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第四届海峡两岸暨港澳服务学习研讨会圆满落幕,推动服务学习教育多元化与社会创新

2024年12月4日至5日,第四届海峡两岸暨港澳服务学习研讨会在香港理工大学旗下的唯港荟酒店成功举办,来自中国香港、澳门、台湾及内地近150位与会者齐聚一堂,共同探讨以服务学习作为一种教学法的实践与发展。本次盛会由香港理工大学服务学习及领导才能发展处与海峡两岸暨港澳地区服务学习教育网络联合主办,《镜报》协办,并获得田家炳基金会的大力支持。研讨会以“技术进步背景下的服务学习:多元化发展与社会创新”为主题,探讨人工智能时代背景下服务学习的价值与功能,并从多学科角度审视服务学习在教育实践中的创新与发展。

Seminar event image

香港理工大学服务学习及领导才能发展处处长倪恩恩博士致欢迎辞称,自2019年以来,香港理工大学已成功举办三届海峡两岸暨港澳服务学习研讨会,并于2023年正式成立了“海峡两岸暨港澳地区服务学习教育网络”。这一网络旨在整合并分享各会员单位和个人的资源与经验,推动区域内服务学习教育的发展与实践。此次研讨会很荣幸邀请到香港理工大学协理副校长(本科生课程)石丹理教授、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曾晓东教授、云南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院院长何明教授作主题演讲。

Dr. Grace Ngai speech

香港理工大学服务学习及领导才能发展处处长倪恩恩博士致欢迎辞

香港理工大学校长滕锦光教授在开幕致辞中表示,香港理工大学作为一所创新型、国际知名的高等学府,始终秉承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并率先将服务学习设置为本科生核心课程的一部分,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与全球视野。

Professor Jin-Guang Teng speech

理大校长滕锦光教授于开幕仪式致欢迎辞

石丹理教授以“如何将严谨的服务学习制度化—香港理工大学的故事”为主题,分享了理大在服务学习教育领域的实践经验。他提到,自2012年起,香港理工大学所有本科生需修读至少一门3学分的服务学习科目。预计到2027-28学年,将有50%的本科生在香港以外地区完成服务学习项目。石教授还强调,理大的服务学习科目需实现四大核心学习成果:运用学科知识与技能解决服务中的实际问题;反思作为专业人士与负责任公民的角色与责任;展现对有需要人士的同理心;及理解服务与学科知识之间的关联。

Professor Daniel Shek speech

石丹理教授在研讨会上进行主题演讲。

在专题讨论环节,塔夫茨大学荣誉教授、大学社会责任网络高级顾问 Robert Hollister 教授主持了以“提升服务学习价值的跨校交流与实践网络”为主题的对话,邀请了菲律宾德拉萨大学 Jimi Caldea、香港理工大学石丹理教授及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 Nicole Webster 教授一起参与讨论。石丹理教授在讨论中呼吁更多高校加入服务学习教育网络,以促进跨地区、跨院校及跨学科的交流合作,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Panel discussion

一众专家和学者在专题论坛中积极讨论,气氛热烈

本届研讨会吸引了逾40所高校、公益组织及小区伙伴的积极参与,分享了38篇学术研究文章。围绕六个主题展开探讨,包括:服务学习课程建设与发展;服务学习中的小区伙伴关系;服务学习成效评估;服务学习在青年发展中的作用;科技进步与服务学习;国际视野下的服务学习。与会者通过丰富的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的分享,加强了海峡两岸及港澳地区服务学习教育的交流与合作,为未来的发展提供了宝贵启示。

在闭幕式上,香港田家炳基金会总干事戴大为先生致辞称,本届研讨会是历届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参与高校、主题及讨论内容的多元化令人印象深刻。他表示,这次研讨会为研究人员、教育工作者、业界及小区专业人士提供了一个难得的交流与合作平台,推动了服务学习的在高等教育的发展。

Mr. Dai Dawei speech

香港田家炳基金会总干事戴大为先生致闭幕辞

这次会议的成功不仅展示了香港理工大学在教育创新和小区参与方面的重要贡献,更确立了其在服务学习教育领域的领导地位。未来,希望有更多高校加入服务学习课程的建设与发展,共同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为推动教育创新与社会进步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