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理工大学(理大)积极推动具影响力的研究,充分发挥强大的跨学科研究实力,启发创新解决方案,造福世界。香港研究资助局(研资局)最近公布的2024/25年度资助项目中,理大共有18个研究项目分别获得「协作研究金」及「研究影响基金」资助;总资助额达约港币9,176万元,为本地教资会资助大学之冠。其中,理大获「协作研究金」拨款的项目数量及资助额均为全港之冠。
秉承校训「开物成务励学利民」的精神,理大学者将创新研究成果转化为解决方案,以应对全球挑战。获资助研究项目涵盖不同范畴,充分突显理大雄厚的科研实力,当中包括创新建筑技术丶可持续环境丶生物化学丶药物研发丶癌症治疗方法丶可持续航空燃料丶光子技术丶人工智能丶生物医学工程丶视光技术及眼睛护理等。
理大副校长(研究及创新)赵汝恒教授表示∶「理大充分运用学术专长,让研究人员发挥所长,结合先进设施及跨学科合作,培育优良的创科文化及环境,促进知识转移和研究成果商品化。这些骄人成就不仅展示了理大在具影响力研究方面的卓越表现,亦彰显了理大与政府部门及业界之间的紧密合作,共同推动科研成果转化落地。今年理大在争取研资局研究资助基金方面表现出色,更展示了大学在基础研究和领导创新项目的实力,为社会带来实际裨益和具价值的创新方案。」
理大共有14个项目获「协作研究金」拨款支持,总额约港币7,136万元。其中八个项目获「协作研究项目补助金」资助约港币4,440万元;三个项目获「协作研究设备补助金」资助约港币1,562万元,以及三个项目获「新进学者协作研究补助金」资助约港币1,134万元,以支持年轻学者开展研究。获资助项目简介如下:
| 
             研究项目  | 
            
             领导理大学者  | 
        
| 
             协作研究项目补助金  | 
        |
| 
             探究靶向药物的耐药机制可作为肝细胞癌新的治疗策略  | 
            
             李建华教授 应用生物及化学科技学系副系主任及教授 (合作院校:港大)  | 
        
| 
             蛋白质存储数据 
  | 
            
             姚钟平教授 应用生物及化学科技学系副系主任及教授 (合作院校:中大丶科大)  | 
        
| 
             整合机器学习丶行为分析及多模态神经影像技术研究香港特殊学习障碍的共存性  | 
            
             萧慧婷教授 中文及双语学系系主任及教授 (合作院校:港大丶教大)  | 
        
| 
             蜻蜓之眼:用於3D视觉的光纤人工复眼  | 
            
             张需明教授 应用物理学系副系主任及教授 (合作院校:港大)  | 
        
| 
             通过有效融合经验知识丶用户交互和机器推理实现下一代基於人工智能与延展实境的手术规划与导航系统  | 
            
             秦璟教授 护理学院教授 (合作院校:中大丶港大)  | 
        
| 
             优化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矫正效果:对脊柱柔韧性丶生物力学行为和预测模型的研究  | 
            
             叶晓云教授 时装及纺织学院副院长及教授 (合作院校:中大丶港大)  | 
        
| 
             宽频光子器件超高解析度光矢量分析技术  | 
            
             余长源教授 电机及电子工程学系教授 (合作院校:城大丶中大)  | 
        
| 
             考虑气候变化下城市社区复合灾害韧性和适应性研究  | 
            
             董优博士 土木及环境工程学系副教授 (合作院校:城大丶科大丶港大)  | 
        
| 
             协作研究设备补助金  | 
        |
| 
             用於先进材料与元件研究的多功能时空能量螺旋解析瞬态吸收显微镜成像系统  | 
            
             李明杰博士 应用物理学系助理教授 (合作院校:城大丶中大丶科大丶港大)  | 
        
| 
             高灵敏动态核极化增强型固态核磁共振波谱仪  | 
            
             容家富教授 理学院副院长丶应用生物及化学科技学系教授 (合作院校:城大丶浸大丶中大丶科大丶港大丶教大)  | 
        
| 
             虚拟实境与扩增实境双目头盔的光度学及色度学特性的测试平台研发  | 
            
             魏敏晨教授 建筑环境及能源工程学系教授 (合作院校:城大丶科大)  | 
        
| 
             新进学者协作研究补助金  | 
        |
| 
             基於有机/二维材料异质结忆阻器阵列的柔性视网膜系统  | 
            
             韩素婷博士 应用生物及化学科技学系副教授 (合作院校:城大丶港大)  | 
        
| 
             基於共格纳米蜂窝结构设计具有超高强度丶塑性和热稳定的纳米双相合金  | 
            
             焦增宝博士 机械工程学系副教授 (合作院校:城大丶科大)  | 
        
| 
             用於可持续城市微气候设计的人工智能风场模拟  | 
            
             尤若于博士 建筑环境及能源工程学系助理教授 (合作院校:港大)  | 
        
另外,理大有四个项目获「研究影响基金」拨款支持,资助总额约港币2,040万元。研究项目为多个领域带来深远影响,包括可持续航空燃料丶癌症免疫治疗丶3D混凝土建筑技术,以及运用虚拟现实与增强现实技术加强视觉体验的头戴式装置。项目简介如下:
| 
             研究项目  | 
            
             领导理大学者  | 
            
             项目详情  | 
        
| 
             由废至翼–建立本港可持续航空燃料高通量制程与低碳飞航测试评价体系研究  | 
            
             吕绍元博士 土木及环境工程学系副教授 
  | 
            
             为推动未来零碳排放航空旅行,此项目将建立亚洲首个可持续航空燃料(SAF)研究平台,聚焦从香港各种生物质有机废弃物中生产丶测试和验证SAF的关键条件。团队将与环境保护署丶中石化和国泰航空等机构开展合作。  | 
        
| 
             标靶自噬增强癌症免疫治疗的创新组合疗法  | 
            
             赵燕湘教授 应用生物及化学科技学系副系主任及教授 
  | 
            
             肝细胞癌患者的治疗选择相对有限,而靶向治疗对於提高存活率的效果也较为有限。此项目旨在开发「抗体-自动肽偶联物」(AACs),将专利自动肽与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s)如抗PD-L1抗体相结合,以提升癌症免疫疗法对肝细胞癌的疗效。  | 
        
| 
             开发3D打印混凝土组装合成建筑法  | 
            
             潘智生教授 土木及环境工程学系系主任及讲座教授 
  | 
            
             建筑业正逐步迈向数码化及自动化,其中3D打印混凝土已成为创新的建筑解决方案。此项目旨在运用结构元件开发3D打印混凝土组装合成建筑筑(MI3DC)技术,将3D打印的永久性框架与传统浇注混凝土结合。  | 
        
| 
             通过最优的光学设计创造愉悦的虚拟与扩增实境的视觉体验  | 
            
             魏敏晨教授 建筑环境及能源工程学系教授 
  | 
            
             为了提升不同视觉条件用户的虚拟实境及扩增实境(VR/AR)体验,此项目旨在创造先进的镜头设计,提供愉悦的视觉体验。由眼科视光学丶眼科丶显示技术和光学专家组成的跨学科团队,将开发专为VR/AR头戴式装置量身打造的处方镜片设计新方法。  | 
        
由研资局设立的「协作研究金」旨在资助由多名学者合作的跨学科研究项目,鼓励研究单位进行更多具创意及高质素的跨学科/跨学院研究项目。「研究影响基金」则鼓励本地学者积极考虑潜在的研究效益,使更广泛社区受惠,并鼓励本地大学进行更多具影响力及可转化为应用的研究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