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Start main content

最新動向

JUPAS Consultation Day 2025_1_2000x1050

2025理大聯招課程諮詢日

2025理大聯招課程諮詢日於5月24日圓滿舉辦,讓學生及家長了解人文學院提供的本科生課程,從而計劃升學方向。到訪者亦把握機會,與學院的教學人員及學生代表交流,深入了解各學系的特色與課程內容及學習經歷。 了解更多理大聯招課程:https://www.polyu.edu.hk/study/ug/admissions/jupas

2025年5月29日

新聞 人文學院

YIRA2025_r

王笑博士榮獲理大2025年度「青年創新研究者獎」

英文及傳意學系助理教授(研究) 王笑博士榮獲理大2025年度「青年創新研究者獎」。連續舉辦第四年的「青年創新研究者獎」,旨在表揚理大35歲以下具備卓越研究實力的科研人才。獎項今年共收到來自各學院的70份申請,王博士獲選為六位得獎者之一。王博士的獲獎項目研究利用超聲波檢查顎骨肌肉作為言語障礙的診斷工具,展現跨學科創新與實際影響力。

2025年5月27日

新聞 人文學院

SpringerNature_1

CBS Collaborates with Springer Nature to Publish Book Series on AI in Humanities (只提供英文版本)

The Department of Chinese and Bilingual Studies (CBS) of PolyU has forged an exciting partnership with global academic publisher Springer Nature. The collaboration was celebrated with a signing ceremony and forum on 12 May, featuring Prof. Li Ping, Dean of the Faculty of Humanities and Sin Wai Kin Foundation Professor in Humanities and Technology, and Ms Myriam Poort, Vice President of Humanities Publishing at Springer Nature, alongside faculty members and distinguished guests. United by a shared vision to explore generative AI’s transformative role in the humanities, this partnership reflects PolyU’s unwavering commitment to advancing research at the intersection of generative AI and the humanities, as well as highlighting CBS’s strategic position as a leader in driving language-focused innovation for the digital age. Two book series: Generative AI and the Humanities and SpringerBriefs in AI-Enhanced Language Research, will be launched under the collaboration, aiming to create a global platform for reimagining how GenAI can deepen our understanding of language, culture, and creativity.

2025年5月19日

新聞 人文學院

10thCSIC_gp_2000x1050

第十屆海峽兩岸口譯大賽總決賽在香港理工大學圓滿落幕

2025年5月10日,第十屆“海峽兩岸口譯大賽”總決賽在香港理工大學蔣震劇院成功舉辦。本屆賽事匯聚了來自中國大陸、兩岸暨港澳地區、台灣與新加坡、美國等知名高校的30名優秀選手參加。經過三輪激烈的角逐,最終來自台灣師範大學的洪千惠拔得頭籌,獲得特等獎。 “海峽兩岸口譯大賽”是由廈門大學發起並主辦、海峽兩岸高校廣泛參與、在海峽兩岸暨港澳地區高等教育領域具有重要影響力的競賽。自2009年創立以來,該賽事已成功舉辦十屆,參賽院校累計超過2000校次,覆蓋大陸80%以上的“雙一流”高校,以及台灣、香港、澳門所有開設翻譯學科的高校。大賽吸引了包括中央電視台、中國日報、台灣東森電視台、香港明報等主流媒體的持續關注和報導。2011年,“海峽兩岸口譯大賽”被列為國台辦對台交流重點項目規劃,2014年被列為教育部對台教育交流重點項目。 本屆大賽於2024年9月正式啟動,由全國翻譯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指導委員會擔任指導單位。大陸賽區分為西北、東北、華北、華中、華東、華南和西南七大區域,吸引了200餘所高校的本碩選手踴躍參賽;港澳台賽區則匯聚了20餘所高校的40餘名優秀選手。大陸決賽於2024年11月在香港中文大學(深圳)成功舉行,最終30名選手從數千名參賽者中脫穎而出,晉級總決賽。 總決賽分為三個環節,以“數字社會”(Digital Society)為主題,重點考察選手在多語境、多場景下的雙語能力、口譯能力與文化溝通能力。在前兩輪中表現出色的10名選手晉級到第三環節—對話口譯。該環節設計了“人機PK”,選手和AI都為中英文嘉賓的雙向對話進行翻譯。題目設置文化差異、講話人質疑、捕捉語言外交際資訊等考察點,重點考驗口譯員的現場應對能力與專業素養。 香港理大學中文及雙語學系系主任蕭慧婷教授在總決賽開幕式上發言,她指出本次口譯大賽不僅推動了口譯教育的發展,也成為內地、香港、澳門和台灣四地合作的另一個里程碑。隨著貿易、技術和旅遊交流的不斷增長,各地區之間的界限變得越來越不固定,口譯員的作用變得前所未有的重要。他們不僅是翻譯語言,更是文化傳播大使,在不同國家和地區之間搭建有意義的橋樑。 廈門大學外國語言文化學院院長陳菁教授在總決賽開幕式上致辭中也強調“海峽兩岸口譯大賽”的最大價值在於提供一個平台,將熱愛口譯學習的學生匯聚一堂,促進交流互鑒,幫助他們成為該領域的專業人士和領導者。陳教授還指出在人工智能技術的快速發展和社會需求的迅速轉變的時代背景下,口譯專業及其教育生態系統格局已經發生變化。這種變化給口譯教學帶來了挑戰和機遇,需要我們思考如何更好地利用和管理人工智能技術,為口譯專業賦能。 香港理工大學李德超教授致閉幕詞時分享對本次口譯大賽感想。他認為儘管AI技術發展迅速,但口譯工作仍需要人與人之間的溫度與情感,難以被機器完全替代。此外,翻譯技能與商業等領域的結合已成為未來發展的新趨勢。香港理工大學等高校也積極推動口譯教育與AI的融合,尋找新的突破口。 本屆“海峽兩岸口譯大賽”的另一個亮點是比賽翌日在香港理工大學舉行的研討會,相關領域的學者和專業人士將出席會議,重點討論人工智能時代語言服務行業的未來,推動口譯在內的語言服務行業如何能朝著可持續、高品質的方向發展。

2025年5月12日

新聞 人文學院

JosephNeedhamProfessorship_1_2000x1050

理大設立李約瑟科技與文明教授席

香港理工大學(理大)獲李約瑟科技與文明基金會(基金會)鼎力支持,宣布在理大人文學院新設李約瑟科技與文明教授席(Joseph Needham Professorship in Science and Civilisation)職位,以紀念李約瑟博士對學術界的傑出貢獻,特別是在科技與文明史方面的開創性工作。理大科技及創新政策研究中心今天與基金會聯合主辦第十五屆李約瑟紀念講座,邀得劍橋大學李約瑟(中國歷史、科技與文明)講座教授胡司德教授,以「『學者不耕,耕者不學』:早期中國的農業著作」為主題發表講座。 理大副校長(研究及創新)兼李約瑟科技與文明基金會名譽秘書趙汝恒教授在歡迎辭中表示:「理大致力推動跨學科研究,串聯科技、可持續性和文化遺產。這場講座聚焦於學術論述與農學發展的互動,與學術嚴謹性及現實影響聯繫互相呼應。此外,理大很榮幸能夠成立李約瑟科技與文明教授席,以延續世界傳奇學者李約瑟博士的科研精神。我們期待新設教授席將進一步推動理大在科技與文明史方面的研究,壯大大學的科研實力。」 李約瑟科技與文明基金會主席李勵生博士指:「李約瑟紀念講座持續匯聚全球頂尖學者,推動東亞科技與醫學史研究,是次講座幫助大眾進一步認識古代中國的農業活動。為深化李約瑟博士的學術傳承,基金會宣布於理大設立李約瑟科技與文明教授席,以延攬國際級學者,透過跨領域研究、人才培育與公眾推廣,持續拓展李博士『科學文明共生』的核心理念,促進全球對科技與人文的深度對話。」 胡司德教授在講座中表示:「在古代中國,統治者一再強調農業是最重要的社會經濟活動。但與此同時,我們又看到孔子自稱不善田圃之事,並主張致力於學的人不應考慮耕作的問題。」在本場講座中,胡教授透過戰國秦漢的文獻,解析這些貌似相互牴觸的態度,說明古代中國農業史不僅關乎農學和技術發展,也和當時的政治哲學有深刻而密切的關係。 理大應用社會科學系系主任兼科技及創新政策研究中心聯席主任崔永康教授亦指出這場講座闡釋了早期中國農學的技術發展和政治關係,並突顯古代中國農業歷史的多樣性。透過對戰國秦漢文獻的細緻爬梳,這場講座展現了古代中國統治者如何將農業視為「國之本」的政治經濟策略。 關於李約瑟博士 李約瑟博士生於1900年,是一位生物化學家和科學史學家,他在中國科學技術史方面的研究貢獻殊偉,著作等身。他發起了出版一系列名為《中國之科學與文明》的書籍,詳細介紹中國科學技術史,由劍橋大學出版社出版,被公認為二十世紀最傑出的學術著作之一。李博士是第一位對中國科學技術史進行全面和比較研究的西方學者。他的著作強調且充分肯定傳統中國科學技術文化的豐富內涵,並深入探討其與現代科學發展的關係。他的工作開啟了國際社會對中國科學技術史的研究和重視,使其成為重要的國際學術領域。在他的眾多學術榮譽和成就中,李博士於1994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作為傑出科學家、人文主義者和知識分子,他的貢獻對當今世界的科學文明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在李博士精神的啟發與驅動下,香港理工大學將一如既往地探索科技與文明的研究及其與人文學術發展的互動交融。理大已為李約瑟科技與文明教授席職位進行全球公開招聘,該講座教授職位將由人文學院內一位世界知名的頂尖學者擔任,其學術研究專注於科學與文明歷史相關領域。   李約瑟科技與文明教授席職位現正接受申請,按此了解更多。

2025年5月12日

新聞 人文學院

stuffed_dough_2000x1050-01

Chersoni教授參與的 WORLDCUISINES 項目榮獲 NAACL 2025 最佳主題論文獎

中文及雙語學系助理教授Emmanuele Chersoni和包括學院傑出校友 Enrico Santus 博士在內的國際研究團隊共同參與的 WORLDCUISINES 項目,榮獲 NAACL 2025 會議的最佳主題論文獎。 這個創新項目製作了一個數據集,包含大量圖像和問題/答案,用於測試大型語言模型(LLMs)識別和描述來自 30 種不同語言和文化的菜餚的能力。按此閱覽全文。 NAACL年會是自然語言處理和計算語言學領域的頂級國際會議之一,年會匯集了來自世界各地的研究人員,分享這些領域的最新進展和創新。

2025年4月22日

新聞 人文學院

7thHKLO_1

47名本地中學生參加第七屆香港語言學奧林匹克競賽

第七屆香港語言學奧林匹克競賽(HKLO)於2025年2月23日於香港理工大學完滿舉行。比賽吸引了47名來自22所本地中學的學生參加。比賽結果於2025年3月9日揭曉,大會一共頒發了一枚金牌、兩枚銀牌、六枚銅牌和十張榮譽獎狀。得獎學生將參加在2025年4月20日舉行的第七屆亞太語言學奧林匹克競賽(APLO)。在APLO中獲勝的前四名學生將代表香港參加於7月在台北舉行的第22屆國際語言學奧林匹克競賽(IOL)。

2025年4月3日

新聞 人文學院

Group01r

學院舉辦論壇 匯聚業界領袖和學者探討人文學科學生在人工智能時代的就業發展

學院於昨日以「人工智能時代人文學科學生的就業發展」為題舉辦論壇。活動匯聚業界領袖和學術專家,共同探討在人工智能急速發展的情況下,人文學科學生未來的就業機遇。 論壇嘉賓包括NVIDIA香港人工智能技術中心高級數據科學家及副總監張家俊博士、集智坊聯合創辦人兼首席市場總監朱敬廷先生、Laurry AI聯合創辦人兼首席執行官許名豐先生、FDMT董事關文亮先生、理大康復治療科學系和電子計算學系助理教授吳曉峰教授,以及allcareAI聯合創辦人及理大人文學院傑出校友胡百非先生。 是次活動為本院學生提供一個平台,讓參與人士就人文學學科學生如何在人工智能時代發揮其獨特技能和觀點深入討論。論壇還設有互動環節,讓學生直接與講者交流,並獲得寶貴指導,在人工智能的世界中探索自己的就業前景和所需準備。 學院院長李平教授感謝各位講者及參加者的積極討論,令論壇圓滿成功 。李教授致辭時表示:「人工智能與各個領域的融合既是挑戰也是機遇,通過這樣的論壇,我們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並為未來做好準備。」

2025年4月2日

新聞 人文學院

TohokuUniversityVisit_1

東北大學到訪人文學院

日本東北大學國際文化研究科代表團於3月12日到訪人文學院。人文學院院長李平教授熱烈歡迎東北大學國際文化研究科長江藤裕之教授一行到訪。 人文學院副院長杭行教授介紹了人文學院的發展概況、計畫和研究成果。雙方就香港的課外英語學習、學生交換計劃及學術合作進行了深入交流。 代表們亦參觀了英語教學中心,對理大以學習者為中心、支援學生發展語言能力的多元化先進方法留下深刻印象。

2025年3月25日

新聞 人文學院

TESOL Outstanding Advocate Honor Award

Dr Özgehan Uştuk Receives TESOL Outstanding Advocate Honor Award (只提供英文版本)

Dr Özgehan Uştuk, Research Assistant Professor in the Department of English and Communication, has been honoured with the TESOL Outstanding Advocate Honor Award 2025. The award presentation ceremony will be held at this year’s TESOL International Convention and Expo in California. Established in 1999, this award celebrates an exceptional leader and professional who has demonstrated outstanding advocacy efforts in the TESOL field that are aligned with the vision, mission, values, and commitments of the association. Click HERE to read Dr Uştuk’s global advocacy story.

2025年3月17日

新聞 人文學院

您的瀏覽器不是最新版本。如果繼續瀏覽本網站,部分頁面未必能夠正常運作。

建議您更新至最新版本或選用其他瀏覽器。您可以按此連結查看其他相容的瀏覽器。