大利 Vogue 杂志的邀请函。原来他们的代表在那个很冷清的时装展上看中了我的设计,于是挑选我为 2015 的“VOGUE TALENTS”之一,并邀请我到意大利出席颁奖酒会。」
Vogue 是殿堂级时装杂志。因为这个奖项,Cecilia在欧洲的渗透力、知名度和曝光率都提高了,时装买手自然也多加留意她的品牌。如今,她的作品已卖到欧洲、美洲、亚洲、欧亚大陆、澳洲、非洲等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连俄罗斯、巴哈马、卡塔尔、阿曼、阿联酋、黎巴嫩、科威特等地,都可买到 Cecilia 的作品。
「年轻人想创业是好事,所学到的肯定比打工学的多,但会很快消耗你或家人的积蓄;打工也是好的,学了人家的一套,经揣摩后成为自己的创业工具。其实走哪条路都不要紧,要保持积极进取,不轻言放弃,还要有乐观的态度,那才是最重要的。」
Cecilia 说:「创业时,创新中心要我写一个五年计划,那时我凭空想象,随便说计划在五年内把作品打进 25 个国家。写的时候还想笑,现在却真的做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