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理工大學(理大)擁有豐富的航天技術研發經驗,研究團隊曾參與多項國家及國際太空探索項目。理大正推行一項研發計劃,致力於開發及拓展關鍵太空技術能力並應用到地形相機,獲得創新及科技基金的創新及科技支援計劃支持。
由理大鍾士元爵士精密工程教授、工業及系統工程學系精密工程講座教授兼副系主任、以及深空探測研究中心主任容啓亮教授,帶領的項目「關鍵太空技術能力研發可應用於地形相機」,獲創新及科技基金支持,資助金額為港元3200萬。
該項目延續理大在嫦娥三、四、五、六號和天問一號任務的成功經驗,推動理大對國家未來航天任務持續作出貢獻。研究以未來深空探測任務為契機,旨在研發新一代太空導航相機及其相關技術。
容教授及團隊將攻克多項技術挑戰,包括開發高強度/重量比率、高熱導率、可控的吸收率、反射率、發射率和折射率的新材料與新工藝。研究重點還包括空間氣候特性應對如輻射特性、空間環境中的化學相容性,以及無孔三維(3D)列印等重要製造技術。
此外,該研究還將探索與影像擷取和處理相關的關鍵技術,包括用於不受極端溫度波動的中性光學性能的熱模型、用於月球表面上與不同日光角度進行導航的地形識別人工智能演算法。
容教授對這項資助表示感謝,並說:「這項支持鼓勵我們繼續突破航天技術邊界,促進宇航科學發展。這些關鍵技術預期將可用於新形相機設計,以支持國家將來的航天任務。」
創新及科技基金由創新科技署管理,旨在提升經濟活動的附加價值、生產力和競爭力。創新及科技支援計畫(ITSP)的設立,旨在鼓勵獲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資助的大學與全球領先研究機構合作,推動重點科技領域的主題式跨學科及轉化型研發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