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Start main content

實現精準心血管診斷影像: 以時間感知及抗雜訊技術革新超聲波心動圖影片分割

2025年6月23日

研究及創新

理大創新科研利用進記憶提示技術克服超聲波影像難題

 
心血管疾病是香港主要健康問題之一,不少市民會定期進行心臟檢查,以便及早發現及治療。作為重要的診斷影像工具,超聲波心動圖在評估心臟功能方面非常重要,能以非侵入性方式洞察心血管健康狀況,有助及時介入治療。然而,由於影像中常出現斑點雜訊與模糊邊界等問題,要人工解讀這些超聲波影像極具挑戰,需要大量的專業知識和時間。因此,常規的年度身體檢查計劃中,較少涵蓋心臟相關檢查。 
 
香港理工大學護理學院秦璟教授與團隊開發了一項名為「MemSAM」的創新模型,透過改良Meta AI的人工智能(AI)模型「Segment Anything Model(SAM)」配合醫學影像的特定需求,從而革新超音波心動圖影片分割技術。 

MemSAM透過時間感知與抗雜訊提示方案,引入了一套獨特的超聲波心動圖影片分割方法。由Meta AI推出的SAM,是專門用於影像分割的先進AI模型,可以快速識別並分割任何影像中的元素。 

雖然傳統的SAM應用在自然影像分割方面表現出色,但由於缺乏時間一致性,並且有顯著的雜訊,限制其在醫學影像中的直接應用。針對這些問題,MemSAM加入了一套時空記憶機,可以同時捕捉空間及時間資訊,確保跨影片畫面分割的一致性與準確度。 

引入MemSAM有望大幅降低成本及解讀影像所需的專業知識門檻,從而減輕漫長從而等待高級心臟影像設備的負擔。此外,該技術還能將簡易心臟評估納入常規健康篩查,不僅提升檢查的便利性,並有助提高疾病的早期發現率。  
 
眾所周知,超聲波心動圖影片的分割存在許多固有挑戰,難度極高。影像中大量斑點雜訊和偽影,加上心臟結構邊界的模糊性,令分割過程更加複雜。 

此外,由於心臟運動的動態特性,導致目標物件在不同畫面之間會出現顯著差異。MemSAM採用了記憶強化機制,利用預測遮罩加強記憶提示的質素,可有效減輕雜訊的不良影響,並改善分割精準度。

MemSAM的一大特色,是能夠在標註資料有限的情況下仍能展現頂尖表現。在臨床實務中,超聲音波心動圖影片的標註工作需要大量人力,通常會導致標註稀疏,一般僅限於收縮末期和舒張末期等關鍵畫面。MemSAM在半監督設定下表現出色,其表現媲美完全監督模型,同時所需的標註及提示遠少於後者。
 
MemSAM的效用已在CAMUS及EchoNet-Dynamic兩個公共資料集上,進行了嚴格測試,表現比現有模型更為優勝。值得注意的一點,該模型能夠以最少的提示保持高度的分割準確率,對簡化臨床工作流程及減輕醫護專業人員負擔方面,顯示出莫大潛力。
 
MemSAM所採用的技術,源自SAM模型與先進記憶提示技術的融合。SAM以其強大的影像理解與分割能力聞名,經改良後,可解決醫學影片的獨特難題。其核心創新在於時間感知提示方案,透過時空記憶引導分割過程。該記憶機制包含了空間及時間線索,使模型能夠維持在不同畫面之間保持一致,並避免由遮罩傳播而導致的錯誤識別問題。
 
記憶強化機制是MemSAM的另一項關鍵設計。由於超聲波影像經常會受到複雜的雜訊影響,因而降低影像嵌入的質素。為了解決這問題,MemSAM採用了一種強化策略,利用分割結果突顯前景特徵,並降低背景雜訊的影響。該方法不僅提升特徵顯示的辨識度,還防止傳播錯誤資訊以及在記憶中累積。
 
MemSAM的架構建基於醫學基礎模型SAMUS,而SAMUS則是建基於SAM,針對醫學影像的最佳化模型。該模型會逐個畫面順序處理影片,處理後續畫面時不用依靠外部提示,而是靠記憶提示。這個設計大幅降低對密集標註及外部提示的需要,特別適合半監督作業。
 
雖然 MemSAM可視為超聲波心動圖像影片分割領域的一大突破,未來的研究目標是提升模型的穩健性,尤其是針對初始畫面質素較差的情況。此外,探索MemSAM在其他醫學影像領域的應用,以及提升其運算效率,將會是未來的重要發展方向。  
 
MemSAM不僅解決了超聲波影片分割存在已久的難題,還為先進機器學習技術與醫學影像的融合樹立新基準。透過彌合尖端技術與臨床應用之間的差距,MemSAM有望改善心血管護理的診斷準確度與患者預後。這個創新模型體現了人工智能在革新醫護行業的潛力,讓人窺見自動化、準確及高效的診斷工具成為常態的未來。 
 

資料來源: Innovation Digest


您的瀏覽器不是最新版本。如果繼續瀏覽本網站,部分頁面未必能夠正常運作。

建議您更新至最新版本或選用其他瀏覽器。您可以按此連結查看其他相容的瀏覽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