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社交網絡和通訊科技迅速發展,未成年人士面對網絡性剝削的風險日益增加。香港理工大學(理大)一項研究,從兒童及青少年的角度,探討學童網絡性剝削的社會問題。該項目獲研究資助局(研資局)的人文學及社會科學傑出學者計劃2025/26年度撥款支持,資助金額為港幣503,000元。
理大應用社會科學系副教授李紫媚教授獲資助的研究,項目題為「與學童同行共創防止網絡性剝削:一項使用影片小插圖的定性研究」。該研究計劃直接邀請兒童參與,為防止和解決兒童網絡性剝削問題提出建議。
兒童網絡性剝削是一個總稱,涵蓋各種針對兒童的性虐待形式,包括網絡性誘騙、傳送色情訊息如性訊息、性勒索、直播性虐待、以及分享兒童色情圖片等。隨著科技的迅速發展,加害者更容易迅速接觸潛在受害者,特別是未成年兒童。此外,受新冠疫情期間的居家措施影響,兒童在網絡上進行社交活動的時間大幅增加,無形中提升了他們面對網絡性剝削的風險。
本研究項目是以李教授2023年獲研資局優配研究金資助的另一項研究為基礎,該研究主要探討學校人員對兒童網絡性剝削的應對。這獲人文學及社會科學傑出學者計劃資助的研究,引入創新的定性小插圖方法,並以犯罪學者費爾森與科恩(Felson and Cohen)日常活動理論中的監護者概念為指導,建構並驗證多個案例場景。透過與專家小組和學校人員的協作,以創新方法深入探討預防兒童網絡性剝削的實際背景和挑戰。
在這個堅實的研究基礎上,該項目計劃在一年內進行的10個焦點小組收集學生的反饋,讓學生參與其中。通過整合多元化的觀點,制定實用的見解和策略,以加強學校環境中預防兒童網絡性剝削的保護機制。計劃的主要預期成果包括:學術性出版物、運用小插圖提升學生網絡風險意識的實用手冊、以及用於培訓工作坊的受訓者指引。
李教授表示:「本研究直接由兒童及青少年參與相關兒童網絡性剝削的研究,並致力提供及時、具成本效益、實用的研究成果。研究旨在透過建立一套可於香港、華人社區,乃至整個亞洲地區推行的全面戰略框架,以支持兒童網絡性剝削的長期預防工作。」
研資局人文學及社會科學傑出學者計劃於2012/13年度成立,旨在為擁有優良研究成果紀錄的人文學和社會科學學科的資深研究員,獲資助項目最長為期12個月。
更多: https://polyu.hk/KKyr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