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llet封面故事
為配合不同外科手術程序的需要,機械臂配備可更換末端手術執行器。

為配合不同外科手術程序的需要,機械臂配備可更換末端手術執行器。

比看到的更複雜

  • 容教授講解機械臂如何經套管進入人體內腔以施行手術。

    容教授講解機械臂如何經套管進入人體內腔施行手術。

  • (左起)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副院長羅偉倫教授、李嘉誠醫學院外科學系名譽臨床教授楊重光教授,以及理大工業及系統工程學系副主任容啟亮教授。

    (左起)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副院長羅偉倫教授、李嘉誠醫學院外科學系名譽臨床教授楊重光教授,以及理大工業及系統工程學系副主任容啟亮教授。

 

與現時主導著市場的系統比較,外科手術機械人系統除了能改善微創手術造成多個切口、欠缺觸覺反饋,以及體積龐大等問題,更可經人體自然腔道進行手術。理大團隊參考了分體變型金剛模型概念,研發先分拆、後重組的機械人。他們把這概念應用到手術機械臂上,讓細小靈巧而可分拆的配件進入人體內後再重新組裝,以配合手術程序的需要。

容教授在談及團隊的突破時說:「理大這項創新工程將為微創外科手術開創新的一頁,為病人帶來更大福祉,理大對此深感高興。」然而,團隊深明開發過程尚未完結,他們還需收集外科醫生的寶貴意見,以進一步優化這系統。動物外科手術試驗已證實系統的功能性,最近更成功在一小時內完成活豬膽囊切除手術。

日後,外科手術機械人系統將用於腹腔及盤腔手術。現時,外科手術團隊將以單切口和經自然腔道的方式,進行更複雜的動物試驗程序及利用人類屍體試行手術。理大團隊在解釋其任務的重要性時表示:「未來的手術將由高科技主導,而機械人會扮演重要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